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优化莴笋氮肥用量,为莴笋高产栽培提供参考,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喀斯特山区莴笋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无氮区(处理1)莴笋产量最低,仅991.7 kg/667 m2,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莴笋产量显著提高,70%优化氮区(处理2)产量1 245.9 kg/667 m2,优化氮区(处理3)产量1 408.4 kg/667 m2,130%过量氮肥水平(处理4)产量最高,为1 579.2 kg/667 m2,且处理4纯收入、投入产出比、氮肥利用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大棚嫁接黄瓜上开展肥料试验,在磷、钾肥施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探讨不同氮肥用量对黄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增加具有显著增产作用,但667m2施氮量为34.6kg时黄瓜产量显著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嫁接黄瓜667m2氮肥施用量以29.9kg为宜。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辣椒在河西地区土壤条件下的氮肥施用量,在甘肃省武威市黄羊镇进行辣椒氮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在26kg/667m2时达到最高产量,适量增施氮肥可以增加辣椒产量。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蔬菜施肥方法,确定福建漳平地区蔬菜氮肥适宜的施用量,促进农户降本增效,作者开展了白菜“2+X”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30%优化氮区(N_(3)P_(2)K_(2))处理白菜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为4 180.2 kg),无氮肥区(N_(0)P_(2)K_(2))产量最低(每667 m^(2)为3 280.0 kg),70%优化氮区处理、优化氮区处理白菜产量居中。由此可见,在磷、钾水平一致的条件下,白菜的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逐步提高。建议漳平地区白菜生产按130%优化氮区处理,即每667 m^(2)施纯氮(N)22.5 kg、纯磷(P_(2)O_(5))5.0 kg、纯钾(K_(2)O)12.0 kg施肥。  相似文献   

5.
董思永 《长江蔬菜》2014,(10):51-53
为建立砀山县砀山辣椒施肥指标体系,通过对氮肥不同施用量对产量与质量效果对比分析,依据偏导理论,对回归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求出砀山辣椒的最佳效益施肥量为纯氮20.5 kg/667 m2,对应最佳产量3 510.2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魏荔  贯立茹 《蔬菜》2010,(7):36-38
<正>通过对冷棚番茄田间施肥试验,研究分析在磷、钾用量相同且钾肥20%作基肥,80%作追肥条件下,氮肥不同量级对番茄产量和土壤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m2施纯氮18kg、24kg、30kg番茄产量差异不显著,可以认为667m2施氮量高于18kg属于氮肥过量水平。将667m2菜农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辣椒新品系ZJ1-12的高产优化农艺措施,运用4因素(完全实施)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密度、氮、磷、钾肥对辣椒新品系ZJ1-12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表现正向增加作用,作用大小排序为密度>K20>N>P2O5肥用量。单产达156.93kg/667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密度10235~10813株/667m2,纯N量13.525~14.855kg/667m2,P2O58.232~9.748kg/667m2,K2010.875~12.6kg/667m2。当最高产量为278.84kg/667m2时,纯收益高达4149.04元/667m2。  相似文献   

8.
唐君 《西南园艺》2013,(10):19-21
选择重庆市巫山县典型黄色石灰土壤类型,按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对玉米进行“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肥料效应及最佳经济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域该类型中等肥力土壤玉米最佳经济产量为609.19 kg/667 m2;氮、磷、钾肥最佳施肥用量是N 16.3 kg/667 m2,P2O5 6.2 kg/667 m2,K2O 6.7 kg/667 m2(N∶P2O5∶K2O=1.00∶0.38∶0.41);同时,在一定的施用量范围内,对玉米的增产效益是氮肥大于钾肥,钾肥大于磷肥.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磷肥施用量对辣椒生长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骄阳1号为供试品种,设计6个磷肥施用处理组,分别为0 kg/667 m2(不施)、6.25 kg/667 m2、12.50 kg/667 m2、18.75 kg/667 m2、25.00 kg/667 m2和31.25 kg/667 m2,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辣椒...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肥对"全球红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得到,在一定施用量条件下,氮、磷、钾肥对全球红葡萄均有增产作用.建立肥料效应函数得出经济最佳施肥量:氮肥(N46%)30.12kg (公斤)/667 m2(平方米),磷肥(P2O546%)12.67kg(公斤)/667m2(平方米),钾肥(K2O33%)21.23 kg(公斤)/667m2(平方米).品质检验结果为;氮肥能够提高单粒重,对产量影响较大,但是氮肥施用量过多会提高浆果含酸量从而降低果实品质;磷肥可提高浆果含糖量,降低含酸量;钾肥对提高浆果含糖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在磷肥用量一定水平下,氮、钾肥不同比例及施用时期对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P_2O_5、K_2O总用量分别为12、10、20 kg/667 m~2,处理7(100%P_2O_5、60%N、40%K_2O作基肥,20%N、30%K_2O作苗肥,20%N、30%K_2O作现蕾肥)马铃薯产量最高,为1 360.3 kg/667 m~2;处理1(N、P_2O_5、K_2O全作基肥)马铃薯产量最低,为985.9 kg/667 m~2;磷肥用量一定时,氮肥和钾肥分期施用比一次性施用较好,马铃薯可增产123.4~374.4 kg,增产率12.5%~37.9%,平均增产222.7 kg,平均增产率为25.8%。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玉米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河南省玉米土壤供肥、肥料利用效率、养分吸收等主要施肥技术参数,指导玉米科学施肥,通过对2007~2010年在河南省进行的781个“3414”田间试验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肥力土壤玉米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产量平均分别为399.61 kg/667 m2、455.98 kg/667 m2、472.95 kg/667 m2,不施氮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不同肥力的土壤平均供应氮、磷、钾的能力分别为9.53 kg/667 m2、6.62 kg/667 m2、12.79 kg/667 m2;玉米定产经验公式为Y =0.6585X+294.34;玉米上氮肥、磷肥、钾肥当季利用率平均分别为26.35%、9.99%、34.45%;玉米形成100 kg产量,平均吸收N∶P2O5∶K2O 为2.22∶1.59∶2.99,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玉米对磷、钾吸收量有减少趋势,而氮则变化不大。玉米不同品种之间100 kg产量养分吸收量也明显不同,从河南省应用最多的5个品种来看,‘中科11’对钾需求较高,‘张玉9号’需磷较高,而‘农单5号’则需氮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钾用量对设施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瓜为试材,通过不同氮钾用量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用量对西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用量的上升,西瓜产量增加。当每667m~2氮用量达到10kg以后,西瓜产量开始呈下降趋势;钾对提升西瓜品质有较大作用,高钾处理(每667m~2施用16kg K_2O)比低钾处理(每667m~2施用14kg K_2O)糖酸比提高4.57%~6.27%。该试验条件下每667m2氮、钾推荐用量分别为6.73kg和16kg。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马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一定磷、钾肥基础上增施氮肥,随着氮肥用量增加,马蹄产量、优品率先增加后降低,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减少;将氮肥用量与马蹄产量进行回归拟合,得出最佳施氮量为20.9 kg/667 m2,最佳产量为1 704.6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乐都地膜大蒜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乐都川水地区,研究"3414"配方施肥设计对大蒜蒜薹、蒜头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乐都川水地区随着化肥施肥量的增加,大蒜蒜薹和蒜头的产量逐渐增加,但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大蒜蒜薹和蒜头的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不断降低;氮、磷、钾肥中,对大蒜蒜头产量的促进作用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氮、磷、钾两两配合后均可提高大蒜蒜头产量,对大蒜蒜头产量的促进作用顺序为:磷钾>氮钾>氮磷。收获蒜头时,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氮、磷、钾配合施用量为纯N 32.84 kg/667 m2、P2O514.12 kg/667 m2、K2O 10.16 kg/667 m2,此时大蒜蒜头产量为2 852.22 kg/667 m2。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毕节辣椒产量,运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定植密度(X1)、复合肥用量(X2)2个因素对毕节名优辣椒大方皱椒和金椒1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线椒在定植密度为9 311株/667 m2,复合肥施用量为105.18 kg/667 m2时,干椒667 m2产量最大,达248.65 kg;朝天椒在定植密度为11 253株/667 m2,复合肥用量为114.22 kg/667 m2时,干椒667 m2产量最大,达246.30 kg。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火龙果优化施氮对产量及环境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不同氮肥施用量,即对照0 kg/hm~2、优化施氮处理490 kg/hm~2,优化施氮下调处理345 kg/hm~2,优化施氮上调处理640 kg/hm~2、传统施肥处理880 kg/hm~2下1年生火龙果的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酸化效应及富营养化效应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施氮处理相较传统施肥处理,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减少氮肥用量390 kg/hm~2,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85%,降低酸化效应潜值16.65%,降低富营养化效应潜值22.22%。说明在现有火龙果生产体系中,可以通过优化施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小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8.
设置N施肥量为18 kg/667 m2,P2O5施肥量为3~12 kg/667 m2,K2O施肥量为14~26 kg/667 m2,研究不同磷、钾肥施用量对贵州遵义辣椒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辣椒N、P2O5、K2O最佳施肥量为18、6~12、18~22 kg/667 m2时,干辣椒产量可达250 kg/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本地潮土—灰泥土条件下大棚莴笋氮肥最佳施用量,开展了不同氮水平对大棚莴笋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莴笋产量及经济效益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依据偏导理论,经回归分析,得出大棚莴笋最佳施氮量为14.59 kg/667 m~2,产量4 073.27 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钾肥配施对越冬栽培西葫芦品质的影响,建立了以氮、钾肥施用量为变量因子、西葫芦品质为目标函数的二元二次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解析表明,氮钾肥对西葫芦的品质有显著影响,且氮肥的影响大于钾肥;氮钾肥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在氮、钾施用量分别小于19kg/667m2、39.28kg/667m2时,品质也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此用量则开始下降.最佳品质的施肥方案为氮(N)17.825kg/667m2、钾(K2O)为36.92kg(公斤)/667m2(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