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硫素对红葱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霍格兰氏完全营养液培养研究不同施硫水平对红葱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红葱单株产量随着施硫量增加而提高,在生长后期,施硫量的增加对红葱产量无明显影响,葱的分蘖数、叶片数随硫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多。不同浓度的硫素处理对红葱维生素C和色素含量影响不大,特别是生长后期;随着施硫量的增多,植株中硝酸盐含量呈增加趋势;红葱丙酮酸含量随生长和供硫水平提高而增强,但是施硫量超过2.1mmol/l,丙酮酸含量差异不大。适合水培红葱生长的硫浓度范围为1.4mmol/l~2.1mmol/l。  相似文献   

2.
以海滨雀稗为材料,利用沙培方式培养60 d研究40、80、120、160、200、240 mg/L 6个氮素水平对海滨雀稗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在40~160 mg/L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海滨雀稗叶长、叶宽、株高、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以及磷、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当施氮量超过160 mg/L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海滨雀稗叶宽、株高、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氮、磷、钾积累量开始下降,丙二醛含量开始上升。确定海滨雀稗最优氮素处理浓度为160 mg/L。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氮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黄秋葵生产中氮肥适宜施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品质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黄秋葵株高、茎粗和叶数先增加后下降。施氮量低于150 kg/hm~2时,黄秋葵产量和单株结果数随着氮肥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增加氮肥,产量和结果数均有所下降。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黄秋葵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Vc等含量。黄秋葵植株全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植株全磷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断降低,在施氮量150 kg/hm~2时氮肥农学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无土栽培马铃薯微型薯生长发育的氮水平,以日光温室基质盆栽马铃薯费乌瑞它(Favorita)脱毒苗为试验材料,控制营养液中氮浓度分别为84(N1)、147(N2)、210(N3)、273(N4)、336(N5) mg/L,研究不同氮水平对微型马铃薯种薯特性、氮素累积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微型薯的株高、叶面积、鲜质量、干质量均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氮浓度高于210 mg/L时,不同处理株高、叶面积、鲜质量和干质量均呈下降趋势。马铃薯微型薯不同生育阶段N1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均明显低于其他处理,说明低氮水平会影响马铃薯微型薯的生长。N3处理的产量及结薯数均最高,且分布在5~30 g区间的微型薯产量和结薯数占比分别为98.6%、94.0%。微型薯的氮素累积量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氮浓度达到210 mg/L时,继续提高氮浓度,微型薯氮素累积量增加较小,甚至会导致氮素累积量下降。淀粉及可溶性总糖随着氮浓度的提高先升高后下降,在高氮浓度下含量有所下降;还原糖含量则随着氮浓度的提高不断升高,为提高微型薯品质,应控制氮浓度不宜过高。综合考虑可以得出基质栽培马铃薯微型薯营养液适宜氮浓度为210 mg/L。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氮素供应状况(同时提供NH~+_4-N和NO~-_3-N)对草坪草生长和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以硝酸铵(NH_4NO_3)为供试肥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浓度(0、2.5、10 mmol/L)下高羊茅的生长及养分吸收状况。结果表明,添加外源硝酸铵高羊茅株高、干物质累积量增加,根系平均直径增大,总根长和根表面积降低,根系直径在<0.3 mm和>0.9 mm范围内的根长显著减少;与2.5 mmol/L氮处理相比,10 mmol/L氮浓度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根长、根表面积降低。随外源氮浓度的升高,植株地上部氮、钾含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呈上升趋势,地上部氮、钾的分配比例提高;地下部养分含量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氮、钾累积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增加氮浓度单位根长的氮、钾养分吸收量提高,2.5 mmol/L和10 mmol/L氮浓度处理单位根长吸磷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高羊茅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状况,2.5 mmol/L氮浓度更有利于促进高羊茅植株生长,提高养分吸收量,节约氮资源。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肥用量对晚稻生长的影响与产量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晚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茎蘖数差异明显。随氮素基穗肥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都随之增加,而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呈下降趋势、氮素基穗肥施用水平越高,有效穗数的增加幅度减小。从试验可知,千粒重与有效穗数是可以同步提高的,但晚稻靠增加有效穗数提高产量潜力有限,提高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具有一定的空间。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处理产量比对照增产40.9%~119.1%,平均增产88.18%。各处理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氮量的氮素生产力同早稻相同,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低氮水平施氮量少的氮素生产力高,高氮水平施氮量高使氮素生产力降低。该试验最高产量施氮量为309.89 kg/hm2,产量达最高8 830.13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92.34 kg/hm2,净效益达到最高值,为7 331.77元/hm2。  相似文献   

7.
不同氮肥用量对春玉米幼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玉米幼苗根系发育,提高氮素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氮素积累量和利用效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春玉米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素范围内施氮量的增加玉米苗期生物重增加,而高量施氮(N180)导致根冠比下降;优化施氮(N150)处理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以及钾含量;由扫描图片可得不同施氮处理玉米根系形态差异不大,优化施氮处理具有很好的根系形态;减量施氮(N120)和优化施氮处理能够增加苗期玉米根系长度、体积、平均直径以及表面积指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苗期春玉米植株氮素吸收效率呈下降趋势,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减量施氮处理玉米氮吸收效率较高,优化施氮处理具有较高的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4种浓度氮素处理,对唐古特白刺的形态特性及生物量分配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施氮对唐古特白刺表型可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氮素有利于白刺生长,施用氮素后白刺的株高、基径、比叶面积、新枝数及生物量等指标均有所增加,但随施氮浓度的增加,部分指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当施氮浓度为36mmol·L^-1时,白刺叶片干重和比叶面积增加幅度最显著(P<0.05),分别达1.14g、196.17cm2·g^-1,较不施氮处理增加48.05%和49.93%;当氮添加浓度为60mmol·L^-1时,白刺根总干重已显著低于无氮添加处理(P<0.05),此时根总干重仅为不施氮处理的59.54%。3)白刺根茎叶分配比例虽施氮浓度变化有所调整,其叶片分配比例和茎分配比例增加,根系分配比例和根冠比降低,60mmol·L^-1的氮添加对根系分配比例和根冠比的抑制作用最严重。并非浓度越高的氮素对白刺生长越有利。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肥用量对早籼15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早籼15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早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茎蘖数差异明显,各处理在拔节期茎蘖数达到最高。在相同移栽时间条件下,拔节、抽穗和成熟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推迟,生育期延长。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每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值后随氮肥增加而减少。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施氮量越大,稻谷产量增幅越小;不同氮量的氮素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低氮水平的氮素生产力高,而高氮水平的氮素生产力低。  相似文献   

10.
施氮量对番茄生长发育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定番茄生产中氮肥适宜施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番茄生长、产量、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番茄的株高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施氮量为324 kg/hm2时表现为徒长,但各处理之间茎粗无显著差异;施氮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无氮处理,施氮量为162 kg/hm2时达到最高。施氮量低于243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和植株地上部吸氮量逐渐增加,但进一步增施氮肥会导致番茄产量和吸氮量下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番茄氮肥偏生产力逐渐降低,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施氮量为162 kg/hm2时达到最高。综合分析施氮量对番茄生长、产量、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可以发现,本试验条件下番茄合理施氮量应控制在162~243 kg/hm2。  相似文献   

11.
采用Hoagland营养液配方,设置0、40、80和160 mg/L等4个处理,研究不同钙素水平对砂培红葱(Allium fistulosum L.var.caespitosum Makino)叶片膜脂过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钙水平的降低,红葱叶片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及POD活性升高,与干尖病情指数成正相关,外叶POD活性与干尖病情指数显著相关;随着供钙水平的降低,红葱叶片的CAT和SOD活性降低,其活性与干尖病情指数成负相关,且内叶中SOD活性与干尖病情指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浓度对甜瓜“南海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无土栽培模式下,设计4个氮肥浓度处理(7、10、13、16mmol/L)。[结果]在幼苗期,氮肥水平低的甜瓜较氮肥水平高的的叶面积大;在伸蔓期,中等氮肥水平的甜瓜叶面积最大;在授粉期后,氮肥水平高的甜瓜叶面积最大。随着氮肥的增加,甜瓜结果中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而过多的氮肥对结果后期和收获期时甜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没有影响。低氮肥水平的甜瓜Vc含量显著高于高氮肥水平。高氮肥水平对甜瓜产量有抑制作用。[结论]N10处理经济效应最高,其氮肥用量为125.10kg/hm^2,产量为72730kg/hm^2,除氮肥成本后产值为264710元/h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番茄叶片叶绿素光谱特征与番茄施氮量之间的关系,采用能够严格控制施肥量的营养液培养法,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不同氮浓度对温室番茄叶片叶绿素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mmol·L-1范围内,随着营养液中氮浓度的增加,番茄的叶片叶绿素吸光度值增大,在20mmol·L-1时达到最大值;在20~30mmol·L-1范围内,随着营养液中氮浓度的增加,番茄的叶片的吸光度值减小。叶绿素吸光度值与施氮量呈二次多项式变化关系。这说明在适宜浓度范围内,氮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但过量的氮肥处理有可能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造成叶绿素含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基质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N1(6mmo1/L),N2(10mmo1/L),N3(14mmol/L),N4(18mmol/L),N5(22mmol/L)对苋菜不同部位硝酸盐累积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苋菜各部位的硝酸盐含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递增趋势,为线性相关;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则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递减趋势,维生素C含量基本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变化并不显著;有机酸含量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植株产量和品质为衡量标准,苋菜以14mmol/L的氮素浓度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棉花生育前期氮素吸收分配与氮效率将有助于棉花生产中氮肥基施和追施的分配以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方法】 以新陆早45号和新陆早48号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设置6个供氮水平(0、7.5、10、15、17.5、30 mmol/L,分别以N0、N7.5、N10、N15、N17.5、N30表示),培育43 d后将其收获。测定棉花各器官干物质量、氮素积累量、氮吸收效率、氮利用效率以及磷素和钾素积累量等指标。【结果】 棉花幼苗各干物质量、单株氮含量、地上部分氮含量、氮积累量、氮吸收效率以及磷素和钾素积累量均随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冠比和氮利用效率均随氮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氮水平在17.5 mmol/L时显著增加了根和地上部干物质量,但降低了棉花根冠比。17.5 mmol/L的氮水平显著提高了棉花地上部分氮含量、单株氮含量、积累量和吸收效率以及磷和钾积累量,但降低了氮的利用效率。新陆早48号各测定指标显著高于新陆早45号。【结论】 营养液中有助于棉苗各生长指标增长的氮素浓度为17.5 mmol/L。适合机采的Ⅰ式果枝新陆早48号较不适合机采的Ⅱ式果枝新陆早45号长势更强。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南瓜对盐分胁迫的耐受性,采用水培法探讨不同浓度NaCl(0、50、100、150、200、250 mmol/L) 对南瓜幼苗各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南瓜幼苗的植株高度、鲜重和干重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离子渗透率(RIP)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0~100 mmol/L NaCl对南瓜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而高于100 mmol/L时,对其存活和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南瓜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7.
以油葵的花药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中添加Vc(抗坏血酸)、AC(活性碳)、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对油葵花药愈伤组织进行抑制褐变处理.结果表明,AC在抑制褐变的同时也抑制了愈伤组织的生长,300 mg/l Vc及0.1%PVP均可有效抑制褐变,其中0.1%PVP抑制褐变的效果优于300 mg/IVc.  相似文献   

18.
大葱高效钾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钾肥对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岭大葱为材料,在施用等量磷肥的基础上,以2种氮肥水平(225和375kg/hm2)和3种钾肥水平(0、225和337.5 kg/hm2)组成6个氮钾肥处理,研究钾肥对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对大葱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大葱株高、分蘖数、葱白长、葱白粗和单株鲜重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6个处理中大葱的增产幅度为12.1%~17.6%;施钾能显著提高大葱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2种氮肥水平下,施钾分别增收7 088~9 800元/hm2和8 050~10 850元/hm2。[结论]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合理增施钾肥可提高大葱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Glucosinolates (GSs) are a group of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containing abundant nitrogen (N) and sulfur (S) mainly in Brassica and hav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including anti-carcinogenic, cholesterol-reducing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 (5, 10, and 20 mmol L-a, denoted by N5, N10 and N20) and S (0,5, 1, and 2 mmol L^-1, denoted by S0.5, S1 and S2) on the yield and GSs in pakchoi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communis) in hydroponics. Results showed that N10 and N20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yield compared with N5, however, N20 had a negative effect relative to N10. Only with N10 and N20 low S supply (S0.5) reduced the yield.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iphatic GSs, aromatic GS and total GSs were enhanced by N5 and indolyl GSs were enhanced by N20. S2 enhanced the concentration of individual GS and total GSs. The concentrations of indolyl GSs were maximized in N20S2 treatment, whereas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f aliphatic GSs, aromatic GS and total GSs were found in N5S2 treatment. Effects of N and S on aliphatic GSs were higher than on indolyl GS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aliphatic GSs and aromatic GS could be enhanced by low N and high S and restricted by high N while that of indolyl GSs could be enhanced by high N and high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