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由于保护地栽培能有效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条件,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因素,因此可有效的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使产品周年均衡上市,其经济效益比一般露地生产要高数倍,甚至几十倍。近年来,我国保护地栽培面积大大增加,目前我国保护地栽培面积已达210万hm^2(公顷),占世界保护地栽培面积的70%,但在生产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现将保护地栽培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蔬菜保护地栽培经过多年的生产,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各种问题.针对保护地蔬菜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1 品种推广背景 黄瓜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据统计我国黄瓜栽培面积始终保持在100万hm2左右,其中保护地面积约为42%.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设施园艺的发展,黄瓜生产已由过去的以露地栽培为主,发展到春秋露地、春秋大棚和日光温室等多种栽培方式,实现了周年栽培和供应,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效益显著高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的宿根性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目前北京地区各观光园区都有栽培.近年来,我国的草莓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草莓凭借其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适于保护地栽培等特殊优势而成为北京市冬季保护地种植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5.
设施果树环境因子的合理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栽培的目的在于人工创造适宜果树生长发育的可控的小区环境.尤其是温度、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通过环境因子的调节,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植物自然栽培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北方保护地蔬菜土传病害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芳 《吉林蔬菜》2007,(3):43-44
保护地蔬菜生产在农业蔬菜生产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蔬菜种类单一,面积有限,轮作换茬困难。多年连作导致棚室蔬菜土壤中土传病菌增多,破坏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土传病害危害加重,影响蔬菜生长发育,抗病能力降  相似文献   

7.
1 葡萄保护地栽培的意义及发展前景葡萄保护地栽培是指利用一定设施人为创造适合葡萄生长发育的小气候条件 ,提早 (或延迟 )葡萄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葡萄保护地栽培可延长葡萄市场供应期 ,充分利用土地 ,改变栽培环境 ,扩大种植范围 ,生产优质果品 ,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近几年保护地葡萄发展迅速 ,已成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新途径。据统计 ,1 994年全国葡萄保护地面积达 40 0 0hm2 ,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 ,如辽宁盖州市达 2 6 7hm2 ,河北唐山市达 2 33hm2 。 1 995年 ,河北省滦县棚室葡萄…  相似文献   

8.
我国草莓生产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草莓科研、生产发展非常迅速 ,相继从欧美和日本引进了一大批优良品种 ,从中筛选出的全明星、戈雷拉、宝交早生等迅速成为主栽品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栽培形式由原来的单一露地栽培转变为露地栽培与多种保护地栽培并存。草莓以其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适于保护地栽培等特殊优势成为我国果树业中发展最快的一项新兴产业 ,是“两高一优”农业的成功典范 ,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1 我国草莓生产现状1 .1 栽培面积与主产地   1 985年 ,我国草莓栽培面积大约…  相似文献   

9.
葡萄保护地栽培就是在不适合葡萄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利用保护设施,人为地创造一个适合葡萄植株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事葡萄生产的一种特殊栽培方式.我国保护地葡萄的栽培起步较晚,至今仅有20多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园艺研究所从1978年开始以延长生育期为目的,利用塑料大棚进行巨峰葡萄的栽培试验,使巨峰葡萄在当地安家落户.辽宁省果树研究所自1979年开始以塑料大棚、温室和加温温室等为保护设施,在国内首次以促成和延迟为目的,对巨峰葡萄保护地栽培的进行了系统化研究.温室作为保护地栽培模式的一种,同时也是保护地栽培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几年在辽宁省营口、大连、鞍山等地迅速发展起来.但品种相对较少,以巨峰为主.辽宁省果树研究所葡萄课题组于2001年从河北引进早艳、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粉红亚都蜜等几个葡萄品种进行温室栽培试验,现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培育薄皮甜瓜嫁接壮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皮甜瓜(CucumismeloL.var.makuwaMakino)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普遍栽培,近年来逐渐向保护地栽培发展,现已成为保护地内种植结构中效益最佳的作物之一.然而薄皮甜瓜重茬种植枯萎病发生严重,可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制约了薄皮甜瓜生产的发展,嫁接作为克服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在国外已成功应用,但在我国,薄皮甜瓜嫁接技术尚未普及,目前,如何培育薄皮甜瓜嫁接壮苗,有效控制枯萎病的发生,已成为薄皮甜瓜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参照国内外在葫芦科植物属或种间嫁接防病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在西瓜、黄瓜嫁接防治土传病害的成功经验,对培育薄皮甜瓜嫁接壮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温室黄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秋延后栽培也成为保护地黄瓜的一种重要的栽培形式.秋延后栽培黄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前期处于高温,后期低温、光照不足,且日光温室中由于多年连作,土壤带菌量大,有病害适宜发生的温湿度,因此保护地黄瓜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细菌性角斑病成为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质量,使其商品性降低,经济效益下滑,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按其功能可分为生长促进剂、生长抑制剂及生长延缓剂。它具有用量小、见效快、残毒少的特点,因而在农业生产中尤其是保护地反季节早熟栽培上被广泛应用。现将蔬菜生产中常用的生长调节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育苗是蔬菜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秧苗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蔬菜的生长发育,也是获得高产高效的有效手段。目前,枣庄市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169万亩,其中瓜类、茄果类蔬菜面积就有22万亩,以早春、秋延迟、越冬保护地栽培方式为主,周年生产种苗,1—5月育西瓜、黄瓜、茄子,6—8月育番茄、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番茄生长发育不但需要大量的氮素、磷素和钾素,同时还需要微量营养元素。近年来,由于保护地生产的连续性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使保护地番茄在栽培中出现了微量元素缺乏现象。笔者通过对陕西咸阳地区温室番茄生产的调查研究,将番茄微量元素缺乏症的表现和综合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转让土壤灭酶解决植物重茬张恩厚同一种植物,连续在同一块土地上栽培,其产量低,生长发育不好、病害多.这已成为历史经验.国内、国外种植业为回避这个问题,多采用轮作制,就是不同种的植物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换种植.但是轮作制给某些种植物和保护地栽培蔬菜带来许多麻...  相似文献   

16.
验与调查研究 近十年间,北京郊区蔬菜保护地生产面积增长迅速,其结构类型和作物的茬口安排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随着栽培技术的改进,保护地生产的经济效益也普遍得到提高。目前,一个以薄膜覆盖为主的蔬菜保护地栽培体系已基本形成。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北京郊区保护地栽培面积仍将保持上升的趋势。 一、北京郊区蔬菜保护地生产的构成及其生产面积 北京郊区蔬菜保护地的构成大体可分为以下六大类:加温温室,塑料大棚,塑料中小棚,薄膜地面覆盖,老式阳畦,风障。老式阳畦曾经是蔬菜育苗、假植贮藏及早熟栽培的主要栽培方式,但最近六、七年已逐渐被…  相似文献   

17.
吊蔓栽培对大棚西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是我国蔬菜主栽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规模的扩大,大棚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提高,由于传统栽培方式影响了棚内空间利用率,不少地区探索了西瓜立体种植模式.对大棚西瓜吊蔓直立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为生产上合理利用保护地设施,提高棚栽西瓜栽培效果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1品种推广背景 黄瓜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据农业部统计,2003年以来我国黄瓜栽培面积保持在100万hm2左右,占世界总面积的509%.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黄瓜生产也由过去以露地栽培为主,发展到春秋露地、春秋大棚和日光温室等多种栽培方式,实现了周年栽培,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效益显著高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保护地黄瓜栽培面积的扩大,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威胁着保护地黄瓜生产的发展,因此,要想搞好保护地黄瓜生产,进一步提高保护地黄瓜的生产水平和效益,必须下大力量,做好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耿伟  许世霖 《吉林蔬菜》2017,(10):12-13
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温室黄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秋延后栽培也成为保护地黄瓜的一种重要的栽培形式。秋延后栽培黄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前期处于高温,后期低温、光照不足,且日光温室中由于多年连作,土壤带菌量大,有病害适宜发生的温湿度,因此保护地黄瓜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质量,使其商品性降低,经济效益下滑,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