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16个家蚕高茧层率基础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64(8×8)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了8个茧丝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及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结果不同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存在很大差异,以125M、239等品种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129×798、125M×239等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大。同时还讨论了杂交组合亲本选配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过五年时间,选用34个蚕品种作杂交材料,先从224个组配中选出74个杂交原种,再组配成194个四元种进行比较试验,最后筛选出(春蕾·菁松)×(792·758)及其反交四元种,即晋蚕一号。经过实验室和农村区域试验及生产鉴定,全茧量2.179,茧层量0.531g,茧层率24.27%,万头产茧量22.57kg,万头虽层量5.298kg,解舒丝长564m,解舒率42.25%,净度93分。  相似文献   

3.
徐厚Rong  李圣 《蚕业科学》1996,22(3):150-154
采用杂交、定向培育、系统选择等方法,历经7年育成了多丝量、丝质优良的中系莲(中3)、花(中8)及日系天(日3)、都(日8),组配成四元杂交种莲·花×天·都(中3·8×日3·8)。经多次鉴定、中试表明:该杂交组合强健好养,茧层率25%,茧丝长1366m,解舒丝长1120m,鲜毛茧出丝率20.81%,净度96分,茧丝纤度偏差0.563dtex,繁育系数较高。适合我国华东蚕区词养。  相似文献   

4.
王章娥 《蚕业科学》1997,23(1):14-19
采用杂交、回交、系统选育、活蛹缫丝等育种方法,育成了茧丝量高的蚕品种苏(213)和茧层率高、丝质优的蚕品种春(628),然后选配成四元杂交种苏·镇×春·光。经多次鉴定、农村试养、蚕种场试繁结果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耐氟性较强,制种性能好、茧型大而匀正,茧丝质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茧层率26%,鲜毛茧出丝率20.59%,茧丝长1419m,解舒丝长1046m,净度95.87分,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小。  相似文献   

5.
两对家蚕杂交组合稚蚕人工饲料育饲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  张升祥  徐世清  崔为正 《北方蚕业》2011,32(4):40-42,49
本试验以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饲养形式,调查了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ZHG×春54正反交和广食×春54正反交的饲养成绩。结果表明,2对杂交组合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良好,24h疏毛率均达到或高于98%,3龄起蚕率广食×春54正反交显著高于ZHG×春54正反交,但1龄和2龄眠蚕体重广食×春54低于ZHG×春54,发育经过以广食×春54短于其他3个杂交组合;茧层量和茧层率正反交平均值ZHG组合高于广食组合,但全茧量和小区产茧量则是广食组合略高于ZHG组合;4个杂交组合1~2龄存活率均为100%,虫蛹生命率均达到97%以上,但广食组合的死笼率略低于ZHG组合。试验结果初步证明,2对杂交组合具有很高的配合力,在摄食性、产茧量、生命率等方面能够达到小蚕人工饲料育实用化要求。  相似文献   

6.
从杭g×春5(中×中系统)子三代群体出发,以茧层量和茧丝长为指标,分别向茧层量大、茧层量小、茧丝长长、茧丝长短4个极端方向作选择.经连续4代选择后,各原种品系分别与杭8杂交,计算杂种优势率,比较歧化选择对各原种品系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结果认为:(1)在同一分离世代群体中,选择极端的表型,经连续4代,可以分离出具有不同经济性状的原种品系.(2)向茧层量大和茧丝长长的方向选择,全龄经过稍有延长的倾向,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茧丝量、茧丝长、解舒丝长均增加,其他性状与小系和短系相比互有高低或相仿.(3)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原种品系的产卵量、不良卵和良卵率开差不大.(4)各原种品系与抗8组成的杂交种,主要经济性状的观测值与原种品系大体一致,即大系×杭8和长系×杭8的全龄经过稍长.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茧丝量、茧丝长均增加,其他性状与小系×杭8和短系×杭8相比,互有高低或相仿.(5)杂种优势多数性状均以小系×杭8为最大,大系×杭8最小,优势率绝对数的合计顺序为小系×杭8(323)>短系×杭8(274)>长系×杭8(248)>大系×杭8(241).(6)从原种品系及其杂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来看,向茧层量大和茧丝长长的方向作选择.具有相似的结果.即均向高茧层、多丝量的方?  相似文献   

7.
用人工饲料育进行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检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人工饲料育对21个家蚕品种进行了调查,收蚁24h疏毛率最高的是菁松×皓月,达到9988%,最低的是春·蕾×锡·,为7807%,大部分品种收蚁48h疏毛率达到98%以上。分析供试家蚕品种的蚁蚕疏毛率、杂交率的检验结果和饲料成本认为,菁松×皓月、春·蕾×镇·珠、苏·镇×春·光、鲁7×9202、781×782·734、871×872等适合用人工饲料育进行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检验。  相似文献   

8.
选出高产优质桑树新杂交组合69×伦109和69×选四二个组合比生产品种塘10×伦109,桑叶产量分别增加17.1%和10.7%,万头蚕产茧层量分别增加7.6%和6.7%;优质桑树新杂交组合60×851,桑叶增产3.6%,万头蚕产茧层量增8.2%。  相似文献   

9.
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鲁菁×华阳”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76为受体亲本,以丝质优良的普通蚕品种皓月为基因供体材料,采用杂交、自交和回交三步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华阳;以限性皮斑蚕品种857为母本,以茧丝质优良、茧层率高、配合力优的蚕品种菁松为父本,转育成限性皮斑蚕品种鲁菁。两者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鲁菁×华阳,其雄蚕率达到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和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高3.42%、0.46 kg和3.52个百分点,是一对经济性状优良的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0.
夏秋用家蚕品种9·芙×7·湘、洞·庭×碧·波在我国蚕茧生产上大面积饲养已有10多年。近期调查2对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表明,与品种审定时相比,9.芙×7.湘的全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一粒茧丝量、茧丝长和茧丝纤度以及洞·庭×碧·波的全茧量、茧丝长、茧丝纤度等主要经济性状退化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同一品种来自不同繁育地的样本间,其性状成绩差异较大,9·芙×7·湘的万蚕茧层量、解舒率、茧丝纤度以及洞·庭×碧·波的全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一粒茧丝量、茧丝长、解舒丝长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超过10%。两对品种相比较,洞·庭×碧·波经过10年的繁育,除茧丝洁净外,其它各项经济性状仍优于9·芙×7·湘。建议各地原种繁育单位通过品种亲本(原种)的异地品系杂交或异地繁育继代的方法,取长补短,维持品种的优良经济性状。此外,9·芙×7·湘的原种繁育还应在选留茧丝品质优良蛾区的基础上,注重对产卵性状和饲养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个不同类型柞蚕品种及10个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为柞蚕优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11个柞蚕主要经济性状确定3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茧层与繁殖效率因子、生长发育因子,这3个主成分所表达的信息量占信息总量的90.25%。第1主成分来自产量和收蚁结茧率等性状,其贡献率为50.65%;第2主成分来自茧层率、茧层量及产卵量等性状,其贡献率为25.83%;第3主成分来自全龄经过及茧质性状,其贡献率为13.77%。基于3个主成分分值对5个柞蚕品种及10个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新品种金凤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突出,以该品种组配的4个杂交组合的综合得分排列前5位;10个杂交组合综合得分排列前3位的是金凤×抗大、方山黄×抗大、金凤×青6号,显示出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新九×7532、9·芙×7·湘蚕种即时浸酸后置于有NaCl溶液的缸中保护,冷藏时间90天,实用孵化率保持在88%以上,冷藏至120天,其实用孵化率仍不低于85%。9·芙×7·湘蚕种即浸后冷藏至140天的养蚕结果,孵化率为80%左右,稚蚕发育不够齐一,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略低于正常冷藏的蚕种。对即浸冷藏期不同的蚕卵进行生化分析,粗脂肪、山梨醇和蛋白质含量均随着冷藏天数增加而下降,但降幅均低于常规冷藏的蚕种。  相似文献   

13.
新蚕品种“金·丰×玉·龙”是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承担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项目选育、选配的春秋用新四元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经实验室饲养表明:具有茧层厚、茧层率高、解舒好、一茧丝长长、净度好、出丝率高等优点。目前,该品种正进入农村品比试验和大田  相似文献   

14.
家蚕新品种夏协一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选育南方蚕区多丝量家蚕品种为目标,采用杂交育种、定向培育,结合系统选择等方法,历经8年,育成了强健、茧丝量高、丝质优良的日系蚕品种8B,驯化了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的54A、丰一、苏花3个原种,组配成夏协一号,即花·丰×8B·5A的四元杂交组合,经多次鉴定、中试,结果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茧层率23.62%,鲜毛茧出丝率17.83%、茧丝长1156.1m,解舒率75.1%、净度94.9分,纤度适中,繁殖系数高。适应南方蚕区夏秋期及两广春秋期饲养。  相似文献   

15.
柞蚕饲料转化效率的遗传模型与基因效应值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对柞蚕杂交组合8821×四青、8822×青6号的6个世代材料,对柞蚕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两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茧重转化率的基因作用复杂,不符合加-显性遗传模型,存在着基因互作,且显性互作大于显性效应,使茧重转化率增加;茧层生产率的基因作用符合简单的加-显性遗传模型,显性效应为正值,使茧层生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家蚕若干数量性状世代平均数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世代平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家蚕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得知,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产卵数、蛹重和结茧率几个性状均属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在上位性效应中,前六个性状均为显性×显性,蛹重为加性×显性和显性×显性,而结茧率则为加性×加性。  相似文献   

17.
以现行春用、夏秋用蚕品种为材料,进行的原种、杂交原种和各种类型杂交种的同期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优势率的大小顺序为F_1≈交原四元种(中·中×日·日)>交杂四元种(中·日×中·日)>F_2;杂交原种为母体的一蛾产卵数可比单交种提高25%,且交原四元种的产茧量、茧质成绩与F_1无显著差异;交原四元种对原种的杂交优势率,等于杂交原种对原种和四元对杂交原种杂交优势率的某种乘积;杂交种为母体的一蛾产卵数可比杂交原种为母体的提高8%;同时还发现交杂四元种中部分组合的成绩可以接近F_1与交原四元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吴钢  杨彪 《四川蚕业》2002,30(4):41-42
家蚕一代杂交种 ,通常是以日系×华系(正反 )杂交组合形式 (二元交 )繁育制成的 ,由于近年大量生产三元交、四元交杂交种 ,故又称家蚕普通种。其杂交优势 ,如茧形较大、茧丝长长、茧层率高、出丝率高等茧丝质经济性状方面的特点和抗逆性强、强健好养的生物学特点 ,能充分表达 ,从而为丝绸工业提供优质的原料茧。以华系为母体的普通斑纹的杂交种 ,即华系 (素蚕 )×日系 (普斑 )杂交组合形式 ,其杂交率可在饲育至 4龄第 3天后 ,通过斑纹的差异进行调查。但是 ,以日系 (普斑)×华系 (素蚕 )、华系 (素蚕 )×日系(素蚕 ) (正反交 )等组合形式的…  相似文献   

19.
1.在1967年成为指定品种的斑纹限性品种中131号,更适良的杂交组合为对手,选育日136号,日136号×中131号,在1972年10月,经农林大臣指定为适于春蚕期的品种.2.日136号由[春]和[志贺]交杂,依杂交育种法,以日本系统优良品种作为育成目标,而反复改良者.3.日136号饲育日数长,但为具有茧层率,茧丝纤度、茧丝长,茧层练减率等特微的品种.4.日136号×中331号的蚕儿体色为青系、普通斑纹,饲育日数和日134×中135大体相同.茧为白色,茧形为浅束腰长形,并混有些椭园形.缩皱一般.但虫体强健,全茧量、茧层量重、产茧量多、丝长长、出丝率高、解舒率、净度也良好、茧层练减率少、纤度为3但尼尔、稍粗了些.  相似文献   

20.
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的育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30为受体亲本,以茧丝质优、抗性强的现行家蚕品种白玉为优良基因的供体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和回交3个过程,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28,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品种秋丰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丰×平28。杂交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高3.1%、0.166 kg、1.76%,而且解舒率较为稳定,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家蚕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