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HACCP在蒜薹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HACCP基本原理对蒜薹贮藏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蒜薹原料控制、原料预处理、库房灭菌、贮藏等4个关键控制点,并提出了保证关键控制点临界限度和监控措施,制定了HACCP控制表,最后用食品安全性检验方法对HACCP体系检验查证,以确保蒜薹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冷冻贮藏中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的分布特征,以青海省地方梨优良品种‘软儿梨’果实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软儿梨果实后熟(室温)、冻藏(-18℃)和解冻(室温)3个时期的果皮、果肉中总多酚、绿原酸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软儿梨果实后熟后,酚类物质果肉?果皮,多酚氧化酶则果皮?果肉;冷冻贮藏过程中,不同部位的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但绿原酸在果皮急剧下降、果肉中略有增加。解冻后总体呈下降趋势,2个部位总酚、多酚氧化酶下降明显,而果皮中的绿原酸变化不大。研究表明:软儿梨果实后熟后,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分布呈现区域化,冷冻贮藏加剧了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积累,导致了软儿梨冷冻贮藏后果皮先于果肉发生了褐变。  相似文献   

3.
以"天桂梨"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期和采后贮藏温度对上饶早梨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饶早梨适宜的采收期为盛花期后102 d,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该条件可有效延缓上饶早梨果实贮藏期间硬度的下降,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和VC损失,延缓货架期果实的褐变和腐烂,提高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贮藏期间套袋梨果实褐变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梨果实中酚类物质、酶活性和钙含量的变化与褐变之间的关系,旨在为综合控制采后套袋梨果实的褐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发气调包装对阿巴特梨冷藏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冷藏条件下,采用0.02mm厚的聚乙烯袋(PE)薄膜和0.04mm厚的低密度聚氯乙烯(PVC)薄膜为包装材料贮藏阿巴特梨,研究了自发气调包装(MAP)对果实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AP贮藏可有效抑制阿巴特梨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抑制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降低果实的病果率与黑皮指数,MAP对阿巴特梨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其中,以0.04mm厚的PVC袋包装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1-MCP处理提高不同成熟度Spadona梨贮后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adona梨是一种不需要低温诱导乙烯生成的热带水果。本研究采用乙烯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对不同成熟阶段的梨果实进行处理,以期进一步了解其成熟过程中乙烯的作用,同时提高梨果实贮藏后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苏翠1号梨在不同温度下的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砂梨新品种苏翠1号的贮藏特性,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25 ℃和4 ℃)对苏翠1号梨的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苏翠1号梨表现出呼吸跃变型果实的特征,采后有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常温(25 ℃)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逐渐降低,果实失重率、果肉褐变度、过氧化氢含量、超氧阴离子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逐渐升高,14 d后果实品质开始明显下降;低温(4 ℃)贮藏延缓了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60 d内仍维持着较好的感官品质。低温显著延缓果实衰老,可有效延长苏翠1号梨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8.
没食子酸丙酯对新高梨软化和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没用食子酸丙酯处理的新高梨冷藏期间果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总酚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了没食子酸丙酯处理对新高梨果实软化与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没食子酸丙酯减缓了新高梨的可溶性果胶含量的上升,抑制了PG酶活;没食子酸丙酯能减缓新高梨总酚含量的下降,抑制PPO活性;在贮藏过程中,PG酶的最大酶活出现时间总是要比PPO的要早。可以推断,在整个采后贮藏过程中,先是果实的软化衰老导致细胞组织的崩溃,进而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使底物、氧和PPO充分的接触,进而加剧了果实的褐变。  相似文献   

9.
以砂梨系统的翠冠梨为试验材料,用30μm厚的PE打孔袋包装,分别于(0±0.5)℃(CK)和(-1.5±0.5)℃(冰温)两个低温下贮藏120 d,研究贮藏过程中果实腐烂率、褐变率、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翠冠梨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褐变程度较轻,可能与贮藏环境中较低的CO2浓度(〈0.2%)有关;但果实的腐烂问题较为严重,以侵染性病害黑斑病和褐腐病造成的腐烂为主;冰温贮藏可以显著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PPO活性和MDA含量,延缓果实衰老,降低腐烂率和褐变率,保持果实较高的TSS、TA含量和硬度与脆度,贮藏期可以达到120d,而对照果实的贮藏期仅为90d。  相似文献   

10.
以翠冠梨为试材,对其贮藏过程中酶促褐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翠冠梨在贮藏期间先进行酚类物质合成,后发生降解,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酚类物质的减少和褐变同时发生,PPO促进酚类物质氧化,结果导致褐变。低温贮藏(0℃)能延缓果实衰老软化褐变。  相似文献   

11.
李琛 《粮食储藏》2011,40(1):4-6
通过近三年来糙米储藏实仓试验,结合HACCP体系的应用,对糙米低温储藏关键控制点的分析,得出只要各个环节确保关键控制点监测值低于设定关键控制点限值,可以实现糙米长期安全储藏的结论。通过HACCP体系的应用,在积累大量记录的基础上,不仅可以为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提供保障,还可以为糙米低温储藏技术实现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出口速冻青刀豆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验证HACPP体系对产品微生物的控制效果,在青刀豆产品生产过程中运用HACCP原理,确定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建立了完整的HACCP体系;并对执行该体系后的产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检测,数据用数学建模方式分析。结果显示,产品菌落总数符合维布尔分布,以104cfu/g为标准,菌落总数指标的合格率达到99.22%;大肠菌群指标的合格率为98.33%;大肠杆菌(致病菌)指标的合格率为100%;证明HACCP体系在产品微生物总数的控制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速冻蔬菜产品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香菇冷藏保鲜产品在加工和储运过程中容易出现霉变、褐变等现象,或存在重金属、农药、有害化学物质超标等问题,不仅危害消费者健康,同时影响我国香菇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保证香菇冷藏保鲜产品的质量安全,将HACCP应用于香菇冷藏保鲜生产。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潜在危害,确定了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并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关键限值,以及工作计划表及纠偏措施,将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害降到最低,保证了产品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4.
以华山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普通PE膜(ck)、CO2高渗出保鲜膜(PEⅠ)和微孔保鲜膜(PEⅡ)包装对冷藏和模拟货架期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山梨对CO2敏感,高于1%的CO2会加重果心褐变;普通PE膜包装果实的硬度和TSS含量明显较低,果心和果柄褐变程度较高,果皮褐变较严重,不利于华山梨品质和商品性的保持;CO2高渗出保鲜膜(PEⅠ)和微孔保鲜膜(PEⅡ)包装由于对气体具有一定的通透性,果实果心和果柄褐变程度较轻,两种处理保鲜效果相近,适宜华山梨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5.
采收成熟度对南果梨冷藏后货架期间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果梨为试材,研究了1-MCP处理的不同采收成熟度果实冷藏90天后常温货架期间生理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对照组9月15日采收的果实,其种子转色指数在96%左右,适合不需1-MCP处理的短期低温贮藏;处理组9月10日采收的果实,其种子转色指数在71%左右,冷藏90天后,常温货架期间的各项指标均好于其它两个采收成熟度,说明1-MCP对适时采收的果实处理效果最好,可显著延缓南果梨果实的衰老进程,防止褐变的发生,9月10日采收成熟度的果实适合经1-MCP处理中长期冷藏后的常温货架保鲜。  相似文献   

16.
采收期对圆黄梨果实贮藏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采收期圆黄梨果实在常温(20±1)℃和冷藏(0±0.5)℃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圆黄梨有一定程度的呼吸跃变,乙烯释放量较小;在盛花期后128~142 d内,采收越早,贮藏期间果心褐变程度越轻,乙醇含量越低,但SSC含量相对偏低,果实风味稍差;盛花期后135 d采收的果实贮藏期间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和TA含量,风味良好,果柄新鲜程度较高。北京地区贮藏圆黄梨果实最佳采收期为盛花期后135 d。  相似文献   

17.
1-MCP处理对绿宝石梨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温(20℃)与冷藏(0℃)条件下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绿宝石梨采后贮藏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宝石梨属非呼吸跃变型果实,1-MCP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硬度,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含量无影响。1-MCP处理对绿宝石梨果柄保鲜效果显著,1.0μL·L^-1 1-MCP处理加重了果实真菌病害的发生,对照果实冷藏120天后货架7天后出现轻微的果皮黑点病。  相似文献   

18.
以微孔保鲜膜为对照,研究二氧化碳高渗透性保鲜膜包装对7个月贮藏期间鸭梨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碳高渗透性保鲜膜具有较高的二氧化碳渗透系数和很高的二氧化碳/氧气渗透系数比,在保持包装袋内较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同时也能维持较低的氧气浓度。两种保鲜膜包装袋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均低于0.5%的水平;微孔保鲜膜包装袋内的氧气浓度接近于空气(20%左右),二氧化碳高渗透性保鲜膜包装袋内的氧气浓度在5%~6%之间;二氧化碳高渗透性保鲜膜包装的鸭梨贮藏期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显著高于微孔膜包装(P0.05),细胞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微孔膜包装的果实(P0.05);两种包装的鸭梨果心褐变程度无明显差异。二氧化碳高渗透性保鲜膜包装有利于延缓鸭梨采后衰老进程,保持果实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9.
双孢菇速冻保鲜产品在加工和冷藏过程中容易出现霉变和褐变等现象,或存在重金属或有害化学物质超标等问题,不仅危害消费者健康,同时阻碍我国双孢菇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保证双孢菇速冻保鲜产品的质量安全,将HACCP应用于双孢菇速冻保鲜生产。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潜在危害,确定了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并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限值,以及工作计划表和纠偏措施,将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害降到最低,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