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7 毫秒
1.
凉山州高寒山区水土保持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四川凉山州海拔1 800 m以上高寒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原因等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结合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特殊性提出参与式治理措施:二半山以上主要采取生物措施结合生态移民搬迁措施;二半山以下主要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相结合等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龙川县求土流失严重,被列为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县之一。本文首先概述了该县水土流失治理前的情况,然后着重对该县的水土流失区进行治理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以及治理后的效果分别作了介绍。最后对水土流失区的整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程静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Z1):55-58
分析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形成机制 ,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提出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方法及其优化配置 ,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应以生物措施为主 ,以治理源头和上游为主 ,进行治理施工要自上而下 ,用多种生物谷坊坝群多层阻截 ,以减缓径流 ,让植被进一步恢复 ,治理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工程,主要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工程覆盖了我国中西部所有省区及部分东部省区.生物篱营造技术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生物技术工程措施,生物篱不但能保持水土,还可提供大量绿肥、饲料和薪柴,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沟壑区环境脆弱、生态退化、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开展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试点,目的是以生物措施为主,针对不同立地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体现"因害设防,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原则,乔灌草空间合理配置,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达到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提高造林种草作业设计水平,实现防护林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长江源头典型试点流域———青海玉树县孟宗沟水土保持工程的研究,综合分析了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认为生物治理措施与工程治理措施并举,治沟与治坡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对于控制长江源头水土流失具有明显的防护效益。它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提供了治理经验和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由于人为破坏和管理重视不够,治理半途而废并遭破坏,提醒人们,防治水土流失,重在管理和提高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水土流失出现的原因及其危害,阐述了林业技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重点探讨了运用林业技术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长江源头典型试点流域- 海玉树县孟宗沟水土保持工程的研究,综合分析了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认为生物治理措施与工程治理措施并举,治沟与治坡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对于控制长江源头水土流失具有明显的防护效益。它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提供了治理经验和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但由于人为破坏和管理重视不够,治理半途而废并遭破坏,提醒人们,防治水土流失,重在管理和提高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9.
水土流失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害,就我省情况来看也非常严重,急待采取措施进行治理。营造水土保持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生物措施。但一般水土流失地区多为沙石裸露,干旱瘠薄,造林难度较大的地方,因此必须加强管护才能见效。为此,曾对省内外等地的实际情况做些调查,现仅就大黑山地区十个县市的野外调查和搜集的先进技术资料,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对有关营造技术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晓梅 《绿色科技》2013,(12):129-130
指出了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并不只是一项较为单一的工作,单一的治理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必须要进行综合性、持久性的措施才能够取得成绩,需要用到兼具经济性与持久性的林业技术。分析了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与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同时研究了林业技术对于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林业技术选择适合的水土保持林树种来治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林木种苗工程绩效形成的机理出发,依据工程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以及公共工程的特点,从林木种苗工程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成本、时间、质量)、工程生命周期和平衡计分卡这三个角度建立一套林木种苗工程执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两个实际的项目,通过实践分析证明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省级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功能等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3.
应用3S技术,完成了长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统计分析、检查评估和工程评价等工作,实现了工程管理规范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长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问题分析与优化建议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孔凡斌 《林业科学》2004,40(5):62-70
退耕还林 (草 )工程是 2 0世纪末我国政府实施的重大生态恢复工程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一项生态恢复工程 ,应当遵循生态优先、经济效益次要的原则 ,这是工程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然而 ,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 ,如何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长远生态利益和短期经济利益、全局利益与部门利益之间的关系 ,是关乎工程建设质量和系统维护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生态优先的原则和本质出发 ,探讨工程实施过程的政策冲突及其原因 ,并提出调和利益关系的政策管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用ArcGIS制作林业项目规划设计图模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理信息系统ArcGIS为平台,制作林业项目规划设计图模板,能有效提高工程规划设计制图速度、缩短内业时间。从图层的建立、地图符号的制作、基础图层数据的利用、要素数据的建立、矢量化编辑、小班属性数据的输入、地图版面设计等操作入手,详细介绍运用ArcGIS制作林业项目规划设计图模板的方法和过程,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王晓云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147-150,154
金碧公园是2003年昆明市重点绿化工程之一,设计以植物作为主要构成元素,融汇地域文化。介绍了项目背景、概况、公园定位,阐述地域文化、营造特色空间、建设生态园林的总体构思,并着重阐述项目设计中的雾森景观系统、招引鸟类工程、传统文化运用等精彩设计。论述了项目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新创意,并对整个项目建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县级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MAPGIS6.6为二次开发平台研制开发的,按照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主要标准和规范性政策文件的要求,以县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和管理的工作流程为基础,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组件式设计思想、流程化业务处理和层次化的开发方法,设计了工程计划、作业设计、证卡管理、检查验收、钱粮兑现、政策文件、查询统计、图形处理、数据交换、系统设置等十大主体功能模块。本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流程化的模块设计、一体化的图表互动、格式化的证卡管理、自主化的查询统计、严格化的权限控制等特点,能有效提升和改善县级实施单位的工程管理水平,进而为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回顾了2009年以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承担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所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提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更好地提升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资金项目成效,从管理层面提出了建立长期的投入激励机制,以成果完成单位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进一步优化项目经费预算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以实施完成的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为例分析江西省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效,总结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经验特点和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后期工程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宏观监测是我国荒漠化监测的重要手段,它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本文阐述了中荷合作项目中荒漠化能量与水平衡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法及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