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施肥处理对宜昌楠苗木生长及光合生理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宜昌楠2 a生的苗木为试材,采用N、P、K、NP、NK、PK、NPK和CK 8种施肥配方处理,研究其在不同施肥配方处理下形态特征和叶片光合生理的变化.结果表明:(1)NPK平衡施用具有明显促进宜昌楠生长的作用.N肥能使叶色变的深绿,叶面积增大;P肥能促使地下和地上部加快生长;K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K能促进N肥的吸收和利用.(2)施用NPK、NP、P、NK、PK肥宜昌楠苗木的净光合速率较高;施用NPK、P、NK、N、NP、PK肥宜昌楠苗木的蒸腾速率较高;施用NPK、NK、N、P肥使宜昌楠苗木的气孔导度上升;施用K、P、NK肥对宜昌楠苗木的胞间CO2浓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措施对西南桦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林地采取施用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方式,连续2次施用不同肥料(CK、N、P、K、NP、NK、KP、NPK)对西南桦幼林期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其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肥料对西南桦幼林(3年生)径、高、材积生长有显著影响。经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效果作比较,施NP肥的效果最好,其西南桦幼林材积比其他施肥处理高17.8%~138.9%;其次是施NPK处理,其幼林材积比施NP处理低15.1%,比其他施肥处理高10.4%~102.8%;再次是施NK处理,其生长量比施NP和施NPK处理低14.2%~23.1%,比其余5种施肥处理高1.7%~83.7%,施N与施NK处理的生长差异小,两者差异仅1.7%;生长最差是施KP处理,其生长量比不施肥的CK处理低7.2%,CK比施P处理低11.1%,施P处理又比施K处理低14.7%。由此得出,西南桦幼林林地以施用NP复合肥为好,两者采取1?1的比例比较恰当;用常用的NPK复合肥和N肥也能起到较好的结果。但忌K肥与P肥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毛竹林细根生长的趋富特化现象及对养分限制的响应,采用内生长土芯法在毛竹林地设置5种养分处理(NPK、NP、PK、NK、CK),定期收集根系样品,分成活细根(0~1mm,1~2mm,2~5mm)和死细根(0~5mm)。通过对不同养分处理下细根(0~5mm)生物量差异的研究,揭示其对缺素处理的响应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为优化毛竹林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添加养分处理(NPK、NP、PK、NK)的全年平均细根生物量在各径级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表现了细根生长的“趋富特化”现象。不同养分限制条件下细根生长的趋富特化特征存在差异,养分限制作用表现为P>N>K,NPK处理显著高于NK和PK处理(P<0.05),与NP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毛竹林全年细根生长表现为6月和10月生长高峰的双峰型,在高峰期细根生长所表现出的趋富特化特征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配方施肥对凤庆红花油茶幼林林分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高山区凤庆红花油茶大面积产量低、质量差的现状,基于土壤养分肥力状况是影响油茶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之一,布设了NP、PK、NK、NPK和对照CK共5组施肥试验,研究分析凤庆红花油茶林下耕作层土壤理化性质对配方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1)凤庆红花油茶幼林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丰富,各处理组有机质含量约为42.17-75.19g/kg,而施肥处理组NK、PK、NPK比CK有机质含量稍低,施肥组有机质含量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小;(2)随着凤庆红花油茶幼林的生长,耕作层土壤pH值均出现上升趋势,对照组上升幅度相对最大,施肥处理组pH值为4.84-4.89,组别之间差异较小;(3)施肥组的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均比对照组要高,随着凤庆红花油茶生长进程各处理组养分均有所下降,而施肥组养分含量变化普遍比对照组下降幅度要大,其中又以NPK施肥处理组的下降幅度最大;(4)凤庆红花油茶幼林耕作层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都在一个适中范围,表明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良好。土壤含水量和总孔隙度上升以及土壤容重的下降显示施肥组的土壤物理性状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处理对西南桦幼林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N、P、K、NP、NK、KP、NPK 和CK肥等8个施肥处理,重复3次,进行不同肥料对西南桦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影响试验,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种比较结果表明:施肥能促进幼林的生长和发育,以NP肥促进作用最大;不同施肥处理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差异显著;幼树生长基本趋势是随林龄增长生长逐渐加快;西南桦生长与当地气候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氮磷钾等不同肥料组合对七叶莲幼林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N、P、K、NP、NK、KP、NPK、羊粪、阿维菌素9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开展七叶莲幼林施肥试验。3 a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七叶莲幼林的地径、树高、生物量的生长影响极显著。经多因素综合评价,最佳的施肥组合是NP处理(尿素75 g·株~(-1)+过磷酸钙75g·株~(-1)),3年生幼苗平均高度达到164 cm,地径2.28 cm,萌枝数量2.88枝·株~(-1),地上部分鲜重1211 g·株~(-1);综合评价排名第1,综合评价值为0.5799;年收益是38119.5元·hm~(-2)。可推荐作为七叶莲苗木培育和造林后幼树施肥上使用。  相似文献   

7.
山桂花人工林3年生幼林期的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云南省孟连县进行了山桂花人工林3年生幼林期施用N、P、K、NP、NPK、NK、KP肥及不施肥(CK)的试验,以观测其施肥效应。通过对各施肥处理的山桂花3年生幼林期林木的胸径、树高、材积、树冠生长的观测、分析,表明在山桂花3年生的幼林期间,对其幼林生长的促进作用。以施用N肥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施用NP肥;再次是施用NPK混合肥;第4是施用NK肥;另4种施肥处理(含CK),对山桂花幼树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大。试验结果还表明,在山桂花3年生的幼林期内,2.5年生基本是其幼林径、高生长的高峰期;而年生长节律显现的是6~10月雨季山桂花林木的生长量比11月~次年5月旱季大得多。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叶用银杏生长及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沿海盐碱地生长的5年生叶用银杏实生苗施用N、P、K、NP、NK、PK和NPK等7组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苗高高峰期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用N、P等部分处理全年苗高生长量较大;所有施肥处理叶产量的增加值均大于对照,但以N肥效果最好。因此,在沿海盐碱地上应施用N肥或P肥来培育银杏叶用园。  相似文献   

9.
中国草芦对土壤营养吸收的效率(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草芦(Phalaris arunainacea L.)是禾本科草芦属多年生根茎型优良禾草。对其进行N、P、K、NP、NK、PK、NPK、CK八个处理,在分蘖期采用M.K.Ka提出的公式测定中国草芦对土壤及肥料中N、P、K三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系数,并测定植物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成熟期测定鲜草、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结果表明:中国草芦对土壤中N的吸收系数(Kn%)以PK处理最高为12.36,K处理降低。对肥料中N的利用系数(Ky%)以NPK处理为最高(14.78),所有处理均高于对照。对土壤中P的吸收系数Kn%以NK处理最高为19.30,K处理的降低。对肥料中P的利用系数Ky%,以NP最高为19.52,所有处理均比CK高,对土壤中K的吸收系数Kn%以NP处理最高,为19.2,单一的P处理最低,对肥料中K的利用系数Ky%以NPK处理最高,为28.44。鲜草和干草产量以NP处理最高,且所有处理均高于对照。种子产量及粗蛋白质含量以NK处理最高,粗脂肪含量以NK、N处理最高,本实验说明中国草芦进行人工栽培后,施用一定比例的肥料,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提高产量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连续3年在广西柳州市对5年生油茶人工林进行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处理Ⅱ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增长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即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直接施入油茶林地最有利于营养生长,而处理CK(不施肥)各项生长指标的增长量最低。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各指标的影响差异较大,经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得出土壤综合肥力的高低顺序,其中处理Ⅲ(即无纺布包装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后对油茶林地土壤综合肥力的提高最显著,其次为处理Ⅰ(即有机栽培肥料),不施肥处理CK的土壤综合肥力则显著降低,土壤质量退化严重。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幼林施肥效应综合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1- 2 0 0 2年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伏波实验场花岗岩发育的山地红壤上 ,对马尾松幼林进行了不同施肥配比和不同施肥时间试验 ,结果表明 :施肥对马尾松的造林成活率影响十分明显 ,方差分析显示 ,处理之间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 ,经多重比较 ,施NP、PK、NPK等复混肥做基肥的处理 ,其造林成活率都很低 ,与CK比都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对试验林进行连续 12a的生长量观测 ,从其生长曲线图可以看出 ,施肥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是长期的 ,初期肥效优的处理能连续保持其优势 ,反之亦然。对两试验第 11年生的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 ,除不同时间施肥试验处理之间的蓄积量达到显著差异外 ,其余项目差异都不显著 ,但对生长的影响有所不同。在配比试验中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最好的处理为P2 (P2 O5用量 10 0kg·hm- 2 ) ,其树高、胸径、蓄积量与CK比分别增加了 3 75 %、14 17%、33 6 0 % ;在不同时间施肥试验中以Pe处理为最优 ,马尾松幼林的树高、胸径、蓄积量与CK比分别增加了3 98%、2 7.5 7%、4 5 .76 % ,多重比较还表明 :Pe处理的蓄积量与CK比达到了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杉、松、桉幼林两年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幼林P肥效应极显著,每公顷施25kgP2O5效应最好,树高增24%,地径增30%,PK、NP和NPK效应也显著;湿地松幼林P肥效应也极显著,PN、PK效应更好,每公顷施50kgN、50kgP2O5树高增74%,地径增69%,施50kgP2O5、50kgK2O树高增72%,地径增65%;尾叶桉幼林·NPK效应最显著,PN、PK效应也显著,NK增幅不大,每公顷施100kgN、100kgP2O5、50kgK2O,树高增245%,地径增279%,胸径增1156%。造林时应施足NPK基肥。  相似文献   

13.
巨桉苗期矿质营养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巨桉苗期矿质营养试验*仲崇禄关键词巨桉、苗木、矿质营养、施肥巨桉(EucalyptusgrandisHilexMaiden)营养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1~5],但对巨桉苗多种施肥处理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热带地区,多数林业用地的土壤是贫瘠的,但通过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落叶松生长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其早春施肥和培育优质壮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NPK处理4~6月份苗木高度分别比对照提高14.74%、18.53%、23.61%,两个处理之间差异显著,NK处理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5~6月份T4处理地径分别比对照提高25.82%、36.17%,差异显著,6月份纯N处理显著高于对照;SOD活性NPK处理处于最高值,4~6月份分别比对照提高73.72%、56.34%、48.85%,两个处理之间差异显著,5~6月NK处理显著高于对照;POD活性NPK处理最高,4~6月分别高于对照65.93%、77.29%、36.15%,两个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纯N和NK处理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NPK混合施用对促进华北落叶松生长和提高保护酶活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刚果12号桉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贫瘠低丘上对刚果12号桉进行不同肥料配合和不同用量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K,NK,NP和PK配合施用的能极显著地促进刚果12号桉的生长,5年生时蓄积比对照分别增加19.40,18.45,16.40,15.05m^3/hm^2,N,P,K肥单施的蓄积比对照纷别增加5.30,5.25,4.80m^3/hm^2肥料的配合施用极显著地优于N,P,K单施,材积的增长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Qi Guang  Zhou Bihua 《林业研究》2001,12(4):271-272
Phalaris arundinacea L. is fine perennial herbage of Gramineae. Eight treatments including N, P, K, NP, NK, NPK, PK and controls were done for studying its absorbing efficiency of soil nutrition. At tillering stage, the coefficient of absorbing and utilizing of N. P, and K from soil and fertilizer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M.K. Kaeomobk’s formula and the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and fat were also measured. The yields of fresh crop, hay and seed were measured at ripening stage. For N absorbing coefficient ofPh. arundinacea from soil (Kn%), the composition PK treatment is best (12.36%) and K treatment is worse, while for N absorbing coefficient from fertilizer (Ky%), all the treatments are higher than control but the composition NPK treatment presented the highest (14.78%). For the absorbing coefficient of P from soil (Kn%), composition NK treatment is highest (19.30%), but K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control, while for that of P from fertilizer (Ky%), all the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but the composition NP treatment showed the highest (19.52%). As to K absorbing coefficient from soil (Kn^), NP treatment is the best (19.2%) and single P treatment is worst, while for that (Ky%) of K from fertilizer the composition NPK treatment was best (28.44%). As concerns treatments for the outputs of fresh and dry crop, the composition NP treatment was best and all the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The composition NK treatment produced highest yield of seed and highest content of crude protein as compared to other treatments For content of crude fat, the compositions NK and N treatments are best. The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application of fertlizer at proper proportions could increase the yield ofPh. Arundinacea and raise the utilizing efficiency of nourishment element from soil and fertilizer. Foundation item: This paper is supported by Educational Committee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No. 950023) Biography: Qi Guang (1960), male, associate professor, presently works in Neimengu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Inner Mongelia P.R. China Responsible editor: Chai Ruihai  相似文献   

17.
以无机肥、有机肥以及两者的混合肥为基肥探讨肥料种类及配比对肯氏南洋杉人工林早期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差异显著,施基肥能显著提高植株生长量,单施NPK无机肥和有机肥时,生长指标均随施肥量增加而显著增加,等量有机肥加入P肥后,效果比单施有机肥好,但P肥用量过高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施450 gNPK无机肥(F3)时效果最佳,施1kg有机肥配合200gP肥(F5)的效果次之,4.5a生时其树高和胸径分别比对照(CK)高63.16%和58.55%、77.27%和68.18%,材积分别高411.2%和348.00%。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措施对3年生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的孟连县开展营造山桂花人工林施用N、P、NP、NPK肥及其每种植穴用量为0 g、100 g、200g、300 g的不同施肥措施对3年生期间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3年生时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材积不同施肥处理的比不施肥处理的高1.6~5.4倍。所施用的4种肥料相比较,施肥效果为:N>NP>NPK>P。其3年生山桂花人工林林木平均材积,施用N的比施用NP的高2.7%,施用NP的比施用NPK的高49.3%,施用NPK的比施用P的高191.8%。不同施肥量对山桂花人工林(3年生)林木生长的效应是P300 g>200 g>100 g>0 g;N和NP是200 g>300 g>100 g>0 g;NPK是300 g>100 g>200 g>0 g。受当地气候影响,山桂花人工林(3年生)的生长可分为两季,12月~次年5月处于旱季,因气温低,降水少其幼林生长慢,6~11月为雨季,气温高、降水足其幼林生长快,雨季生长量比旱季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