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预贮对大久宝桃果实冷害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种不同贮藏模式下对大久宝桃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久宝桃在0℃恒温贮藏条件下,30天以后开始出现冷害症状,20℃货架期条件下3天出现果实软化能力下降,出汁率下降;而8℃预贮15天的果实没有出现冷害症状,但显著地促进了果实的后熟软化,导致果实的商品性能下降,而失去应用价值;8℃预贮5天的果实在贮藏期间能够保持一定的硬度和TSS含量,出汁率较稳定,出库后能够正常后熟软化,在预防冷害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大久宝桃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不同气调贮藏方式对大久保桃冷藏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气调贮藏方式(变动气调、间歇气调、常规(静态)气调)对大久保桃冷藏及货架期3 d后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冷藏对照相比,适宜的气调处理可明显降低果实冷害的敏感性、延缓果肉组织膜透性和褐变度的上升趋势、减轻出汁率的上升,有效保持了果实硬度、色泽、风味;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大;其中较适宜气体指标是5% O2+ 10% CO2;与常规(静态)气调相比,变动气调贮藏进一步降低了果实的冷敏感性,减轻了在低温条件下果实的冷害症状,贮藏70 d,果肉无褐变,货架期间,仍保持了较好的后熟特性,改善了果实的贮后品质.  相似文献   

3.
包装和乙烯吸收剂对大久保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九成熟大久保桃为试材,研究了包装和乙烯吸收剂——乙烯净处理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出汁率以及腐烂和褐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乙烯吸收剂和包装处理较对照处理明显地抑制了果实硬度的下降、TSS上升和出汁率的增加,延缓了腐烂和褐变的发生,但对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乙烯吸收剂的添加不影响果肉的正常成熟软化.其抑制腐烂的效果好于包装处理.但褐变现象有所加重.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保研-7号"红毛丹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2、5、8、13、21℃)对红毛丹果皮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毛丹在21℃贮藏第7天果皮褐变指数高达0.87,已无商品价值;5℃贮藏能较好地保持红毛丹果皮和果肉品质,显著抑制红毛丹果实呼吸作用及果皮褐变,保持红毛丹果皮和果毛颜色,14 d好果率达89%,较好地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降低可滴定酸(TA)含量,保持较高的固酸比和VC含量,抑制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升高。说明5℃为红毛丹果实贮藏适合的温度;8℃贮藏10 d内能够保持果皮和果肉新鲜品质;2℃贮藏7 d果皮颜色迅速褐变,果毛失水严重,出现明显冷害,同时SSC和VC损失增加,固酸比降低,果皮细胞相对电导率明显增加,红毛丹外观品质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丽江雪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分别经0.5、1.0、1.5、2.0μL/L浓度的1-MCP处理后,放置在(3±1)℃冷藏条件下贮藏27d及货架3d(16+2)℃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延缓在低温贮藏条件下丽江雪桃的后熟和衰老进程.显著降低果肉褐变指数.较好地保持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维持果实硬度,抑制失重率的增加,提高果实品质。其中。以2汕L,L浓度的1-MCP处理对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失重的效果要好于其他处理,控制果肉褐变以1μL/L浓度的1-MCP处理效果为好。各浓度的1-MCP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贮藏温度对玉露香梨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露香梨为试材,分别研究了三种贮藏温度(-1.5℃、0℃和7~-2℃)对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近冰温贮藏比O℃贮藏能更好地降低果实腐烂率,减少果心褐变的发生,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时间,延缓硬度、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减缓果肉相对电导率升高.减少丙二醛生成和果心中酚类物质含量.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对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明显。-1.5o(=和O℃冷藏与土窑洞贮藏(7~-2℃)相比.除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采后生理与品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后者。说明适宜的低温可以提高玉露香梨贮藏品质,延缓衰老。九成熟的玉露香梨在7-.2℃土窑洞条件下贮期为120d左右,O℃及近冰温-1.5℃下贮期可达240d左右.但近冰温贮藏的果实品质明显优于0℃冷藏。  相似文献   

7.
1-MCP处理对菊黄桃采后生理变化和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黄桃为试材,研究常温下用3种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后的果实在(1±0.5)℃、RH85%~90%条件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用0.5μL/LI—MCP处理桃果实,可降低冷藏期间菊黄桃果实乙烯的生物合成和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维持细胞膜的完整,降低PPO和POD活性,延缓果实的衰老褐变;并可有效地抑制PG、CX的活性,有利于保持果实硬度,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贮藏期间没有发生果实絮败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用于贮藏的维纳斯黄金苹果果实最佳采收期和最适贮藏温度。研究了3次采收期结合(-1.5±0.5),(0±0.5),(3±0.5)℃3个精准贮藏温度对维纳斯黄金苹果冷藏后20℃货架期果实品质和防褐变保鲜的效应。结果表明,采收期Ⅰ(相对早采)结合-1.5℃(相对低温)贮藏能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低、口感和风味较差,货架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果皮、果心和果肉褐变;采收期Ⅲ(相对晚采)结合3℃(相对高温)贮藏至1月20日,果实SSC高、口感和风味好,但贮藏至3月20日+20℃平衡24 h和货架放置7 d,果肉发绵并严重褐变。结果还表明,与-1.5,3.0℃相比,0℃维持了贮藏后期果实较高的硬度、SSC、可滴定酸(TA)和抗坏血酸含量,并更好地保持了果实叶绿素荧光活力,延缓了果实衰老。对于同一贮藏温度来说,采收期Ⅱ果实的TA和抗坏血酸含量高于采收期Ⅰ、Ⅲ。采收期Ⅱ、Ⅲ结合0,3℃能保持中短期贮藏的维纳斯黄金苹果较好的商品性和内在品质。对于中长期贮藏的维纳斯黄金苹果来说,采收期Ⅱ结合0℃精准温度贮藏,既能有效抑制果实褐变、减缓果实软化衰老,又能维持货架期果实较好的风...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热处理(在空气中,38℃,12h)和水杨酸处理(SA,1mM)单独使用以及协同使用时对桃果实冷藏过程中内部褐变(IB)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结合水杨酸处理对减轻桃果实0℃贮藏条件下的内部褐变效果最好。经热处理结合水杨酸处理,  相似文献   

10.
热空气处理对‘白玉’枇杷品质及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热空气处理对“白玉”枇杷贮藏品质及冷害的影响,本文以“白玉”枇杷为试材,探索了46℃热空气处理对蛋白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对各处理(6±1)℃冷藏期间果实冷害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失重率、腐烂率和果实硬度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冷藏及货架期间,46℃热空气处理果实可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含量;抑制了冷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保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显著降低了果实的腐烂率、失重率和冷害指数,其中以46℃热空气处理30min后冷藏效果最好。以上结果显示,果实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化与果实采后冷藏过程中抗冷性有关,且热空气处理提高了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1.
赤霉素处理对鸭梨果实乙烯代谢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赤霉素(GA3)处理对鸭梨果实组织乙烯生物合成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mg/LGA3处理就可抑制鸭梨果实组织圆片乙烯的产生。添加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实验表明,GA3处理能抑制鸭梨果实组织转化ACC形成乙烯的能力。采后100mg/LGA3处理能有效地抑制20℃贮藏鸭梨果实乙烯释放量,使果实保持较高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100mg/LGA3处理还将0℃贮藏鸭梨果心褐变率和褐变指数分别降低了44.8%和51.2%。研究结果为改善鸭梨果实品质和控制生理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近年来大久保桃果实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重点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大久保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保鲜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保鲜技术(如贮前热处理、间歇升温处理、气调贮藏)和化学保鲜技术(如涂膜、水杨酸、钙处理、乙醇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以串红李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处理对低温下贮藏的李果实冷害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贮前抗坏血酸处理能推迟李果实的后熟进程,使着色过程缓慢,呼吸强度与乙烯释放量受到一定的抑制,明显降低冷害指数,抑制李果实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尤其以低浓度(0.2%)的抗坏血酸处理抑制冷害的效果最好,可保持李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气调环境对冷藏和货架期间早生新水’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筛选其适宜的气调贮藏技术参数,对其冷藏和货架期间果实失重率、腐烂率、糖、酸、叶绿素含量及果皮色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冷藏60d,货架期3d,对照果实果皮和果心出现褐变,固有风味降低。处理Ⅴ的梨果实冷藏和货架期间果皮、果肉和果心严重发黑、果肉呈水渍状,果皮有汁液溢出。适宜比例的O 2、和CO 2气体配比组合可抑制冷藏和货架期间果实糖损耗和果实褐变。综合得出:1% CO2、8% O2 和92%N2 的气体配比(处理Ⅲ)可显著降低冷藏期间果实带皮硬度的下降速率,抑制果实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的降解、以及果实果皮叶绿素尤其是叶绿素b的降解或氧化,延缓果实褐变,较好的保持果实固有风味;较好地保持货架期间胚乳的完整、色泽和果实固有风味,抑制果肉褐变。1% CO2、8% O2 和92%N2的气体配比结合温度为1±0.5 ℃、相对湿度为80%-85%的冷藏参数,可使果实的冷藏期延长至60d,货架期3d。  相似文献   

15.
贮藏温度对黄金梨品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1.5℃、0℃、1.5℃和5℃贮藏温度对黄金梨采后品质和果心褐变以及软化、衰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金梨在5℃下只能短期贮藏(<60d);0℃和1.5℃果实贮藏期为120d左右;-1.5℃贮藏180d 能明显抑制果实腐烂率,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但冷害果率达20%,未发生冷害的果实风味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6.
选用八成熟安哥诺李为试材,将果实预冷至0℃后,采用三种保鲜方式进行处理:1 PVC保鲜袋包装,袋内放置高锰酸钾乙烯吸收剂和仲丁胺盐缓释防腐剂;2袋内放置高锰酸钾乙烯吸收剂;3果实置于泡沫箱中,再将泡沫箱装入硅窗保鲜袋内。果实均于(0±0.5)℃的冷库内贮藏100 d,研究不同处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李果冷藏100 d均未出现腐烂,说明腐烂并不是制约其长期贮藏的主导因素,而严重的果肉褐变和风味下降才是影响安哥诺李长期贮藏的瓶颈;在0℃贮藏70 d之内,三种处理李子的果皮、果肉颜色、风味与入贮前相比虽然有些变化,但并不影响其商品性,能够较好地保持短期贮藏李子的感官品质。总体上,处理1的保鲜效果要优于处理2和处理3,处理3的果实褐变最严重。  相似文献   

17.
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生理及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采后生理及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黑宝石李果肉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贮至一个月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0±0.5)℃和(8±0.5)℃处理果皮、果肉无明显冷害症状,综合品质较好,出库后分别有10天与5天的货架期;(5±1)℃处理果实冷害较严重,果肉有水浸斑,口感有水煮(异酸)味,果实商品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对冷藏鲜切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适宜的鲜切桃冷藏条件下抑制褐变的方法,将鲜切"蒙阴"桃分别在清水(对照)、5、10、15μmol/L一氧化氮(NO)溶液中浸泡5 min,并于5℃下贮藏10 d,研究NO对鲜切桃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O处理有效延缓了鲜切桃片褐变度的升高以及硬度、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从而使鲜切桃在贮藏期间保持了较好的外观品质;同时NO处理减低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峰值,从而降低了褐变程度,提高了鲜切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了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和总酚含量的上升,提高了鲜切桃片的贮藏品质,其中以10μmol/L NO保鲜效果最好。由此表明,10μmol/L NO处理是一种较好的抑制鲜切桃褐变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气调环境对冷藏和货架期间‘早生新水’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筛选其适宜的气调贮藏技术参数,对其冷藏和货架期间果实失重率、腐烂率、糖、酸、叶绿素含量及果皮色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冷藏60天,货架期3天,对照果实果皮和果心出现褐变,固有风味降低。处理Ⅴ(1%O_2,5%CO_2,94%N_2)的梨果实冷藏和货架期间果皮、果肉和果心严重发黑、果肉呈水渍状,果皮有汁液溢出。适宜比例的O_2和CO_2气体配比组合可抑制冷藏和货架期间果实糖损耗和果实褐变。综合得出,1%CO_2、8%_和92%N_2的气体配比(处理Ⅲ)可显著降低冷藏期间果实带皮硬度的下降速率,抑制果实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的降解,以及果实果皮叶绿素尤其是叶绿素b的降解或氧化,延缓果实褐变,较好地保持果实固有风味;较好地保持货架期间胚乳的完整、色泽和果实固有风味,抑制果肉褐变。1%CO_2、8%O_2和92%N_2的气体配比结合温度为(1±0.5)℃、相对湿度为80%~85%的冷藏参数,可使果实的冷藏期延长至60天,货架期3天。  相似文献   

20.
以山西太谷和运城地区的砀山酥梨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1-MCP处理的酥梨果实在(0±0.5)℃低温条件下长期贮藏后常温20℃货架9d期间的品质和果实虎皮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极显著抑制(运城)和完全控制(太谷)酥梨果实贮藏后货架期间的虎皮病.保持果实良好的外观色泽和内在品质,明显降低酥梨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以及果皮和果肉组织的总酚含量和PPO活性。1-MCP处理可以作为控制砀山酥梨低温贮藏后货架期间果实组织褐变f尤其是虎皮病1和保持良好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建议1-MCP适宜处理浓度为0.5~1.0μ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