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南昌市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现状,提出防除与利用对策,为南昌市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监测、治理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普查与定点调查、资料查询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入侵程度和利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南昌市园林绿地有外来入侵植物49种,隶属于18个科,其中以菊科植物为主,占40.82%;从生物特性上看,一、二年生植物最多,占65.31%;从利用情况看,大部分为绿地杂草,共36种,占73.47%,作为园林植物利用的有13种,占26.53%;从入侵阶段看,近一半种处于建群阶段,占44.90%;从繁殖情况看,有20.41%的种不仅有较强的种子繁殖能力,而且克隆繁殖能力也较强。【建议】保护本土植被,降低外来植物入侵的风险;谨慎引种,从源头预防外来植物入侵;加强对入侵性园林植物的养护与管理,防止外来园林植物逃逸生长和外来入侵杂草扩散蔓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除外来人侵杂草。  相似文献   

2.
广西湿地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外来植物对广西湿地的入侵情况,为广西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区内的湿地斑块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入侵强度、入侵途径及危害程度。【结果】初步认定广西湿地外来入侵植物有16种,隶属于12科,其中以禾本科最多,有4种,占入侵种总数的25.00%。从来源看,原产美洲的湿地入侵植物最多,达11种,占68.75%。广西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方式主要通过有意引入,占75.00%。入侵植物生活型除1种为灌木植物外,其余均为草本植物。对广西湿地危害较大的入侵种是空心莲子草、凤眼莲、大薸、钻形紫菀、大米草。【结论】对外来入侵植物应采取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以提高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外来植物对广西湿地的入侵情况,为广西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区内的湿地斑块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入侵强度、入侵途径及危害程度。【结果】初步认定广西湿地外来入侵植物有16种,隶属于12科,其中以禾本科最多,有4种,占入侵种总数的25.00%。从来源看,原产美洲的湿地入侵植物最多,达11种,占68.75%。广西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方式主要通过有意引入,占75.00%。入侵植物生活型除1种为灌木植物外,其余均为草本植物。对广西湿地危害较大的入侵种是空心莲子草、凤眼莲、大薸、钻形紫菀、大米草。【结论】对外来入侵植物应采取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以提高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了解广西农业生态系统外来人侵杂草发生与危害状况,为外来入侵杂草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10月~2012年9月对广西境内14个地级市80个县区稻田、甘蔗地、木薯地、桑园、果园、蔬菜以及其他作物地外来入侵杂草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外来入侵杂草的种类、分布、生境及危害程度。【结果】查明广西农业生态系统有外来入侵杂草101种,隶属27科74属,其中以菊科最多,有25种,其次为禾本科17种、苋科8种、茄科7种、豆科6种、旋花科和大戟科各5种;从植物性状看,以草本植物为主,有88种,占87.13%;从分布特点看,以全区分布为主,有67种,占66.34%;从危害程度看,危害严重的外来杂草有15种,危害程度中等的有22种。【结论】广西农业生态系统外来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危害重,建立外来物种监测、风险评估及防控体系是防范外来杂草入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广州市车陂涌华南农业大学河段河岸带的草本植物群落特征,为城市河岸带生态功 能的恢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线路踏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样方内草本植物种类和 盖度等指标,计算群落内物种的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广州市车陂涌华农河段河 岸带的草本植物群落共有植物 60 种,隶属 28 科和 54 属,科属分布较分散。菊科植物占 18.33%,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 var. radiata)是该群落的优势种。本土植物 40 种,外来植物 20 种,外来入侵植物 11 种。群落 ShannonWeiner 指数、Simpson 指数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分别为 2.66、0.86 和 0.71。【结论】广州市车陂涌华农河段河 岸带的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少数科属多样性突出,群落结构不稳定;外来入侵植物占优势,存在外 来物种入侵风险;建议选用本土植物优化河岸带植被结构,开展入侵植物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瑞丽主要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丽市共有外来入侵植物42种,分析了其生长型、入侵生境和危害情况,依据入侵植物在当地的分布范围及在生境中的优势度,将其危害等级划分为3级,Ⅰ级危害植物9种,Ⅱ级8种,Ⅲ级25种,重点介绍了危害最严重的9种Ⅰ级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情况,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态负面影响随着瑞丽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增大,特别是对郁闭度小的人工林和人为干扰严重的生态系统影响较大;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随着海拔的上升其种类和数量相对减少,危害程度也减小;草本和藤本植物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乔木的入侵能力小,造成的危害程度也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现状,为该辖区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文献资料,对小北湖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入侵等级、原产地及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小北湖保护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23种,隶属9科17属。其中,种数最多的是菊科,有9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39.13%。从生活型来看,均为草本植物。从原产地来看,以美洲和欧洲为主,分别为12种(占52.17%)和7种(占30.43%)。从科、属层面分析其分布区类型,世界分布、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具明显优势。入侵途径以有意引入和无意引入为主。[结论]通过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及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甘海燕 《广西农学报》2014,(6):F0003-F0003
正为加强外来物种管理,防控外来生物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2014年11月8日,以"铲除外来入侵生物,共建美好生态家园"为主题,中国农学会携手广西农学会、西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在桂林市兴安县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现场铲除活动。广西独特的气候与自然环境,是众多外来物种适宜栖息地,也最易受农业外来物种侵。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是桔梗目菊科的植物,又名黄莺、麒麟草,色泽亮丽,作为赏植物引入中国,在上海南京栽种,后逸生为恶性入侵杂草。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公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统计出广西百色市主要外来入侵植物有90种,隶属于32科63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有23种;其次为茄科,有8种;生活型中草本植物最多,有65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的72.3%;从原产地来看,来源于美洲的种类最多,达70种,占百色市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的77.8%。许多入侵植物已对广西百色地区的生态和经济造成危害,笔者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的起源地、生长型、传入途径及危害程度等,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南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的种类组成与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保护甘什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阐明甘什岭的外来植物现状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甘什岭自然保护区的外来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外来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长型、生境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共有46种外来植物,约占甘什岭种子植物总数的3.5%,主要来自新大陆热带地区(21种);外来植物中以草本和灌木种类占优势,藤本和小乔木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11.
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组成及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外来入侵植物对其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目的是为掌握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评估其主要危害和防控区域。  方法  对岛屿不同区域进行样方调查,通过分布区域、优势度、浙江省外来植物入侵等级进行加权统计评分的方法,评定各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程度、入侵等级,确定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危害区域和防控区域。  结果  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全为草本植物,共计47种,分属于21科36属。来自美洲的入侵植物有38种,占总种数的80.85%。中度危害与严重危害的种类共23种;入侵等级为1级与2级的种类共22种。丘陵山地、郊野荒地以及海岸滩涂是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危害和防控区域。  结论  普陀山的外来入侵植物危害现状较为严重,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海岛联动防控,加强外来物品入岛检验检疫工作,做好外来植物应用前的入侵危害风险评估与防控工作预案。表1参31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危机在外来物种入侵下愈演愈烈,研究入侵生境中各生物因素间的互作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外来植物入侵下的生物多样性响应,确认该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机制,以便探讨并采取综合长效的防控措施。在外来植物入侵背景下,笔者对植物、动物及土壤微生物各物种群落的响应进行了总结,并基于此探讨了利用构建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生态防控植物入侵的潜在手段与研究思路,以期为发展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系统稳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芳 《河南农业》2024,(1):13-14
<正>一、外来入侵植物的普查方法针对外来入侵植物,采取面上调查和重点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普查。依据上级部门制定的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清单,结合文献查询、走访调查和实地调查等方法,确定当地农作物外来入侵物种,掌握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基本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等信息。对已知重大危害入侵物种,在其暴发区、新发区及高危风险区等重点区域,设置调查样点,开展系统调查监测,测算危害程度、经济影响、生态影响与潜在扩散风险。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外来入侵植物及其入侵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浙江省宁波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评估其入侵风险等级,为入侵植物的生态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调查了宁波市不同区域外来入侵植物,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入侵植物的传入阶段、适生阶段、扩散阶段、入侵分布现状、危害影响及治理难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风险等级。  结果  宁波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共77种,隶属27科58属。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科现象明显,其中菊科Asteraceae最多,达21种,其次是茄科Solanaceae、豆科Leguminosae和禾本科Poaceae,各6种。草本植物71种,占总种数的92.21%。37种属人为有意引入,占所有入侵植物的48.05%;32种属无意引入,占41.56%;入侵途径不明的有8种,占10.39%。58种来自美洲,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75.32%;15种来自欧洲,占19.48%。层次分析表明:Ⅰ级风险的外来入侵植物15种,Ⅱ级风险的14种,Ⅲ级风险的18种,Ⅳ级风险的22种,Ⅴ级风险的8种。  结论  宁波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风险等级较高,建议根据其评估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方法,防控外来植物的入侵危害。表2参28  相似文献   

15.
龚银梅 《乡村科技》2023,(12):138-140
外来入侵植物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危害仅次于生境退化,不仅会造成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丧失观赏性减弱和养护成本增加,甚至还会威胁市民健康。详细调查重庆市梁平区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发生情况,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原产地、频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本土植被、强化生态意识,科学引种、加强监测,加强养护管理、科学开展防治等防治对策,为植物引种及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农业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杂草发生与危害状况,为外来入侵杂草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10月~2012年9月对广西境内14个地级市80个县区稻田、甘蔗地、木薯地、桑园、果园、蔬菜以及其他作物地外来入侵杂草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外来入侵杂草的种类、分布、生境及危害程度.[结果]查明广西农业生态系统有外来入侵杂草101种,隶属27科74属,其中以菊科最多,有25种,其次为禾本科17种、苋科8种、茄科7种、豆科6种、旋花科和大戟科各5种;从植物性状看,以草本植物为主,有88种,占87.13%;从分布特点看,以全区分布为主,有67种,占66.34%;从危害程度看,危害严重的外来杂草有15种,危害程度中等的有22种.[结论]广西农业生态系统外来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危害重,建立外来物种监测、风险评估及防控体系是防范外来杂草入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湖南长沙生态入侵植物群落重要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杨  王德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02-1103
利用3个特征指标综合为重要值的定量方法,测定入侵植物在群落组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果表明:生态入侵植物分布的生境类型表现出多样化;在各区域中,入侵植物种类随着人为活动干扰的强度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随着人为活动干扰的强度增加而增加.根据样地中群落优势种和外来植物重要值的情况确定了危害最严重的几种外来植物是空心莲子草、吊球草、两耳草、婆婆纳.  相似文献   

18.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通过比较外来植物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样地的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肥力变化,以期揭示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机制。【方法】本文采用传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紫茎泽兰对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比较了入侵对8种土壤肥力因子和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紫茎泽兰入侵提高了土壤有机质、NO3--N、NH4+-N、有效磷、有效钾和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含量。重度入侵生境中铵态氮含量最高达53.00 mg?kg-1,分别是空白对照土、混生当地植物土和单一当地植物土的14.1、9.9和5.9倍。脲酶含量在重度为2.87,显著高于当地植物区,并为空白区的3.9倍。培养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提高了土壤自生固氮菌、氨氧化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结论】紫茎泽兰改变了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暗示着微生物的改变引起土壤酶活性的改变进而影响了土壤肥力,形成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微生态环境以利于入侵扩张。  相似文献   

19.
海南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入侵机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来入侵植物已经严重地威胁到海南省的许多生态系统,影响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土著植物的生境。本文简述海南省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生境,论述了植物外来种入侵海南岛的主要入侵途径及其入侵的机制,分析了影响植物入侵的因素,并提出有效防治海南外来入侵植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外来植物的大规模入侵已经严重威胁全球生物多样性,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本文总结了外来入侵植物的主要入侵途径、种类及分布等生存现状,分析了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态、植被及人们生活的危害,介绍了防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外来入侵植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