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灭幼脲Ⅲ号防治杨毒蛾幼虫试验:对其它虫态的延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低于杨毒蛾Stilpnotia candida幼虫期灭幼脲Ⅲ号最佳用药量(450g/hm2)的5组防治试验,得出灭幼脲防治对杨毒蛾其它虫态延续作用显著,防治用药150g/hm2以上,杨毒蛾一个世代内总杀虫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2.
灭幼脲Ⅲ号防治杨毒昨幼虫试验:对其它虫态的延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低于杨毒蛾Stipnotia candida幼虫期灭幼脲Ⅲ号最佳用药量(450g/hm^2)的5组防治试验,得出灭幼脲防治对杨毒蛾其它虫态延续作用显著,防治用药150g/hm^2以上,杨毒蛾一个世代内总杀虫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3.
灭幼脲Ⅲ号防治蜀柏毒蛾试验刘良才,周波,唐献春(中江县林业局)前言应用灭幼脲Ⅲ号对蜀柏毒蛾的室内和林间试验,分析出灭幼脲对蜀柏毒蛾3龄幼虫致死中浓度为5.03±0.159ppm,10ppm~20ppm处理3~6龄幼虫取食量减少22.54%~38.47...  相似文献   

4.
1987年,我们在1986年大面积防治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人工超低容量喷洒灭幼脲Ⅲ号防治侧柏毒蛾残效期观察,结果如下。试验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器械为上海前进微电机厂生产的3WCD—5型手持式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防治对象为侧柏毒蛾3~5龄幼虫。室内试验,分幼虫、  相似文献   

5.
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是无公害生物杀虫剂。笔者采用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对为害麻栎的舞毒蛾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与来福灵、敌敌畏和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灭幼脲3号和阿维菌素与其它三种化学农药具有同等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Leek)]是我省徐州地区侧柏林的主要食叶害虫。我们在1978—1979年通过室内和林间地面试验证明灭幼脲I号(TH 6040)对侧柏毒蛾具有较高的药效。1980年春我们结合飞机治虫,进行了一架次飞机喷洒灭幼脲I号防治侧柏毒蛾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6年孙吴县从俄罗斯引进沙棘 H ippophae rhamnoides L.良种 ,由于沙棘是经济作物 ,且有古毒蛾、舞毒蛾、黄褐天幕毛虫、沙棘蚜虫、茶翅蝽、珠蝽等诸多害虫危害。 1 999年引进高效、低毒、无污染的 2 5%灭幼脲 号进行防治实验 ,实验证明 2 5%灭幼脲 号对诸多沙棘虫害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栎毒蛾在我市1年1代,以卵在树皮缝、伤疤、树干阴面等处越冬。采用无公害药剂苦参碱烟剂、森得保粉剂及灭幼脲胶悬制剂防治方法,可有效防治栎毒蛾。  相似文献   

9.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LeeK)〕是我省徐州地区侧柏林的重大食叶害虫。我们在1978~1979年通过室内和林间地面试验证明灭幼脲Ⅰ号对侧柏毒蛾具有较高的药效。1980年春结合飞机治虫,进行了飞机喷洒灭幼脲Ⅰ号防治侧柏毒蛾试验,飞机喷洒一架次,面积180亩,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药品来源和配制:灭幼脲Ⅰ号由江苏省金坛昆虫激素研究所提供(1980年春合成)。用丙酮作溶剂。每100毫升丙酮中溶解灭幼脲Ⅰ号1克。加入2毫升0212乳化剂(南京钟山化工厂出品)。配制成乳剂备用。 2.喷洒浓度和用药量:运五型飞机装水量为1000公斤。用灭幼脲Ⅰ号280克(用丙酮28000毫升、0212乳化剂560毫升配制)。喷洒浓度为280PPM,喷洒面积为180  相似文献   

10.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ia Chao)是四川省森林第一大食叶害虫,近年来每年都以较大面积的发生,严重威胁长江中上游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防护林的建设成果.用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ia Nulc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PoNPV)防治蜀柏毒蛾危害是我省蜀柏毒蛾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但由于PoNPV产量的限制,使我省蜀柏毒蛾生物防治的发展受到制约.荧光增白剂Tinopal LPW、VBL、灭幼脲等作为增效剂可显著提高昆虫病毒的毒力,达到增效的作用~([1-5]),但利用荧光增白剂VBL、灭幼脲和敌百虫作为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剂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千胜防治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方法,采用了不同浓度进行喷洒,300、500、700倍效果均达到82.2%以上,其中500倍液达97.5%,防治效果显著,可适用大面积生产性防治。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采用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雾化喷粉方法进行防治板栗桃蛀螟试验,结果表明在板栗园喷施不同剂量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后,均可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且防治效果与噻虫啉的使用剂量成正比。噻虫啉每公顷用量为3 000 g和4 500 g时,防治效果最高达到80.64%。平均防治效果均超过70%;噻虫啉每公顷用量1 500 g时,平均防治效果超过60%。防治区比对照区虫果率至少降低16.4%。  相似文献   

13.
林间喷洒不同浓度的灭幼脲 3号、阿维菌素防治马尾松毛虫幼虫的结果显示 :30 0 0 ,35 0 0 ,4 0 0 0 ,4 5 0 0倍防治效果均达到 79.7%以上 ,其中灭幼脲 3号 35 0 0倍液防效达 97.5 % ,可适用于大面积生产性防治  相似文献   

14.
大青叶蝉对宁夏灌区农田林网新植树木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对大青叶蝉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树木抽干,提高树木保存率。从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综合来看,建议采用物理防治。  相似文献   

15.
质型多角体病毒对松毛虫的防治实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质型多角体病毒 (CytoplasmicPolyheddrosisVirus ,简称CPV)感染赤松毛虫的室内试验和林地试验 ,分析研究CPV对松毛虫幼虫、蛹、成虫、卵、子代幼虫的数量不同程度的影响 ,得出了松毛虫质型多角体防治林地松毛虫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效果 ,为林区有效防治松毛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药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栽植后当天用不同浓度的TCP植物蒸腾抑制剂,对不同树种、不同苗高的苗木进行处理,两个半月后调查,结果表明,稀释100倍或稀释150倍的TCP溶液对针、阔叶树均有明显的抗旱效果,尽管两浓度的效果有所差异,但差异不明显;高1m的桧柏、侧柏、丁香处理苗木与高0.5m左右的同种处理苗木相比,抗旱能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辽宁地区油松落针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地区发生落针病的油松林分内开展林间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营林措施防治可明显减轻油松枯萎发生程度,林中Ⅳ、Ⅴ级病株明显减少;林间小区试验筛选出硫磺烟剂22.5 kg/hm2和多菌灵液剂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分别可达81.25%、70.66%;林间小面积试验证明硫磺烟剂22.5 kg/hm2和多菌灵5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0.60%、70.95%;用修枝抚育和硫磺烟剂22.5 kg/hm2防治结合或修枝抚育和多菌灵 500倍液防治结合,效果比单纯使用药剂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18.
在通辽市大青沟自然保护区采用带棒堵洞投、悬吊投、带棒开口投、直接投4种方法进行溴代毒鼠磷防治草原鼢鼠试验,累计防治面积2 470 hm2,防治效果达83%,平均灭鼠成本0.90元/只,比人工捕鼠成本降低82%。  相似文献   

19.
祛疯1号是目前治疗枣疯病的最佳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是萌芽展叶期和盛花期至生理落果前。对病级3级以下的树,不论树龄大小,防治效果都很好;对4级以上的树,治疗恢复效果差;对幼小老弱树,必须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前提下,先复壮树势,再进行输液,疗效方能体现出来。防治效果与枣树品种无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乌拉特前旗常用的几种光肩星天牛防治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各种防治措施的优缺点,物理措施的防治效果明显,但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不高;化学措施操作简单,防治效果比较理想,但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文章提出了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应以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的生物控制措施为主、其他防治措施为辅的综合治理的方法,在使用化学措施和人工物理措施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同时,要更多采用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