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番茄叶霉病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番茄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和模式植物,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蔬菜作物之一。叶霉病的发生和蔓延使保护地内的番茄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培育抗叶霉病的番茄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文章对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情况进行了综述,从而为研究抗病品种及品种布局提供依据,有利于有效地预防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及进行有针对性的抗病育种,并提出了今后番茄抗叶霉病育种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一、品种来源济南市景春农业研究院是专业从事高品质番茄新优品种选育、试验、示范、推广的研发机构。一直致力于高品质番茄品种选育和开发。“沃粉501”是该研究院选育的杂交大粉果番茄新品种。二、品种特性该品种长势健壮、无限生长类型,综合抗病能力强,果个均匀,颜色靓丽,抗TY1,3病毒、抗根腐、灰叶斑、叶霉病。节间短、花量适中,单果重250g左右、表光好、熟性早、转色好、产量高、耐贮运、适合早春、晚秋延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信息荟萃     
《农村新技术》2006,(7):56-57
浙江育出抗病番茄新品种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杨悦俭研究员经10年研究,育成能有效抵抗叶霉病、青枯病的3个番茄新品种: “浙粉200”、“浙杂203”和“浙杂  相似文献   

4.
番茄品种对叶霉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叶霉病Fulvia fulva(cooke)ciferri是设施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设施栽培番茄的迅猛发展,设施番茄叶霉病普遍发生且日益严重。番茄叶霉病的防治相对困难,目前生产上尚无良好的防治药剂,抗性品种的利用是解决番茄叶霉病危害最切实可行的方法。为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适宜辽宁省北票地区种植的口感番茄品种,对收集的6个口感番茄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物候期、植株和果实性状、果实品质、产量、抗病性这几个方面调查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粉贝、L-402和东农708三个品种番茄的物候期提前,果实品质好,抗病性强,适宜在北票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番茄叶霉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叶霉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张英杰张赓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沈阳110161番茄叶霉病对保护地番茄的危害十分严重,当其流行年份,造成大量减产,甚至使某些地块绝收。近几年,我们从荷兰、日本等国引入了一些抗叶霉病品种,并通过几代分离选择已育成稳...  相似文献   

7.
“金冠一号”番茄是西安市常丰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保护地番茄新品种之一。该品种属粉果类型,是集早熟、丰产、抗病、耐贮运于一身的优良品种。2005年引入,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的大面积种植,品种的优良性状稳定,综合性状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8.
美迪番茄是甘肃省古浪县园艺技术工作站从山东寿光引进的无限生长型大红中熟番茄新品种。该品种的主要性状是:无限生长类型,长势旺,叶片中等大小;容易坐果,无空层空穗,单果重200~220 g,果实膨大快,产量高;抗TY病毒、抗叶霉病、抗线虫;果实高圆型略扁,萼片美观,颜色鲜亮,硬度好,耐运输;适合于早春和越夏延迟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适宜北票地区种植的口感型番茄品种,对6个口感型番茄品种的物候期、植株和果实性状、果实品质、产量、抗病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粉贝、L-402和东农708的物候期提前,果实品质好,抗病性强,适宜在北票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合淄博地区种植推广的抗番茄黄化曲叶病番茄品种,对引进的3个番茄新品种苏粉11、苏粉12和苏粉13进行了引种试验,并在植物学性状、产量及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等方面与当地品种毛粉802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苏粉11、苏粉12、苏粉13均表现为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其中苏粉11产量最高,果实大小适合当地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种业》2005,(1):21-21,30
华冠1号番茄是西安恒丰种苗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经过多年选育生产的早熟杂交一代厚皮番茄新品种。该品种无限生长型,长势强、叶稀、果实高圆、粉红色、厚皮硬果类型,大小均匀,单果重200—350克,平均亩产10000kg以上,品质极优,耐贮运。水平抗性好,对花叶病、叶霉病、灰霉病、晚疫病、早疫病等病害均有较强的抗性,是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最理想品种。该品种已在山东、山西、辽宁、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2.
豫番茄5号(原名洛番二号,代号89-1-1)是洛阳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的高产、优质、高抗番茄新品种。1997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属中晚熟类型,生长势强,普通花叶,果形圆整,果色粉红,平均单果重200g,亩产量6500kg以上。高抗病毒病、晚疫病、叶霉病。耐寒抗热,适应性广,尤其适宜温室早春茬和露地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13.
DTOPSIS法综合评价新疆日光温室番茄新品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DTOPSIS法对新疆日光温室番茄作出更合理的分析评价,同时也为了番茄新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番茄新引品种2007~2008年调查数据为资料,利用DTOPSIS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初步研究了该方法在番茄新品种评价应用中的相关问题.[结果]DTOPSIS法比只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能将各品种的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指标,并能反映各品种的稳定程度;在10个参试品种中,FA1420、FA189、FA1903 的Ci值相对较高,综合性状良好,与实际表现一致.[结论]利用DTOPSIS法评价新疆日光温室番茄新品种,可以较全面的分析出新品种的适应性,有效提高新品种推广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以含有Cf-19基因的番茄抗叶霉病品种CGN18423为材料,运用RT-PCR技术克隆番茄抗叶霉病相关基因细胞色素P450 90A1-like(CYP 90A1-like)部分序列,片段长295 bp;以番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saturase,PDS)基因作为阳性对照,片段长349 bp。测序结果表明,序列与番茄同源性达100%;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在番茄感染叶霉病后,随时间延长CYP 90A1-like基因相对表达量呈上调趋势,说明该基因在番茄抗叶霉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以烟草脆裂病毒(TRV2)为载体,成功构建CYP 90A1-like、PDS基因的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重组载体。构建的p TRV2-CYP 90A1-like、p TRV2-PDS重组载体将为下一步利用VIGS技术在番茄上研究CYP 90A1-like基因与番茄抗叶霉病的关系奠定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棚冬春栽培以色列番茄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吾建祥  何锦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67-4168
为筛选出适合大棚冬春栽培的以色列番茄新品种,2003-2005年对11个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观察了各品种的植株性状、抗病性和果实性状,并实测产量及统计产值.初步认为FA-1402表现最为突出,株植较紧凑,大红色,扁圆形,早熟,除易感叶霉病外,对其他病害抗性较强,产量表现第一;FA-852、FA-1456、FA-870、FA-1420、FA-1422各品种表现也不错,不仅果实商品性能好,大小一致又耐运贮,而且产量较高,抗病性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番茄是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近年来,番茄叶霉病、筋腐病、青枯病在一些地区发生越来越严重,已成为设施栽培番茄最主要的病害。为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开展了番茄设施品种选育工作,以国外引进的温室品种为材料,育成了无限生长类型大红果一代杂种“浙杂203”。该品种在浙江、山东、山西、福建、湖北、江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新选育的番茄新品种'杭杂1号'进行丰产性、商品性、抗病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特制定本试验.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杭杂1号'与目前主栽的3个番茄品种进行比较与评价,以了解新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和经济学性状,为新品种认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更好地推广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嫁接番茄抗叶霉病效果及其与体内几种抗性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LS-89和BF兴津101作砧木,L-402作接穗的番茄嫁接苗,其叶霉病病情指数分别比L-402自根苗低11.92%和14.7%,其抗病效果与植株体内几种抗病物质有关。嫁接番茄叶片内PPO氧化酶活性强,高峰期早,持续时间长。木质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19.
东北三省番茄叶霉病生理小种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采用国际通用番茄叶霉病鉴别寄主谱,利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参照国外N·Hubbeling氏叶霉病生理小种分化表(1971),仿照P.Day分类方法,对东北三省郊区大棚番茄叶霉病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东北三省郊区大棚番茄叶霉病生理小种为小种1,2,3;小种1,3和小种3;而以小种1,2,3为主.  相似文献   

20.
番茄叶霉病是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它主要侵害叶片,也可在果实上发病,使番茄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严重阻碍了番茄的生产和发展。为寻求防治番茄叶霉病的理想药剂,控制番茄叶霉病的危害,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笔者于2008年进行了80%多菌灵&#183;福美双WP防治番茄叶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