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蛋鸡行业的发展,尤其近几年正处于深度整合期,十年以前的养殖专业村迅速消失,小规模大群体的格局迅速消亡,取而代之的是蛋鸡养殖场单场规模的增大和外来资本投资的巨型集约化养殖场,但是即使这样行业内仍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规模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总体养殖水平依然较差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近期调查统计,全国蛋鸡平均饲养规模为5500只左右,专业化规模养殖户和中小规模养殖依然是目前蛋鸡的主要养殖形式。其占养殖比例的85%左右,占蛋鸡存栏量的93%左右,不过对于十年前的养殖水平和规模已经提高了很多。从业者综合素质偏低  相似文献   

2.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蛋鸡养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利用2004~2016年度蛋鸡规模养殖投入产出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蛋鸡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我国蛋鸡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值较高,说明我国蛋鸡养殖技术进步明显。不同规模蛋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平稳、保持了高水平,大规模、小规模蛋鸡养殖场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但大规模养殖更能代表蛋鸡养殖未来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蛋鸡规模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建议对规模养殖场实施分级生产经营指导,对大型养殖场应着重进行养殖技术研发方面的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对中规模养殖场应着重指导其实现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养殖规模增加,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并提高"以奖代补"的支持水平,引导养殖场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实现蛋鸡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对小规模养殖场应设置养殖的规模、技术门槛以及实施规模化提升的优惠政策,引导其提升养殖规模以及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3.
陈文明 《兽医导刊》2013,(Z1):39-40
在蛋鸡养殖生产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蛋鸡不明原因的产蛋量下降而影响业主的经济效益。笔者针对这个一直困扰蛋鸡生产效益的问题在生产中查找原因,并探索了一系列的对策,从而为提高养鸡产蛋量、增加养殖户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原因(一)正常性产蛋量降低(又称生理性产蛋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我国蛋鸡养殖成本收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2006~2008年中国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蛋鸡养殖者的成本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精饲料价格是影响蛋鸡养殖成本收益的关键,提高鸡蛋价格也是促进蛋农增收的重要因素,鸡蛋产量的稳定增长对蛋鸡成本收益的提高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5.
正蛋鸡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量决定着产蛋期的产蛋量,目前开产后的140~200日龄蛋鸡常出现产蛋率上升缓慢,或者产蛋率不稳定,忽高忽低,或者鸡群无产蛋高峰期的现象,严重影响蛋鸡在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和养殖经济效益。随着蛋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蛋鸡养殖也开始进入微利时代,因此,对鸡群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引起蛋鸡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低的因素较多,养殖者需要在养殖过程中掌握这些因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2我国蛋鸡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市场主体行为“缺陷或障碍”的分析2.1小规模、大群体是我国目前蛋鸡产业的基本结构我国蛋鸡业经过大约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虽然蛋鸡饲养量和产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蛋鸡产业在规模经济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蛋鸡总量中75%由存栏2000只以下的饲养户构成,饲养蛋鸡500只以上的农户(场)仅占饲养总农户的1.2%,蛋鸡饲养量占饲养总量的52.9%,产蛋量占总产蛋量的57.9%。由此足以说明我国的蛋鸡业还不成熟,目前其生产结构是典型的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结构,蛋鸡产业市场绩效的不良…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目前中小规模蛋鸡生产存在的问题,本文就中小规模蛋鸡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了标准化生产模式的集成与组装,研制出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并对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推广和应用效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湿态酒糟发酵蛋白饲料饲喂蛋鸡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态酒糟发酵蛋白饲料是玉米经酵母发酵、提取酒精后的湿渣,又经益生菌发酵、密封包装的产物。试验通过在蛋鸡粉料中添加湿态酒糟发酵蛋白饲料,观察其对控制鸡舍氨气浓度及蛋鸡产蛋量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5%湿态酒糟发酵蛋白饲料,机械上料不受影响,未发现发霉变质现象;蛋鸡采食量增加;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量增加6.6kg,产蛋量提高5.2%,增加收益51.7元,经济效益提高约10%。鸡舍氨气浓度大幅下降,比对照组低22.8mg/L(降低了32.0%)。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求肉羊养殖的最大收益水平,需要确定最佳的肉羊养殖规模。笔者以哈密地区伊吾县为例,通过调查该地区肉羊养殖的成本收益情况,并结合其中的一些成本收益指标,运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从其现有的4种肉羊养殖规模中选择出最佳的养殖规模。研究表明,在农区规模化养殖中,中等规模肉羊养殖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最高,中等规模养殖模式效益好于小规模养殖模式,小规模养殖模式效益好于大规模和散养养殖模式,大规模养殖模式和散养养殖模式效益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
我国蛋鸡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摸清我国蛋鸡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于2013年6~8月期间,专门组织力量在我国蛋鸡养殖主产区开展了大范围调研活动,对我国蛋鸡养殖规模结构分布、经营模式与生产指标等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化家庭养殖和中小规模养殖是目前我国蛋鸡养殖的主要形式。养殖规模越大,专业养殖和有执照养殖(场)户所占比例越高,设有饲料加工、鸡粪处理区域的比例越高。阶梯笼养、乳头饮水器饮水、人工喂料、人工集蛋、深埋死鸡在不同养殖规模中所占比例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中小规模蛋鸡养殖场数量越来越多,但仍有一部分中小规模蛋鸡养殖场存在养殖环境不佳、自身免疫功能差、疫病防控等问题,疫病的复杂性不断提升,存在混合感染等情况,部分鸡群整体处于亚临床感染状态,导致产蛋量下降,生长发育速度迟缓,甚至会出现零星死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蛋鸡养殖地区继续向华北、东北集中。全国将建立20个左右大型蛋鸡养殖集团。受到玉米、粕类产品成本影响,华南、华北商品蛋鸡养殖业逐渐萎缩;非粮食主产区的华南、西南、华中等地区将压缩蛋鸡饲养数量,从华北地区调运鲜蛋数最增加。商品蛋鸡生产向小规模(年存栏在2万只以下)转化。一方面商品蛋鸡养殖主体由大规模机械化养殖向农户小规模区域性转变。北京、上海等大型企业90%退出商品蛋鸡养殖。全国大规模国有蛋鸡企业90%将转化为非国营蛋鸡生产。从饲养规模上,饲养蛋鸡存栏数量超过20万只以上的企业,由原先的18家下降到目前的3—4家。全闰产区鸡蛋价格呈现华北、东北地区比较低,华南、沿海地区相对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2017中国生猪市场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上接2019年2期《饲料与畜牧》第42页)精饲料费方面,中规模养殖户最高达879元/头;小规模养殖户次之,为875元/头;大规模养殖户约为835元/头;散养户精饲料费最低,仅为819元/头,但其所投精饲料数量的单价也明显低于规模养殖户。人工成本是不同规模户之间在所有投入要素中差异最  相似文献   

14.
1 蛋鸡养殖在农村经济中地位重要 我国20亿只(15亿产蛋鸡)存栏蛋鸡中80%以上是在农村养殖,且主要集中在粮食主产区,呈现小规模大群体的特点。按照平均每户饲养蛋鸡1千只计算,每只蛋鸡近几年平均每年获利10元左右,每个家庭年纯收入1万元,还可以生产约50吨优质有机肥用于种植业,而且不影响承包土地的耕种。除去规模养殖公司养殖的部分外,全国约有120万个家庭通过蛋鸡养殖获得较稳定的经济收益。蛋鸡养殖对提高农民收入、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起到经济基础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蛋鸡养殖存在的一些问题,造成养殖水平不稳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目前,栖霞市蛋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是,蛋鸡场在养殖过程中,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许多刚刚起步的新的蛋鸡场,由于初次养殖,养殖技术不高.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突然下降,达不到正常的产蛋率和周期产蛋量,增加了饲养成本.有的蛋鸡场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很短,从而影响了蛋鸡的经济效益,制约了蛋鸡业的生产和发展.如何防制蛋鸡场产蛋量突然下降,趋利避害,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笔者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北方牧业》2005,(5):7-7
<正> 2005年蛋鸡养殖布局新变化2004年全国禽蛋产量2360万吨,比2003年增长1.0%。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商品蛋鸡饲养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地区。山东、河北、河南等8个省区产量已占全国禽蛋总产量70%左右。随着商品蛋鸡养殖进入微利时期,2005年商品蛋鸡养殖呈现以下变化:蛋鸡养殖地区继续向华北、东北集中,全国将建立20个左右大型蛋鸡养殖集团。受到饲料玉米、粕类产品成本影响,华南、华东商品蛋鸡养殖业逐渐萎缩;非粮食主产区华南、西南、华中等压缩蛋鸡饲养数量,向华北区调运鲜蛋数量增加。如河北篙成县、江苏海安县养殖小区饲养总存栏量均达到7000万只以上。商品鸡蛋生产(年存栏在2万只以下)向小规模转化。一方面商品蛋鸡养殖主体由大规模机械化养殖向农户小规模区域性转变。北京、上海等大型企业90%退出商品蛋鸡养殖。全国大规模国有蛋鸡企业90%将转化为非国营蛋鸡生产。从饲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进程的加快,蛋鸡行业“小规模,大群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变已经成为蛋鸡养殖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从长远来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行分段饲养也代表了我国蛋鸡养殖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下,青年鸡行业悄然兴起。以往,养殖场(户)都是自己育雏,而目前很多的青年鸡场在为蛋鸡养殖场(户)提供服务,当下,一些蛋鸡养殖场建  相似文献   

18.
<正>蛋鸡产业是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是整个大农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十年来,由于受养殖成本日益上涨,疫病风险不断加大、消费者对禽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搞规模化养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河北蛋鸡的小规模、大群体、千家万户的养殖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比如:由于无法抵御市场风险,一些个体蛋鸡养殖户开始逐渐退市,大型现代化蛋鸡企业不断涌现,原有的养殖企业通过产业和技术升级、生产设施和设备改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使得河北蛋鸡经营企业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蛋鸡经营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少,蛋鸡产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河北蛋鸡养殖的总体数量正在逐年下滑,河北蛋鸡的霸主地位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随着南方养殖业的逐步崛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根据2005—2012年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数据对吉林省蛋鸡养殖生产要素投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蛋鸡养殖逐渐呈现出用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小规模和中规模蛋鸡养殖主要以家庭用工投入为主,大规模蛋鸡养殖以雇佣工投入为主;资本替代劳动的产业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投入价格的上升和劳动力机会成本的增加。提出政府应大力推进蛋鸡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并在融资、补贴等方面结合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给予适度的政策倾斜;加大对失地农民蛋鸡饲养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在蛋鸡饲养方面的技术水平,普及科学饲养知识,增加科学饲养意识;进一步完善蛋鸡养殖产业链条,引导和加快推动吉林省鸡蛋加工企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蛋鸡养殖大国,常年蛋鸡存栏达15 亿只左右.为使鸡蛋供给体系更好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具有体型小、产蛋量高、耗料少、蛋品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的节粮型蛋鸡养殖量逐年增加,现根据节粮型蛋鸡特点,将节粮型蛋鸡育雏育成期规模养殖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饲养工艺与养殖设备 1.1 饲养工艺 规模蛋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