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我国红色纪念性景观建设如火如荼,但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如空间表达方法单一,红色纪念性景观建设未成体系。为丰富红色纪念性景观空间的设计质量,将叙事学理论引入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系统地阐述景观空间的叙事表达方法,为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纪念性空间概念的理解,结合纪念事物的特征,将纪念性空间以景观为载体(地形、水体、雕塑、人工构筑物、植物、色彩和光影声音)在人们面前展示出来,从而创造出能让人们身在其中、而感情能与周围环境寓意相融合的场所。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广西平乐县中山公园的纪念性空间营造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总结其纪念性空间表达的特色与不足,探讨其纪念性空间优化的建议:加强公园管理力度,引导市民游客文明游园;重视纪念性空间周边景观营造;增加纪念性空间的互动参与性。希望通过本研究以充实纪念性空间研究的内容,并为其他纪念性空间的营造、改造等提供一些参考,同时呼吁市民游客重视中山公园的重要历史意义,学习和弘扬中山精神,保护好纪念性空间。  相似文献   

4.
设计符号应用于纪念性景观中,可以唤起观者的记忆,触动观者的情感,提升环境空间的可理解性,是对纪念景观中文脉传承和记忆故事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以纪念性景观为研究对象,对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为案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层次,分析设计符号在纪念性公园景观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驻马店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园林植物的实地调查,查阅纪念性园林文献资料、驻马店市植物文化等相关资料,对纪念性园林植物种类,植物应用方式进行分析,总结了驻马店市纪念性园林常见植物种类,植物选择的特点及应用方式,探讨了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景观区植物应用的成功之处以及纪念性园林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对岳飞墓(庙)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岳飞墓(庙)植物景观总体上以常绿树种为主,配以一定数量的落叶树种,在体现纪念性园林庄严肃穆气氛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季相变化,植物种类较为丰富,立面层次结构合理,植物配置与周边环境关系协调,营造了江南地区纪念性园林的典型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7.
以百色起义纪念园景区邓小平纪念区的规划设计为例,从场地分析、概念构思、空间布局、绿化设计等方面,探讨以时间和空间作为2条交织主线的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强调了人与景观形成情感上的交流是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大学为例,对校园纪念性景观的植物配置从种植形式、色彩、形态、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经验并提出建议,以期对以后的纪念性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纪念性场所是承载人们缅怀沉思的精神场所。对纪念性景观营造手法的研究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场地的景观效果,实现在纪念场所的物质载体设计中激发观赏者的情感体验。以景观设计逻辑思维为基础,通过现状分析和经典案例文本解析,归纳纪念性园林中如何通过景观设计营造场所精神。研究结果表明,纪念性园林设计应以周边环境为切入点,在确定物质空间的精神表达的基础上,合理组织设计语言,同时考虑材料及光影结合设计来提高场所体验性感知。  相似文献   

10.
以兴安烈士碑园绿植设计为例,通过对其植物景观与绿化设计的分析,从纪念性、休闲需求以及自然复合生态三者融合方面,探讨了红色旅游景区植物景观的营造,期望能为红色旅游景区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裴梓博 《现代园艺》2023,(16):24-27
基于Arc Gis10.2,运用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估计法,分析黑龙江省范围内的红色景观资源空间分布集聚程度,研究黑龙江红色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格局的现状特点,运用网络分析工具对黑龙江红色景观进行了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的红色景观资源在空间上呈现出中南部地区集聚分布,而西北、北部以及东部边缘地区的红色景观资源分布较为稀疏,整体呈不均衡态势;(2)黑龙江纪念性景点的平均通行时间在0.0212~9.3564h,其平均值为4.1790h,景观可达性系数极差为562.3705;(3)研究区内红色旅游景点的可达性主要是中南部地区与东南角的可达性较好,北部和西北部以及东部边缘地区的可达性较差。最后为黑龙江省的红色纪念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存在空间,纪念性空间承载着人类历史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它以不同形式给人心灵的触动与启示。以纪念性空间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引入情感地理学理论,分析纪念性空间中的情感体验特征,从空间元素、空间结构和感官体验对纪念性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系统总结。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冥思与共鸣,也为当代纪念性空间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植物为主体构成的景观空间设计是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对植物景观空间的研究,定性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植物景观空间构成、景观单元特征、空间尺度3个方面,对雨台山公园的植物空间设计进行调研和量化分析,以期对以后的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植物设计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景观设计前期,结合场地特点、功能要求及甲方需求做好植物空间规划是植物设计的重要前提,植物作为景观设计中唯一有生命的元素对景观空间及景观氛围营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梳理了植物空间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以贵州省贵阳市泉湖公园为例,分析植物空间的营造手法,深入研究了植物空间的组合及景观氛围营造。  相似文献   

15.
城市海绵公园作为新型的城市发展方式,对系统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景观空间营造及植物配置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深圳光明区楼村湿地公园改建工程为依托,着重从种植的空间及植物选择与配置等角度进行研究,积极探索植物与LID设施完美结合的实施路径、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与使用者在空间中的身心感受等,为现有城市海绵公园的景观优化和新建公园的景观营造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植物园林景观的设计,需要对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艺术性和客观性进行平衡把握。空间理论在植物景观造景设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植物景观的探索,其植物空间意象结构是关键的切入点。本研究就对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  相似文献   

17.
公园植物景观空间集景观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于一身,具有独特的景观意义、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由植物所构成的空间形式丰富多样,了解植物空间的类型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营造公园景观。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空间营造仍是设计的重点,但往往被忽视。植物常被认为是造园元素的陪衬,完善工程的最终要素,缺乏对公园空间整体的把握,忽视空间感觉的塑造。所以,对于公园植物景观空间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是儿童日常户外活动的主要场地之一,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促进作用.以济南市7个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现代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植物景观的特点.在调研范围内,共有植物25科38属47种,其中上层大乔木与中层小乔、大灌木植物种类较丰富,下层地被灌木与草本地被种类偏少;观赏特性方面,观花...  相似文献   

19.
张晓丹  孟庆瑞 《现代园艺》2023,(10):121-125+128
我国传统园林中的苏州传统园林是空间营造的集大成者,以空间句法理论为依据,开展以植物与不同造园要素构成的空间研究,揭示苏州传统园林空间排布特征的一般规律,对现代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提供可借鉴之处。以3处苏州传统园林为研究对象,运用轴线分析法,在园林语境下分析园林空间结构的全局整合度和穿行度,以及各个空间结构的关系。筛选出12处典型空间作为样地,并对其比较归类,得到4类空间类型,分别是静态组合空间、焦点型空间、线式组合空间、线性动感空间,探讨这4种空间形式在现代植物景观空间的配置模式,为现代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植物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校园环境、营造各种空间、满足师生的精神需求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为改善校园环境,更多关注植物景观在校园景观营建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以天津城建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校园内各功能区的植物景观状况,分析校园内的植物景观的特点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以期在以后的工作或学习中对处理北方高校植物景观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