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合肥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合肥市的公园、景点、城市主干道彩叶植物进行了调查,在这些的基础上对彩叶植物进行了初步分类,说明了其观赏特性与园林应用,为合肥市彩叶植物的引种、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合肥市彩叶植物的引种、选择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红王子等几种园林植物引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王子、锦带、千头椿等8种树木,原产地分布于不同的地区,经引种驯化现已初步适应该地区的环境条件,在园林绿化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8种园林观赏树木的植物学特性、引种结果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观测分析,为这些园林树木在内蒙古自治区引种,以便丰富内蒙古自治区绿化、美化树种奠定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红王子锦带、千头椿等8种树木,原产地分布于不同的地区,经引种驯化现已初步适应包头地区的环境条件,在园林绿化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8种园林观赏树木的植物学特性、引种结果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观测分析,为这些园林树木在内蒙古自治区引种,以便丰富内蒙古自治区绿化、美化树种奠定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景电灌区枸杞引种栽培试验示范推广项目进行调查,对该地区枸杞引种栽培管理情况、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该区域内枸杞引种栽培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区野生木本观赏树木调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野外调查结果和有关文献资料,运用统计和比较的方法,评价和分析了长白山区野生观赏树木种类的多样性、观赏特性,生长类型的多样性,调查了在不同景观带野生观赏树木垂直分布的种类和数量及珍稀濒危野生观赏树木的现状和园林用途.调查发现长白山区有野生观赏树木39科、92属、202种.根据观赏特性划分,有观形树木18科、26属、51种,观叶树木 23科、34属、59种,观花树木23科、50属、103种,观果树木29科、51属、105种,观干枝树木8科、8属、21种;按生长类型划分,有乔木25科、44属、96种,灌木21科、46属、94种,藤本6科、9属、12种.野生观赏树木在夏绿阔叶蒙古栎林带里有36科、76属、156种,红松针阔混交林带里有38科、89属、188种,针叶林带里有25科、53属、86种,岳桦林带里有10科、20属、23种,高山苔原带里有7科、10属、13种,高山荒漠带里有3科、4属、7种.国家级野生珍稀濒危观赏树木13科、17属、19种,省级15科、20属、25种.这些野生观赏树木可以在园林绿化中作为行道树或庭荫树栽培,也可做园景树在园林中孤植或片植,用作垂直绿化和制作桩景.本文还就长白山区野生观赏树木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引种驯化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们引种了菏泽地区的20个品种牡丹,对其进行了盆栽和田间栽植试验。对引种牡丹采取了松土除草、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栽培管理,根据温州的土壤、气候等因素及引种牡丹在温州的生态适应性及表现,对其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温州引种菏泽牡丹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土生蕨类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土生蕨类植物引种栽培,在秋季引种最为适合,春季次之;引种植株应选择群体中幼株个体,带宿土,在阴湿环境下栽培;并对挖后栽培及栽后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薰衣草原产于欧洲各地,近年来,国内各地都在争相引种栽培,成为了我国很多地方的特色产业,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薰衣草开始大面积引种栽培中,也有移栽成活率不高,未达到经济和社会预期效益,如何才能提高薰衣草的栽培成活率,成为引种栽培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薰衣草引种栽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杜鹃花的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是杜鹃花的发源地和分布中心。但长期米对杜鹃花的引种未引起重视。庐山植物园根据所处的亚高山自然环境,于1982年开展了杜鹃花的引种栽培试验,进行了不同基质的播种试验和发芽试验,找到在消过毒的腐殖土表面铺洗净剪碎的苔藓进行播种的有效方法。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已引进200余种,有38种开花、105种生长较好的定植于杜鹃园中实验证明,在引种地域方面,无论从植物区系和气候条件考虑,以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中、高山引种杜鹃,栽培容易成功;从北美东北部及日本引种杜鹃,亦容易成功;亦可选择我国西南部的高山湿生类型的杜鹃进行引种。从栽培上考虑,以栽培常绿杜鹃较久的欧美各国及日本引种容易见效。本文还对引种后的变异进行了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10.
浙西南野生观赏树木资源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浙江省丽水市野生观赏树木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和分析了浙西南野生观赏树木种类的多样性,观赏特性的多样性,生长类型的多样性和园林用途的多样性,调查发现浙西南丽水市野生观赏树木资源丰富,全市共有野生观赏树种405种,根据观赏特性划分,有观花树木138种,观果树木108种,观姿树木76种,观叶树木72种,观枝干11种;按生长类型划分,有乔木155种,灌木196种,藤本41种,竹类1种,这些野生观赏树木可以在园林绿化中作为行道树或庭荫树栽培,也可作观赏树在园林中孤植或片植,用作垂直绿化和制作桩景,就浙西南野生观赏树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表1参3。  相似文献   

11.
利用滨州市1971~2000年降水、气温、湿度等资料,解析滨州市(鲁北地区)干旱化趋势。结果表明,滨州市降水量每10年减少26mm。升温达0.03℃/a,夏秋季温度升高,其中20世纪90年代比70年代高出0.5℃以上,特别是冬季竟高出了1.4℃。这与全国乃至全球变暖趋势一致。通过对滨州1971~2000年观测资料中有关数据的计算,滨州市近30年气候变化已呈现出年降水量总体上持续降低、气温总体上持续升高,且当地水热平衡已明显呈现出新的关系和规律的状况。滨州市年湿润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气候干旱化。湿润指数平均10年减少0.057,主要原因是降水量逐年减少,气温逐年上升。受其影响,蒸散量平均每10年增加26.85 mm。滨州市这种干旱化趋势与副高综合指数、副高面积和强度指数的年代际变化与极涡中心平均纬度和平均经度的年代际变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中部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尤以玉米的高产稳产而闻名。探讨不同降水年型下吉林省中部玉米生长期的耗水特征及玉米生产水足迹的空间分异,对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北部县(市)的玉米生产水足迹较高,而南部县(市)的玉米生产水足迹较低。枯水年玉米生产水足迹最大,丰水年最小。玉米生产水足迹以绿水足迹为主,约占75%。绿水足迹以有效降水足迹为主,丰水年有效降水占绿水足迹的比例最大。玉米生长期土壤水消耗量以枯水年最大,丰水年最小。  相似文献   

13.
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叶片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相应保持系比较,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全生育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偏低,低温时期尤为明显.不育系的细胞器发育明显滞后,其莲座期叶片的叶绿体发育不良,呈椭圆形,基粒片层少,不及同期保持系的发达,内部较少积累淀粉粒,线粒体脊少,活性弱,内质网不发达;但到瘤状茎膨大期,不育系叶片的叶绿体发育程度接近保持系,呈梭形,基粒片层清晰发达,线粒体活性也增强;至抽薹期,不育系及保持系叶片的超微结构均呈退化状态,细胞器内膜降解、消失,线粒体空泡化,叶绿体内积累大量的淀粉颗粒.  相似文献   

14.
宋薇  靳瑞军  邱晓滨  孟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97-9400,9474
基于NCEP再分析资料及卫星遥感资料对2010年天津地区一次雾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0 hPa环流形势场上亚洲中高纬环流平直,地面处于低压场控制区,无强冷空气活动,有助于雾维持;雾维持阶段,天津及上游地区中低空有暖平流,呈下湿上干的湿度场分布;天津地区700 hPa以下为负垂直速度,对应正涡度及负散度,表明暖平流的侵入,使中低层存在弱的气流辐合上升运动;北京探空资料900 hPa以下的温度与露点温度廓线较接近,有逆温层存在,中高层廓线距离增大,低层风速偏小,有助于近地面层水汽凝结;卫星图像上雾区亮度稍暗,雾顶较光滑,纹理均匀,雾层在0.66μm处的反射率数值约为0.25,高于陆表及海面,雾区在11μm通道处的亮温为270~275 K,对于3.7μm通道的反射太阳辐射与0.66μm通道的反射率比值,雾区小于0.2,数值波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摸清落花落果规律,2008~2009年对石棉脐橙的落花落果进行了观察。[方法]每天统计落花落果的数量,分别计算落蕾落花、第1次生理落果和第2次生理落果率,稳果后,每隔1~15 d调查统计脐黄、裂果造成的落果数量。[结果]不同年份石棉脐橙落蕾落花的开始时间和高峰期不同,落蕾落花高峰期一般出现在落蕾落花开始后的4~5 d,2008年集中在4月中旬,2009年在3月下旬末和4月上旬初;4月21日开始第1次生理落果,于5月下旬结束,持续32 d左右,5月上旬出现落果高峰;第1次生理落果开始后15~20d,于5月中旬出现第2次生理落果,5月下旬出现落果高峰期,不同年份落果持续时间有别。[结论]石棉脐橙落蕾落花率93.4%,第1次生理落果率5.8%,第2次生理落果率0.8%,坐果率为0.48%、脐黄率为57.6%、裂果率为18.5%。  相似文献   

16.
受污农田中农作物对重金属Pb的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浙江省不同地区受污农田中农作物样品对Pb积累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及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受污水灌溉时间越长,灌溉的污水浓度越高,土壤积累Pb的含量越高。各种农作物不同器官中的富集系数差异明显,其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为根系>茎叶>果实,且不同的农作物对Pb的吸收程度不一样,在采集的6种作物中,玉米最高,小麦最低。紫云英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对Pb的吸收程度均很高,且各器官差异不明显。从吸收量来看,种植玉米和紫云英对受污农田系统的修复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合肥城市热岛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雅丽  邓斌  杨书运  严平  张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88-5089
利用合肥历史气候资料分析城市热岛的年、季、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6年中2003年城市热岛(ΔTu-r)日平均值最大,达到1.08℃;ΔTu-r季平均值冬季最大,为0.55℃,夏季最小,仅为0.30℃;年际变化1970~1990年间ΔTu-r较小,1991~2005年ΔTu-r平均为0.54℃,热岛效应明显增强;年代变化以90年代为最大,70年代最小。近36年年平均ΔTu-r明显上升,市区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0℃,郊区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15℃;合肥年平均气温明显存在以12年为周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演变及与水稻品种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7 个全国统一鉴别品种对1980~1996 年采集的江苏省稻瘟病标样的1 032个单孢菌株进行小种鉴定, 分析了江苏省稻瘟病菌小种演变的原因及与水稻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 江苏省曾先后出现过8 群22 个小种, 除1990年ZA小种群、1991 年ZD、ZE小种群上升为优势种群外, ZG1 小种一直是江苏省的优势小种, 出现频率达66.20% , 为江苏省稳定小种。江苏省各稻区小种组成有一定差异。水稻栽培品种是决定小种种群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江苏省大部分品种与ZG1小种有亲和性, 只有少数品种能被ZA、ZB、ZC、ZD和ZE群小种侵染, 可能是ZG1 小种在江苏省稻区成为优势小种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江苏省大部分主栽品种上能分离到2 个以上小种且不同品种上其小种的组成有一定差异,构成了田间小种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81—2016年武穴市气象观测资料和灾情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2016年该市气候特征与气象灾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武穴市气温冬春两季偏高,夏秋两季正常.雨水冬季偏少,其他3季偏多.入梅迟,出梅迟,梅雨期长,梅雨量明显偏多.日照时数夏季接近常年,冬春秋三季较常年偏少.入春早、夏秋冬三季迟来.年内主要气象灾害分别是隆冬低温加冰雪;初春寒潮来侵袭;4月暴雨天气多;初夏2次大暴雨;出梅后晴热天气多;夏末初秋干旱天;中秋雨多光照少.2016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3382万元,是2000年以来灾情最严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商丘市人工增雨潜力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杰  孙民  王海翔  晁保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79-7082
[目的]分析商丘春秋两季的空中水资源分布特征、人工增雨潜力及效益。[方法]通过计算、分析代表站的各标准层等压面的水汽含量研究商丘市的人工增雨潜力及效益。[结果]3月份的水汽含量不到是5月份的一半,9月份的水汽含量是11月份的2~3倍。Ⅰ区的水汽含量比Ⅱ区少2~4k∥m^2。在春季Ⅰ区的整层水汽含量为44.92kg/m^2,Ⅱ区的整层水汽含量为56.34kg/m^2,Ⅰ区和Ⅱ区的水汽含量差异为11.42kg/m^2。在秋季,Ⅰ区的整层水汽含量为39.74kg/m^2,Ⅱ区的整层水汽含量为53.25kg/m^2,I区和Ⅱ区的水汽含量差异为13.51kg/m^2。适宜增雨作业的云层高度为3000~5500rn。6月份的增雨潜力最大,8月份的增雨潜力最小。[结论]人工增雨是一条综合利用空中水资源补充地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