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美旱杨是阜新地区用材林、农田防护林、道路绿化的主要造林树种,具有适应性、抗逆性强的优良特性,在生态建设和城乡绿化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小美旱杨2012年通过了辽宁省林木品种审认定委员会的良种审定,为辽宁省内良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小美旱杨生长是超过本地杨树品种15%以上.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巴彦淖尔市各地造林绿化树种在套区、沙区以杨柳树及沙生灌木为主,如新疆杨、垂柳、小美旱杨、梭梭等,在山旱区以榆树类树种为主.实践证明,巴彦淖尔市造林树种单一,病虫害严重、树木成材率不高,严重阻碍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生存和发展.巴彦淖尔市为实现造林树种选择与苗木引种培育有效结合,市林业种苗站对全市不同地域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农田林网中进行I-214杨、加杨、小美旱杨、北京杨4个杨树品种的造林对比试验,20a生I-214杨的平均胸径为42.1cm;平均树高为27m,平均单株材积为1.3696m3,约是加杨、小美旱杨、北京杨的4~8倍。  相似文献   

4.
为了营造生态经济型固沙林,以银中杨、小美旱杨、黑林-1杨和樟子松等树种为对照,选择彰武小钻杨在不同沙丘部位进行造林试验。试验表明:在平缓沙地彰武小钻杨生长量比较高,树高和胸径分别为银中杨的91.8%和104.2%,为黑林-1杨的105.9%和120.6%,为小美旱杨的112.5%和195.2%;在沙丘下部彰武小钻杨比樟子松生长量显著增加;而在沙丘上部比樟子松生长降低,并发生干枯。  相似文献   

5.
营口地区50年代前只有柳树类,60年代初才引栽紫穗槐、刺槐树种,1963年开始用加杨造林。我站于1972年从辽宁省杨树研究所引入了一批杨树品种,有小美旱36杨、沙兰杨、北京杨、波兰15A等品种进行育苗,于1974年春季开始进行与当地主栽品种加杨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小美旱36杨生长良好,现将引种情况总结如下。1 试验区概况营口县高坎镇地处营口海滨盐碱地区,渤海辽东湾沉岸北侧辽河下游东岸,处于东经122°23′,北纬40°46′。全镇面积15万ha,  相似文献   

6.
开展病虫害防治,实行科学管理,对确保苗木稳产、造林成果及优质木材有着重大意义。针对小美旱杨栽培管理中的主要病害、虫害、树干冻裂害做了深入研究,详细阐述了小美旱杨病虫害主要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小美旱杨栽植者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大兴区沙地上对沙兰杨、加杨、小美旱杨、北京杨4个杨树品种进行了18年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沙兰杨平均胸径为32.2cm,平均树高21.0m,平均单株材积为0.6193m^3,是加杨、小美旱杨和北京杨的2.4-4.2倍,经济效益是加杨、小美旱杨和北京杨的5.9-9.0倍。  相似文献   

8.
通过小美旱杨伐根嫁接三倍体毛白杨引种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伐根嫁接的三倍体毛白杨成活率达88%;1年生幼树生长量大于小美旱杨扦插苗,嫁接5a后平均树高9.18m,胸径9.52m,均高于同龄的小美旱杨,且表现出了耐寒抗旱的特性。伐根嫁新方法更新三倍体毛白杨比植苗更新节省造林资金70%-80%。  相似文献   

9.
宣化县黄洋滩现有人工固沙林生长状况调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在调查造林树种生长表现的基础上,对宣化县黄羊滩现有人工固沙林中11个树种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樟子松、侧柏、新疆杨、白榆、山杏、小叶锦鸡儿、沙打旺、杨柴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可以作为优良的防风固沙树种应用。小美旱杨与刺槐对立地条件要求相对比较苛刻,其适应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小叶杨造林后很快出现了生长停滞与衰退现象,不适合营造防风固沙林。  相似文献   

10.
杨树是阜新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对阜新地区栽种的现有杨树品种生长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影响树生长的主要因子和本身的生物特性进行评价。37个杨树品系生长适应性差异显著,乡土树种小美旱、彰武小杨表现为最佳,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其它表现较好的树种应继续观察,总结出规律性东西。对阜新地区杨树发展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树是阜新地区主要造林树种,针对阜新地区栽种的现有杨树品种生长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杨树生长主要因子与本身的生物特性的关系进行评价。37个杨树品系生长适应性差异显,乡土树种小美旱、彰武小钻杨表现为最佳,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其他表现较好的树种应继续观察。该对阜新地区杨树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轻度、中度、重度盐碱地杨树品种造林试验中,选择出山海关杨为抗盐碱优良品种。其次,I—214杨、小美旱杨较其它品种也有明显地抗盐碱优势,可以在滨海造林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以银中杨、河北杨、新疆杨、中林46杨、白腊、毛白杨大苗在宁夏引黄灌区惠农区的农田林网区造林,结果表明:银中杨适宜在宁夏灌区农田林网造林,成活率高于其他试验树种;采用200 mg/L ABT生根粉喷根,可以提高银中杨造林成活率10.14%;农沟和农渠均适宜于银中杨造林,二者造林成活率相差不大;在农沟上造林应注意选择地势高、排水通畅、含盐量低于4‰地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引种三倍体毛白杨与本地主栽树种小美旱杨的对比得知:三倍体毛白杨适宜在阜新地区生长,其在高生长超过小美旱杨2%,在粗生长与小美旱杨接近,在园林绿化中起到的作用也是小美旱杨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5.
水曲柳与落叶松最佳混交方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曲柳和落叶松均为黑龙江省造林树种中价值高、生长快的两个珍贵树种。在该省的造林实践中,这两个树种混交比较成功。现根据生产中的调查和试验等方面所获资料,对混交方式作如下探讨。一、外边资料的分析生产调查结果说明,水曲柳与落叶松的混交方式主要是以带状混交为主,其次是行间或株间混交。在我省的富锦县太东、桦川  相似文献   

16.
榆林沙地矿区植被恢复造林模式推广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榆阳区小纪汗沙地矿区为例,选择樟子松、班克松、彰武松为主栽树种,通过多树种混交格状防风固沙林、块状混交防风固沙林、带状混交防风固沙林和常规造林不同造林模式的推广示范,达到改造沙地原有植被、增加防护植被类型、改变林分结构、探讨沙地矿区植被恢复造林模式的目的。提出多树种混交格状防风固沙林为最优模式,株行距5m×25m,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树品种对杨干象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了解到不同杨树品种对杨干象敏感性是有差异的。抗性强的品种有小美旱36、小美旱39、小美旱、青杨、北京杨、小黑杨和小叶杨等;中间类型有美小杨、小美杨、美杨、小青杨、晚花杨等;抗性差的品种有北京杨8000、214杨、合作杨、中东杨、斯大林杨和加杨等。  相似文献   

18.
杨树是阜新市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杨树造林成功的关键是:一是造林时必须坚持"适地适树适品种"的原则;二是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必须本着"一切经过试验"的方针,不能盲目淘汰优良老品种;三是田间管理的关键在于栽植后前3年的病虫害防治。通过多年调查、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目前适合阜新地区发展的优良品种有小美旱、彰武小钻杨;欧美杨107、108号,适宜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  相似文献   

19.
辽西半干旱地区施用保水剂造林对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西半干旱地区褐土和风沙土上施用保水剂营造小美旱杨和彰武小钻杨试验,结果表明:每株施用8g高吸水性树脂保水剂效果最好,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30.4~36.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两期"一类"清查数据和2个试验地块实测数据,对中林46杨等8个品种的杨树生长差异进行分析。"一类"清查结果显示:混交林中沙兰杨、毛白杨调查期间(5 a)平均胸径生长量是小美旱杨的2.2~2.6倍,中林46杨、毛白杨纯林调查期间(5 a)平均胸径生长量是小美旱杨和小叶杨的4.4~8.4倍;试验林研究结果显示:中林46杨各生长指标显著高于沙兰杨和Ⅰ-214杨,沙兰杨显著高于加杨,加杨显著高于北京杨和小美旱杨,18 a生沙兰杨平均单株材积是加杨、小美旱杨、北京杨的3.5~7.3倍,6 a生中林46杨平均单株材积是沙兰杨、I-214杨的1.8~1.9倍。由此可知:中林46杨生长表现优,建议推广应用;沙兰杨、Ⅰ-214杨生长表现较好,可适度推广应用;毛白杨生长稳定,也可推广应用;加杨、小美旱杨、北京杨、小叶杨生长表现差,应予以更新,今后在本地区不再应用。提出要不断引进新品种,提高丰产栽培技术水平,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成功品种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