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蒲葵种子自60~200 DAA(DAA表示花后天数),含水量和电导率逐渐降低,果实及种子千粒重、种子干重和生活力逐渐增大.130 DAA达到生理成熟,190 DAA完全成熟.60 ~ 190 DAA种子脱水耐性不断增强,190 DAA最大.蒲葵种子适宜萌发温度为20 ~ 35℃.含水量为20%和24%的种子分别在4℃和15℃下保存一段时间后,生活力逐渐降低,电导率却增加.  相似文献   

2.
脱水处理对水蜡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蜡树种子成熟后具有很高的含水量(114.7%干重),未经脱水处理的种子萌发率为83.3%.快速脱水处理1 h和2h后(种子含水量分别为87.9%和83.5%),萌发率分别提高到96.7%和87.8%,缓慢脱水处理6 h后(种子含水量为86.6%),萌发率提高到91.1%,此后,两种脱水方法处理种子的活力均随着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不同脱水处理种子的致死含水量基本一致,快速脱水和缓慢脱水处理的种子分别为16.5%和16.2%.水蜡树种子不能在较低的含水量条件下保持活力反映了其顽拗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以西双版纳地区产的GT 1橡胶种子为材料,通过快速脱水和慢速脱水处理,探讨GT 1种子脱水的敏感性与种子活力.结果表明:新鲜GT 1种子的萌发率并不是最高(72.22%),种子在经过短时脱水(24 h)后,种子的含水量下降一定范围,种子的萌发率明显提高,达到84.0%和86.66%.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种子活力与种子的含水量关系非常明显,即快速脱水48 h、含水量在16.64%和慢速脱水72 h、含水量在14.3%的范围,超过这个范围,种子的萌发率和活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云南金钱槭果实各部分水浸提液含有内源抑制物,种子吸水性良好,果皮和种皮结构复杂,赤霉素(GA3)和变温(10~20℃和15~25℃)不能解除种子休眠,而低温(6℃)条件下:种子培养150 d,萌发率达到98%;果实培养260d,有58%的种子萌发.刮开种子胚芽处少许种皮.6、15 ℃=和25℃条件下培养60 d,种子萌发率分别达78%、38%和76%.云南金钱槭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  相似文献   

5.
水稻种子脱水耐性的形成及其与贮藏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3个水稻品种ZR02、株1S/ZR02和金23A/ZR02的F1代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杂交水稻与常规水稻种子的脱水耐性与贮藏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常规水稻ZR02与杂交水稻株1S/ZR02和金23A/ZR02的F1代种子的脱水耐性形成较为一致,7DAA种子开始有萌发能力,缓慢脱水能明显提高成熟度不高的种子的萌发力。自然风干慢速脱水和硅胶快速脱水至相同含水量(0.11g/g(DW))时,前者提高种子萌发力的幅度更大。3个水稻的成熟种子在室内开放贮藏或硅胶干燥贮藏3个月后再经历15d的老化处理,然后进行萌发试验的结果表明,常规水稻ZR02比杂交水稻的种子更抗老化;两个杂交水稻的不同发育时期种子的抗老化能力也有差异,皆以17DAA种子的抗老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山血丹果实和种子形态及不同温度、播种基质、GA3和ABA、种子的脱水、室温贮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百粒鲜重为6.34~6.95 g,含水量为51.87% ~ 52.97%.新鲜种子在15、20、25、30℃条件下均能萌发,温度在25℃和30℃时,萌发率达到92%.在播种深度为3 cm的黄土、蛭石、棕糠、珍珠岩4种基质中,黄土的出苗率最高,其次为棕糠和珍珠岩,而蛭石则几乎不出苗.30~ 90 mg/L的GA3和10~ 60 mg/L ABA对室温贮藏60d的成熟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种子经硅胶脱水1 ~3d后,含水量由52%降至18%,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常温储藏3、5、12个月后,发芽率显著降低,表明它是一种顽拗性种子.  相似文献   

7.
以采自宁夏六盘山区的辽东栎种子为材料,在缓慢脱水和快速脱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大小种子的脱水耐性。结果表明,轻度脱水对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但种子萌发率随着脱水时间的延长和含水量的继续减少而显著降低;不论是缓慢脱水还是快速脱水,不同大小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指数均随脱水时间的延长持续减小或波动性减小,且都在缓慢脱水36h后和快速脱水8h后显著降低;活力指数在缓慢脱水72h和快速脱水24h前的各脱水阶段均不同程度地增大,但在缓慢脱水120h和快速脱水48h后显著减小。大种子含水量和萌发率在脱水过程中始终显著高于小种子;尽管不同大小种子间的萌发率仅在脱水后期差异显著,但大种子萌发速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大于小种子,且在脱水处理后期所有萌发参数在不同大小种子间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采自湖北神农架的洪平杏(Armeniaca hongpingensis Yu et Li)种子为材料,对其形态特征、种皮透性及萌发抑制物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洪平杏种子的平均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2.726±0.073) cm、(1.876±0.069) cm和(1.119±0.027) cm,千粒重为(1 851.033±62.85) g,种子为大粒种子,内部两个大子叶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物质与能量供应的来源,可以保证种子萌发。平均含水量为(12.72±1.25)%。带壳种子的平均吸水率为(18.60±0.53)%,去壳种子的平均吸水率为(32.44±6.27)%,种壳与种皮能减缓水分进入种子的速度,但不影响总吸水量。T.T.C活性染色检测到4℃下干藏半年的种子生活力仍为100%,都是健康有活力的种子。白菜种子的萌发检测表明,洪平杏种皮和种胚中均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洪平杏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是种皮和种胚含有的萌发抑制物以及坚硬的外种壳对萌发过程中胚根突破种皮的机械阻力。此外,内果皮和种皮可能会对种子萌发早期的吸水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杧果种子是顽拗型种子(RecalcitrantSeed),刚采收时含水量高达69.2~75.5%(其胚轴含水量为73.8~86.3%),在室温空气中凉干8天后,含水量下降至39.1%(胚轴含水量下降至46.5%),发芽率由100%降至0。胚轴含水量下降比整粒种子慢,这是因为大体积子叶阻碍了胚轴的脱水。杧果种子在室温空气中凉干时,随脱水程度的增加,浸种液导率从2.2μΩ·cm~(-1)·g~(-1)(单位下同)迅速上升至56.7,而胚轴中脱氢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却迅速下降。用电扇吹风(快速干燥)42小时的杧果种子,含水量由75.5%迅速降至29.9%,浸种液电导率从1.8迅速增加至36.9,发芽率由100%降至10%。脱水损害细胞膜完整性及降低酶活性。快速脱水比慢速脱水有利,因为从电导率变化可以看出,快速脱水对膜完整性的损害不及慢速脱水严重。杧果种子的离体胚轴用硅胶干燥8小时后含水量降至11.8%,在MS+0.2mg/l BA+2.0mg/l、NAA+500mg/lGln+3%蔗糖+0.9%琼脂培养基上还有80%发芽率。将种子用电扇吹风10小时使含水量达到51.0%,将此含水量种子用塑料袋密封于15℃下贮藏7个月,还有65%发芽率。  相似文献   

10.
四川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a)是中国西南地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之一,可用作行道树或园林景观植物.迄今尚未见有关四川大头茶种子贮藏生理的研究报道.为促进该植物种子的离体保存,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四川火头茶种子贮藏行为及其生态意义.通过测量得知,成熟的四川大头茶种子千粒重约18.3g,初始活力为94%:初始含水量为33.1%的种子在25、30℃和变温30/20℃(光周期为12 h/d)的萌发率分别为91.7%、86.7%和90%.因此,四川大头茶种子是非休眠的.用硅胶脱水后,含水量≥10.3%的种子能较好地萌发(萌发率>86%),但是,当含水量为8.1%时,种子萌发率降至53.3%.而且,在脱水过程中,超氧化岐化酶(SOD)活性逐渐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含水量10.3%时最强,进一步脱水,CAT活性显著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因种子失水而不断增加.此外,控制条件的贮藏试验表明,含水量≥10.3%的四川大头茶种子可以在0~10℃之间短期贮藏.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子是中间性的.在功能生态进化层面,产生中间性种子是四川大头茶繁殖生态的适应性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进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