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5%阿米西达悬浮剂防治葡萄白腐病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白腐病是我市葡萄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可以造成10%左右的产量损失。2005年,我市引进先正达中国投资公司新型杀菌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进行葡萄白腐病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几种药剂对葡萄病害的防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0%百泰水分散粒剂、30%翠泽悬浮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等4种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菌剂,对温州夏黑葡萄上的葡萄白腐病Conioth yrium di plodiella (Speg.) Sacc.和葡萄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化学杀菌剂对葡萄白腐病和葡萄炭疽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产量和糖度都有一定的提高.以60%百泰和30%翠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进行露娜森悬浮剂防治葡萄白腐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露娜森悬浮剂对葡萄白腐病防治效果较好,2000倍液第3次药后14 d防治效果达90.2%.3000倍液防治效果为87.7%,略低于健达2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大生800倍液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10%世高、25%阿米西达为防治真菌性病害的药剂,对白粉病、蔓枯病、锈病、炭疽病等防治效果较好,且毒性低,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荐的无公害农药和上海市补贴农药品种。为进一步验证10%世高、25%阿米西达在松江地区防病效果,我们在2008年开展了世高、阿米西达配套防治黄瓜白粉病、西瓜蔓枯病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杀菌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对枇杷生长、抗寒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米西达能显著促进枇杷生长、增强树势、提高果实品质,但对果实抗寒性无益。  相似文献   

6.
作者以42.8%露娜森悬浮剂对葡萄白腐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2.8%露娜森悬浮剂对葡萄白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2000倍液药量第3次药后14 d防治效果依然能达到90.8%,3000倍液防效同健达2500倍液相当,明显高于大生800倍液的防效.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弥勒县种植葡萄3800余hm2,但近年来葡萄病害发生严重,以致葡萄的品质和产量下降.2011年,笔者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进行了病害防治试验.试验园面积0.4hm2,红壤土.葡萄品种为‘水晶’,篱架栽培,株行距0.8m×4m,管理水平较高,通风透光条件良好,有灌溉条件.试验药为25%阿米西达(Azoxystrobin嘧菌酯)悬浮剂,由先正达公司生产,是一种全新的β甲氧基炳烯酸酯类杀菌剂.使用浓度为1500倍液,以喷清水做对照.  相似文献   

8.
新型复配药剂烯酰·唑嘧菌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复配药剂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的效果及其对辣椒的安全性,为该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连续2 a进行了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352.5、423.0、493.5、564.0 g/hm~2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15 d调查,平均防效2013年分别为69.56%、72.69%、82.02%和84.82%,2014年分别为68.22%、71.03%、83.13%和88.57%,该药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年镛 《长江蔬菜》2009,(18):70-72
进行了68.75%银法利悬浮剂对槟榔芋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8.75%银法利悬浮剂对槟榔芋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疫病发生初期用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1次,发生高峰期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500倍液或600倍液喷施2次,在第3次药后7d防治效果分别为73.91%和68.82%,第3次药后14d防治效果分别为69.86%和65.36%,且对槟榔芋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新型杀菌剂60%百泰WG防治辣椒疫病的田间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60%百泰WG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用量为60%百泰WG900~1500ml/hm2(a.i.为540~900g/hm2),第3次施药后15d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可达75.72%~83.68%,对辣椒的增产率为15.19%~19.84%。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扦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朱莉  孙奂明  赵菲 《北方园艺》2010,(5):114-115
以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为试材,进行扦插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最适合北京地区直立迷迭香生产的插条类型。结果表明:在嫩梢、半木质化和完全木质化3种插条类型中,完全木质化插条生根早、根量大、分枝多,扦插效果最好,适合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种子层积处理前进行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层积天数的试验,对影响美国东部黑核桃种子层积催芽因素进行了探讨。催芽前进行冷水浸种5d(天),沙藏层积催芽150d(天),发芽率最高,发芽最快,播种后60d(天)调查,出苗率达75%。  相似文献   

17.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18.
香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方法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通过三种方法收集菌丝体 ,经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后得到其单核体 ,将不同菌株的单核体杂交配对后得到了不同于亲本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检测了真姬菇菌丝对卡那霉素、头胞霉素、氨卞霉素、潮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对真姬菇菌丝生长基本没有影响,与对照比较3种抗生素不同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真姬菇菌丝对潮霉素非常敏感,10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真姬菇的菌丝生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真姬菇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