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张翼飞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4):137-140
选择镇江37种绿化树木对其单叶滞尘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珊瑚树尧桂花、八角金盘、枇杷单叶滞尘量较高,归为第1类;金叶女贞、红花檵木、悬铃木尧香樟和夹竹桃归为第2类;毛白杨尧银白杨、广玉兰尧紫荆、构树、构骨冬青、白蜡、臭椿、杨树、大叶女贞、樱花、凤尾兰小叶女贞、枫香、紫叶李、海桐、紫丁香、三角枫尧刺槐、桃树尧银杏、大叶黄杨、枫杨、红叶石楠、椤木石楠、鸡爪槭、国槐和小叶黄杨单叶滞尘量相对较低,归为第3类。  相似文献   

2.
9种常见绿化树木滞尘量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新乡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规律,选择3个功能区9种绿化树木对其叶片滞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悬铃木、构树、紫叶李、女贞、国槐、凤尾兰、栾树、大叶黄杨和白蜡单叶滞尘量分别为11.591、5.313、2.841、2.146、1.698、1.517、1.325、1.142、0.635mg,其中,悬铃木与构树、紫叶李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其他树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白蜡与构树具有显著性差异。国槐、凤尾兰、紫叶李、大叶黄杨、构树、栾树、女贞、悬铃木和白蜡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分别为0.385、0.321、0.310、0.241、0.166、0.128、0.097、0.088、0.054mg/cm2。国槐、凤尾兰、紫叶李叶片单位面积滞尘能力较强,悬铃木、女贞、白蜡相对较弱,大叶黄杨、构树、栾树居中。树种和功能区对树木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濮阳常见道路绿化树种叶片含硫量的差异性,于2011年春、夏、秋季对市区不同路段29种绿化树木的叶片含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部分树种叶片含硫量差异显著,除了大叶女贞和侧柏外,大多数树种叶片含硫量随春、夏、秋季节的变化基本呈现递增趋势.根据全年29种树木叶片平均含硫量大小进行分类,毛白杨和圆柏含硫量较高,归为第1类;黑松、桂花、悬铃木和银杏叶片含硫量居中,归为第2类;泡桐、楝树、火棘、红叶李、榆树、合欢、垂柳、大叶女贞、银白杨、紫薇、杨树、侧柏、小叶黄杨、刺槐、雪松、白蜡、广玉兰、栾树、红叶石楠、海桐、构树、大叶黄杨和国槐叶片含硫量相对较低,归为第3类.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绿化树木叶片富集大气污染物的差异性,对新乡市 18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铅、镉、氯和硫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绿化树木对大气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能力,并依污染元素和植物的不同具有明显差异;同种园林植物叶片累积4种污染元素的含量不同,总体来说对氯和硫的累积能力大于铅和镉;对铅累积量高的树木有枇杷、榆树和杨树;对镉累积量高的有枇杷、广玉兰、毛泡桐和杨树;对氯累积量高的有卫矛、大叶黄杨、杨树、榆树和臭椿;对硫累积量相对较高的有杨树、卫矛、毛泡桐和珊瑚树。运用隶属函数法对 18种绿化树木叶片污染元素含量进行归类,杨树和枇杷归为第1类,卫矛、大叶黄杨、毛泡桐、广玉兰、榆树和栾树为第2类,银杏、珊瑚树、臭椿、悬铃木、构树、鸡爪槭、海桐、白蜡、国槐和凤尾兰归为第3类。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天津常绿植物的单位面积滞尘量与叶表面气孔特性的关系,以天津常见的常绿植物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凤尾兰为试材,通过离心称重法、徒手制片、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分析了植物的单位面积滞尘量和气孔密度、气孔开张度和保卫细胞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常绿植物滞尘量为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凤尾兰。大叶黄杨单位面积滞尘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为7.376 3 g/m~2。3种常绿植物气孔密度差异极显著,为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凤尾兰,其中大叶黄杨气孔密度较为显著。说明大叶黄杨的滞尘量高与其气孔密度大有关,气孔口便于滞留了更多的灰尘。3种植物的气孔开张度为小叶黄杨凤尾兰大叶黄杨,与滞尘量无关。3种植物保卫细胞的面积为凤尾兰小叶黄杨和大叶黄杨。建议在进行天津城市绿化时,优先种植大叶黄杨。  相似文献   

6.
绿化树木叶片是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器,对环境有净化作用。通过对新乡市不同功能区的22种绿化树种叶片氟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种绿化树木叶片的氟含量均表现为工业区校园区,不同种绿化树木叶片的氟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大叶黄杨的氟含量最高。氟含量的大小排序依次为:大叶黄杨刺槐紫叶李女贞紫丁香国槐加拿大杨=构树卫矛合欢臭椿广玉兰毛泡桐红叶石楠桃树苦楝=旱柳夹竹桃悬铃木垂柳红瑞木榆树。结论:绿化树木叶片氟含量依功能区和树种不同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天津市5种常绿灌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5种植物的滞尘量、计算空气污染耐受指数(APTI),结合生物学特征、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等对这5种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常绿灌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大的是大叶黄杨,为1.41 mg/cm~2;其次是小叶黄杨,为1.19 mg/cm~2;再次是沙地柏,为0.66 mg/cm~2;小龙柏为0.53 mg/cm2;滞尘量最小的是凤尾兰,为0.46 mg/cm~2。5种植物APTI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凤尾兰、小叶黄杨、小龙柏、沙地柏、大叶黄杨。植物综合评价结果凤尾兰为非常好,沙地柏为好,小叶黄杨、大叶黄杨、小龙柏为一般。  相似文献   

8.
以长沙市13种常用灌木树种为对象,对灌木树种蒸腾作用速率进行测定,研究灌木树种降温增湿效应。结果表明:同种灌木树种降温增湿量表现出6月较大的有7种,表现出8月较大的有5种,表现出10月较大的仅1种。不同灌木树种在同一月份的降温增湿量,4月以小叶女贞最强,6月、8月和10月均以紫荆最强。灌木树种单位叶面积年平均降温增湿效应表现为紫荆>红叶石楠>小叶女贞>海桐>木槿>火棘>红继木>石榴>杜鹃>腊梅>山茶>大叶黄杨>四季桂。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得出灌木树种降温增湿效应最好的是红叶石楠、小叶女贞、紫荆,其次是海桐、木槿、火棘、红继木、石榴,再次是大叶黄杨、山茶、四季桂、腊梅、杜鹃。  相似文献   

9.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研究合肥市8种常见植物女贞、香樟、广玉兰、石楠、桂花、海桐、椤木石楠和大叶黄杨的气孔蒸腾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特征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8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μmol.mmol-1)的大小为:广玉兰(5.864)>石楠(4.187)>椤木石楠(3.869)>女贞(3.325)>桂花(3.215)>海桐(2.974)>香樟(2.636)>大叶黄杨(2.581)。该结果可为城市园林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合肥主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对合肥 15个常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阔叶乔木树种单位面积滞尘量广玉兰 >女贞 >棕榈 >悬柃木>香樟 ;阔叶灌木树种单位面积滞尘量石楠 >木槿 >红叶李 >小叶女贞 >大叶黄杨 >桂花 ;针叶树种单位重量滞尘量雪松 >龙柏 >蜀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