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农业生产都是以在农业单位作业和农业产量为基础进行作业,将作业对象即土地作为重点进行管理,管理内容包括传统耕作、播种、施肥、收获等传统作业内容,适用于农民作业的大田。深松少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继少耕、免耕农业技术之后逐步成为保护性耕作农业技术中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说明了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越性和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肯定了少耕、免耕与深松少耕相结合的作业模式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正为做好春耕期间机械化生产,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旱作节水等13项春耕农机作业技术要点,技术要点包括内容、要求、注意事项三个部分。作业技术要点主要有:一、作业种类与技术(一)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核心技术是指秸秆残茬覆盖、免  相似文献   

3.
文章明确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简要论述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及作业效果、适应范围以及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及其优势,并提出了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 技术简介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是指以保护农田表面土壤为目的,采用机械化耕作手段,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机械化作业方式.与传统耕作方法相比,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可以降低机械进地次数和耕翻次数,减少耕作对土层表面的破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傅湘宁 《农业与技术》2008,28(1):116-117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一个完整的工艺体系,实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就要从前茬作物的收获开始考虑,其主要作业内容有收获及其秸秆处理、深松、表土作业、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我市共有耕地面积220万亩,其中旱田145万亩,主要作物是玉米为主,玉米各植面积在100多万亩,其中90%以上适宜机械化作业,有利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农机深松作业是保护性耕作的一项重要技术内容,而保护性耕作作为农业耕作技术的一场新变革,是农业部近年来主推的一项重要工作。新疆地处我国沙尘暴西北源头区,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对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革农业耕作制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农机深松作业技术1.1农机深松作业技术的含义深松方式可选用局部深松或全方位深松。1.1.1局部深松选用单柱式深松机,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进行相  相似文献   

7.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以保护农田表面土壤为目的,采用机械化耕作手段,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机械化作业方式。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内容,实施该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农艺要求和机具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护性耕作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旱地耕作方式的革新,它主要包括秸杆及地表处理、深松土壤、免耕播种、控制杂草等四项内容,其核心是免耕播种,主要作业均使用机械来完成。本文就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技术要领及技术推广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秸秆覆盖还田和免(少)耕的土地条件下,应用农机化技术和并通过农机作业实现有效播种,配合相关农艺措施,优化种植方式,是先进的现代种植耕作技术.本文结合辽宁玉米田土壤、气候等实际情况,介绍一种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均匀覆盖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是在人们意识到农业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之后,通过实践,逐渐研究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旱地耕作方式。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逐渐修复农业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土壤恢复,增强地力水平,从而达到增产增收、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简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我国保护性耕作发展历程及保护性耕作主要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晶 《现代农业》2013,(5):56-57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通过机械化手段以秸秆残茬覆盖、免耕播种、化学除草和深松技术为核心,以减少土壤耕作次数,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水土流失,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优点是:一是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保护性农业耕种逐渐被农民重视。保护性耕作采用的主要作业手段是机械化作业,采用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少耕或免耕。采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进行地面覆盖,杂草和病虫害采用农药进行控制的一种耕作技术。保护性农业不但可以曾产增收,更能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逐渐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夏开容 《农村科技》2014,(11):65-66
<正>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旱地耕作法,主要包括免耕播种施肥、深松、控制杂草、秸秆及地表处理等4项内容。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的实施,增强项目实施区域耕地的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一、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1.免耕旋播施肥技术免耕播种施肥技术的作用:1不翻动土层,尽量减少耕作次数,从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提高蓄水和保墒能力;2相对降低了土壤透气性和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秸秆残茬与表土处理技术、机械深松技术、杂草及病虫害控制和防治技术。目前我市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引进试验及示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保护性耕作也存在着增产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疆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护性耕作对大功率拖拉机配套复式作业机具的迫切需要,研发了一种耕作阻力较小、可以一机多用的新型耕耘整地复式作业机具。阐述了国内外机具的发展概况,介绍了耕耘整地复式作业机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效益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当今,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明显的保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之功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探究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保护性耕作的内容及在郯城县的发展现状保护性耕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保护性土壤耕作措施,这是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措施。二是保护性土壤耕作措施与作物残茬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等相结合的覆盖耕作。三是保护性作物种植,即通过合理的作物布局、轮作倒茬、间作、混作、套作、复种、插种等技术构建作物复合群体,增加农田的覆盖度和覆盖时间,防止土壤水蚀风蚀。今年,我县大力推广保  相似文献   

17.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用秸秆等作物残茬覆盖在地面,尽量减少耕作,最好免耕或少耕,来减少对土壤的搅动量,增加地面粗糙度,达到保土保水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一种现代耕作技术,它运用农业机械的作用完成了玉米从种到收的保护性耕作。本文从保护性耕作优势入手,通过分析玉米保护性耕作所存在的问题和具体推广措施,希望对研究玉米保护性耕作有所帮助。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国内外都比较受推崇,是比较现代、先进的耕作技术,它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它是将作物残茬覆盖在地表,来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抗旱能力的一项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机械作业工序,减少农民的生产投入,降低作业成本,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保证作物的稳产和增产。本文介绍了建昌县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和推广的作法和技术措施,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农业》2011,(1):45
<正>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可用4句话概括为: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4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详细的阐述了周至县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全过程,包括作业机具的造型、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保护性耕作试验对比和试验结果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