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献林 《麦类作物》1999,19(4):27-30
本文简述了匈牙利的小麦生产及育种情况,重点介绍了匈牙利农业研究所的小麦育种体制,小麦育种方法以及在小麦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我国的小麦育种实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匈牙利的小麦生产及育种情况,重点介绍了匈牙利农业研究所的小麦育种体制、小麦育种方法以及在小麦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我国的小麦育种实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小麦单倍体育种是加快小麦育种进程、提高小麦育种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小麦单倍体育种的几种方法作了简单的比较,并着重研究和论述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玉米(Zea mays)杂交培育小麦单倍体的机制、方法和过程,以及取得的理想结果。还指出了影响单倍体胚和植株频率的各种因素。认为小麦与玉米杂交将成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小麦单倍体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超级小麦及其育种方法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本文提出了超级小麦的概念和指标 ;从小麦的超高产潜力、高产典型、特异育种资源及产量与品质的关系等方面 ,论证了超级小麦育种的可行性 ;并提出了常规超亲育种、基因转化育种、一系法利用杂种优势、操纵物候期育种和生理特性改良育种等 5种超级小麦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带动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快速应用。小麦育种的主要任务是将不同来源的优良基因进行重组获得广泛的遗传变异,并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基因型。DNA分子标记技术可以作为小麦育种的重要工具,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对农作物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综述常规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远缘杂交育种以及分子设计育种等技术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小麦育种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小麦育种过程的灰色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小麦定量化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小麦育种过程的灰色理论,提出了包括小麦育种目标性状灰色关系分析,小麦亲本灰色分类,小麦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小麦单株灰色选择,小麦品种灰色多维综合评估、小麦品种灰色布局、小麦品种灰色相似性栽培等理论,简要地介绍了这些理论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种理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东北春麦区是中国强筋小麦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化进展较大:创建的强筋小麦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已成功运用于东北春小麦育种之中;选育推广的优质高产多抗强筋小麦新品种,使当地小麦主导(栽)品种实现了强筋化;创建的强筋小麦基因库和多赢产业化模式,为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与物质保障。本文总结了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进展,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未来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一些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推动东北春麦区乃至中国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小麦定量化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小麦育种过程的灰色理论,提出了包括小麦育种目标性状的灰色关系分析、小麦亲本灰色分类、小麦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小麦单株灰色选择、小麦品种灰色多维综合评估、小麦品种灰色布局、小麦品种灰色相似性栽培等理论,简要地介绍了这些理论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种理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黑麦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黑麦属(Secale cereale)是小麦的近缘植物,是改良小麦抗病性、品质和产量等性状的重要外源基因供体,通过染色体工程方法结合常规育种可以将黑麦基因导入小麦,丰富小麦的遗传变异。为了了解目前黑麦在小麦育种中应用的现状,总结论述了黑麦基因向小麦转移的不同方式、黑麦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并对黑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黑麦有益基因向小麦的转移,进一步扩大黑麦优良基因在小麦育种和生产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复等位多态特性”的发现 小麦矮化育种导致了“绿色革命”,矮秆基因已成为现代小麦育种的主要遗传支撑。但当今世界小麦育种仍局限于使用隐性矮源,已发现、报道的显性矮源均因植株极度矮化而未能在小麦育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不但存在着“遗传脆弱性的潜在威胁”,而且由于现代小麦育种的理想株高仍然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缺少株高在70~80cm左右的单基因矮源。因此,开拓小麦育种新矮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南农业大学麦类  相似文献   

12.
小麦异代换系是育种的宝贵种质资源。重视开发利用小麦异代换系种质资源,对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及我所初步研究工作,对小麦异代换系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小麦的高产育种途径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了小麦高产育种的6种途径.从小麦育种的历史看,随着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提高,所需要协调的性状不断增加,从少数性状的协调到多性状的协调,从形态性状的协调到生育动态性状的协调,育种难度逐步增大.小麦高产育种就是不断协调各个性状关系,挖掘小麦光能利用潜力,促进光合产物的分配向经济产量倾斜.现阶段小麦自身的光合利用潜力尚未全部发挥出来,通过株型、生育动态的调整还可提高小麦的产量潜力.小麦育种的更高阶段是提高小麦自身光合机能.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成就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河南省近40年来小麦诱变育种的成就。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起始于60年代初期,1976年育成第一个品种,之后的20年进展较快,迄人诱变育成小麦新品种8个,空一间接利用育成小麦新品种10个,无论是诱变育种的手段还是方法都有了明显改进和提高。本文还从育种的进一步积累、诱变手段的进一步改进等方面入手,对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小麦异代换系是育种的宝贵种质资源,重视开发利用小麦异代换系种质资源,对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及我所初步研究工作,对小麦异代换系在小麦育种中有利用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超级小麦育种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我国小麦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对小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入WTO后小麦市场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要求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益。形势要求我国小麦单产要有突破性提高。品质要有大幅度改善。因此“超级小麦”成为新世纪小麦育种的标志,并具有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本文分析了“超级小麦育种”提出的背景。论述了超级小麦的概念和目标。就超级小麦种质创新、育种策略、育种技术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产量构成、源一库关系协调和物候发育控制三个方面提出了超级小麦育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应农业出版社之约,吴兆苏教授从1985年开始编写的《小麦育种学》,历时三年,于1988年3月完稿,1990年初出版。中国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金善宝教授为该书作序,该书共十五章: 小麦生产发展与小麦育种;小麦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小麦常规育种方法论;小麦的轮回选择与群体改良;小麦单倍体的诱发与应用;小麦诱变育种;杂种小麦的选育;小麦的远缘杂交;小麦产  相似文献   

18.
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毁灭性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减轻小麦赤霉病危害最经济环保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赤霉病抗性种质资源的发掘及其在常规育种中的应用、抗赤霉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赤霉病转基因育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在加强小麦赤霉病抗性机理研究的同时,结合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加快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9.
超级小麦育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级小麦育种,是21世纪的主攻目标,选育9 750~11 250kg/hm2超级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育种工作者共同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也是笔者常思久盼的育种目标的幻想。为加快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步伐,尽早达到育种目标,针对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的产量潜力、目标及主攻难点、选育途径进行了探讨,并为该品种的选育成功而奠定理论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成就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河南省近40 年来小麦诱变育种的成就。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起始于60 年代初期,1976 年育成第一个品种,之后的20 多年进展较快,迄今共诱变育成小麦新品种8 个,突变体间接利用育成小麦新品种10 个;无论是诱变育种的手段还是方法都有了明显改进和提高。本文还从育种材料的进一步积累、诱变手段的进一步改进等方面入手,对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