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1α调节仔猪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实验利用体外培养的2~3周龄仔猪睾丸间质细胞,研究了IL1α调节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机制。结果表明,IL1α能抑制hCG刺激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其睾酮产生量随IL1α剂量增大(0~100μ/ml)及刺激时间延长(0~48h)而下降。用20μ/ml和50μ/ml的IL1α刺激48h,可分别抑制60%和65%的睾酮产生。IL1α同样抑制cAMP(3μmol/ml)诱导的间质细胞睾酮的分泌,但不影响hCG与间质细胞膜受体的结合量及hCG诱导的第二信使cAMP的增加。说明IL1α抑制hCG促睾酮分泌的作用,其抑制点不在hCG与受体的结合及第二信使cAMP的聚集上,而在cAMP产生之后的某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白纤维介素—1α调节仔猪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体外培养的2-3周龄仔猪睾丸间质细胞,研究了IL-1α调节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机制。结果表明,IL-1α能抑制hCG刺激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其睾酮产生量随IL-1α剂量增大(0-10μ/ml)及刺激时间延长(0-48h)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IGF-Ⅰ对山羊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调节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0~40日龄山羊的睾丸间质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hCG进行不同的处理,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睾酮和cAMP的含量,用荧光分光光度分析法测定了DNA含量。结果表明,IGF-Ⅰ能促进体外培养的山羊睾丸间质细胞cAMP生成、睾酮分泌及DNA合成,以上作用随IGF-Ⅰ剂量的增大而加强,并且与hCG有协同作用。根据以上结果首次提出IGF-Ⅰ调节山羊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机理的假设:IGF-Ⅰ与其膜受体结合引起cAMP增多,cAMP通过激活一系列合成DNA和睾酮所需酶类而使DNA和睾酮的合成增加。这与催乳素(PRL)和白细胞介素-1α(IL-1α)等含氮激素(因子)调节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机理不同,而与FSH、LH等含氮激素调节性腺分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相似文献   

4.
催乳素调节绵羊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利用睾丸间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研究了催乳素(PRS)对睾酮分泌调节的机制。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绵羊睾丸间质细胞对激素的刺激在培养的前四天较敏感。hCG依剂量关系刺激睾酮的分泌。PRL对hCG的刺激作用起着双相调节作用:低剂量的PRL(1 ̄30ng/ml)可以增加hCG的刺激强度35 ̄71%,而高剂量的PRL(1000ng/ml)则抑制hCG的活性40%。当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睾酮合成前体物  相似文献   

5.
将雄性Wistar大鼠(220~250g)的睾丸间质细胞混悬液用不连续梯度(5%、30%、58%、70%)Percoll分离液分离,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牛磺酸及促性腺激素(HCG)、雄烯二酮、孕酮、cAMP进行培养,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作用24h后培养液中睾酮含量。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使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能力显著增加;能增加HCG和cAMP诱导的睾酮分泌;能促进雄烯二酮和孕酮向睾酮的转化。牛磺酸能增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的分泌,并可能在类固醇合成的多个环节中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c-jun调节h CG诱导仔猪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作用机制,采用离体仔猪睾丸间质细胞体外孵育法,c-jun ASODNs拮抗c-jun,加用c AMP,通过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睾酮水平来观察c-jun在调节h CG诱导仔猪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影响。结果是h CG可刺激仔猪睾丸间质细胞的睾酮分泌,c-jun ASODNs(0.125~2μmol/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 CG诱导离体睾丸间质细胞的分泌(r=-0.787,P0.01)。加用c AMP后睾酮分泌增加,可逆转c-jun ASODNs抑制h CG诱导离体睾丸间质细胞的睾酮分泌。结论是c-jun可促进h CG诱导离体仔猪睾酮间质细胞睾酮的分泌,此过程可能以c AMP作为第二信使,进行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7.
鸡T淋巴细胞IL-2的体外诱生及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L16(45)正交试验选择,并经实验验证,鸡脾脏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体外诱生和活性检测的最优水平组合及适宜条件为2.5μg/mL伴刀豆蛋白A(ConA)、IL-2体外诱生时间20h、1×107/mL淋巴细胞、10%小牛血清、靶细胞培养时间48h、4×106/mL靶细胞、靶细胞接触时间36h、5mg/mLMTT、MTT加入时间3h和甲溶解时间2h;胸腺T淋巴细胞IL-2体外诱生和活性检测的最优水平组合及适宜条件为5μg/mLConA、IL-2体外诱生时间48h,余同脾脏T淋巴细胞IL-2体外诱生及活性检测。比较试验表明,MTT比色分析法和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有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取自 3~5 m m 卵泡的处于减数分裂阻抑状态的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p C E O),培养 48 h,用 F S H(100 I U/ L)或 h C G(0、50、100、200、500 I U/ L)刺激 p C E O 分泌甾体激素;用放射受体测定法( R R A)比较 p C E O 的卵丘细胞及壁层颗粒细胞( M G C)上促黄体激素受体/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 L H R/h C G R)的数量; A M e X 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L H R/h C G R 在 p C E O 以及 M G C 的分布情况。在 F S H 作用下,p C E O 分泌的孕酮明显高于 h C G 作用组和对照组 ( P < 005); 平均每个壁层颗粒细胞上的 L H R/h C G R是每个卵丘细胞的 105 倍; L H R/h C G R 在基膜两侧分布较多,且卵母细胞上没有 L H R/h C G R,临近卵母细胞的卵丘细胞膜上较少被染色。以上结果表明,在体外试验中,可能由于 C E O 上 L H R/h C G R 的数量不足或生理活性降低, L H/h C G 不能促进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9.
通过C-fos ASODNs诱导C-fos基因发生转录后沉默,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体外培养的3周龄荣昌仔猪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cells,LC)睾酮分泌,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基础状态下和HCG诱导下体外培养的仔猪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水平。结果显示,C-fos ASODNs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基础状态下和HCG诱导下的睾酮分泌(P0.01),这表明C-fos在基础状态下还是HCG诱导下均可促进仔猪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鸡T淋巴细胞IL—2的体外诱生及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L16正交试验选择,并经实验验证,鸡脾脏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体外诱生和活性检测的最优水平组合及适宜条件的2.5μg/mL伴刀豆蛋白A,IL-2体外诱生时间20h,1×10^7/mL淋巴细胞、10%小牛血清、靶细胞培养时间48h,4×10^6/mL靶细胞,靶细胞接触时间36h,5mg/mLMTT,MTT加入时间3h和甲替溶解时间2h;胸腺T淋巴细胞IL-2体外诱生和活性检测的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应用部分去肾上腺鸡以皮下注射糖皮质激素受体( G R) 拮抗剂 R U486(米非司酮)缓释胶( P V A)50 m g/kg·d。在72 h 内鸡外周血淋巴细胞 G R 被阻断(74.93±9.50)% 。而在此期间血浆 G C T 浓度始终维持于正常水平(99.16±748) nm ol/ L。证明 G R 的阻断不是因体内 G C 浓度的负反馈调节,而确系非激素性 R U486 所阻断。从而首次成功地为研究鸡代谢及 G C, G R 功能建立了鸡非 G C依 赖性 G R 阻断模型。模型鸡在受体阻断期间由于 R U486 阻断 G C 对腺垂体的负反馈调节效应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 C T H)分泌增加。同时鸡体血糖水平也由于 G R 的阻断维持正常。因此 G R 阻断限制了 G C诱导的细胞能量的消耗过程,还抑制了垂体肾上腺轴的过度分泌,对稳定机体内分泌及代谢过程的平衡及在异常刺激条件下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pCMV-TNFα的构建及其在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XbaⅠ和EcoRV双酶消化pBT1获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NA基因片段,以XbaⅠ和SmaⅠ酶切点定向克隆入质粒载体pCMV4,构建了人TNFα重组质粒pCMV-TNFα。采用DNA—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COS7和NIH3T3细胞,收集转染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培养上清,检测TNFα的表达水平和生物学活性。ELISA检测表明,两种细胞转染后,其培养上清中均有TNFα抗原存在,而载体等对照则测不出TNFα。以L929细胞检测其细胞毒活性,发现COS7细胞于转染后48h表达水平最高,活性高达16U/mL以上,但7d时测不出TNFα活性;NIH3T3细胞于转染后24h活性最高(8U/mL),9d时尚有表达,但不足1U/mL。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5,(10):1684-1688
睾酮是一种重要的类固醇激素,动物体内约95%的睾酮都由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并分泌。研究显示,原癌基因参与性腺功能调控,c-Fos作为原癌基因的1种,在生精细胞发育过程和睾丸内分泌功能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试验以荣昌仔猪为试验对象,探究c-Fos调节hCG诱导仔猪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信号转导途径,为进一步研究仔猪睾酮分泌的机理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间质细胞cAMP在hCG诱导后显著增高,当二丁酰cAMP与hCG共同作用时,睾酮分泌达到最大,且当二丁酰cAMP与c-Fos ASONDs作用时,可明显逆转c-Fos ASONDs对hCG诱导仔猪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抑制作用。(2)维拉帕米(10-5 mol/L)对hCG诱导的间质细胞睾酮分泌未见明显作用,当维拉帕米和c-Fos ASONDs共同作用时也没有加强c-Fos ASONDs对hCG诱导的睾酮分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鸡静注,肌注及内服氟哌酸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42只健康AA鸡,分3组(每组14只)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静注、肌注及内服的剂量均为10mg/kg。用二氯甲烷提取血浆中的药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氟哌酸的浓度,测定时以吡哌酸为内标。所得药物一时间数据用MCPKP计算机程序处理,静注给药拟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是:t1/2α0.14±0.08h,t1/2β3.65±1.03h,Ke0.88±0.40h-1,Vd3.81±0.98L/kg,AUC14.14±3.29μg/ml.h。内服和肌注给药均适合具有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肌注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是:t1/2ka0.22±0.10h,t1/2α1.03±0.65h,t1/2β6.87±2.86h,Ke0.28±0.10h-1,AUC9.86±2.88μg/ml.h,F69.78%。内服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是:t1/2ka0.69±0.23h,t1/2α1.76±0.89h,t1/2β10.43±3.22h,Ke0.21±0.05h-1,AUC8.56±1.36μg/ml.h,F60.52%。鸡静注、肌注、内服氟哌酸的药动学特征是吸收较快,在体内分布广泛、半衰期较长。  相似文献   

15.
肿瘤坏死因子的体外诱生及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BCG和LPS为诱导物,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诱生TNF,培养上清对L929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结果显示,PEC具有良好的体外诱生TNF的能力,产生了并分泌TNF的最佳条件是LPS浓度为1μg/mL,培养时间为8h;改良的结晶紫染色测定TNF活性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易于重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分离纯化的睾丸间质细胞进行睾酮分泌功能检测,对成年小鼠睾丸组织进行Ⅰ型胶原酶消化、Per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细胞纯度用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3β-HSD)染色鉴定.将分离纯化的睾丸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基础睾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培养条件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培养上清中的睾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能获得高纯度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95%),培养的睾丸间质细胞具有分泌基础睾酮以及对hCG刺激反应的能力.提示采用该方法对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具有高效性、可用性,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睾丸间质细胞是体外研究药物对睾酮分泌功能影响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用适量PMSG(1350-2000IU)和纯化FSH(5mg)均能诱导母牛产双胎,其双胎率分别为42.9%(3/7)和33.3%(1/3)。输精时注射LRH-A3双胎率为50.0%(3/6),较对照组25.0%(1/4)提高25.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GnRH促鸡卵泡颗粒细胞孕酮合成功能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选用掌握产蛋规律的莱航鸡,在排卵前16-18h剖腹取卵泡,分离和纯化颗粒细胞。采用无血清贴壁培养法,初步探讨了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颗粒细胞孕酮合成的作用机制。获得以下结果:(1)PKC阻断剂H7(25-50μmol/L)能阻断GnRH-Ⅱ促颗粒细胞P4合成作用;(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MIX(10^-5-10^-3mol/L)能促进P4分泌,但对GnRH-Ⅱ促P4合成效应无明显影响;(3)钙  相似文献   

19.
鸡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药物缓释法,给雏鸡皮下注射糖皮质激素(GC)拮抗剂RU486(50mg/kg),经放射蛋白分析法测得血浆RU486含量可达(237.2±8.74)nmol/L,并在该水平上维持30h;血浆总GC浓度为(138.3±11.45)nmol/L,较对照雏鸡虽有所升高,但始终低于有效期内血浆RU486水平。在此期间,雏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率达61.58%±3.42%,血浆磷脂酶A2未见变化,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减少。从而成功地建立了雏鸡GR阻断模型,并可维持24h。给模型雏鸡注射外源性皮质酮,结果显示,雏鸡能有效地抵抗高水平血浆皮质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鞘内注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人CGRP片段8-37(hCGRP8-37),探讨了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初级感觉系统中CGRP增多的意义。结果:佐剂前注射hCGRP8-37的动物,在注射佐剂后1~20d,患肢及健肢皮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肢足容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形成变态反应性佐剂性关节炎时(佐剂后13~20d),健肢足容积也明显增加(P<0.05);但双后肢的痛阈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佐剂前鞘内注射hCGRP8-37,使急性关节炎和多发性关节炎均有所加重。佐剂后12d注射hC-GRP8-37的动物,双后肢的肿胀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佐剂后18~50d,P<0.05或0.01),痛级别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佐剂后14~50d,P<0.01),但痛阈的变化不明显(P>0.05)。因此佐剂后12d鞘内注射CGRP的拮抗剂也可加重关节炎的炎症反应。这进一步证明了脊髓CGRP可能具有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