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我国开始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作为高价值的自然生态空间,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那么,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除了名称不同,还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  相似文献   

2.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作为首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肩负着为全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积累经验,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使命。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科技支撑共性与特性需求,以期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体现高原特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建设思路,为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高屋建瓴,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保护地和环境整治的力度。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破解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实现中华民族长远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从自然保护地现状入手,剖析自然保护地存在的现实问题,秉承彰显自然属性、理顺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水平、实施高效监管等保护思路,基于我国近年来建立国家公园试点的成功探索和实践,乘势提出整合自然地资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保护自然地资源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是大熊猫数、局域种群数最多的片区。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用改进当量因子法测算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持续上涨;2000—2010年受汶川地震影响,增速降低;2010—2020年,经自然恢复和人工保护,尤其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开展,增速提高;空间分布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东高西低的整体格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5.
适应性治理是一个适应的、学习的、调整的动态过程,在国外被广泛推广和实践于自然保护地及自然资源的管理。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自然资源丰富,区域生态特征明显,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还面临诸多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无法保障自然资源管理的效果。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其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管理的成效,本文提出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自然资源的适应性治理思路。其通过利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权力分享,促进不同群体、不同知识系统的集成,追求决策目标的动态性、管理过程的公开和管理体制的弹性,重视分析并降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促进人与自然资源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大熊猫物种的有效保护,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实施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保护区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地带,其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是大熊猫物种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保护成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以"大熊猫保护区"为特定研究对象的研究尚显得不足,特别是大熊猫保护区特色化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计量体系和方法的选取需要开展更深入的讨论。梳理了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框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大熊猫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介绍了价值量评估方法在该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探讨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可能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保护地和环境整治力度,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解决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自然保护地的现状,剖析自然保护地存在的问题,按照彰显自然属性、理顺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水平、实施高效监管等保护对策,基于我国近年来建立国家公园试点的成功案例,乘势提出整合自然地资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保护自然地资源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慧 《现代农业研究》2020,(11):121-122
通过对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区(以下简称“试点区”)国家代表性、生态价值、资源特色、建设进 展的描述,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业科学》2020,(5):138-139
"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县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同时也是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如何利用"两山"理论指导,做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旅游,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融合、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针对婺源县的资源与旅游特点,提出了大力开展观鸟旅游、探索森林步道研学旅行、融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婺源县自然博物馆和打造珍珠山国际狩猎场等五大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为了准确了解保护区大熊猫的生态生物学资料,并制订科学的保护管理对策,2005年4月-2006年4月利用间接推算和直接统计法对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与结构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大熊猫种群估计数量为16只,比第3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多3只;保护区存在1个野生大熊猫分布的高密度区:太白河-龙洞沟-海棠河区域;厚畛子区域出现一定程度的竹子开花,影响了太白山大熊猫种群分布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方伟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1):102-105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化县作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既是生态补偿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实践者。针对当前开化县建设钱江源"国家公园"过程中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从生态补偿方式、标准、范围、成效等方面着手,探索完善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为全国其他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采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2001—2020年的482篇文献为基础数据源,回顾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研究历程。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有关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发文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发文累积量符合指数增长,处于大发展阶段;作者之间的合作以学缘关系为主,外部的合作较少;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是核心的发文机构;排名前5位的代表性热点集群依次是生态空间、生态补偿、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地。大熊猫国家公园、协调机制、功能分区、法律制度、环境教育、生态补偿标准成为各集群下的新兴研究热点。研究结果绘制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知识图谱,为认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资源闲置严重,导致社区生计水平低下,影响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社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的主因,提出了利用市场规律激励社会资本投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高效开发,以及建立保障当地社区、投资商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部门等关键利益相关者公平受益的机制等建议,不仅提升社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帕累托状态",更有利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天祝县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的进展情况,总结了试点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大力推进草畜平衡、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等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回归自然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区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物质空间。通过分析太白山生态旅游区景观资源、开发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太白山生态旅游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5点建议:遵循太白山自然属性的整体性,实行统一规划、建设、保护与管理;围绕太白山景观资源,采用合理的开发建设方式;挖掘特色景观,提升生态旅游区品位与形象;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立足长远,积极申报太白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作为广东省首个被国家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列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候选区名单的南岭国家公园,需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高标准高水平谋划推进其建设,促进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国家公园建设的“广东样板”作出积极贡献。为此,有必要运用SWOT分析法,对建设南岭国家公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南岭国家公园韶关片区建设的战略定位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背景下,以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应用扎根理论对实地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析社区居民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认知情况。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认知围绕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社区发展、国家公园科学研究价值、国家代表性展开,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认知最为强烈;社区居民的认知受国家公园管理主体、游客、象征物等因素影响,其中,国家公园管理主体对社区居民的管理方式决定着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的态度,社区居民在与游客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国家公园发展旅游的认识,同时受国家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逐渐意识到自己所生活的地域转变成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18.
国家公园体制的引入,使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进入了新的转型期,开始探索更为科学的保护地管理模式。本文以贵州喀斯特保护地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理念,探索贵州省喀斯特生境保护新思路——整合部分喀斯特保护地成为喀斯特国家公园,并从必要性、价值追求、相关建议三方面进行探讨,寻求以生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更高效、更长远地对喀斯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发挥钱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服务价值.[方法]以2015、2019年钱江源国家公园矢量卫星图为基础,利用易康、Arcgis平台处理原始图像,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估算各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对2015、2019年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 2015年到2019年钱江源国家公园林地、草地面积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他类型土地面积有所减少,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土地利用程度正在降低.(2) 2015年、2019年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0 147.19×106元人民币、10 272×10 6元人民币,呈增长趋势.其中林地、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增加,耕地和水域生态服务价值有着不同程度的减少.(3)自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开始建设以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日增长,生态系统正在逐渐朝着恢复自然的方向发展.[结论]国家公园的建设对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提升、恢复自然生态秩序等方面有着积极地作用,建设国家公园是保护自然保护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公园是开展生态保护、科普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文化传播的重要生态载体,也是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加拿大国家公园为例,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发展现状、选定标准和管理模式,为中国现阶段国家公园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借鉴。通过研究发现,加拿大国家公园的选定标准科学合理,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和严格的法律保护性,并从管理机制、资金机制和经营机制3个方面论述了加拿大国家公园先进的管理模式。目前,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在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过程中,中国应充分借鉴和汲取加拿大等国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以当前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进而实现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