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种鲜食用菌重金属检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瑛  张海松 《现代农业》2013,(12):48-49
对杭州市市售5种鲜食用菌样品中的铅、汞、砷含量进行检测及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食用菌对同一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是有差异的.食用菌中平均含Pb量为香菇〉茶树菇〉平菇〉虎奶菇〉竹荪姑:平均含As量为香菇〉平菇〉茶树菇〉虎奶菇〉竹荪姑;平均含Hg量为平菇〉虎奶菇〉茶树菇〉香菇〉竹荪姑。同一种食用菌对不同的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也不同,香菇中重金属平均含量为Pb〉As〉Hg;平菇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为Pb〉Hg〉As。  相似文献   

2.
刘宇 《油气储运》2007,(4):24-25
近年来,北京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现代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北京食用菌协会统计,2005年北京食用菌总产量已达到36247吨,是1990年总产量的10倍,较2004年增长8%。生产品种已由原来的平菇、香菇发展到目前的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菇、草菇、白灵菇、杏鲍菇、茶树菇、木耳、鸡腿菇、真姬菇、鲍鱼菇、秀珍菇、  相似文献   

3.
比较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e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榆黄菇(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和红平菇(Pleurotus diamor)6种侧耳属(Pleurotus)食用菌子实体的抗氧化作用,通过FRAP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6种食用菌多糖对Fe3+的还原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检测6种食用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鲍鱼菇抗氧化活性最高,总抗氧化能力为327.60μmol/g,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为1 111.85 U/g,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达到66.13%,具有深度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污染极大影响食用菌质量安全,掌握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状况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保障食用菌产品质量,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黔东南州食用菌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对黔东南州各县(市)食用菌生产单位不同种类食用菌的铅、镉、砷、汞含量进行检测,并根据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样品的质量等级。结果表明:102个食用菌样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样品为2个,均为镉含量超标,超标率为1.96%,样品合格率为98.04%。4种重金属中,镉的检出频次和均值最高,分别为83个、0.070 mg/kg;铅和汞的平均值均在较低水平,分别为0.017 mg/kg、0.011 mg/kg;铅的检出率最低,为28.9%,但变异系数最大,其在不同种类食用菌中的含量差异明显。平菇、香菇、木耳、秀珍菇、猪肚菇、鸡枞菌5种食用菌的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6,重金属含量接近或略高于背景值,产品等级综合评价均为一级,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5.
4种重金属元素在茶树菇栽培过程中的迁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福建省栽培规模较大的食用菌-茶树菇作为研究对象,在培养料中人为添加一定量的铅、镉、汞、砷等4种有害重金属,研究这4种重金属在茶树菇栽培过程中的富集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培养料中重金属含量直接影响茶树菇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并随着培养料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未人为添加重金属的情况下,生产的茶树菇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是安全的;茶树菇对铅、镉、汞、砷等4种有害重金属的元素富集能力各有差异,依次为汞镉铅砷。汞在茶树菇栽培过程中的富集和迁移能力最强,当栽培料中汞添加量为0.1mg·kg-1时,茶树菇对汞的富集系数最高,达到241.9%。  相似文献   

6.
鲍鱼菇又叫黑鲍菇、台湾平菇,是我国新推广的一种名贵珍稀的食用菌.鲍鱼菇是适于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季节栽培出菇的食用菌,菌柄粗壮,菌肉肥厚,脆嫩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因而,在其它鲜菇紧缺的情况下,鲍鱼菇成为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利用银耳菌渣进行食用菌栽培,开展了银耳菌渣提取液平板培养对香菇、滑菇、鸡腿菇、杏鲍菇、茶树菇、平菇、秀珍菇、毛木耳、金针菇、灵芝、长根菇11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耳菌渣提取液对11种供试食用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或促进作用。在试验银耳菌渣提取液浓度范围内,银耳菌渣提取液对滑菇、杏鲍菇、长根菇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对香菇、鸡腿菇菌丝生长无影响,对茶树菇、毛木耳、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与银耳废料添加量有关,对平菇、秀珍菇、金针菇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对香菇、平菇、金针菇、杏鲍菇、草菇和茶树菇6种常见食用菌中的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Folin-Ciocalteau比色法测定其多酚含量范围为:27.70(±0.82)~72.20(±0.54)mg/g,其中茶树菇的含量最高、为72.20(±0.54)mg/g,极显著高于其他食用菌多酚(P<0.01).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6种食用菌多酚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中香菇、草菇和茶树菇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几种食用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安康3个县、区实地抽样调查,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对所采集的5种11株野生食用菌及其生境地土壤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测定和富硒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地境内的11株野生食用菌硒含量为0.300 0~18.807 7 mg/kg,属富硒食用菌,其中以宁陕县的红牛肝菌(18.807 7 mg/kg)、美味牛肝菌(17.538 6 mg/kg)和汉滨区的美味牛肝菌(17.5169 mg/kg)最高.另外,安康野生牛肝菌富硒能力最强,野生青头菇、鸡油菌富硒能力次之,而红菇、茶树菇富硒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0.
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含量及呈味效果。【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分别对香菇、白灵菇、海鲜菇、平菇、双孢菇、秀珍菇、杏鲍菇和金针菇8种食用菌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白灵菇和金针菇的游离氨基酸种类最多,均有10种,除双孢菇不含有游离必需氨基酸外,其余7种食用菌均含有游离必需氨基酸。海鲜菇的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3.444mg/g;游离呈味氨基酸则以白灵菇含量最高,为45.680mg/g;游离限制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平菇,达0.413mg/g。对8种食用菌呈味效果贡献最大的是甘氨酸(Gly),其含量占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总量的19.56%~52.97%,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e value,TAV)为1.10~5.08。8种食用菌中,味道比较鲜的食用菌如香菇、白灵菇、海鲜菇、双孢菇都含有天冬氨酸(Asp),含量为2.155~45.310mg/g。【结论】从游离氨基酸来看,海鲜菇和双孢菇的食用风味最佳,平菇和金针菇营养价值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