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果菜》2010,(10):52-52
<正>临沂市农业委员会于2010年6月22日召开"沂蒙春"杯第六届临沂市名优茶暨大宗茶评比活动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评比结果并进行了颁奖。本次参评的茶叶共有62个厂家选送的155个茶样,经由国家和省品评专家组成评委会,按照国家名优茶和大宗茶的评比标准,进行了科学、公正的评审,共评出莒南县富源春茶厂选送的亮青牌富源春等10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4月25—26日,"辽宁茶商陕西茶区行"活动在汉中举办。该活动由陕西省农业厅主办,陕西省园艺蚕桑站、陕西省茶产业促进会、辽宁省茶业协会承办,汉中市农业局、汉中市茶产业办公室协办。辽宁茶商40余人走进汉中茶区,先后考察参观了西乡县天赐秦韵茶业公司、江塝茗园、汉南茶业公  相似文献   

3.
《现代园艺》2020,(5):8-10
为比较研究山西特产"泗交绿茶"与绿茶名品汉中仙毫、日照绿茶和信阳毛尖茶叶的抗氧化活性,测定4种茶叶含水率、水浸出物、总酚和黄酮含量,并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山西特产"泗交绿茶"含水率和水浸出物较低;总酚含量较低,为210.90±8.46 mg/g;黄酮含量最高,为8.53±0.23 mg/g;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FRAP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分别为1819.09±33.83μmo L/g、2637.31±34.11μmo L/g和1219.20±33.28μmo L/g Trolox含量;总酚与茶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绿茶抗氧化活力的评价依据。山西特产"泗交绿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力,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4.
<正>1承古开今,稳步发展自古以来,南方出嘉木,秦巴产佳茗,汉中、安康一带是陕茶源头。唐朝人陆羽在其《茶经》中将全国的茶产地划分为八大片区,即"八之出",其中"山南"茶产区就包含"金州、梁州","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生褒城、金牛二县山谷。"可见,陕茶历史久远。随着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唐代"茶马互市"以及宋、明的"茶马法"实施,为当时"山南茶"(即今天紫阳茶、陕青茶、炒青茶)开辟了广  相似文献   

5.
红茶中茶色素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茶色素是红茶生产过程中茶多酚类物质经过多种氧化形成的,是决定红茶品质特征的关键物质,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作用。文章对其功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汉中是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密集分布区,也是陕西猕猴桃"东扩南移"战略部署地,发展猕猴桃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目前全市猕猴桃种植面积逾7万亩,挂果面积近2万亩。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通过苗木、接穗和农事操作等途径快速传播,在汉中猕猴桃产区从无到有,呈逐年加重之势。调查发现,该病在汉中猕猴桃产区发病时间主要在早春,其危害程度与冬春时节的低温  相似文献   

7.
不同季节红茶的感官品质及内含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山东省泰安地区红茶产品的品质情况,选用当地春、夏、秋三季的红茶为试验样品,分别进行了感官审评和内含生化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泰安地区春季红茶感官品质在香气、滋味、汤色方面得分都相对较高,而秋季红茶的品质得分则相对偏低。经生化成分测定发现春季红茶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正茶,几千年来一直与中国人的生活紧密相关,上至文人雅士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对茶推崇备至,饮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独特文化。各个时期都能探寻到令人香气扑鼻身临其境的啜茗妙文,唐朝茶文化进入全盛时期,茶圣陆羽的《茶经》横空出世,这不仅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也是一部将饮茶的格调和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巨作。诗仙李白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一诗中写道:"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2月6日,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举行陕西省"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研讨会暨首批颁证仪式。当天,有7种产品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包括眉县猕猴桃、太白高山蔬菜(甘蓝、花菜、白菜、萝卜)、石泉县"中球牌"黄花菜、陕西西乡鹏翔茶叶(红茶、绿茶)、宁强银杏叶、横山大米、靖边马铃薯。此外,我省还有6种产品已经通过第三方评定机构现场评  相似文献   

10.
茶树起源我国南方,品种丰富。十堰作为北缘茶区,尽管地处丹江口水库核心保护区,生态条件优越,但茶树品种相对单一,主打产业单品绿茶特色不明显,已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上升的品质需求。茗科1号(金观音)是以铁观音为母本,黄金桂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的无性系新良种,具有明显的品种香,在南方多雨地区是优良的红茶和乌龙茶适制品种,通过在半干旱北缘茶区引种茗科1号茶树,开展其绿茶适制性比较。结果表明,南方茶树品种茗科1号在十堰引种表现良好,成活率高、适应性强,发芽较本地群体种早,百芽重远高于本地群体小叶种,但抗寒性较弱。制茶品质方面,茗科1号内含物丰富,1芽2叶制成烘青绿茶花香明显,滋味鲜醇,品质显著优于本地群体种。该品种在北缘地区适应性强,适制绿茶,尤其是其品种特有香气可极大提高烘青绿茶品质,丰富北缘茶区绿茶产品。同时该研究还为拓展南方优质茶树品种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主栽茶树分属两个变种,即中国种和阿萨姆种。中国种叶小,分布广泛,适合制作绿茶等六大类茶;阿萨姆种叶大,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冬季温暖的亚热带地区,适合制作红茶和普洱茶。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教授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华大基因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团队,以国家级茶树品种舒茶早  相似文献   

12.
《蔬菜》2017,(1)
<正>本期向您推荐——"京研"牌伊丽莎白甜瓜"京研"牌伊丽莎白甜瓜为一代杂交种,由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日本引进亲本,经多年选育而成,我"中心"是该品种在国内率先制种的单位。该品种果实正圆形,黄皮,白肉,具芳香。冬春日光温室早熟栽培,单瓜质量500~1 000 g;春季大棚栽培,单瓜质量1000~1 500 g;含糖量13%~18%,早熟,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瓜菜》2014,(1):74
<正>本期向您推荐——"京研"牌伊丽莎白甜瓜"京研"牌伊丽莎白甜瓜为一代杂交种,是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日本引进亲本,经多年选育而成,我"中心"是该品种在国内最早的制种单位。该品种果实正圆形,黄皮,白肉,具芳香。冬春日光温室早熟栽培,单瓜重500-1 000 g;春季大棚栽培,单瓜重1 000-1 500 g;含糖量13%-18%;早熟,抗病性、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以罗望子和茶叶为主要原料,研究罗望子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罗望子原汁适宜浸提条件为温度50℃、时间60 min,茶的适宜浸提条件为温度25℃、时间30 min;罗望子茶复合饮料营养丰富、芳香浓郁、口感怡人,罗望子绿茶复合饮料的色泽、气味和口感均优于罗望子红茶复合饮料.  相似文献   

15.
龙脊大叶茶是广西地方特色群体种,本文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将晒青工艺应用到龙脊大叶茶的红茶加工过程中,并对干燥工序的足火温度设置对比试验,通过检测茶样内含物含量、茶色素含量及感官审评来研究加工工艺对龙脊大叶茶红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蔬菜》2016,(12)
正本期向您推荐——"京研"牌伊丽莎白甜瓜"京研"牌伊丽莎白甜瓜为一代杂交种,由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日本引进亲本,经多年选育而成,我"中心"是该品种在国内率先制种的单位。该品种果实正圆形,黄皮,白肉,具芳香。冬春日光温室早熟栽培,单瓜质量500~1000g;春季大棚栽培,单  相似文献   

17.
桑叶为主料,以红茶、绞股蓝为辅料,分别设置3质量水平进行复配,研发最佳等级复合袋泡茶。对正交试验设计的9个配方茶进行感官综合评价,选出优级配方3个,其中,以配方桑叶∶红茶∶绞股蓝=2.0∶0.4∶0.1质量配比时最优,氨基酸、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最高,且咖啡碱含量低,确定为最佳配方茶。  相似文献   

18.
资源县是广西产茶县之一,研究和开发红茶,旨在填补资源县红茶生产历史的空白,带动资源县茶叶发展.试验以红条荼传统加工工艺为基础,将乌龙茶加工工艺中的晒青工序应用到资源县野生茶红条茶加工上,增加复揉工序,对不同晒青时间、揉捻时间、揉捻次数、发酵时间、烘焙温度等进行对比,感官审评样品茶的品质差异情况.结果表明,资源县野生茶红条茶加工工艺的最佳工序及其技术参数是:鲜叶晒青0.5 h→萎凋20 ~ 24 h→揉捻1 h→发酵3.5~5h→复揉0.5~0.7h→120℃初烘0.5h→85~90℃足烘0.7h.  相似文献   

19.
《蔬菜》2016,(2)
正本期向您推荐——"京研"牌伊丽莎白甜瓜"京研"牌伊丽莎白甜瓜为一代杂交种,由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日本引进亲本,经多年选育而成,我"中心"是该品种在国内率先制种的单位。该品种果实正圆形,黄皮,白肉,具芳香。冬春日光温室早熟栽培,单瓜质量500~1 000 g;春季大棚栽培,单瓜质量1000~1 500 g;含糖量13%~18%,早熟,抗病性、  相似文献   

20.
《蔬菜》2018,(4)
正本期向您推荐——"京研"牌伊丽莎白甜瓜"京研"牌伊丽莎白甜瓜为一代杂交种,由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日本引进亲本,经多年选育而成,我"中心"是该品种在国内率先制种的单位。该品种果实正圆形,黄皮,白肉,具芳香。冬春日光温室早熟栽培,单瓜质量500~1 000 g;春季大棚栽培,单瓜质量1000~1 500 g;含糖量13%~18%,早熟,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