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施好果后肥,促进树势恢复 挂果期葡萄大部分营养被果实吸收,采收后尽快恢复树势是葡萄采后管理的重点.及时施好果后肥,一般666.7 m2施复合肥15 kg,也可用0.6%宝力丰1号、0.2%~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二三次根外追肥,一般每隔10d喷1次.如果树势旺盛,则可少施或不施,以防新梢徒长.  相似文献   

2.
<正>补充营养,恢复树势,保来年高产量、高品质!葡萄釆收后到落叶休眠之前,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关键管理时期。这一阶段的管理直接影响和决定来年葡萄的树势、发芽早晚、整齐度、产量与品质。为此农心公司经多年研究总结出葡萄采收后管理技术,以帮助广大果农做好葡萄采后管理,确保来年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3.
<正>葡萄园的肥水管理关系到树势、果实产量和品质,同时影响下一年葡萄生长,因此肥水管理非常重要。以下总结的葡萄果园肥水管理要点,谨供果农朋友参考。催芽肥。在葡萄萌芽前施入,以氮肥为主,目的是促进发芽整齐,叶片肥厚,花序健壮。如果树势过旺,春季又不甚干旱,此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地处寒地,秋季早霜常使葡萄受冻,特别是抗寒力较低的品种常常受到危害。秋季果实采收后,树体的营养由采前向果实输送而转向积累,同时也是树势进行恢复的重要时期。因此,加强葡萄园的秋季管理可增加枝蔓的营养贮备,促进花芽分化,增强枝蔓的抗逆性,促进枝蔓...  相似文献   

5.
枣树果实从采取完毕到落叶越冬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此期树体的营养由采前向果实输送而转向自身积累,是恢复树势的重要时期。加强采后管理,可增加树体营养贮备,恢复树势,增强树体的抗逆性,为来年丰产、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管理措施如  相似文献   

6.
枣树果实从采收完毕到落叶越冬还有较长一段生长时间。此期树体的营养由采前向果实输送而转向自身积累,是恢复树势的重要时期。加强采后管理,可增加树体营养贮备,恢复树势,增强树体的抗逆性,为来年丰产、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1防治误区 1)重视化学防治,轻视病害预防。果农一般不见发病不用药,而喷药防治时又随意加大农药浓度,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很差。2)重视树上管理,轻视地下管理。秋冬季不深耕,秋季施有机肥数量不足或不施,葡萄生长所需营养主要依靠生长季节追施化肥。3)重视采前管理,轻视采后管理。葡萄采收前,各种管理措施都能及时应用,葡萄采收后就放弃管理,导致树形紊乱,树势弱,侵染源年年不断。  相似文献   

8.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不同剂量UV-B对葡萄果实中多酚含量及PAL活性的影响,为人为调控葡萄果实乃至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成熟葡萄果实进行UV-B照射0 min(对照)、15 min、30 min、45 min、60 min、120 min,并随机取样测定果实中总酚、黄烷醇类多酚及PAL活性,结果表明:采后UV-B处理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诱导采后葡萄果实多酚类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9.
病原真菌对葡萄采后果粒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从采后落粒的葡萄果实上分离的7属病原真菌, 分别回接健康果实的方法, 比较分析了各种病原真菌对果粒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 、链格孢菌(Alternaria ssp. ) 和镰刀菌(Fusarium sp. ) 是引发葡萄果实采后落粒的主要病原。通过田间与采后的防菌措施对葡萄采后脱落进行了控制处理, 进一步证明了病原真菌在葡萄采后果粒脱落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葡萄实际生产中 ,也常出现套袋果面粗糙、日灼及裂果等情况 ,究其原因主要有 :树势过旺或过弱 ;幼果期用药不当 ;纸袋质量差 ;施肥浇水不科学 ;病虫危害及环境条件变化剧烈等。所以 ,对于套袋葡萄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才能保证其外观质量的提高。1 稳定树势 调整树势 ,使之达到中庸偏旺。对过旺树体适量增加结果量 ,减少化肥用量 ,增施有机肥 ;对过弱树体 ,则减少结果量 ,增加肥水和改良土壤 ,以复壮树势。2 幼果补钙 葡萄对钙的吸收是依靠蒸腾拉力随水分转移到果实中去的。幼果期果实对钙的吸收量大 ,约占全年需量的 70 % ,套袋后 ,…  相似文献   

11.
徐钰英 《西南园艺》2002,30(1):55-55
大粒优质无核葡萄———皇家秋天  皇家秋天是美国加州最新推出的特大粒无核品种 ,1 999年引入我国 ,属欧亚种。该品种树势中等健壮 ,果实从开花到成熟约1 0 0天左右 ,在山东临清 8月下旬成熟 ,为晚熟品种。果穗大 ,圆锥形 ,多岐肩 ,平均穗重 650 g ,果粒大 ,卵圆或倒椭圆形 ,紫黑色 ,外皮蜡质 ,平均粒重 8~ 1 0 g,若采用激素处理 ,果粒可增长到1 2~ 1 5g。果肉脆甜 ,肉质黄绿色 ,半透明 ,可溶性固形物 1 8% ,成熟后果实可在树上保存到入冬时。采前不裂果 ,采后不落粒 ,耐贮运性好。  反季节葡萄———早丰  反季节葡萄栽培 ,即…  相似文献   

12.
<正>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主要的葡萄叶部病害,它不仅侵染叶片,还侵染果实。葡萄感病后,可导致叶片早期脱落,果实品质变劣,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1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幼果等幼嫩组织。叶片发病,初期呈现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展为淡黄色多角形病斑,直  相似文献   

13.
针对幸水梨生产栽培上出现果实大小不均、裂果、树势弱等现象,对其生长习性、不同年龄期栽培及疏花疏果、套袋、激素运用、果实采后管理等各方面配套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出适合幸水梨棚架栽培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杏果成熟早,自采后到落叶的时间很长。在这段时间内,若能加强管理,对增强树势,增加翌年果品产量的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加强杏园采后管理不容忽视。 1、中耕:果实采收后应进行全园中耕松土,除去杂草,中耕深度约在5—10厘米。落叶后应结合施肥进行  相似文献   

15.
项雯慧  刘艳 《北方园艺》2016,(22):35-40
在自然条件下,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果实转色期、成熟采收后,对葡萄果实进行外源喷施处理,分别设置0.1、1.0、10mmol·L~(-1)的水杨酸3个处理,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葡萄成熟过程中、采后葡萄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任何时期的水杨酸处理都可明显抑制葡萄的腐烂,减缓果实电解质渗透率的提高,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良好的品质,延迟成熟与衰老。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采前水杨酸处理、采后水杨酸处理和采后贮藏期水杨酸处理时均以1.0mmol·L~(-1)水杨酸处理浓度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16.
1施肥方法 葡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葡萄施用基肥的时间最好在果实采摘后立即进行,施肥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根据树势配施一定量的氮肥(树势过旺的可不施氮肥、树势较弱的应适当多施氮肥)。基肥施用方法多采用沿葡萄树行在一边开沟施人,注意不可离树过近,以免伤根过重影响葡萄的长势。  相似文献   

17.
<正>1葡萄的采摘时机葡萄果实不像苹果和梨采收后能继续成熟,葡萄是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在树上糖分的积累可以不断地进行,含糖量逐渐增加;但采收后,果实中糖不断消耗减少。所以,拟作贮藏的葡萄应尽量适当晚采。晚采摘的葡萄,含糖量高、果皮较厚、韧性大、着色好、果粉多;品质越好冰点愈低,耐低温的能力愈强。  相似文献   

18.
葡萄属浆果类果实,含水量高,采收后失水加快,抗病能力减弱,因此做好冷库贮藏保鲜前后的工作十分重要。采收前的管理①为提高果实的糖度和耐贮性,采前一个月施用磷、钾肥。②果实开始着色时,每隔10~15天喷1次800倍退菌特液预防病害。③采前1周不灌水,如遇雨天,应及时排除积水,  相似文献   

19.
葡萄采收后,普遍出现树势衰弱现象。叶片中的营养物质开始在新梢和根系中积累。营养物质积累的多少,对树体安全越冬及翌年产量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果实采摘后到冬季来临之前,要认真加强管理。以利来年多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严艳 《落叶果树》2012,(5):64-64
葡萄采前管理葡萄采收前1个月施用磷、钾肥,提高果实的糖度和耐贮性。果实开始着色时,每隔10-15天喷施1次800倍退菌特杀菌。采前15天喷施60~100mg/kg青鲜素溶液,保持果实新鲜,防止落粒。采前1周不要灌水,如遇雨天,及时排除积水,并推迟采收时间。采前将果穗的腐烂粒、小青粒剪除,果穗带5cm穗柄为宜:采收宜在上午露水干了之后进行,如采收量大,需整天进行,采后的葡萄须放在库外预冷一夜,于早晨入库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