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采用反向间接血凝、琼脂扩散、对流免疫电泳、乳白鼠接种、乳兔肾上皮单层细胞培养方法等诊断猪口蹄疫。试验结果证明乳兔肾上皮单层细胞和乳白鼠对猪口蹄疫病毒具有高度的易感性;而对流免疫电泳和反向间接血凝具有快速的诊断特点。  相似文献   

2.
诊断兔豆状囊尾蚴病的不同血清学检查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兔豆状囊尾蚴的囊液作抗原,用皮内变态应、琼脂双向扩散试验、对流兔疫电泳、炭凝集试验、胶乳凝集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了兔三状囊尾蚴病的阳性血清及阴性血清.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在诊断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应用效果和价值.结果问接血凝试验的效果最好,其次是胶乳凝集试验、炭凝集试验.但三种方法检测效果差异不显著,都具有简便、早期、快速、敏感、准确等优点,均可在现地推广使用.而皮内变态反应、琼脂双向扩散试验、对流兔疫电泳的检出率低,不适合用于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  相似文献   

3.
我组于1977年在实验室作对流免疫电泳诊断伊氏锥虫病试验初步成功的基础上,1978年进一步摸索后,与天门县畜牧兽医站合作,对该县(锥虫病疫区)送来的几千头牛马等的被检血清在全部用补体结合反应试验的普查基础上以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检验了一部分血清,并且对非疫区省品改站送来的几十头牛的被检血清进行了对比试验,其效果尚好,现将试验的方法和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山羊痘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的方法纯化山羊痘病毒,以病毒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了山羊痘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并进行了最佳试验条件的摸索.结果表明,试验所制备的诊断液能与山羊痘参考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凝集,其凝集现象能被山羊痘阳性抗原特异性抑制,与其它常见的动物病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用本方法及琼脂扩散试验对山羊痘血清进行检测,IHA阳性检出率为89.1%(41/46);而AGP阳性检出率为34.8%(16/46).表明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比琼脂扩散试验敏感性高.本次试验制备的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诊断液可用于兽医临床上进行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SRBC),通过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了10份接种 IBD 疫苗后第35日龄鸡的血清,10份高免血清,10份未免疫健康鸡血清,并辅以对流免疫电泳(CIEP)相对照。结果 IHA 与 CIEP 的阳性符合率为94.7%,并通过鉴别试验和间接血凝抑制试验,证明此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对家畜棘球蚴病进行免疫诊断试验,结果阳性绵羊检出率微量间接血凝试验为84.59%,酶联免疫试验为83.91%,对流免疫电泳试验为78.75%。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普通ELISA和BA--ELISA检测牛肺疫血清抗体并与间接血凝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作比较,结果表明阳性检出率BA--ELISA(86.7%,13/15)>普通ELISA(80%,12/15)>间接血凝(53.3%,8/15)>补反试验(40%,6/15)。8种类症鉴别血清中6种呈现ELISA阴性。故认为ELISA是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的血清学检测牛肺疫的方法,适于在现地检验时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个体绵羊红细胞对间接血凝的敏感性有很大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给予充分注意。2、间接血凝诊断液置4℃冰箱保存30d 效价无明显改变。3、用间接血凝方法检测85份血清样本,检出率为8/85,高于补体结合反应(2/85),重复性试验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曾使用补体结合试验、微量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凝胶扩散试验、结合的免疫酶吸附试验、明胶电泳试验、生长沉淀 试验和凝集试验等血清学方法检出病猪血清中猪肺炎支原体的抗体。应用凝集试验诊断猪支原体性肺炎因猪肺炎支原体生长条件要求苛刻,制备抗原相当麻烦,肉眼不易看出凝集颗粒,难以分辨得出病猪和健猪。我们于1975年曾做过试管凝集试验,仅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建立猪鼻支原体间接血凝及ELISA检测方法,为猪鼻支原体的血清学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技术基础。利用Mhv全茵及P37蛋白为抗原.通过间接血凝及ELISA方法检测抗体,初步建立猪鼻支原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利用Mhv全茵抗原建立的间接血凝法检测猪鼻支原体阳性血清具有较高的抗体效价。但与猪肺炎支原体阳性血清存在严重的交叉反应:这些结果提示Mhv全茵间接血凝及全茼包被ELISA方法检测Mhp血清与Mhp存在严重交叉反应,而P37包被ELISA不存在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建立猪鼻支原体间接血凝及ELISA检测方法,为猪鼻支原体的血清学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技术基础。利用Mhv全茵及P37蛋白为抗原.通过间接血凝及ELISA方法检测抗体,初步建立猪鼻支原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利用Mhv全茵抗原建立的间接血凝法检测猪鼻支原体阳性血清具有较高的抗体效价。但与猪肺炎支原体阳性血清存在严重的交叉反应:这些结果提示Mhv全茵间接血凝及全茼包被ELISA方法检测Mhp血清与Mhp存在严重交叉反应,而P37包被ELISA不存在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2.
马传染性贫血(下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前曾认为这种疾病不能产生抗体反应,但自1966年以来,应用免疫学方法诊断马传贫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各国先后进行了补体结合试验(Kono,1966),中和试验(Tokui,1968),补体结合抑制试验(McGuire,1971),琼脂扩散试验(Coggins.1970),直接免疫萤光技术(Crawford,1971)。间接免疫萤光技术(Ushimi,1969,1972),琼脂微量免疫扩散试  相似文献   

13.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诊断抗原的制备及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4个血清型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标准菌株制备诊断抗原,通过玻片凝集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以标准抗血清作为参考,检验各种诊断抗原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用凝集抗原、超声波处理抗原和酚水抗原对来自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5省猪场的155份送检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可以对送检血清快速、准确地进行鉴别诊断和血清分型。  相似文献   

14.
应用间接血凝诊断牛东毕吸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二次醛化绵羊红细胞,初步建立了使用间接血凝(IHA)诊断牛东毕吸虫病的方法,并对62份阳性血清、25份阴性血清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阳性符合率可达96.8%,阴性符合率为96%。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山羊痘病毒增殖与沉淀抗原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取山羊痘分离野生强毒H—GZ株通过Vero—E6细胞传代增殖,经硫酸铵盐析与Sephadex G-200层析制备了山羊痘病毒沉淀抗原。该抗原在琼脂扩散反应和对流免疫电泳的试验中能够与山羊痘参考阳性血清、山羊痘免疫阳性血清出现沉淀线,所形成的沉淀反应能够被山羊痘参考阳性血清特异性地抑制,与其它常见的动物病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本次制备的山羊痘病毒沉淀抗原和山羊痘免疫阳性血清,可以用于兽医临床诊断、免疫效果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6.
血清学检验是体外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根据可见的现象判定反应结果。凝集试验用颗粒性抗原,有直接法、间接法等。沉淀试验用可溶性抗原,有环状沉淀、琼脂免疫扩散、免疫电泳等方法。标记抗体技术尤其是荧光抗体与酶标抗体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荧光抗体标记有直接法及间接法,酶标记抗体技术有免疫酶组化法及ELISA两类。补体结合试验需有补体系统和溶血系统共同参与。中和试验有体内中和试验和  相似文献   

17.
牛日本血吸虫病5种血清学诊断技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找寻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并能大规模应用于临床的日本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以疫区黄牛为研究对象,应用环卵沉淀试验(COPT)、血清法间接血凝试验(sIHA)和血纸法间接血凝试验(bpIHA)、胶乳凝集试验(PAPS)、三联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联Dot-ELISA)5种血清学诊断方法与粪检方法检测牛日本血吸虫病,并对5种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用血清学方法COPT,sIHA,三联Dot-ELISA对疫区黄牛进行血吸虫病检测,与三粪九检结果符合率高,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简捷方便、费用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疫区家畜血吸虫病的诊断、普查,是比较理想的现场检测方法,值得推广.血清学方法bpIHA和PAPS检测血吸虫病,尽管方法简便、费用低廉,但其灵敏度、特异性与三粪九检结果符合率低于血清学方法COPT,sIHA,三联Dot-ELISA,易造成漏检,假阳性,故在普查时,不建议采用.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国英  朱忠珂  钟华  陈俊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694-2695,2698
采用生化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对送检的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的病料及血清进行诊断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病猪肺脏中分离到1株疑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球杆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在TSA平板上形成不透明的淡灰色、湿润、光滑、表面隆起的菌落,血凝试验为阳性,确定所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同时对该猪群随机抽检12份血样,用猪胸膜肺炎间接血凝试剂盒检测胸膜肺炎抗体,其阳性率为8.3%。药敏试验表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长效痢清为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发展,免疫动物或感染动物的血清型中特有的免疫抗体或感染抗体,可以通过血清学进行检测,识别出抗体的种类和血清中的抗体量。血清学鉴定最有效广泛使用的试验包括:凝集反应(包括玻片凝集、试管凝集、乳胶凝集)补体结合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影响血清学试验数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电解质、温度、酸碱度、振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用化脓棒状杆菌反复冻融裂解制备的无菌体细胞抗原致敏的鞣化甲醛化和戊二醛化红细胞(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甲醛化红细胞非特异性反应较戊二醛化红细胞为大,故在第2次试验及以后的试验中均采用致敏的戊二醛化红细胞)与从于田羊场疫群(“肺脓肿病”)羊中采回的绵羊血清(—20℃冰箱内保存)99份,健康羊群羊血清20份,免疫兔(化脓棒状杆菌菌体类毒素联合苗免疫)血清5份作间接血凝试验2次。发现疫群血凝抗体滴度分别在1:160—1:2560和0—5120之间(1:2560和1:5120以上稀释度来作测定),绝大多数羊(81.5%和83.19)血清学滴度在1:1280以上。接种疫苗2次并攻强毒后存活的兔免疫血清滴度均在1:1280以上(高于此水平的滴度未予测定)。90%健康羊血清滴度在1:40以下。看来本试验有高度的敏感性。试验过程中发现许多血清样品不同稀释度之间的凝集程度缺乏明显的差别,可能与非特异性凝集现象存在有关。为了消除这些现象作了四种稀释剂(0.2%明胶盐水、0.2%阿拉伯胶盐水、1:2500牛血清白蛋白盐水、1%兔血清盐水)消除非特异性作用的比较试验,发现以明胶和阿拉伯胶盐水消除非特异性凝集作用的效果最好,牛血清白蛋盐水次之,兔血清盐水最差。稀释剂以随用随配为宜,未用完的稀释剂即使在-20℃冰箱中保存,效果仍大大降低。根据本试验初步成果,我们建议在用间接血凝试验作化脓棒状杆菌病正式检疫时,判定标准可暂定为:血清抗体滴度1:20者为阳性,1:40者为可疑,1:80以上者为阳性。参照国外报导,Shigidi(1979)指出间接血凝在绵羊棒状杆菌传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中具有胜过其他试验(试管凝集,凝胶扩散,抗溶血抑制、补体结合等试验)的优点。因之,本试验对化脓棒杆菌所致的肺脓肿的诊断在目前仍不失之为一种较好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