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珍稀濒危高等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对策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河北省高等植物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种群数量以及资源利用现状,综合分析,提出了河北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受威胁种类和保护分级的标准,将河北省的70种珍稀濒危高等植物初步划分为3个保护等级。其中,河北省一级保护植物19种,二级保护植物22种,三级保护植物29种。分析了河北省珍稀濒危植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根据标本采集和调查,保护区内有自然生长的珍稀濒危植物13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8种,贵州省重点保护树种15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兰科兜兰属4种,附录Ⅱ有仙人掌科仙人掌属1种及兰科32属90种.包括蕨类植物2科3属3种;裸子植物5科7属8种;被子植物18科58属122种.并对这些植物的分布特征、生态习性、利用价值、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这些珍稀物种,特别是一些经济利用价值较大的物种的生存状况,种群结构欠佳,急需加强对其现有个体和其生态环境的保护,辅以人为措施,促进其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对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特征、生态习性、利用价值、资源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濒危程度和致危原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6科35属43种(包括变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属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8属8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CITES)1科16属24种;贵州省重点保护树种8属8种。  相似文献   

4.
根据历次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结果,石阡县内有自然生长的珍稀濒危植物81种,隶属于19科45属(包括变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4种,贵州省重点保护树种13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兰科20属49种.本文对这些植物的分布特征、生态习性、利用价值、资源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对其濒危程度和致危主要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资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贵州省重点保护树种名录>记载,通过笔者近20年来的调查采集,并结合前人采集的标本和资料统计,全省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404种,隶属于56科142属.包括蕨类植物7科8属11种,其中以桫椤科2属4种为多;裸子植物7科16属29种,其中以松科6属13种为首,其次是红豆杉科3属7种;被子植物42科118属363种,以兰科75属263种居首,其次是木兰科7属17种.贵州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资源是丰富的,但是个体资源量却十分匮乏.  相似文献   

6.
王烨 《种子》1991,(3):23-26
本文根据近几年的工作,交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我14种荒漠珍稀濒危植物的种子特性分别作一介绍,并将上述种子归纳为:易萌发、不易萌发和萌发慢3种类型。以供植物近地保护或应用单位用种子繁殖上述植物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凤仙花多为几内亚凤仙和非洲凤仙,是凤仙花的非洲远亲。其实凤仙花在我国的兄弟姐妹们绝大多数还不为人所知,在野外默默无闻,其中有些种类属于我国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这些野生原种色彩丰富,形态多变,观赏价值决不逊色于那些"洋花",若稍加引种培育,是极有发展潜力的园林花卉。这些国产凤仙花属植物资源,迄今没有被正确认识和利用,更遑论选育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剑河县地处苗岭山脉腹地,是贵州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几年笔者对此地种子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得知珍稀濒危植物有26科36属46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伯乐树2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台湾杉、柔毛油杉、鹅掌楸等25种.贵州省重点保护树种红花木莲、深山含笑、青钱柳等17种.特有植物金叶台湾杉、灰叶后蕊苣苔,该两种特有植物资源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9.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根据多年调查,初步确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83种,这些植物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具有稀有性、典型性和地带性,需要重点保护。因此,研究珍稀保护植物种类及其生境,对翁源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结合前人的研究和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从生态学特征、繁殖关键技术、化学成分与开发利用以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综述了掌叶木的最新研究状况。结果表明:掌叶木在群落中竞争能力差,加之生境恶劣、自然更新困难,导致掌叶木数量日益减少,保护已迫在眉睫,通过利用有效的繁育技术措施,能提高育苗成活率,对掌叶木起到有效的保护。最后讨论目前掌叶木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随着育种与生物技术的提高,可筛选出适于喀斯特地区开发和利用的掌叶木种质资源,为掌叶木种群恢复和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