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把现代信息技术和“三农”建设相结合.开展“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是广东省科技厅在农村信息化领域探索的实践。四年来.他们建设了农村信息视频网、农贸交易商务网、农村手机短信网.“三农”信息免费定制网,在几十个村庄安排了信息点.成立了符合市场化运作的广东村村通科技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目前受惠于“农村信息直通车”的农民多达数十万,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2004,(12):30
“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开设“供求信息”栏目。通过该栏目可免费发布农畜产品供求信息,登陆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WWW.nmagri.gov.cn)后,在首页导航栏或页面中下部点击“供求信息”进入供求信息首页,发布信息点击“添加信息”按钮,为了方便信息审核工作,请您在填写信息时,认真分清该信息属哪一大类,哪一  相似文献   

3.
《当代农业》2010,(19):1-1
近来.不少农民在家电下乡政策的吸引下,添置了电脑,在网上搜索、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推介自家和邻里乡亲的主打农产品、本村的特色经济等方面的信息,由此产生了一些“网络信息农民”.专门从事农业信息收集发布,被当地农民亲切称为“网络经纪人”.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型红娘”。  相似文献   

4.
“飞机失事.可以通过黑匣子获知失事前的重要信息。网络遗嘱保存了人生的重要信息.万一突发意外情况.可以防止因当事人死亡而让家人无从获知其重要信息。”“网络遗嘱”网站创办人李佳说,“网络遗嘱”又被称为“定制人生的黑匣子”。  相似文献   

5.
徐村隶属河北省藁城市邱头镇,全村共有1688户,6891人,耕地面积9738亩。板材加工、种养业为村里的支柱产业.种植业以粮食、蔬菜生产为主,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510元。该村两委班子把为村民提供科技、市场信息服务,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他们依托市“三电合一”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建立了“农业快易通”综合服务站.充分利用电视、电话、专栏、喇叭、图书、报刊、简报等多种信息载体,向农民传递市场供求、价格行情、致富技术等信息,供应化肥、农药、良种等农用生产资料。信息、技术、物资服务“三结合”.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坚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10):115-117,139
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犹如一部大百科全书,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教育.培养他们“我能够利用什么”、“我可以利用什么”、“我应该利用什么”的毒识;通过成立信息素养教育教研室、专业课教师结合无教材教学的模式、建设信息素养教育网站、建立网络资源链接等措施,最终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7.
“地摊小商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但“地摊信息”还鲜为人知。在广西田林县城一条繁华的“地摊”街,有一位老大爷别出心裁.他的“地摊”与众不同。别人卖的都是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而他卖的却是一册册油印的致富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8.
1.应用目标 该终端是面向“三农”,实现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的智能终端。在农业信息网站建成之后,无需使用电脑,通过这一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智能终端来浏览网站上的信息(文字及图片)并可将这些信息下载到终端内进行离线浏览,从而实现了农业信息的“进村入户”,解决了农业信息化建设中阻碍其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9.
“十五”出来.我省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围绕为“三农”办实事.解难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农村稳定这一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建立健全农业969155热线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是甘肃省农牧厅主管、甘肃省农业信息中心主办,我省唯一一份综合性农业科普期刊。创刊于1984年,是我省在西北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杂志立足甘肃,面向全国,以“选编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农业科技精华,突出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引导农民富裕”为宗旨.向广大农民、农村科技人员、乡村干部介绍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普知识及信息.为我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一定贡献.曾被省科委评为“甘肃省优秀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图书馆界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文献出版量剧增;书刊价格居高不下;购书经费拮据;队伍不稳.人才外流;文献利用率低下;馆舍建设与设备改造困难等。作为信息集散地的图书馆.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应该摒除“等”、“靠”、“要”的思想,积极转变观念,勇敢地走进市场,努力成为信息产业的生力军,在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同时,使文献信息更多地活化和扩散到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中去,使潜在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05,(8):1-1
这几年,“海狸鼠热”、“长毛兔热”、“芦荟热”、“食用仙人掌热”……每种热潮至多持续几年.之后便肥皂泡一样地破灭:这些神话的一个基本“套路”是:通过大量发布虚假广告和不实信息,鼓吹某“冷门”农产品种植利润如何高,诱使农户与之签订产品包销合同,借此高价出售种苗。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相似文献   

13.
文霞 《甘肃农业》2009,(11):F0002-F0002
近年来,我省劳务输转工作大力实施“东稳西进”、“保二增三”、“岗位提升”和“反季节务工”四个调整和四大战略,通过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务工人员就业能力:大力开展“春风送岗位”等专项行动,为务工人员送信息送岗位,截止十月底,全省已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77.45万人,完成全年输转计划450万人的106.1%,同比增长12.1%。  相似文献   

14.
报载,广西乐业县甘田镇目前有15家农户正式聘请有关农业科技人员当“农事秘书”。“农事秘书”职责主要是帮助农民收集市场信息、提供技术资料、负责技术咨询.建立家庭经济档案等。农户聘请“农事秘书”后,效果大不一样,家庭收入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信息的网络化传播,绝大多数农业科技期刊(主要指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也已实现了全文上网。为了弄清这种情况下农业科技期刊在信息传播与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全国农业高等院校和地(市)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及其以上农业科研单位的280名农业教学、科研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表206份。调查结果表明.将农业科技期刊作为获取专业信息的首选渠道及查阅专业文献资料的首要来源者分别占总人数的81.4%和89.8%.但其中首选网上电子农业科技期刊者居多(占80.1%)。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刊文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内容雷同的文章太多”、“文章中的非信息成分太多”、“理论性研究论文太多”.出版发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论文发表周期偏长”、“期刊全文上网的时间比纸版期刊出版的时间滞后得太多.在网上难以查到农业科技期刊最新发表的文章”、“期刊出版周期偏长”。说明在网络信息时代,农业科技期刊仍然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和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但期刊的内在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刊期和论文发表周期需进一步缩短.全文上网速度需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6.
徐黾 《农村新技术》2001,(11):43-43
近年来,虚假技术信息、致富信息坑人的事屡见不鲜。1990年前后,华北等地农民听信了“转让种兔,高价包销”的虚假信息,大养“哈白兔”,而骗子在大肆敛取转让费、包销费用后,却拒绝回收农民的兔子。无独有偶,南京江浦的七位农民.去年初从一些广告上得知养蝎可以赚大钱,有些公司除了提供蝎种、技术外.还包收购。于是,便从一公司买回种蝎准备大干一场。岂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诚信问题已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虚假会计信息的“黑盖”下,总能发现企业财务收支混乱,国有资产流失,贪污腐败等严重问题,会计信息不完善,就不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有些单位提供准确的人为“加工”的、看似完善而实质上漏洞百出的信息,他们在账簿上做文章.不设账或者搞多套账.造假账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这些信息的“制作过程”无一不经会计人员之手:另有一些会计人员对于法律、法规、财会政策及税收政策掌握不全面.造成会计处理混乱或会计工作失误。  相似文献   

18.
埘政小贴士     
“订单式”培训由用工企业向当地劳动部门提供就业信息,包括所需工种、人数、薪金和技术要求等,劳动部门把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后.提供给劳动力输出地的劳动部门,输出地的劳动部门根据“订单”要求组织培训,然后将这些劳动力整体输送给对方。  相似文献   

19.
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 前不久。商务部收到一封来自安徽砀山果农李天民的来信。信中说:今秋.根据新农村商网“对接会”提供的市场信息,我们的砀山梨卖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彻底由去年的“滞销”变“畅销”.价格也由去年的0.5元,公斤卖到0.8元,公斤,好的梨还超过了1元,公斤。  相似文献   

20.
周娜  孙秋元 《现代农业》2008,(9):99-100
文章以信息服务为切入点.指出图书馆要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形势,通过“四化一性”作好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