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交错轴摩擦轮机构传动的基本原理,解析了交错轴摩擦轮机构特例——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动力学参数的理论关系和设计计算方法,建立了摩擦轮轴向移动方向的判定方法,并利用ADAMS对不同加载条件下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关系模型进行了仿真;在此基础上,应用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原理分析了基于Mecanum轮的全方位移动小车的运动关系。研究表明,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动力学参数的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准确,传动有效时,摩擦轮与地接触点的静摩擦力与轮轴线的夹角取决于所加载的载荷,接触点静摩擦力与所加载荷能自适应平衡,摩擦轮轮心的移动速度和沿轮轴向移动速度及支撑轴驱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不受外载的影响,摩擦轮轮心速度和其沿支撑轴的移动速度与其支撑轴的移动速度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关系,摩擦轮的两个速度分别是支撑轴移动速度的余弦和正弦;Mecanum轮的腰鼓形辊子与地面形成的传动关系属于交错轴摩擦轮传动,运用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的运动关系理论分析Mecanum轮全方位移动小车的运动可行。  相似文献   

2.
传动系密封性试验是为确保装配质量、降低后期维修成本而实施的在线检测手段。本文介绍了拖拉机传动系密封性试验的一般流程及工作原理,并根据密封性试验原理,对湿式密封试验及干式密封试验的流程进行介绍及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电动拖拉机驱动力与传动效率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电动拖拉机驱动力特性及传动效率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对电动拖拉机驱动力和传动效率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整车角度出发建立了驱动力产生方程、总的传动效率以及电动机控制器效率的计算方程.采用室内台架模拟试验的方法对6挡小型四轮电动拖拉机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驱动力特性是下凹的,更适合车辆动力性的要求;不同挡位的驱动力特性各不相同,适合不同作业工况;工作在不同挡位时的传动效率差别较大,其中工作在Ⅵ挡时高效速度范围最宽,效率大于0.5的速度区域占整个Ⅵ挡速度区域的70.6%,因此工作在该挡时经济性最好;正常工作时,电动机控制器效率较高,对电动拖拉机总的传动效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对于常用机械结构而言,传动机构十分关键,是原动部分的运动和动力输送的中间传动装置,也被称为传动机构,借助传动机构能在满足速度的同时,对转矩和运动形式进行实效性切换,确保整体机械传动效果和应用水平的实效性.文章对机械齿轮传动、链传动以及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维护机制展开了讨论,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多模式机电复合传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折线式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速度特性,提供了基于该速度特性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设计方法。设计了4种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方案。对4种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进行了速度、转矩、功率特性理论分析、仿真验证和对比分析。发动机输入连接第一行星排齿圈的方案,从转速关系、转矩关系以及功率关系上均满足车辆要求,并且行星排的参数调节范围较宽。方案选择需综合考虑电力相对分流功率、电动机弱磁比、冷却方式和系统应用背景等。  相似文献   

6.
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设计与特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多模式机电复合传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折线式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速度特性,提供了基于该速度特性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设计方法。设计了4种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方案。对4种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进行了速度、转矩、功率特性理论分析、仿真验证和对比分析。发动机输入连接第一行星排齿圈的方案,从转速关系、转矩关系以及功率关系上均满足车辆要求,并且行星排的参数调节范围较宽。方案选择需综合考虑电力相对分流功率、电动机弱磁比、冷却方式和系统应用背景等。  相似文献   

7.
一拖 《农业机械》2023,(2):54-56+59
对拖拉机动力换挡传动系与无级变速传动系两种传动原理及分类分别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动力换挡传动系与无级变速传动系两种传动系各自的技术特点,并对两种传动系从使用舒适性、作业特点、核心技术和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中国国情对动力换挡传动系与无级变速传动系两种传动系各自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禽蛋大小头自动定向排列关键技术的设计计算方法,对禽蛋在输送支撑辊子上的轴向运动进行了动力学和运动规律分析及机理研究,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表明,禽蛋在输送支撑辊子上的轴向运动符合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原理,构建了禽蛋在输送支撑辊子上轴向运动位移的理论计算方法和禽蛋与支撑辊子之间的传动关系模型,建立了禽蛋轴向运动参数测试方法和实际计算方法,洋鸡蛋在输送支撑辊子上的轴向运动实际位移的变化规律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修正系数为0.55(直径30 mm、中心距57 mm、输送速度57 mm/s)。用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原理分析禽蛋在输送支撑辊子上的轴向运动是正确、可行的,为禽蛋大小头自动定向排列装置的设计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无极变速是近些年来发展的一种变速形式,能够实现对速度的无极调节,在机械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对无极变速系统的传动原理、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2CMS-2型木薯联合种植机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2CMS-2型木薯联合种植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给出了其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及传动参数的设计方法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该机设计合理,性能可靠,能满足木薯种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四轮驱动气力有序抛秧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说明了气力有序抛栽的特点.给出了四轮驱动底盘的结构和传动路线,研制了气力有序抛秧试验台,并利用气动试验台进行了作业速度适应性试验:完成了样机的加工和安装工作,并在水田进行了抛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四轮驱动气力有序抛秧机可以避免伤秧和伤盘,有效降低漏秧率,解决工效低、壅泥涌水严重和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三轮农用运输车的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发动机扭转激励、路面激励和整车振动对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一种用于传动系试验的新型试验系统及其工作原理和特点,建立了该试验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 imu link构建了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了主要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系统参数变化的特性曲线及相应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变频调速技术和矢量控制原理,设计钢铁行业处理线的交流异步马达的传动方案.为满足速度控制和张力控制的优化,张力控制可采用主速度辊控制、直接张力控制、间接张力控制.根据工艺控制需要,找到最优的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变频调速技术和矢量控制原理,设计钢铁行业处理线的交流异步马达的传动方案。为满足速度控制和张力控制的优化,张力控制可采用主速度辊控制、直接张力控制、间接张力控制。根据工艺控制需要,找到最优的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摆环机构是实现往复式切割器运动的一种典型传动机构。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摆环机构进行建模设计,介绍其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ADAMS软件对摆环机构进行模拟仿真,研究其传动方式和运动规律,获得割刀在往复运动方向上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曲线,为农、牧业收获机械中摆环机构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液压传动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中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其内容涉及液压传动方方面面的知识,概念、原理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很多学生学习完这一部分内容后,常常感到似懂非懂,对碰到的液压传动相关问题不知所措。我个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对基本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全面掌握,没有很好入门。下面就液压传动学在教学实践中谈几点体会。1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液压传动的特点在实际中,大家都知道液压千斤顶,教学中利用这一具体实例,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千斤顶的液压机构与齿轮传动一样,也能降低速度、放大力。在此基础上引入液压传动…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无人收获机需要自主收获农作物并与无人拖拉机协同转运粮食的功能,考虑无人收获机配备的各节点控制单元对行驶控制的不同作用,对各节点控制单元的控制功能进行定义并且确定控制执行的优先级。在Simulink中根据不同工况制定行驶控制策略,选择合理的行驶速度及方向。根据无人收获机的传动结构,将最终请求的行驶速度通过预测算法及PID控制,实现无人收获机行驶速度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无人收获机协同作业中行驶控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29什么是摩擦传动,有哪些优缺点?答:摩擦传动是利用摩擦联接,依靠摩擦力在距离较小的两平行轴、相交轴之间传递扭矩。摩擦传动的优点:(1)适用于传递较高的圆周速度和在传动中需要经常变换转速和改变回转方向的场合。(2)噪声小,无冲击。(3)结构简单,可无级调速。摩擦传动的缺点:(1)主动轴与被动轴之间的传动比不是一个常数。(2)由于摩擦传动需要较大的正压力,因此轴承的受力较大。(3)传动功率有限制,一般不大于400kW。传动的圆周速度也有限制。30什么是液压传动,有哪些基本元件组成?答:液压传…  相似文献   

20.
棉秆集条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棉秆集条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结构,重点对传动系统与棉秆集条系统和残膜回收系统间的传动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残膜回收系统中的挑膜机构进行详尽分析得出挑膜滚筒上凸轮参数的优化组合.样机试验效果表明,该联合作业机原理上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