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生产队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批林批孔为动力,认真执行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桑蚕生产。一九七四年春我们利用旱地种桑五亩,五月二十八日开始养第一批蚕,到十月底止共养十九张蚕种,收得鲜茧七百八十七斤,收入现金七百六十五元二角一分,得奖化肥一千零八十斤,平均亩桑产茧一百五十七斤,成功地实现了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丰产收益。  相似文献   

2.
我队有六十九户,三百三十五人,劳动力一百七十人,水田面积二百一十六亩,桑园十八亩,80年春以来,我们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开展科学种桑养蚕,获得了蚕茧增收.到十月底止养蚕67.3张,已收62.5张,产茧3447.7斤,收入蚕茧款5455.07元,奖售化肥5855.1斤,比79年同期增产蚕茧747.1斤,现金增收2202.25元,还扶持社员家庭种桑养蚕.全队有60户种桑养蚕.蚕桑生产的发展、为粮食生产提供了肥料和资金,促进了粮食增产,早造稻谷增产32451斤,增长29%,平均亩产862斤,比79年同期每亩增产157.5斤.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我县泉水公社平阳大队平阳江生产队一九七九年利用插条办法种桑十二点一九亩,二月上旬插植,五月中旬开始摘叶养蚕,全年总产片叶三万四千八百四十点五斤.养蚕十一批四十八点五张种,总产鲜茧二千零五十点二斤,收入现金二千六百九十五点六七元,得奖售肥三千六百一十四斤.平均亩产桑叶二千八百五十五点七斤,产茧一百六十八斤,产值二百二十点九五元.其中三点零一亩坡地示范桑,总产叶一万三千九百八十二斤,平均亩产叶四千六百六十点七斤,亩产茧二百七十四点九斤,亩产值三百六十点一二元.是我县当年种桑、当年速成丰产的单位之一.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4.
昭平县黄姚公社黄姚大队去年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促进了桑蚕生产的发展.该队在原有三年桑63亩,一年桑81亩,,今年春又扩种了54亩,现共有新老桑园198亩.从三月中旬开始养蚕,到七月中旬,发种七批456.8张,收益321张,产茧14154.8斤收现金22585.71元平均每张产茧44.1斤,收现金70.76元,至六月底止,已收茧7212.6斤比去年同期产茧6941.9斤,增长103.9%,为什么能够促进广大种桑养蚕户增加养蚕的收益呢?我们认为除了进一步总结经验,贯彻科学管桑养蚕的技术外,继续抓好小蚕共育.是一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苍梧县石桥镇湾岛村沙村组于1985年开始种桑养蚕.当时只4户种桑0.27ha;1990年巳发展到34户(占全组数80%)种桑2.9公顷.全年养蚕265张,共产鲜茧6360kg,合计产值19830元,平均每户收入1750元;公顷桑产值19830元.养蚕收入2千元以上的有11户,5千元以上有3户.收入最多的是车清户,他家种桑0.25ha,养蚕26张,产鲜茧719.5kg,收入现金7533元,加上育桑苗收入,共计9200多元,除成本外,纯收入8000元.由于他们尝到了种桑养蚕的甜头,认为是农村致富的好门路.所以,现继续扩种,预计1991年增到4公顷桑园左右.他们发展桑蚕生产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我县从一九七二年发展蚕桑生产,开始试种桑10亩,养蚕种10张,产鲜茧4.6担,到一九七八年发展到2500多亩,养蚕种6172张,产鲜茧2080担,产量不断提高,并涌现了一批稳产高产队,其中最高的是西河公社文尔大队大营生产队,今年达到亩桑产茧571.6斤,亩桑产值640.80元.几年来,我们在开展科学种桑养蚕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着重抓好下面一些措施:一、栽桑方面:着重抓紧土、肥、水、密和合理采伐等综合措施,提高桑叶产量,为多养蚕多产茧创造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县城厢公社柘畲大队向南生产队,有五十五户,三百二十五人,劳力一百五十一人.水田二百七十亩,旱地一百四十亩,是易旱受淹,生产条件较差的生产队.为了迅速改变这面貌,他们因地制宜,从1976年冬,种桑15亩5分,1977年养蚕93张,收入4312元,1978年扩种新桑12亩,养蚕104张,产茧4055斤,收入6099元(其中育苗收入1000元),当年粮食增产65000斤.  相似文献   

8.
我队近年来.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种桑养蚕,蚕桑生产逐年发展,一九八○年,全大队桑园面积二百二十亩一分七厘,养蚕一千一百四十六张,产茧四万四千九百四十斤,收入六万七千一百零六元,去年又扩种桑一百三十九亩三分三厘,新老桑园面积达三百五十九亩五分,养蚕二千五百张,产茧八万五千八百一十八斤,收入一十三万一千四百六十八元.产量产值都比八○年翻一番.去冬今春落实了生产责任制水田包干到户,生产队也把集体桑园包干到户,这样不但不挖桑,而且社员还利用自留地种植桑园五十三亩七分,种一亩桑以上的就有六十户,全大队桑园面积目前已达四百一十三亩二分,种桑养蚕达六百户.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平果县引导和扶持蚕农构建优势桑蚕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截止10月底,全县现有桑园面积7.58万多亩,养蚕9.82万张,总产鲜茧7.365万担,产鲜茧3235.6吨,按鲜茧价格平均每公斤40元计算,蚕农收入达1.29亿多元,同比增长35.6%。 "种桑养蚕是条致富好门路,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平果县坡造镇贤强村龙怀屯屯长唐建克高兴地说。唐建克年种桑十余亩,仅养蚕一项每年有近10万元收入。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交流总结种桑养蚕的经验,进一步提高科学种桑养蚕水平,夺取蚕茧增产丰收,我县农商部门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联合召开了蚕茧高产优质经验交流座谈会议,现将总结交流的经验综合整理如下、一、必须加强领导蚕桑生产搞得好不好,领导是关键.凡是领导重视的,就能够发展巩固,就能够稳产高产,如西河公社党委书记陈森同志亲自抓这项生产,除大会小会逢会必讲之外,还深入到各大队、生产队发动种桑,检查养蚕,使这个公社由七三年只有三个队种桑二十五亩,养蚕四十二张,产鲜茧十四担,到七七年一百五十多个队种桑一千多亩,养蚕二千八百多张,产鲜茧一千多担.新圩公社也是由于党委重视,书记挂帅,落实专人具体抓,使这个公社由七五年产鲜茧十五担,到七七年二百九十四担,比七五年翻了十八翻  相似文献   

11.
新圩公社新圩大队二队社员芦群起,全户九人,劳动力五人,现有桑园1.95亩,八一年养蚕13.5张,产茧749.6斤,收入现金1200元,得奖售化肥1274斤,平均亩桑产值615元3角9分;单张产茧55.5斤,单张产值88元8角8分,另代社员育小蚕65张,育到三龄,每张收人工款6元,收入390元,自育桑苗约十多万株,收入约400元.八一年仅种桑养蚕一项付业总收入2000多元,平均每人收入220多元.打算用水田再扩种一亩桑地,争取八二年种桑养蚕收入3000元.  相似文献   

12.
秦鉴源同志是一九六二年分配到蒙山县从事蚕业生产工作的。二十年来,他努力学习,勇于实践,积极推广种桑养蚕科学技术,为发展我县桑蚕生产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为了在山区开发蚕业生产,一九七二年他亲自到文圩公社松木生产队蹲点,当年全县种桑面积仅有10亩,养蚕10张,收茧4.6担。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推广科学种桑养蚕技术,推广点上的成功经验,使桑蚕生产连年增产。特别是一九八○年,我县县委和政府把桑蚕生产列为一大支柱来抓以后,秦鉴源同志干劲倍增,深入蚕区调查研究,针对本县蚕  相似文献   

13.
宜州市蚕沙收集和处理方式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思庆 《广西蚕业》2008,45(3):43-44
宜州市是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市。2007年全市有10万农户36万农民种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26.4万亩,蚕种饲养量超过110万张,鲜茧产量达4.2万吨,产值7.9亿元,桑蚕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4.
横县云表公社邓圩第三十六生产队,地处半山区,共有57户,278人,138个劳动力,耕地面积200亩,其中水田151亩,畚地49亩,是个人多地少生产队.八○年十二月至八一年二月共种上桑树20亩,从四月中旬至十一月底共养蚕十五批,106张,产茧五千零六十斤,收茧款八千一百三十二元,亩桑产茧二百五十三斤,平均亩桑产值四百零七元,创我地区大面积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高产的最好水平,为加快发展我地区蚕桑生产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5.
致富之道     
英德县张陂公社上楼生产队队长钟作区,全家9人,有劳动力5人,分得责任田14亩,其中桑地3.5,亩甘蔗地3.2亩,花生地3亩,经过辛勤劳动,一年便富起来了。养蚕收入现金1505元,平均亩产值434元,得奖售粮4061斤,化肥2200斤,深深体会到蚕桑生产是致富的好门路,并且有力地促进各业的兴旺。  相似文献   

16.
三中全会以后,我县桑蚕生产已有所恢复和发展.全县现有桑园面积5000多亩,每年饲养量在15000—17000张,收购鲜茧2400担左右,由于蚕病严重,单张产量很低,一般徘徊在20斤左右,去年夏秋蚕在大塘、那陈两公社调查发病率高的达60%以上,那陈公社是我县养蚕最多的公社,年饲养量达2700张,收购鲜茧700多担,占全县收购茧量的三分之一,由于蚕病严重产量也很低,80年平均单张产鲜茧25.5斤,81年为24.6斤,有个别养户甚至只茧无收,挫伤了群众养蚕积极性,也影响了社员的经济收入,那陈大队那陈圩6个生产队有246户,有133户有桑,但由于养蚕失败,去冬今春就有50%的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挖桑现象,大大影响了桑蚕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队今年的养蚕工作实行了“定人员、定产值、定报酬,适当奖励”的责任制,使今年的蚕桑生产获得较高产量,成为全社养蚕工作优质高产的先进生产队之一。我队一九七六年种桑五亩八分,今年二至九月底止,养蚕二十九张,收入茧款二千八百六十六元五角九分,得奖售化肥四千二百九十斤,平均每张得总款一百元,担桑产值一十三元、由于落实了责任制,确保了蚕桑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8.
平远县下陂生产队于79年10月利用新开山地种桑5.5亩。80年3月份开始投产,由集体安排六人负责专门管桑养蚕,全年养蚕25.5张,收入共2204,97元,亩桑产值400.90元。81年初,为落实生产责任制,蚕桑采用以投标纯上交生产队1300.10元,由队上三户没养过蚕的社员承包了生产队桑地5.5亩,从3月19日开始养蚕至9月15日止,已养蚕27.5  相似文献   

19.
玉林县南江公社分界大队主家冲生产队,1972年在山坡地上种桑二亩八分,由于面积小,管理不好,产量很低,加上缺乏养蚕技术,蚕养不好,死蚕多,收成少,亩桑产值只有几十元.因此,部分社员和队干认为种桑养蚕捞不得吃,提出要把桑挖掉,改种其他作物.适在这时上级发出办点号召,我们就选择这个队为点与群众一道,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经过一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这个队的蚕业生产不断巩固和发展.七七年养蚕收入比七六年增加131%,种桑面积由二亩八分已扩种到二十亩,还带动了附近的两个生产队种桑二十多亩.粮食已获得了丰收,比七六年增产30504斤,增产10.3%,向国家提供商品粮72821斤,比七六年多卖41200斤.养猪由  相似文献   

20.
桂平县是一个以粮、蔗为主的地区,一九七一年以来,根据本县山坡地多的自然特点.发展了桑蚕生产,到今年止,全县在五个公社的高低不同的山坡地上栽下了广东荆桑一千多亩.八年来共养蚕一万五千多张,为国家提供鲜茧六千多担,得奖售化肥九十万多斤,有力地促进粮、蔗生产的发展,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提高了社员生活.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山坡地的桑树产叶量比不上河滩地的桑树产叶量.据调查,在正常管理等条件下,山坡地桑树每亩产叶量一般是一千五百斤,高的达二千斤,比平原河滩地年亩产三千斤低产一半.这是山坡地区桑蚕生产长期徘徊的一个原因,也是我县桑蚕生产长期徘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