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白菜型油菜和甘蓝杂交子房培养获得的再生苗为供体材料,研究影响再生苗生根和成活率的因素.试验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0 mg/L的BA和0.1 mg/L的NAA对再生苗生根效果最好,其中杂交组合715×6012再生苗的平均根数和根长分别达到了9.51条和4.7 cm,优于杂交组合714×6012和708×6012.再生苗培养14 d后,其根数和根长显著优于培养7 d的再生苗,当培养时间超过14 d,根数与根长则不再发生明显变化.试验表明,不同基因型和培养时间的再生苗其叶片数和最大叶宽差异不显著.将再生苗转移到炼苗室进行锻炼,炼苗8 d,再生苗的成活率可以达到80%以上,优于炼苗4 d再生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水稻抗寒育种的基因资源,将腊梅花硫酯酶基因(CpFATB)转入水稻中,并对其后代进行了耐冷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低温下发芽率与常温发芽率比值为98%,与对照相比有所提高,达0.01水平显著差异;幼芽5℃存活率最高为98.41%,与对照达0.001水平显著差异;芽期在经历低温后比对照能较快地恢复生长;孕穗期经低温处理后,穗长、穗重、千粒重等指标无显著差异,有效分蘖率最高为76.928%,空粒率最低为10.02%,与对照达0.001水平显著差异。说明外源基因CpFATB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稻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矮溲疏试管苗的茎芽增殖和生根培养技术。[方法]分别研究培养基中不同的大量元素浓度(1/4MS、1/2MS和MS)、IBA浓度(0~0.8 mg/L)和蔗糖浓度(5、10、15和30 g/L)对矮溲疏试管苗茎芽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大量元素浓度为1/2MS处理的茎芽增殖系数可达3.9,与MS处理差异不明显,但在0.05水平显著高于1/4MS处理;0~0.8 mg/L IBA对矮溲疏试管苗的茎芽增殖无明显作用;蔗糖浓度为5 g/L处理的茎芽增殖系数为3.8,与10和30 g/L处理无明显差异,但在0.05水平显著高于15 g/L处理。上述处理的试管苗生根率均为100%。以土取代琼脂作培养基支撑物进行矮溲疏试管苗的生根培养,生根率可达100%,根茎比大于琼脂支撑培养对照,根毛也长于对照。[结论]该研究为矮溲疏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湖北农业科学》2023,(12):29-32
以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种普薯32号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配比、不同浓度生根剂处理甘薯芽苗,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薯芽苗生根时间、生根数量、根长度及扦插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吲哚丁酸)+NAA(萘乙酸)、ABT(生根粉)和清水处理均能使甘薯芽苗快速生根,而ABT浓度超过25 mg/L对甘薯芽苗生根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生根数量。当甘薯芽苗生根数量随着ABT剂量增加而减少时,单根长度不会出现明显变长的现象,根总长度与生根数量整体呈正相关。甘薯芽苗生根后扦插可显著提升芽苗的存活率,各生根剂处理芽苗存活率均高于清水对照;甘薯芽苗的存活率与芽苗生根数量和根总长度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控制枣疯病的发生,以‘狗头枣’和‘冬枣’为试材,研究了枣疯病对枣树离体器官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健康组培苗相比,疯苗茎尖和茎段的腋芽更容易萌发,附加0.5mg/L IBA和1.0mg/L 6-BA可促进腋芽萌发。在MS+20g/L麦芽糖+5.5g/L琼脂+0.8mg/L 6-BA+0.2mg/L IBA培养基上,疯苗和健康苗叶片均有不定芽发生,且同一基因型内病苗和健康苗叶片出芽率差异不显著。在MS和1/2MS培养基上,疯苗和健康苗离体叶片均未发生不定根,但在附加4.0mg/L IBA之后疯苗离体叶片可以诱导得到不定根。在MS培养基中,疯苗和健康苗离体无根苗均可发生不定根,且疯苗生根率显著高于健康苗。附加0.2~1.0mg/L IBA后,疯苗无根苗生根率显著提高,而健康苗无根苗生根率无显著变化。发根农杆菌处理可显著促进狗头枣疯苗生根,但对狗头枣健康苗生根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赤霉素(GA_3)处理对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简化甘蔗试管苗的培养程序。[方法]用添加不同浓度赤霉素的MS培养基培养ROC22甘蔗试管苗,测定试管苗株高、节数量、移栽存活率等指标。[结果]赤霉素处理对试管苗的株高、节数量、移栽存活率和生根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试管苗的株高、节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以赤霉素处理浓度1~3 mg/L为最好。[结论]赤霉素能显著地促进ROC22试管苗的瓶外生根率和存活率,因此甘蔗试管苗可以实现生根与驯化移栽一步完成。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两种培养基:(R1)0.8%琼脂+1/2MS基本培养基+50 mg/L kan和(R2)草炭与蛭石(3 ∶ 1)混合物+1/2MS基本培养基+50 mg/L kan,对转基因生菜试管苗生根和移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炭与蛭石3 ∶ 1混合物代替琼脂为支持物,可以显著提高转基因生菜试管苗的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以丹参组培苗茎段为材料,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MS、1/2MS、N6、GS)及MS+6-BA0.05 mg/L+IBA0.02 mg/L(M1)、MS+6-BA0.05 mg/L+IBA0.01 mg/L(M2)对丹参微扦插苗株高、根长、叶片数和苗鲜重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MS中添加适量低浓度的6-BA、IBA利于丹参微扦插苗茎叶生长,M2处理生根数量和根长优于其他,平均根数达7.97条,根长13.58 cm; M1、MS、N6处理生根指标无显著差异。MS处理的微扦插苗平均鲜重1.28 g/株。综合各项生长特性指标,MS为最优茎段微扦插苗基本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沙漠玫瑰试管苗生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影响沙漠玫瑰试管苗生根的复合因素,找到了有效的沙漠玫瑰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尽管无任何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能诱导生根,但主要形成须根系。附加生长素类激素IBA生根效果明显提高。理想的培养基是:1/2MS IBA0.5μmol/L。15d开始出根,45d形成完整根系,生根率75%,几乎无愈伤组织;每苗出根6—7奈,根长3一l0cm。由生根所需时间、生根率、愈伤组织的多少、根的生长速度组合成的统计数据表明,不同浓度的含盐量与IBA组成的培养基差异不显著,但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ABT附加于康乃馨生根培养基和直接用于试管苗瓶外生根的效果.结果显示,附加ABT培养基培养的康乃馨试管苗与附加NAA,IBA和对照培养基培养的试管苗相比,其生根率及移栽存活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提高,ABT诱导试管苗生根的适用范围与IBA一致,适宜浓度为0.25~1mg/L,抑制浓度为4mg/L以上。诱导康乃馨试管苗瓶外生根,以100mg/LABT处理1h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0.7%,显著高于IBA、NAA处理的试管苗生根率,极显著高于对照试管苗生根率。  相似文献   

11.
兔眼蓝浆果扦插生根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16(44×23)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激素、激素浓度、处理时间和枝条部位等因素对兔眼蓝浆果2个品种绿枝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兔眼蓝浆果插穗生根的主导因素是枝条部位,其次是品种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的影响最小;枝条上部的插穗生根率和生根数极显著优于中、下部,上部平均根长极显著高于下部;‘园蓝'(‘Gardenblue')的生根率和平均根长显著高于‘灿烂'(‘Brightweel'),2个品种的生根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激素GRR处理的插穗生根较好.兔眼蓝浆果绿枝扦插的最佳处理组合为:插穗选用‘园蓝'枝条上部,在激素GRR 100 mL·L-1中处理1 s,扦插生根率达92.31.  相似文献   

12.
以尤溪金柑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筛选出适合尤溪金柑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采用L3(3^4)正交表设计,研究each、甘露醇和多效唑对尤溪金柑试管苗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增殖的最优培养基为:MS+1.2mg·L-1 6-BA+0.05mg·L-1NAA,增殖系数最高,达10.60;生根最优培养基为:MS+0.3mg·L-1NAA十0.2mg·L-1 IBA。生根率最高达到了83.33%.保存12个月时处理C4(MS+0.44g·L-1 CaCl2+0g·L-1甘露醇+1.0mg·L-1多效唑)中尤溪金柑试管苗的存活率均为最高,达97.8%.  相似文献   

13.
以红花钓钟柳无菌苗茎尖(1~2cm)为外植体,通过丛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建立离体繁殖体系.结果表明: 茎尖在MS 1.0mg/L6-BA 0.05mg/LNAA培养基中培养30d,不定芽诱导率达100%,繁殖系数达9.8;不 定芽继代培养30d,1~4代平均繁殖系数达6.0,丛芽长势良好;不定芽在1/2 MS 0.2mg/LIBA 0.2mg/L NAA 培养基中培养20d,生根率达100%,根系发达,试管苗生长健壮;105株试管苗移栽到土壤营养钵中,15d 成活96株,存活率达91.42%.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耐寒赤桉试管前的生产成本,进行了培养基配制用自来水、山塘水、纯水代替蒸馏水,食用白糖代替蔗糖,培养基的不同形态,继代培养基二次利用和不同室内生根培养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试管苗的芽增殖倍数、生根率、发根量有所提高;以食用白糖替代蔗糖,对试管苗无影响;液体培养有利于试管苗的分化、生根和移栽成活;室内生根培养时间由常规的30d缩短为15d,不影响苗木的质量和移栽成活率.用自来水、食用白糖配制培养基,生根采取液体培养15d,比用蒸馏水、蔗糖配制培养基,生根采取固体培养30d,试管苗的直接生产成本可降低28%.  相似文献   

15.
罗汉果试管苗瓶外生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罗汉果试管苗为材料,采用非试管快繁智能化育苗大棚进行了瓶内和瓶外生根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基部不带愈伤组织的试管苗瓶外生根处理后,生根率、最长根长、生根数分别为96.11%、4.53 cm、3.6条,最长根长显著高于瓶内生根处理,而生根率和生根数两者差异不显著;瓶内生根苗移栽成活率显著高于瓶外生根苗。通过缩短瓶外生根时间,增施叶面肥等措施,可获得较高的移栽成活率。由此证明了采用试管苗瓶外生根技术可大大提高罗汉果试管苗的生根质量。  相似文献   

16.
《天津农业科学》2020,(1):82-85
为提高冰灯玉露的繁殖效率,采用叶插繁殖的方法,外用不同种类的生长调节剂NAA和IBA,分别设5个浓度处理(0,15,25,50和100 mg·L-1),研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冰灯玉露叶插繁殖的影响,分别测定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下冰灯玉露叶插的存活率、出芽数、出芽率、生根数、生根率及总根长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冰灯玉露叶插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出芽数、出芽率、生根数、生根率及总根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分别以NAA和IBA为15 mg·L-1处理的存活率、出芽数、出芽率、生根数、生根率及总根长效果最佳,可作为冰灯玉露叶插繁殖的最优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17.
以沙壤土和粘壤土分别做培养基支撑物进行栒子试管苗生根培养,试管苗的生根率、根长均明显高于琼脂支撑培养对照组。在沙壤土或粘壤土支撑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不添加大量元素,可以显著提高栒子试管苗的生根率、根长等指标。以粘壤土做培养基支撑物,培养基中不添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与添加者相比,生根率及根长无明显差异;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后,其生根率、根长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未加蔗糖的处理,且培养基含蔗糖为1.5%的处理试管苗生根率达到93.3%,并显著高于含蔗糖为0.75%的处理。该研究结果可降低栒子试管苗成本,并为简化其移栽程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铁炮百合的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铁炮百合鳞片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时间在15~18 min。不同继代培养基对新铁炮百合离体快繁有显著影响。选用MS做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BA和NAA配合成10个组合,并进行随机区组实验,MS+BA2 mg/L+NAA0.2 mg/L继代繁殖效果最佳,繁殖系数达40 d14~17株苗。不同生根培养基对新铁炮继代苗生根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以MS不附加任何激素为最佳,生根率为99%,平均每株苗生粗根6.9条。不同移栽基质对新铁炮生根苗移栽成活率影响不同,其中以细河沙:草炭2∶1为最佳,移栽成活率可达92%。继代后废弃培养基再加30%母液可以进行再利用,降低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大麻试管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适合大麻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方法]以大麻试管苗为试材,设置不同的生长激素、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和pH值处理,统计不同处理试管苗的生根数、腋芽数、茎粗和根长等指标,并计算根的诱导率。[结果]0.1 mg/L IBA和0.05 mg/L NAA处理的试管苗平均生根数最多,达2.45条/株,而0.5 mg/L IBA和0.05 mg/L NAA处理的试管苗平均生根数最少。1/2 MS和MS基本培养中的试管苗平均生根数较多,分别达到2.05和2.45条/株。30 mg/L蔗糖处理的试管苗平均生根数和根诱导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2.25条/株和80.0%;pH值为5.8的处理试管苗平均生根数和根诱导率均最大,分别达到2.35条/株和75.0%。[结论]大麻试管苗生根的优化培养基为1/2 MS+0.1 mg/L IBA+0.05 mg/L NAA+30 mg/L蔗糖,培养基pH值为5.8。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转ICE1基因水稻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以水稻空育131及其转ICE1基因水稻T1-16及T1-24株系为材料,低温处理水稻幼苗0~2 d,测定其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经低温处理后,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变化幅度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低温处理2 d后,对照植株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开始下降,而转基因水稻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且仍继续升高。[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转入ICE1基因确实提高了水稻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