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F2分离群体,F3混合群体以及F3家系的性状相关表明:籽粒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在F2和F3表现基本一致。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干、湿面筋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Zeleny沉淀值与干、湿面筋含量间均显著的正相关,但Zeleny沉淀值与籽粒蛋白质含量间的相关,因组合而异,表现出相关不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说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烘烤品质同时得到改良完全有可能的。不同世代籽粒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虽有时出  相似文献   

2.
研究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亲子相关表明:在 F_1代和 F_2代,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干、湿面筋含量与中亲值和低亲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Zeleny 沉淀值在 F_1代与高亲值、中亲值及低亲值的正样关均不显著,在 F_2代,与高亲值和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F_2对 F_1仅仅干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F_3家系对 F_2单株除湿面筋含量外,籽粒蛋白质含量、Zeleny 沉淀值和干面筋含量在多数组合中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力因材料和方法而异。表现为中等偏上,其排列顺序为: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Zeleny 沉淀值。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在 F_2分离群体和 F_3混合群体的遗传表现基本一致,呈连续性分布,且存在超亲分离现象。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以偏低亲和近中亲分布为主,Zeleny 沉淀值以偏高亲和超高亲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单交F2代、回交和三交F1代群体植侏品质性状与亲本的相关性及杂种后代的分离与分布,结果表明:(1)在F2代,籽粒蛋白质、干、湿面筋含量和S.D.S沉淀值与高亲值、低亲值和中亲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在回交F1代,上述籽粒品质性状与轮回亲本也呈正相关。在三交F1代,上述各品质性状与第三亲本的正相关系数比较大,说明欲在后代中出现较多的品质性状比较好的个体,亲本的品质应比较好,在三交组合中,  相似文献   

4.
利用35个美国小麦品种×中国小麦品种组合的 F_1及其亲本,和2个组合的 F_2群体,研究了普通小麦一些籽粒品质性状及农艺性状间的相关。结果表明:(1)F_1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与其双亲相应性状的中亲值和低亲值均呈显著正相关;F_1的 SDS 沉淀值与双亲该性状的中亲值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高亲值和低亲值无显著相关;(2)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产量性状呈显著负相关或相关不显著。单株蛋白质产量与产量性状呈显著的正相关,SDS 沉淀值与产量性状,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湿、干面筋含量相关不显著。SDS 沉淀值及单粒蛋白质重量可作为杂种后代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404份各种类型冬小麦主要种质资源的6个品质性状和5个其它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综合评定。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与千粒重及蛋白质、干面筋、湿面筋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干、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沉淀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干、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角质率与出粉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出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沉淀值、干、湿面筋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出粉率与干、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干面筋与湿面筋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籽粒饱满度增加,出粉率与干面筋呈规律性增加,而蛋白质和沉淀值则无规律性变化。对各种类型种质资源综合评定表明,我国农家品种具有角质率高,籽粒色白透明,出粉率高和蛋白质、面筋含量高等优点,而沉淀值普遍俯低;国内育成品种产量水平高,综合农艺性状好,但其品质较差;国外引进品种的适应性较差,但其沉淀值明显高于国内品种,具有加工品质好的显著特点。分析了上述各类品种在品质育种中的作用。筛选出了二批品质、农艺性状兼优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用10个冬小麦新品系(种),在3个地点进行试验,考察了蛋白质含量,硬度,干、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比沉淀值。结果分析表明,品质性状中除干面筋含量外,其余5个品质性状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硬度外,其余5个品质性状地点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该试验品系(种)品质性状除受基因型影响外,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沉淀值,干、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沉淀值与干、湿面筋含量,比沉淀值,以及干、湿面筋含量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因此,蛋白质含量及沉淀值应作为小麦品质育种的重要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7.
研究 F_2分离群体,F_3混合群体以及 F_3家系的性状相关表明:籽粒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在 F_2和 F_3表现基本一致。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干、湿面筋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Zeleny 沉淀值与干、湿面筋含量间均显著的正相关,但 Zeleny 沉淀值与籽粒蛋白质含量间的相关,因组合而异,表现出相关不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说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烘烤品质同时得到改良完全有可能的。不同世代籽粒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虽有时出现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但有多数情况下为弱度的负相关,有时出现弱度的正相关。说明在不降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不变劣的情况下,提高和改善小麦籽粒品质性状或二者同步改良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 5 0 8份各种类型小麦的 6个品质性状和 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抽穗期与千粒重及蛋白质、干面筋、湿面筋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干、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沉淀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干、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角质率与出粉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子粒蛋白质含量与出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沉淀值、干湿面筋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出粉率与干、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干面筋与湿面筋呈极显著正相关。随子粒饱满度增加,出粉率与干面筋呈规律性增加,而蛋白质与沉淀值则无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6个亲本的不完全双列杂交的F1,F2代资料,分析了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变异趋势及与其他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双亲的蛋白质含量差异大,F2变异程度也大。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力较高,可在F2代选择并能获得一定的遗传进度,F1,F2代的蛋白地岑与母本的含量及双亲中亲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F2代的蛋白质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极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单交F2代、回交和三交F1代群体植株品质性状与亲本的相关性及杂种后代的分离与分布,结果表明:(1)在F2代,籽粒蛋白质、干、湿面筋含量和S.D.S沉淀值与高亲值、低亲值和中亲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在回交F1代,上述籽粒品质性状与轮回亲本也呈正相关。在三交F1代.上述各品质性状与第三亲本的正相关系数比较大,说明欲在后代中出现较多的品质性状比较好的个体,亲本的品质应比较好,在三交组合中,尤其应注意第三亲本的选择;(2)在回交F1代群体,各品质性状的分布偏向于回交系本,在三交群体中则偏向于第三亲本。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东北早熟旱地组参试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品质、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等营养品质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沉淀值、评价值、软化度相关不显著,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相关很小。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沉淀值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面团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该地区优质与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协调籽粒产量与加工品质性状,同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蛋白质优质亚基组合。  相似文献   

12.
研究4个不同类型小麦杂交组合亲本和FI代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平均表现,亲子相关和F2代不同单株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范围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母本平均值与F1代组合平均值的相关程度较高,对F1组评价有一定作用;中亲值和F1代组合平均值怀F2代单株籽粒平均值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对F2分离群体直链淀粉含量的整体水平有一定预见性;(2)4个组合F2代不同单株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呈连续性分布,但  相似文献   

13.
用两组亲本杂交的 F_1杂种及其亲本,分析了亲子相关和性状相关.结果表明:①亲子相关 F_1株高、容重与高亲呈极显著的正相关;F_1籽粒赖氨酸含量、百克蛋白质中赖氮酸含量、抽穗期与低亲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F_1籽拉蛋白质含量、沉淀值与中亲呈极显著的正相关.②性状相关蛋白质亩产量与籽拉亩产量呈高度显著的正相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亦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籽粒亩产量与千粒重、容重呈高度显著的正相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抽穗期与千拉重、容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株高与千拉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千拉重与容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籽粒赖氨酸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百克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极呈显著的负相关;籽粒赖氨酸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容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湿面筋含量与干面筋含量呈高度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不同水分胁迫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3个有代表性的强、中、弱筋春小麦品种,在防渗池中进行种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主要品质性状在不同筋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也存在显著差异。在水分胁迫下,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以及沉淀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趋势,而膨胀势显著增大。在试验条件下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粗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小麦生态育种和调优栽培研究中,需要重视水分因子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影响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5.
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传喜  阮龙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2):99-100,117
选用25个小麦品种,分析了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和相关,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极显著正相关;生物量与收获指数无明显相关;SDS沉降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硬度间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品质性状与籽粒产量、生物量呈明显负相关,与收获指数等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旱地小麦籽粒品质与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2001年度国家黄淮旱地小麦区试为材料,分析了小麦籽粒品质与若干农艺性状的关系,以及农艺性状之间,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穗与株高,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蛋白质与吸水率呈显著正相关,湿面筋与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湿面筋与沉降值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湿面筋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沉降值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蛋白质呈弱正相关,生育期与容重呈显著负相产,千粒重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据此提出旱地小麦优质与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稳定提高穗粒数,有效穗,降低千粒重,培育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7.
小麦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个小麦品种间20个杂种F1的13个性状分析表明,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较强,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较弱,其中产量性状的杂种优良最强,其顺序为单株产量>株粒数>株穗数>穗粒数。株高偏高值亲本遗传,成熟期偏晚遗传,二者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和干、湿面筋含量趋中亲或低亲遗传。  相似文献   

18.
利用68个美国小麦品种×中国小麦品种的 F_1及其亲本研究了小麦杂种 F_1的籽粒蛋白质,籽粒赖氨酸含量和 S.D.S.沉淀值的遗传行为:(1)不同组合的相对优势表明:三个籽粒品质性状均存在:倾低亲、近中亲、倾高亲及超高、低亲等遗传应象。但 F_1籽粒蛋白质含量以近中亲遗传为主;大多数组合的 F_1籽粒赖氨酸含量倾向其低亲或超低亲,说明低的籽粒赖氨酸含量主要为部分显性,显性或超显性;大多数组合的 F_1S.D.S.沉淀值倾向其高亲或超高亲,说明高的 S.D.S.沉淀值主要为部分显性或超显性。(2)F_1的籽粒蛋白质,籽粒赖氮酸含量,S.D.S.沉淀值都与双亲的平均值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在选择亲本和配置组合时,应考虑双亲的平均水平。(8)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籽粒中赖氨酸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籽拉的蛋白质含量与 S.D.S.沉淀值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选用17个小麦品种,进行了24个项目的有关产量和品质特性的测定,对所获数据予以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从而揭示性状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单株籽粒产量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赖氨酸含量等7项品质指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小麦粉碱性水保持力和膨胀势与其他品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品质差异较大的28个小麦品种的理化性状,分析了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粉碱性水保持力(AWRC)取决于籽粒硬度和可溶性戊聚糖(WEAX)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强度也密切相关;膨胀势与直链淀粉比例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SDS沉降值、和面曲线峰高极显著正相关,与Pelshenke值、和面时间相关不显著;SDS沉降值与Pelshenke值、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和面时间、和面曲线峰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SDS沉降值的化学基础是GMP,它既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也与蛋白质品质有关;和面时间和Pelshenke值则主要与蛋白质品质有关;蛋白质品质性状与膨胀势、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没有明显相关。以上说明,小麦籽粒的理化性状如硬度、可溶性戊聚糖、蛋白质性状等影响了小麦粉碱性水保持力,而膨胀势主要决定于直链淀粉的含量,多酚氧化酶与蛋白质和淀粉等性状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