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叙述了构树的生物学特点及综合利用价值,分析了构树资源的发展优势,并提出了对构树资源的开发应用前景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锑矿区构树富集重金属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构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分别选择生长于严重Sb、As、Cd、Hg污染和无重金属污染林地的构树,研究结果表明:锑矿区重金属污染地构树与非重金属污染地构树各器官的生物量与构成没有差异。锑矿区重金属污染地与非重金属污染地构树根、枝、茎、叶器官富集重金属Sb、Pb、Cd、Hg、As、Cu、Zn的量有极显著差异,构树具有较强的累积多种重金属的能力,为复合富集重金属的木本植物,其富集的重金属主要为Sb、Zn、Pb、As。在重金属污染的锑矿区构树根、枝、茎、叶各器官累积重金属Sb、As、Pb的顺序为:叶﹥枝﹥茎﹥根,累积Zn的顺序为:叶﹥枝﹥根﹥茎。重金属Sb、Zn、Pb、As主要富集在构树的叶、枝部。 锑矿区重金属污染地构树整株累积的Sb为155.85 mg?kg-1,Zn为150.12 mg?kg-1,Pb为37.56 mg?kg-1,As为18.9033 mg?kg-1,其中85%的重金属累积在构树的地上部分,且60%以上累积在构树的叶部。构树是锑矿区重金属污染地较为理想的生态修复与植被恢复的木本植物。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不同喀斯特苗木的抗旱能力,并建立一个简便、适用的林木抗旱评价指标体系,笔者利用水力结构理论,研究苗木的水势、水力结构、保水力和苗木耗水量等一系列相关参数,探讨苗木的吸水潜能、水分运输与分配效率、保水能力和耗水强度等4个方面的差异,并综合评价不同苗木的抗旱能力,并比较了“隶属函数法”和“多维空间坐标综合评定值累加法”2种不同的苗木抗旱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应用隶属函数累加法对6种树种苗木的综合抗旱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为:香樟>滇柏>侧柏>刺槐>构树>杜英。且不同树种苗木不同水分运转过程对树种抗旱性的贡献率不同;应用多维空间坐标综合评定法对6种苗木抗旱性的综合评价,其结果为:刺槐>侧柏>香樟>构树>滇柏>杜英。在被评价树种数量较少的情况下,采用多维坐标综合评价法适用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马莉 《种子科技》2022,(3):121-123
文章对构树嫩枝扦插高效快繁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培苗快繁技术在构树上的应用,为生产大规模构树苗木提供理论参考.在大棚温室搭建小弓棚,用珍珠岩与泥炭土、泥炭土与河沙,体积比1∶1为基质,用3-吲哚丁酸(IBA)、3-吲哚乙酸(IAA)、a-萘乙酸(NAA)、盐酸硫胺(VB1)、盐酸吡哆辛(...  相似文献   

5.
光叶楮是近几年由日本引进的构树新品种,为桑科构树属落叶乔木,由于其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而被称为“摇钱树”。它的树皮、木质、叶子用途都很广,应用价值也非常高,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是用于做高级纸张、高级食品包装纸、高档布料(降落伞用料)等产品的重要原料,目前市场前景广阔,出口更是供不应求。近两年山东省已进入种植开发阶段,给种植者和开发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出口创汇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措施对构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孙永玉  李昆  罗长维  张春华  李立 《种子》2007,26(2):22-25
NAA、2,4-D、ABT4号、浓硫酸处理构树种子时,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发芽速率系数等发芽指标明显优于清水对照处理,温度和光照是构树发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温度是构树萌芽的决定因子,光照决定了苗木的健壮程度。在干热河谷地区的构树育苗可用小拱棚搭建苗床,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构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盐胁迫下构树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理的研究有助于探明构树的耐盐机理,为盐碱地造林树种的选育及栽培提供依据。于2007年夏季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的构树种子发芽、胁迫中萌发幼苗的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构树种子在0~0.4% NaCl溶液中具有发芽能力,0.1% NaCl溶液对构树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浓度大于0.1%之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发芽率、芽长、发芽速度及发芽指数也随之降低,浓度对各项发芽指标的影响极显著。种子在NaCl胁迫中萌发的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加热回流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加热回流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的适宜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料比和乙醇浓度,上述4个因素均分别设置为5个水平,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最优提取工艺,对筛选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进一步进行重复验证试验和工艺放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筛选获得最佳乙醇浓度为70%,最佳反应时间为2.5 h,最佳料液比为1:30,最佳反应温度为70℃;正交试验确定加热回流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反应时间2.5 h,料液比1:30,反应温度80℃;重复验证试验和工艺放大验证试验得率分别为23.11 mg/g和23.13 mg/g。本工艺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良好,适用于构树叶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我国境内各地区采集的构树种子进行表型性性状观测,分析其地理变异,旨在揭示不同种源构树种子地理变异规律及其气候生态学基础,为构树种源类群划分和造林用种调拨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21个省(区)42个地点构树种子性状进行了观测,通过方差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揭示其地理变异趋势。[结果]构树各种源间种子形态差异较大。种子长、厚、千粒重这3个性状差异由遗传控制较强,种子长、厚、千粒重的地理变异受采种点经度、纬度变异的双重控制,呈连续的渐变群地理变异模式。种子长、厚、千粒重均呈西南-东北梯度变异趋势,其中种子长、厚受经度的影响大于受纬度的影响,种子的长、厚、千粒重与采种点海拔均呈正相关,其中千粒重受海拔的影响最大。聚类分析结果可将42个构树种源划分为4类,其中类群Ⅰ由山东青岛种源单独组成,其特点是种子体积质量均为最大,种子外观呈细长型;类群Ⅱ由东北部地区的种源所构成,其种子特点是体积、质量相对较大,外观相对圆润;类群Ⅲ由中部地区的种源所构成,其种子特点是体积、质量相对适中,外观圆润;类群Ⅳ由南部、西南部地区的种源所构成,其种子特点是体积、质量较小,外观最为圆润饱满。聚类结果呈现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0.
正杂交构树,又称蛋白树、饲料树,是连续多次太空搭载培育而成的高蛋白饲料树种,速生性强,一次种植,20年有收益,一年可收割多次,加上种植技术简单、管理粗放,抗性强,因此近几年发展较快。将杂交构树栽培与光伏发电项目结合起来,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模式进行介绍。一、杂交构树+光伏农业模式的技术指标1.对光伏板的要求在以前的光伏发电项目中,光伏板距离地面高度  相似文献   

11.
植物原位阻截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效果和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铅锌矿区植物原位阻截土壤废渣重金属效果和配置模式,采用多种植物栽培和径流小区收集水样测定的方法,3年生植物的研究结果表明:苎麻、苦楝、构树可降低废弃尾沙坝地表径流水中重金属Pb负荷输出9.04%~9.64%。栾树、构树、芦苇、苦楝、刺槐可降低地表径流水中重金属Cd负荷输出67.0%~75.86%,构树、高羊茅、刺槐、栾树、芦苇、狗牙根、五节芒可降低地表径流水中重金属Cu负荷输出52.64%~70.97%,刺槐、女贞可降低地表径流水中重金属Zn负荷输出74.99%~78.35%;在重金属污染林地,刺槐可降低地表径流水中重金属Pb负荷输出40.96%,苦楝可降低地表径流水中重金属Cd负荷输出60.42%。构树通过植物富集,可以使铅锌尾矿区尾沙中Pb、Cd、As、Zn的含量分别降低31.87%、41.28%、29.48%、38.45%;女贞可以使铅锌尾矿区尾沙中Pb、Cd、As、Zn的含量分别降低27.31%、39.52%、33.47%、27.59%。植物原位阻截和修复重金属机理一是植物富集了土壤中重金属,二是植物使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发生了变化,这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8种屋顶绿化木本植物的耐热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筛选适应屋顶特殊环境的木本植物,对于丰富屋顶绿化植物种类、发挥屋顶绿化的生态和美化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温胁迫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为了探索屋顶绿化木本植物的耐热性,研究其在屋顶高温环境下的适应能力,笔者以屋顶上生长的白榆、柳树、构树、杠柳、小叶杨、金银木和较适宜屋顶绿化的金叶榆、珍珠梅8种木本植物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梯度热处理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配合Forstst2.1统计分析,对8种木本植物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经梯度高温处理后,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S”形曲线。通过Logistic拐点确定半致死温度LT50,由高到低依次为:杠柳65.30℃、金银木63.80℃、小叶杨57.85℃、柳树56.84℃、白榆55.87℃、珍珠梅49.94℃、构树44.81℃、金叶榆43.98℃。8种植物材料中,杠柳、金银木的耐热能力最好,柳树、白榆、小叶杨次之,珍珠梅、构树、金叶榆耐热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杂交构树,又称高蛋白饲料树,为桑科构树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近十年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杂交育种方法,通过遗传育种、分子育种和连续多次的航天搭载诱变等技术,最终培育出的绿化、用材与饲料兼用的具有突出抗逆性的复合型多功能树种,是集造林、造纸、治沙、饲料、生态保护于一体的速生树种。现将其主要特性和用途进行介绍。一、主要特性1.速生性好生长速度快,年均增长株高5~8米,  相似文献   

14.
构树在我国分布广、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能大量吸滞粉尘,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繁衍能力强,速生,其绿化效果和净化空气作用明显,是城市园林绿化特别是工旷企业绿化的理想树种。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插花中,有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花枝如蛇、花色淡紫红的切花材料——蛇鞭菊,艺术效果极好。它产花量大,每亩可达15000~2000。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极好的经济效益。我国目前虽有应用,但还没有被广泛推广。1991年,我园从北京植物园引入蛇鞭菊块根,经几年的栽培试验,表现良好,现已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6.
林盘是川西平原地区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农村聚落形态,具有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植被是构成林盘的核心要素,了解植物群落的历史变化过程可以为传统林盘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掌握传统林盘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然后选取成都市郫都区4个林盘样地和3个灌渠边林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从而比较不同时期林盘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林盘植物群落结构发生的主要变化包括乔木层中的传统优势种杉木、楠木及柏树被黑壳楠取代,林盘植被趋向单一化;竹类的物种丰富度下降明显,竹林退化严重;灌渠林地中桤木及柏树被枫杨和构树取代,竹类基本消失。川西平原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变迁破坏了传统农业系统中人口、耕地和林盘之间的平衡,从而导致了林盘植被群落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正>腐皮病是鳖苗培育过程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鳖苗在孵化出壳、人工操作、长途运输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体表损伤后感染真菌和细菌所致,特别是放养后30天内是鳖苗腐皮病的高发期,严重的死亡率可达30%以上,我国养鳖企业由此造成的年经济损失达亿元。而传统应用的化学药品和抗生素因不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要求被国家禁用,而且成本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8.
<正>冬耕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6厘米(深的可达9厘米)处化蛹越冬,冬耕可以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能够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使其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亦可将部分虫蛹翻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被闷死,从而减少越冬虫源。  相似文献   

19.
徐州市主要落叶绿化树种滞尘能力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筛选出具有强滞尘能力的树种作为徐州市主要绿化树种,选择徐州市具有代表性的3个地区作为工业区、交通干道和清洁区,对3个样地6种主要落叶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地区不同树种间的滞尘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显著性P值均小于等于0.001;(2)在外界尘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6种树种的滞尘能力强弱依次为:紫薇>法国梧桐>枫杨>毛白杨>构树>意大利杨;(3)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与叶表面特征密切相关。在徐州市用于消减大气颗粒物的落叶树种选择上,应优先考虑紫薇、法国梧桐和枫杨。  相似文献   

20.
<正>乌桕为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春秋两季叶色红艳夺目,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的各省区,现已被广泛应用在美化城市、公园、庭院、小区、道路街景中。乌桕高可达15m,树冠整齐。叶互生,纸质。叶片菱形、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乌桕的花为总状花序,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