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芒果多酚的微波萃取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提取芒果多酚最佳工艺条件及芒果多酚的抑菌作用,采用微波萃取法对芒果核多酚进行提取,并用滤纸圆片法测定其粗提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芒果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g∶mL)、微波功率385 W、提取时间1min、抽提3次,在此条件下芒果多酚提取率达10.56%。芒果多酚溶液的抑菌效果为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其对应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mg/mL、0.2mg/mL、0.4mg/mL、0.5mg/mL。结论:芒果多酚具有一定的抑菌能力,可用于食品贮存与加工。  相似文献   

2.
女贞子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女贞子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不同稀释度女贞子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女贞子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31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62 mg/ml,枯草芽孢杆菌MIC为4 mg/ml,MBC为8 mg/ml。[结论]女贞子能有效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天然副产物荞麦壳水提取物对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以甜荞麦壳为材料,热水为提取溶剂,浓缩干燥后得到荞麦壳粗提物质,进一步使用大孔树脂纯化后进行最小抑制浓度(MIC)和抑菌圈试验。结果表明:荞麦壳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菌活性。荞麦壳粗提物的MIC分别为大肠杆菌10 mg/m L,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为20 mg/m L。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后的样品的抑菌圈明显大于粗提物,证明荞麦壳水提取物中抑菌活性的主要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小花棘豆总生物碱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小花棘豆总生物碱的抑菌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研究小花棘豆总生物碱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影响小花棘豆总生物碱抑菌效果的因素.[结果]小花棘豆总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菌作用;其对乳房链球菌和化脓链球菌的MIC为6.3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6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0.8 mg/mL.生物碱在不同pH值下的抑菌活性发生变化;高温使其抑菌活性消失;紫外照射对其稳定性没有影响.[结论]小花棘豆总生物碱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两种石斛多糖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  丁长春  李付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753-5754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多糖和金耳石斛多糖在体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抑菌圈法研究2种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铁皮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抑菌圈直径为15.8 mm;金耳石斛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MIC为0.5%,抑菌圈直径为12.8 mm。[结论]体外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金耳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抗氧化性及抑菌性更好的多糖应用于药品及保健品中,以干制品的香菇和茯苓为原料,经过热水浸提和醇沉后分别提取出香菇多糖、茯苓多糖和香菇茯苓混合多糖,比较3种多糖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抗亚硝胺合成能力及其抑菌性。结果表明:在5mg/mL浓度下,香菇茯苓混合多糖、茯苓多糖和香菇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37.11%、18.34%和21.56%。当多糖浓度为2.0mg/mL时,香菇茯苓混合多糖的还原能力明显大于香菇和茯苓多糖;当多糖浓度为2.4mg/mL时,香菇茯苓混合多糖对亚硝胺的阻断率为41.48%,分别比香菇多糖和茯苓多糖高10.59%和12.2%;当多糖浓度为20mg/mL时,香菇茯苓混合多糖、香菇多糖和茯苓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4.24~15.75mm、11.57~12.25mm和11.20~11.76mm。香菇茯苓混合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5mg/mL、1.0mg/mL和1.0mg/mL。  相似文献   

7.
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检测了西兰花叶中硫苷酸水解产物(ITCS)对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敏感性及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沙门氏菌建立感染小鼠模型,观察其体内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硫苷酸水解产物(ITCS)的稀释抑菌效果逐渐降低、呈现剂量效应;同一浓度点ITCS的抑菌效果,其大小顺序依次是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埃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西兰花叶粉硫苷水解产物(ITCS)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40,即为0.234μmol/mL;而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硫苷水解产物(ITCS)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80,即为0.117μmol/mL;ITCS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沙门氏菌的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体内的抗菌效果优于伤寒沙门氏菌.试验表明,ITCS具有一定的体外和体内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浓林  于泉林  武宝悦  张敏  赵永强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230-2232,2273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了扁柏醇和托酚酮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扁柏醇和托酚酮均对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扁柏醇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300和100 μg/mL,MBC均为300μg/mL;托酚酮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100和50 μg/mL,MBC分别为300和100μg/mL.通过不同浓度的扁柏醇和托酚酮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比较,推测其活性基团为羟基和酮基.  相似文献   

9.
采用纸片扩散法、二倍稀释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油樟叶总黄酮、总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3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油樟叶总黄酮、总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均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其MIC分别为16.000、8.000、16.000 mg/m L和16.000、16.000、32.000 mg/m L,MBC分别为16.000、16.000、32.000 mg/m L和16.000、32.000、64.000 mg/m L。油樟叶总黄酮和总多糖均明显干扰受试菌的正常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抑菌圈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倒提壶地上部分醇提物的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水相4个极性部位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5种细菌及可可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多主棒孢霉和尖孢炭疽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差异较大。石油醚相对5种供试的细菌菌株均无作用;氯仿相对大肠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3 mg/mL;乙酸乙酯相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2 mg/mL;水相仅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0 mg/mL。氯仿相对腐皮镰刀菌的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1.48 mg/mL;乙酸乙酯相对可可葡萄座腔菌和多主棒孢霉抑菌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1.78 mg/mL和0.63 mg/mL;石油醚相和水相的抑真菌活性相对较弱。石油醚相、氯仿相和水相对供试真菌中的部分菌种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7,(10):1698-1701
为了探讨微波法提取马铃薯皮渣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通过正交设计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以优化出最佳提取工艺,并利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马铃薯皮渣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剂乙醇浓度为55%、料液比为1∶25(g/m L)、微波功率50 W、微波时间40 s,多酚提取量为3.02 mg/g;抑菌效果分析显示,从马铃薯皮渣中提取得到的多酚均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菌的最低质量浓度均为10 mg/m L,在这3种菌中,大肠杆菌对其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鲶鱼部分组织抗菌肽抗菌功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酸提取法提取鲶鱼表面黏液、皮肤、鱼肉、内脏等不同组织抗菌肽,采用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受试菌,采用滤纸片法,比较不同组织抗菌肽对不同菌种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各组织蛋白质含量分别为黏液0.336mg/mL、皮肤1.629mg/mL、鱼肉10.284mg/mL、内脏0.562mg/mL。内脏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且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10.73mm。  相似文献   

13.
王宪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15-1415,1452
[目的]为竹荪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竹荪多糖,用抑菌圈法测定竹荪多糖的抑菌效果,研究竹荪多糖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将含有竹荪多糖的纸片置于涂布黑曲霉、草酸青霉、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板上,均出现抑菌圈,且真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细菌的抑菌圈直径;竹荪多糖对5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0、2.50、5.00、5.00、2.50 mg/ml。[结论]竹荪多糖对黑曲霉、草酸青霉、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真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细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魏菇多糖的聚酰胺层析脱色工艺及其抑菌活性。[方法]以新疆阿魏菇为原料,采用水浴浸提法提取阿魏菇多糖,以蛋白脱除率、多糖保留率和脱色率为指标,探讨聚酰胺用量、去离子水用量以及洗脱速度对阿魏菇多糖脱色的影响,并研究阿魏菇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酿酒酵母的抑菌活性。[结果]聚酰胺层析法为阿魏菇多糖最佳的脱蛋白方法,其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聚酰胺用量为60 g(粗多糖的3000倍),聚酰胺柱用1.5倍柱体积的去离子水以1.5 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在此工艺条件下,蛋白质脱除率达到93.6%。阿魏菇多糖对黑曲霉和酿酒酵母没有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6.250和3.125 mg/ml,且抑菌活性与多糖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聚酰胺层析工艺可用于阿魏菇多糖的脱色。  相似文献   

15.
无花果叶中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碱法对无花果叶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以金黄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曲霉、根霉5种菌为供试菌种,对其有效成分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花果叶提取物对5种试验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抑菌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根霉抑菌效果最强,其次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曲霉,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弱。  相似文献   

16.
白花地胆草对常见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白花地胆草的水煎煮液和乙醇提取液,测定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灭菌前后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3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两种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小于其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两种提取液经121℃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强。可考虑将白花地胆草用于食品、化妆品防腐等领域,以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麻疯树叶中提取抑菌液并测定了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麻疯树叶提取液对常见食品腐败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抑制腐败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156mg·L-1,抑制枯草芽孢杆菌、根霉菌和青霉菌的MIC为0.625mg·L-1,抑制曲霉菌和酵母菌的MIC分别为0.313和1.25mg·L-1;在相同时间内,麻疯树叶提取液含量越高,抑菌率就越高,同一含量提取液的作用时间越长,抑菌率也就越高,热处理对其抑菌效果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芨多糖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提醇沉法提取白芨多糖,应用滤纸片法研究白芨多糖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测定大肠杆菌菌液的电导率、碱性磷酸酶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探讨白芨多糖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白芨多糖对4种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20mg/m L的白芨多糖抑菌效果较好,白芨多糖可导致大肠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引起细胞内容物外泄而起到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取常压煎煮、高压煎煮、乙醇冷浸渍、微波提取四种方法提取银杏叶活性物质,并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三种菌检测银杏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其抑菌效果随提取方式、菌种和浓度的不同而有差异,温度对其抑菌效果没有影响,银杏叶活性物质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肉桂精油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肉桂精油的抑菌效果,本试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4个菌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抑菌圈法和双倍稀释法对肉桂精油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抑菌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对4个菌种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00,200,200,400 μL/mL.同一浓度的肉桂精油对4个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大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0.51 ~45.02 mm)>黑曲霉(22.52~43.07 mm)>枯草芽孢杆菌(19.52 ~ 25.51 mm)>大肠杆菌(10.52 ~ 25.86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