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邻水县位于四川东部,有稻田36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每年蓄留再生稻25万亩,有收面积16万亩左右。具有春早、秋迟、雨热同季的天时优势,但同时受春季寒潮频繁、盛夏伏旱突出、秋霖几乎连年有的“两冷夹一旱”灾害性气候的制约,属于再生稻生产次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再生稻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头季稻收获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江西省武宁县地处赣西北丘陵地带,属一季稻区,无论耕作制度还是水利、温度、光照等小气候条件都适宜种植再生稻。发展再生稻不仅可充分利用我区的光热水土资源,具有省工、省种、省肥、节水、增产的优点,而且再生稻米的商品率和经济价值明显高于中稻,是调整稻米品质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武宁县一季稻收割后有两个多月的好气候,非常适宜再生稻生长发育,并且再生稻在9月15日前齐穗,不受寒露风的影响,10月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水吉镇气候资源特点,介绍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多年来在方田乡方田村和朱王村的推广实践,再生稻生命力在于抓好头季稻管理,提高再生季产量。现根据方田乡多次田间试验示范结果,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郑智华 《现代农业科技》2010,(4):113-113,119
培育再生稻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是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措施之一。从品种选择、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灌溉、及时烤田、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再生稻的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再生稻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洪日明 《农技服务》2009,26(5):14-15
对再生稻的栽培条件、适宜区域和生产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株地上部倒二倒三节位的潜伏芽(休眠芽、再生芽)萌发,在适宜的温、光、水肥条件下培育出的一季稻谷。再生稻具有如下的优点:一是一种两收,即种一季可收两季,既不需要再播种、育秧又不需要翻耕犁耙和中耕;二是生育期短,一般为40~45天左右,可发展一年三熟,促进稻田的综合开发利用,有利于增产、增收;三是产量高,超级杂交稻品种具有分蘖优势强的特性,也表州在再生稻上,再生稻一般亩产可收200~250公斤,据浙江农业有关资料介绍,再生稻高产田块亩产可达400~500公斤;四是省种、省工、省时、省肥、省水、省药,栽培技术简便,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9.
<正>再生稻是利用头季收获后的休眠芽萌发成穗再收获一季的水稻,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优质、省种、省水、省工和增收等优势,能够集约利用时间和空间,在温光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种植。2018年再生稻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家认为,中国潜在的再生稻种植面积达5000万亩,按再生季每亩300公斤产量计算,全国能增收150亿公斤稻谷。湖北再生稻生产历史悠久,为  相似文献   

10.
<正>蓄留再生稻能更好地开发利用冬水田和秋季丰富的温、光、水、肥自然资源,也是当今农村种田劳动力严重缺乏之际增加粮食产量费省效宏的好途径。再生稻生产周期短、米质好、经济效益显著。每亩按平均产量150kg,市场价2.6元/kg计,亩平产值可达390元,扣出肥料、人工费等成本150元,还盈利240元,投入与产出之比为1∶2.6。一、再生稻生产技术要点1.适宜蓄留再生稻的气候条件从收头季稻至再生稻成熟大约60天左  相似文献   

11.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南平市延平区气候资源特点,介绍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农民种植再生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总结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抓好头季稻生产和培育好再生稻等内容,以供水稻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再生稻是利用头季中稻茎秆上的腋芽,在充足的外部条件下,在不需要犁田栽秧、增加劳动力的情况下,靠稻桩萌发的再生腋芽成穗收获一季水稻的耕作方式。该方式时间短、见效快、效益高,只要按技术规程操作,在较短时间内可每667 m~2增收稻谷150~200 kg,高产的每667 m~2可增收稻谷250~350 kg。一、选好品种选头季中稻产量高、米质优、再生能力强的品种蓄留再生稻。目前,两优6326、桃优香占等品种都适合蓄留再生稻。  相似文献   

14.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在头季稻收割后,采用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使收割后的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萌发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的一季水稻。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5.
川南浅丘区晚秋季温、光、水资源丰富,头季中稻收割后利用晚秋季气候资源蓄留再生稻,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探索,其基本技术已被广大农民群众较好掌握并日趋完善和较好推广。以泸县为例:常年中稻栽插面积58万亩,再生稻蓄留面积则达到40万亩左右。中稻种植田块除去部分种植秋菜、秋  相似文献   

16.
今年,营山县农业生产先后遭受旱灾、雹灾、洪灾及水稻稻瘟病、稻飞虱等多种灾害,农业损失较为严重。为保证大灾之年稳粮增收,最大限度弥补灾害损失,该县利用农  相似文献   

17.
从良种选用、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留茬和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再生稻的高产、稳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总结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抓好头季稻生产和培育好再生稻等内容,以供水稻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轻型再生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大田翻耕 由于该项技术为轻型直播,因此大田翻耕力求精耕细作,并按技术要求规范做畦操作。每畦宽2米,长度不限,开好三沟,做到浅水平畦,确保畦面平整。 2.选种再生稻的选种至关重要,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的原则,一般选择杂交双晚优质新组合培Ⅱ优288等作为再生稻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