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茶的定级归堆是茶叶精制加工的重要环节,是在茶叶审评的基础上,根据原料的内外品质,确定加工级,划分内外销,构成相应堆别,通过定级归堆,毛茶原料得到严格的区分归类,为以后的搭配付制,或半成品拼配,以及计划生产,打下物质基础。毛茶有收购标准样,茶叶精制有加工标准样,毛茶定级归堆也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可以说,祁毛红的定级标准至今尚不统一。  相似文献   

2.
童其超 《茶业通报》1992,14(1):41-42
祁红创制于1875年,被列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但就祁红产地来说,各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不同综合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品质差异,为了保证祁红的独特品质,在生产过程中,毛茶定级归堆就成了关键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黄山毛峰的自然条件和采制及品质规格初步探讨采用毛茶标准样和加工贸易样来作为收购和加工标准,仅有实物依据而无文字解释。为了提高制茶质量,使茶叶加工科学化、标准化并用文字表达。笔者根据省标准计量局下达的“拟定黄山毛峰品质规格和技术标准试验”课题,进行了两年试验。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祁红”一百多年来驰名国内外。但是,近几年来品质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条索松泡,身骨轻飘,色泽灰暗,外形花杂,滋味淡,香气低”等方面。如不迅速改进,必将影响“祁红”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要保持“祁红”传统品质,精制技术固然重要,但关键尚在于提高毛茶品质,只有优质毛茶,才能为精制打好基础。当前,评定毛茶品质的优  相似文献   

5.
毛茶加工从投料到均拼为半成品,成品之前,其正在加工的茶叶统称为在制品。在制品的处理是以改变毛茶的物理性状为主,改变化学性状为辅。因为茶叶的外形好坏与内质呈正相关,一般说外形好,内质相应也就好,所以在设计筛路时主要是从整理和改变毛茶的几何形状为基本出发点,以期生产出各种花色等级成品茶。绿毛茶加工筛路基本上为六大作业组成即:筛分、切断与轧碎、风选、拣剔、干燥、拼配匀堆。从在制品的处理程序和方法来看,在保证产品符合标准样水平的基础上,筛路越简单越好,这样既可减少碎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为机械化联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郑莲森 《茶业通报》1992,14(1):38-39
成品拼配是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的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毛茶进厂验收,经过拼配付制产生各路半成品筛孔茶样400余只不等,再以这一群体拼配成为同级品质水平的整体。要求符合各级的加工统一标准样外形内质二大项目、八个因子规格。外形指条索、整碎、色泽、净度,内质指香气、滋味、水色、叶底嫩匀度。力求各个因子品质平衡,切实防止产生忽高忽低。做到严格对样加工,严格对样拼配、严格对样出厂。  相似文献   

7.
黄星明 《茶业通报》1992,14(2):35-36
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习惯以产地命名。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品种不同,其红毛茶外形内质都有各自的特点。现将本人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归纳如下。一、精制的目的精制茶厂收购的红毛茶,品质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必须经过精制加工才能符合国内外销售的品质要求。精制目的有: 1.划分品级:通过精制加工将毛茶的老嫩、形状、轻重划分清楚。嫩叶做出的毛茶条索细紧而重实,老叶做出的毛茶条索粗而轻飘。划分品级,除了分别老嫩,也分别形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出口绿茶特别是眉茶品质下降,传统风格减弱。这是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中严重的潜在危机。质量下降的原因,除政策上的不完善和执行中存在偏差之外,在生产、加工和过多的流通环节中也存在若干的意识和技术问题。本文就精制茶厂的原料和成品拼配、工艺技术,作初步研讨,以探求改进与提高品质的有效途径。Ⅰ、原料的拼配及付制原料的拼配付制是在毛茶验收归堆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所付制的毛茶进行合理的选  相似文献   

9.
“祁红”之所以品质优良,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在制作上是由传统的,严格的加工技术所决定。从采摘鲜叶到加工,毛茶和加工成箱,各道工序的掌握都十分精细,有科学的要求与规定。现就祁毛红加工的拼配与匀堆成箱的技术略述如下: 一、毛茶的拼配付制:为了便于加工,毛茶付制必先拼配。同一等级的毛茶,其季別和产区不同,所形成的品质差异能直接影响成品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0.
毛茶审评是一项政策性较强,技术性较高、直接与群众见面的工作。是否执行对样评茶、按质论价的价格政策,是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到品质的提高和降低。近几年,我国茶叶品质的下降与毛茶审评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关系。本文着重谈谈红毛茶审评中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执行舒炒青标准样的由来我国茶叶产区辽阔,各茶区自然环境不同,茶树品种繁多,各有特点,制法不同,产品花色多样,品质也不一致。在收购业务中的毛茶标准是按产区、气候、制茶技术及毛茶品质特点等不同,分别制定的。滁县地区社队种茶从七○年才开始,国营茶场的产量很少,毛茶品质尚未稳定,标准样无法建立。当时,安徽省茶叶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关于茶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近年来以粤泰 A配组的杂交稻制种实践,分析了三系杂交稻种子纯度控制的技术要点:培育高纯度的亲本种子;采取安全的隔离措施;抓好生育期管理;把好收割前的检查、抽查关;把好收割关;把好加工、包装、贮藏关.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屯绿”品质一再下降。在这振兴中华的今天,“屯绿”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将有很大影响,提高“屯绿”品质,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影响“屯绿”品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第一毛茶品质的优劣,是决定屯绿品质的基础。只  相似文献   

14.
贵州普洱茶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茶是一种特殊品质的发酵陈茶。原产于云南省普洱县 ,故按地名命名为“普洱茶” ,我国广东沿海和东南亚、港澳同胞习惯饮用普洱茶。随着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多年实践 ,成功地将绿毛茶经过自然氧化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很受消费者青睐。现在大叶茶 ,中小叶种茶都可以做普洱茶。原桐梓茶厂厂长、中华创新发明家樊英寿同志创制普洱茶加工工艺如下 :1 原料 绿毛茶、炒青茶、烘青茶、晒青茶等毛茶及高档头子茶均可列入加工普洱茶原料。2 毛茶付制毛茶进入加工厂仓库按级归堆 ,付制。要求是老嫩基本一致 ,增进其发酵的匀度 ,有条件的加工厂亦可分筛…  相似文献   

15.
炒青绿毛茶审评时,对外形条索园紧,完整,有峰苗等因素有严格要求。以外形定级,内质提等。说明做好干毛茶外形条索尤为重要。各档茶成条率高低影响着精制成品茶的制率高低,对提高经济效益有着深远意义。揉捻是形成绿毛茶成条率高低的主要技术关键之一。然而,迄今茶叶工作者对揉捻技术的掌握往往是单纯机械地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各档茶的揉捻标准是不够科学的。而且加压原则轻—重—轻,概念较为含糊,使操作者难以掌握运用,往往造成茶条松、扁、碎的现象。鉴于此,笔者就多年生产经验,提出浮浅之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红碎茶品质的物质基础在鲜叶的嫩度、匀度与鲜度等,一般以一芽二,三叶初展为主。红碎茶的色、香、味品质的形式,是初制中的物理与化学变化的结果,也就是初制中各个工序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红碎茶按标准样交售给国家,必须经过把毛茶进行精制加工的过程。初制时应分为提毫,一至四次切和茶尾。因一次切的毛茶净度好、色泽乌润、梗少,  相似文献   

17.
黄星明 《茶业通报》1995,17(1):35-36
浅谈工夫红茶拼堆技术黄星明(湖南省平江茶厂)拼堆也叫匀堆,就是按照技术部门开具的成品拼配通知单,将毛茶经筛制加工成的筛号茶,依据小样所拼的筛号茶级档、花色、件数、数量分层分次交叉混和均匀,使整批成品茶的品质、重量、容重等项因子前后一致。它是精制加工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茶叶素以品质风格独特而蜚声于国内外,但近年来,茶叶质量有所下降,本文拟就如何提高茶叶品质在收购环节上所存在问题,提出粗浅的认识,以供共同讨论。茶叶商品生产在收购环节上所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毛茶收购品质把关不够严。毛茶收购是执行商品样价政策的具体体现,它关系到  相似文献   

19.
毛茶审评是茶叶收购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条例规定及对照标准样茶来鉴定毛茶品质的优次,评定其等级和收购价格,并可对茶叶品质、生产起到指导、促进和提高的作用。毛茶审评的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茶价政策;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到茶叶生产的发展;关系到外贸、内销的信誉和需要。总之,毛茶审评是一项政策性、经济性、群众性很强的技术工作,而收购站评茶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又是保证审评正确性的关键,至为重要。但当前基  相似文献   

20.
沱茶是我国特有的绿毛茶再加工茶类。起原于明代,是由饼茶演变而来。外形圆正。松紧适度;色泽暗褐油润;滋味醇厚紧口,汤色橙黄明亮,具有馥郁陈香。近年来,沱茶在产量、品质、销路上都有较大变化,早已进入国际市场的云南“下关沱茶”,畅销法国、意大利、西德、美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四川重庆沱茶去年也开始出口。在国内市场上,品质较优的沱茶一直供不应求。沱茶品质的究究结果初报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