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麦区,其大麦育种目标为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熟期适宜的多棱或二棱专用饲料大麦新种及高产,优质的二棱专用或兼用型啤酒大麦;八五期间,相继育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极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大麦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黑龙江啤麦基地的生态及生产条件特点,提出了本基地主要育种目标及育种策略。育种目标应多棱与二棱兼顾。多棱以高产、抗赤霉病,增加千粒重的浸出率、抗倒伏为主;二棱以高产、抗根腐病、抗倒伏为主。科学的育种目标必须伴随着科学合理的亲本选配,杂交组合方式及选种方法等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冬大麦区二棱大麦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冬大麦区是我国大麦主产区。解放以来,本区大麦品种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前期,70年代中期—80年代前期,80年代中期起。在27个二棱大麦品种中,国外引进的3个,系统选育的4个,品种间杂交选育的19个,辐射育成的1个。对19个二棱皮大麦和5个二棱裸大麦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区和国外尤其日本的品种资源作为本区二棱大麦育种的亲本材料是合适的。今后选育二棱大麦新品种,应着重从早熟、株型、品质、抗性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大麦品种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所自1979年开展大麦育种工作以来,广泛征集国内外大麦品种资源385份,其中二棱型253份,多棱型91份,裸大麦33份,黑大麦8份。创造桥梁过渡材料23份,为大麦育种提供了优良的亲本材料,为引种利用、系统选育提供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黑龙江啤麦基地的生态及生产条件特点,提出了本基地主要育种目标及育种策略。育种目标应多棱与二棱兼顾。多棱以高产、抗赤霉病、增加千粒重和浸出率、抗倒伏为主;二棱以高产、抗根腐病、抗倒伏为主。科学的育种目标必须伴随着科学合理的亲本选配、杂交组合方式及选种方法等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6.
863大麦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国家863课题“大麦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培育”实施一年来巳取得了较大进展。选育出饲料大麦专用新品种1个、参加省级区域试验并增产极显著的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系各1个;筛选与创制出优质、抗病、抗逆等各类育种材料12份;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0万hm^2,建立了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种产业化基地及中试示范基地;构建了大麦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分析程序;在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和材料筛选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啤用品质、抗赤霉病、抗逆育种等方面巳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多棱分枝大麦穗粒性状及其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棱分枝大麦是玉米DNA导入二棱大麦产生的变异体[1] 。 1995年以来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该种质连续进行了 6a 7代的选择鉴定 ,并研究其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对穗粒性状进行了剖析和遗传实验 ,检测了籽粒的淀粉、蛋白质含量及酯酶同工酶谱 ,结果表明 ,多棱分枝大麦是一种特殊种质 ,与二棱大麦、四棱大麦和六棱大麦都有明显的区别 ,在大麦分类学上应占有其特殊位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 多棱分枝大麦由福建农业大学季慧强 (已出国 )提供。二棱大麦亲本 (莆大麦 2号 )及对照四棱大麦、六棱大麦由…  相似文献   

8.
新消息          下载免费PDF全文
0084 啤洒大麦(二棱)新品种——金色村庄——由土壤传染的病毒性大麦条纹萎缩病,是大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对二棱大麦危害最重.于1980、1981、1983、1985年就曾连续发生.枥木县农业试验场枥木分场的前身药师寺分场时期,就把抗大麦条纹萎缩病作为育种的重要目标.1974年4月,以抗大麦条纹萎缩病的南系B4641〔(关东二棱3号×木石港3号)F_1×关东二棱3号〕为母本与父本新田二棱1号进行杂交.于1979年选育成该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开展大麦杂交育种工作,首先要有明确适宜的选育目标,我们对啤酒大麦选育目标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亲本选配是选育品种重要基础,垦啤麦二号就是利用了北美较新又适合我地区生态条件的两个材料(亲本Robust和Azure),利用它们性状相近,优缺点互辅,因而较快的(8年)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大粒的多棱啤麦新品种。经过试验、试种和麦芽生产,获得了满意的结果。1选育经过80年代初黑龙江省农场后、局开始试种啤酒大麦,当时从加拿大引入康奎斯特(Congust)、博南泽(BONANZA)等十余份及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所引入60份材料,81年…  相似文献   

10.
山农4号是山东农业大学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育成的一个集优质、高产、早熟和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二棱冬性啤酒大麦新品种。根据山农4号的选育经验,探讨了新品种选育的技术路线,如依据山东及黄淮麦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育种目标;应用综合育种技术,将优质、高产、早熟及抗逆性强等性状综合为一体,实现品种选育性状的突破。探讨了新品种开发利用的方法,如跨地区、跨行业协作攻关,“育、试、繁、推”一体化;“科、工、农”横向联合、“产、供、销”一条龙。此外,还探讨了新品种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个大麦品种(系)(16个二棱、4个多棱)的冠层性状及穗部经济性状的差异性及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除倒二叶、倒三叶叶面积及单株有效穗数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研究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株高、穗长、每穗粒数的遗传力较高(>0.80),其余各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低,3)二棱大麦每穗粒重与千粒重、每穗粒数间正相关极显著,而千粒重无明显相关。4)二棱大麦上三叶面积与穗长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多棱大麦只有倒三叶面积与穗长正相关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北美大麦品种在黑龙江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的北美大麦品种在黑龙江春插,多棱大麦表现为熟期适宜,产量高,酿造品质好,抗倒伏,较抗根腐病,条纹病,适应性强,是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二棱大麦表现品质好,分蘖力强,丰产性好,但熟期偏晚,秆软,叶部病害重,多作为杂交育种中的亲本。利用北美大麦品种进行杂交选育的新品种也不断出现,分析探讨了引种成功原因及今后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十五”国家 86 3课题“大麦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培育”实施一年来已取得了较大进展。选育出饲料大麦专用新品种 1个、参加省级区域试验并增产极显著的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系各 1个 ;筛选与创制出优质、抗病、抗逆等各类育种材料 12份 ;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 2 0万hm2 ,建立了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种产业化基地及中试示范基地 ;构建了大麦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分析程序 ;在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和材料筛选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啤用品质、抗赤霉病、抗逆育种等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春性大麦二棱型和四棱型品种与产量有关的几个性状进行了比较,并对产量结构做了通径分析。在产量结构中,二棱品种以每穗粒数对产量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0.7974),四棱品种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是千粒重(p=0.6483)。初步认为,吉林省生态条件下,啤酒大麦产量育种,二棱型品种的主攻目标是每穗粒数,四棱型品种为千粒重。吉林省啤洒工业发展很快。自1978年以来,啤洒产量每年递增24%。预计1990年产量将超过40万吨,需种植啤酒大麦50万亩,本世纪末啤洒产量要达到100万吨,要种110万亩,才能实现原料自给。为了扩大啤洒大麦面积,必须尽快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调动农民种值大麦积极性。而提高大麦单产,必须及时向生产上提供高产优质的大麦新品种。经几年引种鉴定,现已筛选出蒙克尔、莫尼斯和富士二条三个国外品种,代替了原地方品种和龙大麦,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一大步。但单靠引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建立自己的育种体系。即根据我省麦类作物的自然生态条件,通过系统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手段,不断为生产上提供适于本省栽培条件的,符合制麦和酿造工艺要求的高产抗病新品种。目前,这项研究工作在我省已经起步。本文通过对春性二棱品种和四棱品种与产量有关的几个性状的分析比较及产量结构对产量的通径分析,试从理论上验证在我省生态条件下,不同棱型啤酒大麦高产新品种选育以哪些性状为一攻目标提出初步意见,供育种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系统阐述我院大麦育种在起步迟、亲本少、设备简陋的情况下,采用渐进育种法和类型育种法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大麦新品种(品系),为大麦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寡日照地区,由于光照不足,严重限制了单产水平的提高。作者采用弱光照与弱光照品种之间杂交,或弱光照徊不同生态型品种之间杂交,选育出对弱光利用率高的新品种取得匪显增产效果。再在这个基础上,采用亚种间穿交(二棱修校),选育成功超大粒二棱大麦穗重型新品种,使大麦单产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新品种的实际产量水平已接近2%光能利用率的理论产量水平。一、寡日照地区高光效育种的意义:提高光能利用率,这是高产有种的主要途经。而长江上游的)!!东南地区,常年10月至翌年2月的5年月内,光照时数仅80小时左右,平均每月光照不到2…  相似文献   

17.
为改良大麦籽粒性状,依据棱型、皮裸及选育水平对125份大麦材料按3种不同分类方式进行分组,比较了组别间的粒重、粒长、粒宽及粒厚的差异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麦粒重与棱型相关,与皮、裸无相关性,二棱大麦粒重(46.89mg)显著高于六棱大麦(35.71mg)。就籽粒长而言,皮大麦长于裸大麦,二棱大麦长于六棱大麦,以野生大麦最长,为13.19mm;人工驯化和品种选育使大麦粒长有所变短。二棱大麦的粒宽(3.55mm)显著大于六棱大麦(3.26mm);粒宽在皮、裸大麦间无显著差异。粒厚变异与粒宽类似,野生大麦的粒厚最小(1.69mm)。相关分析表明,大麦粒重主要由粒宽、粒厚决定,且后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花生学报》2009,38(4):30-30
由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于洪坡主持完成的“高产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项目,于2009年8月通过了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评审。这是建国以来辽宁省花生科研的最高奖项。该项目的育种目标为高产、优质、高油、高蛋白和出口专用型花生新品种,在引进和创新优良种质的基础上,运用先进育种技术,选育出适宜我国无霜期较短产区的专用花生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系统阐述我院大麦育种在起步迟、亲本少、设备简陋的情况下 ,采用渐进育种法和类型育种法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 ,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大麦新品种 (品系 ) ,为大麦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不同棱型大麦籽粒性状的差异性及其千粒重与粒型性状的相关性,对98份二棱大麦和89份六棱大麦品种(系)在不同试点的千粒重、粒长、粒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二棱大麦千粒重、粒长和粒宽普遍高于六棱大麦,不同棱型大麦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在基因型间及环境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经过聚类分析,依据千粒重将二棱大麦和六棱大麦聚为高、中、低粒重3类。随着千粒重的减小,二棱大麦千粒重与粒长之间由显著正相关变为不显著负相关,六棱大麦则由不显著正相关变为显著正相关。二棱大麦和六棱大麦各类品种(系)的平均千粒重与粒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均高于千粒重与粒长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