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亮  吴语宁  赵默晗  王丽  姜良 《吉林农业》2011,(12):212-213
1型糖尿病(T1DM)是以胰岛素极度缺乏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快速的增长,已被列为医学界三大疑难病之一,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机制依然不明,研究者只能通过构建动物模型的方式来探求其主要的发病机理,但现有动物模型不能很好的模拟人类疾病的自然过程,相信实验性自身免疫性T1DM动物模型的提出,将为T1DM的治疗带来曙光。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T1DM动物模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的,开发,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现国内外已广泛用于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缺乏、自身免疫性疾病、炎性疾病等。本文就IVIG的优点、适应、使用方法和副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转移因子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缩写TF)是一种能转移免疫信息的和,要成分是多肽和多核苷酸。TF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对病毒性,细菌性,霉菌性,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均有一定的疗效。经预防注射,最高保护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4.
《油气储运》2006,(12):63-64
诊疗内容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15-45岁女性,包括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两种,前者主要损害皮肤,而后者除损害皮肤外还侵犯多个脏器并及生命。  相似文献   

5.
注射自身的血液,可以有效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病畜迅速康复。适用于急性化脓性坏死性疾病、眼病、风湿病、淋巴结炎、睾丸炎、去势后创口感染、腺疫的治疗及预防等。  相似文献   

6.
谢玉英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90-191,219
天然自身抗体(NAA)广泛存在于正常人体内,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气储运》2006,(11):63-63
诊疗内容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15~45岁女性,包括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两种,前者主要损害皮肤,而后者除损害皮肤外还侵犯多个脏器并危及生命,且呈较高的死亡率。传统对红斑狼疮一直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的治疗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有效地控制病情的恶化和进展,而且会造成大量药物中毒。  相似文献   

8.
《油气储运》2006,(10):63-63
诊疗内容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15~45岁女性,包括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两种,前者主要损害皮肤,而后者除损害皮肤外还侵犯多个脏器并危及生命,且呈较高的死亡率。传统对红斑狼疮一直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的治疗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有效地控制病情的恶化和进展,而且会造成大量药物中毒。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的放射治疗(附4例报告)廖思海,余忠华(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湛江52400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有待提高。本文对自1991年4月至1994年12月药物治疗无效的4例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结果报道...  相似文献   

10.
<正>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临床上表现为甲状腺组织无痛性弥漫性肿大,多发生于女性,男女患病比例为1:6~1:10~([1])。HT发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目前认为HT是人体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7.3%~20.5%,普遍认为与环境、遗传、自身免疫因素密切相关~([2])。我们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HT的相关性~([3])着手,综述了HT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1.
肝癌动物模型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凤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64-12266
[目的]建立良好的肝癌动物模型,为人类治疗肝癌服务。[方法]简单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肝癌动物模型。[结果]目前比较常用的动物模型有:Hepa1-6细胞诱发C57BL/6J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采用Hep_G2细胞株建立裸鼠肝癌模型、直接移植法建立大鼠肝癌模型、直接注入法建立大鼠肝癌模型、免疫重建荷人高转移肝癌SCD鼠模型、其他移植性肝癌模型和基因性肝癌模型。[结论]动物模型是进行试验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平台,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对肝癌发生机制、诊断与治疗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可怕之处在于它能引起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细菌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些并发症是造成患流感后留下后遗症或死亡的直接原因。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饮食方面来增强抵抗力,从而更好地预防流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对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次低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法制备小鼠T1DM模型,用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干预模型,比较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血糖水平、血清C肽水平、胰岛素自身抗体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功能。结果: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肽值显著增高,胰岛素自身抗体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功能明显降低。结论: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对T1DM小鼠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对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次低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法制备小鼠T1DM模型,用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干预模型,比较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血糖水平、血清C肽水平、胰岛素自身抗体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功能.结果: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肽值显著增高,胰岛素自身抗体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功能明显降低.结论: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对T1DM小鼠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Zmu-1:DHP豚鼠免疫学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法,测定经卵白蛋白(OVA)免疫豚鼠的球蛋白Ig和T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变化规律,研究Zmu-1:DHP豚鼠对病毒易感性的免疫学基础。结果表明:①豚鼠最佳OVA免疫剂量为0.1ms/只;②OVA刺激后,Zmu-1:DHP豚鼠产生的特异性IgG及其亚类抗体,与DHP豚鼠基本相同;③Zmu-1:DHP豚鼠经OVA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显著低于DHP豚鼠;④OVA刺激豚鼠很少产生IgE;⑤加与不加Al(OH)3免疫比较,IgG1含量变化较大。表明Zmu-1:DHP豚鼠的细胞免疫功能较低,体液免疫功能与其他豚鼠相同,初步认为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引起Zmu-1:DHP豚鼠对某些病毒较敏感的原因之一。豚鼠的变态性抗体IgE产量较小;Zmu-1:DHP豚鼠适合于制作感染模型、研究免疫学机制或免疫功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发病率高,死亡率亦高,故应引起重视。现将我院123例临床资料收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细胞将受损的细胞器、废弃细胞质和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转运至溶酶体(Lysosome),并进行酶解的一个生物学过程。在真核生物中,细胞自噬是一个高度保守的过程,而自噬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维持了细胞内稳态。自噬在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神经性疾病、癌症与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过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文综述了细胞自噬与多种疾病的研究进展,提示了细胞自噬在免疫相关性疾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从而阐明细胞自噬可能作为疾病治疗的新靶点和突破口,为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做铺垫。  相似文献   

18.
家禽免疫抑制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禽免疫抑制病可导致疫苗免疫失败、机体抗病力下降,从而引发多种病毒病及细菌的继发感染甚至死亡。防治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成为防治家禽疾病的1条有效途径。鸡脾转移因子主要成分为低分子肽-核酸复合物,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改善受损的免疫器官,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19.
细胞免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免疫在机体的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细胞免疫的各个过程对全面了解机体免疫反应、监测抗原变异、正确理解病原体致病的分子机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以及疫苗的研制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体内功能检测、体外表型检测、体外功能检测3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在细胞免疫检测研究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0.
免疫接种是养鸡场必不可少的工作,免疫的成败事关养鸡效益的高低。实践证明:在相同条件下,选择有效的免疫方法,可获得较高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