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民族植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对梅州客家人的植物崇拜现象和对植物的民间传统利用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民间访谈。结果表明:客家人植物崇拜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食用药用、传说象征和谐音相关;着重探讨了植物崇拜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及其影响,揭示了客家民系传统生态保护观的形成情况;分析了植物崇拜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稳定性,并对民间传统利用的植物分别按药用、食用、观赏和文化方面进行编目;同时指出了客家地区的植物崇拜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梅州客家地区的植物文化在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利用传统文化对村落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对农业的重视是梅州经济发展的前提,梅州地区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时期,实行农业产业化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能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则必然包括文化的转型.传统客家文化中存在的封建的陈腐观念和落后的旧意识会阻碍现代农业的实现,影响梅州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分析客家文化中血缘宗族制度、崇文重教和封建小农意识对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的影响,综合提出要发挥客家人开放包容、勇于变革的精神;把龙头企业变成“自己人”;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在“崇文重教”的基础上鼓励“崇商重企”等4个建议,为解决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瓶颈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在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中,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深 厚的文化内涵画卷中浓重的一笔,也承载着客家人的文化基因,客家足球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从申遗所要 符合的条件和基础来对客家足球文化的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梅州客家足球文化历 史悠久,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及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价值,具有申遗的基础。最后还就客家足球文化 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给出相关建议,为保护和传承客家足球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参 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北方汉民历经长期的向南大迁徙,辗转到赣闽粤边区之后,与当地土著相融合,大约在宋元之际就形成了汉民族的一支新秀客家民系。客家人喜茶,客家人的生活离不开茶,茶成为客家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出客家民性及客家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5.
客家菜作为广东三大名菜之一,蕴含着客家人千年文化的内核,是客家族群文化之根,客家菜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等原因,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反映出客家人的内在精神,客家饮食文化多姿多彩,不同的客家地域又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客家菜文化品牌的构建对弘扬客家菜文化和客家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通过打造客家菜文化品牌来推进客家菜的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沈露儒 《农业考古》2007,(3):223-226
客家民间文化具有渊远的历史。客家民间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民间文化的一朵鲜艳的奇葩,深深地扎根在客家民系这块肥沃的土壤里。客家民间文学成为当地风土人情话题,它引导和教育了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客家人的道德观念、生活习性、宗教信仰等都深深受其影响。同时,它更多地左右和教育了众多客家妇女,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妇女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反映了客家各种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本文重点从客家民间文学,如山歌、俗语、谚语等入手,阐释客家传统女性形象并分析成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赣南客家的民俗活动入手,深入挖掘赣南客家民俗与民歌的依存关系,从而进一步展示客家人独特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信仰,探求能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富有特色的赣南客家风情继续流传下去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温珍琴 《农业考古》2006,(3):158-161
地名是特定的地域之名,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系或民族地名的冠名方式及文化内涵有不同的特色.赣南地处江西南部,居民大部分为客家人.本文主要探讨赣南农村聚落名的用词情况及其特征,旨在揭示这一区域农村聚落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宋明以来,客家人在开发粤东山区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传统农耕习俗.这既反映客家人重视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利用时令和山区自然条件安排各种农耕活动;也体现客家人重视与社会的关系,不断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生产习俗,形成显著山区经济的特色.研究客家传统农耕民俗,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客家传统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视角.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切实增强梅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力,采取层次分析方法,研究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因素。通过提炼出梅州市客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价指标因素,采取层次分析法构建梅州客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型,从保护维度以及效益维度对梅州客家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专业人士开展问卷调查,最终确定各个因素权重,并对权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梅州市的客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从法律制度、长效保护机制、社会氛围营造、公众感知度四个要素进行改善,应该从挖掘品牌、人才的培训、社会宣传以及健全相关法律与制度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相似文献   

11.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丰富程度和开发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旅游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是区域旅游开发的重要问题之一。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十分制记分法对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聚集地之一的梅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定量计算,并对该市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梅州客家文化的因子顺序依次为:客家习俗〉民居〉宗教文化〉民间艺术〉饮食文化〉名人故居。根据不同的影响层次对梅州市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策略分析,希冀为该地区的客家文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梅州客家村落风水林的群落特征初探和价值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梅州客家风水林的群落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了其物种组成及层次结构,浅析了景观、生态、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结果表明,这些风水林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群落结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明显、层次清晰、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通过对客家风水林的营造模式、传统保护方法及其价值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岭南地区的新时代乡村环境景观营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梅州花卉产业优势条件,主要有优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山水资源和开始发展的组织化优势;阐述了梅州花卉产业特色与区域分布基础,分析了梅州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提出了梅州花卉产业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与社会演变的产物,其记录并保存着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反映出村落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地方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特征。西河古镇传统村落在区位地理格局、聚落整体景观、建筑空间、生产方式及文化内涵与形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意象,圩田水利环境、政治交通职能、地域文化及经济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其文化景观的演变,古镇的聚落空间功能、环境营造特征、文化呈现形式等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而改变。合理保护与开发西河古镇的文化景观,能够促进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梅州客家芥菜产量高,易栽好管,经济效益好,可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发展前景广阔。为发展梅州农业的蔬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者在本文简单阐述对梅州客家芥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并总结了客家芥菜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园地整理、培育壮苗、种植及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的技术内容,为产业发展及农民种植芥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琼  郑凯  王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87-4689
为应对我国西部新农村乡野景观建设需要,以陕西关中地区三义村为例,从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通过实态调查探讨了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微演变的规律,发现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的微演变在院落用地、布局、门头装饰等方面具有合理性,而材质肌理、绿化种植方面的演变却不尽合理。提出了关中地区院落景观的规划建设方法,强调应确立循序渐进的保护和引导性发展模式,逐步挖掘乡村聚落物质与非物质景观文化元素,发挥乡村民居在院落景观形态建设上的潜能,以期解决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胡华科  郑春燕 《农业考古》2012,(1):343-345,371
1.前言客家,是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今天的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地区最广的民系之一,并主要聚居于大陆的赣闽粤边区(1-4)。客家文化研究也逐渐形成了一门学说,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  相似文献   

18.
宁娟 《农业考古》2012,(1):51-55,93
本文所指的"石壁地区"是指以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为中心的闽西与赣南交界的一带地区(以下简称"石壁")。石壁客家民间信仰在闽赣粤客家原生地民间信仰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石壁客家民间信仰为例,探讨客家民间信仰与稻作文化之间的关系。石壁是客家先民最重要的集聚地,也是孕育客家民系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客家先民辗转迁徙至此,远离了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乱,在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中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客家先民传播先进的  相似文献   

19.
苦笋是客家传统的野生蔬菜资源,已成为供不应求的食品。笔者通过分析梅州苦笋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苦竹的早产丰产的栽培技术,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