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环鄱阳湖植棉区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简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环鄱阳湖植棉区棉花生产的绿色轻简高效发展和棉花生产方式转变,于2014-2016年在环鄱阳湖植棉区进行了“棉花与马铃薯连作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模式直播棉花籽棉产量为3 453~4 541.1 kg·hm-2,马铃薯产量为16.83~28.65 t·hm-2。选用适宜的品种、合适的播种期、合理的密度等技术是确保该模式示范成功的关键技术。试验示范表明棉花与马铃薯连作是一种省工节本、培育地力、调温保墒、高产高效、减少化肥农药投入的轻简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预留播种行在夏棉高产中的作用常文周,杨新爱河南安阳县人民政府棉花办公室455000李保英,赵忍刚,陈玉全安阳市农业局夏播棉花产量不稳、皮棉品质差、连作小麦产量低是近年夏棉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安阳县在示范推广预留夏棉播种行,小麦实行宽窄行种植法3年来...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渭南市部分棉花由于连作种植、栽培措施与棉花品种特性、耕作制度不配套等原因,出现吐絮期叶子发黄、蕾铃提前脱落、铃小等早衰现象,甚至发生严重的红叶茎枯病,极大地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通过调查找出了导致早衰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预防早衰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试验目的与效果: 为了改变我县两熟连作棉花面积大,产量低的落后状况,我们从78年开始到80年先后三年进行了棉花两熟连作栽培试验与示范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八一、八二年在县科委和省棉所支持下,又将油后连作棉花采用化学化高产栽培新技术,效果更为理想。实现了省工、省肥、省本、高产之目的。八一年试验地亩产皮棉163.8斤,今年三个点亩产分别为183斤、192.2斤、210.3斤。超过一般早播棉花产量,而且早熟优质,每亩可省工4—7个,省肥15%,降低成本10%左右,事实证明采用化学化栽培新技术,是提高棉花单产和劳动生产率的一个简而易行见效快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陈绪兰 《中国棉花》2013,(11):43-44
棉花是新疆库尔勒市的支柱产业,其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hm^2左右,占全市耕种面积的60%以上。由于植棉效益的相对稳定性、农业供需用水矛盾的突出性及棉花较好的抗逆性,当地植棉连作面积大,连作年限长,其中连作5年以上的棉田占全市植棉面积的90%以上,连作10年以上的棉田占70%,连作20年以上的棉田占40%。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加长,棉田出现早衰严重、病害加重、土壤肥力下降、投入产出比失衡等情况。为此,  相似文献   

6.
苏萍 《中国棉花》2007,34(7):16
由于受耕地的限制,棉田轮作倒茬跟不上,棉花的连作和引种造成棉花黄、枯萎病的逐年增加并有日益加重的趋势。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面对目前叶面肥品种繁杂、价格差异较大,筛选既能对棉花黄、枯萎病有一定防治效果又能提高棉花产量的叶面肥尤为重要。1材料和方法试验设  相似文献   

7.
一、棉区土壤肥力及施肥状况据测定,四川坡地棉田的有机质低于0.7%,全氮量在0.05%左右,速效磷7—15ppm,速效钾50—90ppm。近年来棉田布局不合理,麦棉连作面积逐年扩大,棉花上坡面积增加到80%左右,导致地力显著下降。据我所定位试验测定,麦棉连作三年后的土壤氮素减少0.0557%,每亩消耗氮素16.7斤,棉花产量下降27.6—30.9%;豆棉连作三年后的土壤氮素量下降0.0431%,每亩只消耗氮素12.9斤,棉花产量有所增加。全省化肥试验网先后在不同土壤的试验结果,大部份棉田缺氮、少磷、供钾不足。缺氮的土壤占92.5%,缺磷的土壤占74.1%,  相似文献   

8.
新疆长绒棉连作减产原因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长绒棉产区连作现象非常普遍,随着植棉年限的延长,出现棉花死苗、生长不良、病虫害发生频繁、早衰严重等问题,导致棉花大幅度减产,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已经影响到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为此,对棉花连作减产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为新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1长绒棉连作减产状况于2002-2004年对新疆长绒棉产区阿克苏棉区进行了调查。调查的5200 hm2棉田中,棉花连作面积3800.7 hm2,占调查总面积的73.1%。连作棉田中,连作1~5年、6~8年、9~12年和13年以上的棉田分别占棉花连作总面积的11.70%、20.15%、31…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形势变化,棉花种植模式由套作逐步向连作发展,在鄂东平原地区开展适合麦棉连作栽培的小麦品种筛选试验,为棉田周年机械化技术模式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年试验条件下,扬麦20、华麦1168和冈15-35的产量构成因素协调性好,抗赤霉病性较好,在迟播模式下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在麦棉连作模式下,扬麦20、华麦1168和冈15-35可作为鄂东平原地区麦棉连作的小麦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10.
麦后裸苗移栽短季棉连作模式关键栽培措施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粮棉争地矛盾不断加剧.而发展麦后移栽短季棉连作模式,是充分利用耕地和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棉双高产,改善品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研究麦后裸苗移栽短季棉连作模式下适宜移栽期、移栽苗龄、移栽密度和移栽棉花化学调控等栽培措施对棉花产量、产量构成因子、早熟性和成铃进程、株高、果枝数和果枝始节等指标的影响,为本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权建朝 《中国棉花》2006,33(12):37-38
十五团地处塔里木河上游南岸的冲积平原,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风沙较多、空气干燥、无霜期长,适宜棉花等大部分作物生长。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以来,棉花成为农牧团场不可替代的经济支柱。作为老植棉区,虽然在棉花生产上积累了不少丰富的经验,但由于长年连作,许多问题逐渐凸现,制约了棉花产量水平的提高。如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是老棉区目前乃至今后探寻的发展方向,本文就此谈几点个人看法。1目前棉花生产状况及存在问题1.1常年连作。全团种植棉花在…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盐城市沿海地区是传统的植棉老区,在江苏省棉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40%~50%.近年来,由于棉花多年连作,棉田病、虫、草害严重.又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棉花种植成本逐年上升,农民植棉效益降低,严重挫伤了农民植棉积极性,使得植棉面积和产量均大幅下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各级农技人员推广应用了各项措施,包括选用高产抗病抗虫品种,采用不同品种轮作,采用综合防虫、防草措施等.这些措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仍沿用旱作模式,难以从本质上克服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3.
王树林 《中国棉花》2006,33(3):22-23
近年来,棉花早衰已经成为影响棉花产量的一个主要障碍因素,特别是2004年全国性的棉花早衰严重地降低了棉花的产量,2005年邯郸成安、邢台威县的局部地区出现了早衰现象,形成了“有桃没有产量”的尴尬局面。由于引起棉花早衰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有品种因素、黄萎病诱发、营养失调等,因此在防治棉花早衰的技术措施中不能单从某一个方面入手,必须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才能取得成效。下面就冀中南地区棉花早衰的情况,提出综合防治的几项具体技术措施。1轮作倒茬引起棉花早衰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黄萎病诱发,特别是在棉花连作地区,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黄…  相似文献   

14.
连作对大豆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德俭  赵九洲 《大豆科学》1996,15(4):326-331
试验通过对不同年限连作大豆生长发育的追踪调查和生物产量模拟,探讨了连作大豆产量降低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机制。结果表明:2年连作和3年连作导致叶面积(LA)、叶面积指数(LAI)、叶片的生产效率(粒/叶比)和生物产量的积累速率都有所降低,随连作年限加长而降低加剧;连作导致产量性状和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等均有所降低;2年连作和3年连作使产量降低18.6%和30.3%。  相似文献   

15.
棉花黄萎病灾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棉花黄萎病流行成灾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试验和分析,阐明了病原菌变异与致病型、气候条件中的温度、棉花品种及棉花连作有关。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植棉区棉薯连作适宜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鄱阳湖植棉区棉花与马铃薯连作的马铃薯品种,以荷兰15号为对照品种,对6个参试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植株性状、薯块性状、外观品质、产量性状以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薯3号产量最高、各方面性状均较好,中薯5号产量其次、抗病性很强,兴佳2号和荷兰15号均早熟性好、不抗病,大西洋早熟性好、植株生长最弱、产量也比较低,华彩1号为紫色马铃薯、薯个体小、产量也仅是对照的一半。因而,鄱阳湖植棉区适宜棉花与马铃薯连作的马铃薯品种推荐中署3号,赶茬口和早上市可以选择生育期稍短的兴佳2号和荷兰15号,作为特色马铃薯种植可以考虑华彩1号。  相似文献   

17.
浅谈北疆棉花高产限制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湾县是北疆重要的植棉县之一,常年植棉在3万公顷左右,占耕地面积的46.9%。近年来,沙湾县乃至北疆棉花连年减产,公顷子棉产量仅为2250kg。经调查分析,探讨了限制棉花高产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1限制棉花高产的因素1.1连作。有的地块已连续植棉超过25年。连作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肥力降低、有毒物质积累、残膜数逐年增加、有机质分解缓慢、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导致棉花对化肥的过分依赖,且产投比逐年下降,这是北疆地区低产田比例大原因之一。根据调查:多年使用氟乐灵除草剂的地块棉花根部膨大,侧根明显减少,严重抑制棉花生长发育;连作棉田…  相似文献   

18.
棉花是喜钾作物,钾对棉株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转移有重要影响。但是近年来,施氮水平不断提高,而钾肥的施用相对为少。特别是多年连作的沙质棉田,土壤缺钾尤为严重,致使棉花严重早衰,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不同生态区与经济区棉花轮连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生产条件最优越 ,潜力最大的高产、优质棉区 ,尤其自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来 ,更加强了棉花生产的地位 ,自治区的产业结构战略为“一黑一白”,生产建设兵团为“白红绿”,棉花都是拳头产品。新疆棉花自 90年代以来每年以近 6.7万公顷的面积 ,1 0万吨产量的速度递增 ,至 2 0 0 0年棉田面积将扩大到 1 0 7万公顷 ,占全疆能种棉花的县 (团场 )耕地面积 1 67.1万公顷的 64.1 %。棉田面积迅速扩大 ,初步实现了植棉区域化、专业化布局 ,但也造成作物结构相对简单 ,棉花多年连作的现象十分普遍 ,所以如何认识和解决棉花连作问题 ,是自治区…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水萝卜、油菜、菠菜等3科4种作物与连作花生实行模拟轮作对连作花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水萝卜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可以显著减轻或解除花生的连作障碍。小麦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花生的生物产量和荚果产量较未处理的连作对照分别增产23.98%和25.10%,较轮作对照分别增产7.9%和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