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江苏省射阳县地处沿海棉区,常年植棉5.5万公顷,是高品质棉生产基地和产棉大县。1998—2005年,在该县陈洋、合德等镇(区)成功示范了“西瓜—棉花—冬莴笋”高效栽培模式,2005年示范面积达到200hm2左右,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西瓜每公顷产量48t,产值3.8万元;皮棉每公顷产1350kg,产值1.9万元;莴笋每公顷产量49.5t,产值3.0万元。每公顷合计总产值8.7万元,纯收入5.7万元。1种植方式通常畦宽2.4m,4月上旬在畦面中间栽植1行西瓜,株距50cm,每公顷8250株;5月上旬在瓜行两侧栽植2行棉花,行距1.2m,株距30cm,每公顷栽2.8万株;11月上旬待棉株拔秆后重新…  相似文献   

2.
郭自温 《中国棉花》2002,29(1):34-35
洋葱-西瓜-棉花一年3熟间作套种模式是耕作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提高棉田效益,使棉农增收的有效途径.2000年南乐县示范推广种植66.8hm2,平均每公顷产洋葱6万公斤,西瓜5.25万公斤,皮棉1425kg,公顷产值6万元.较常规麦棉间作公顷产值增收3倍多.因此,2001年本县推广该模式种植面积达333.5 hm2.  相似文献   

3.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 ,属湖北省主产棉县 (市 )之一 ,常年植棉面积 2万公顷左右 ,80年代棉田种植方式基本是麦棉或油棉两熟栽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 ,传统的栽培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 ,本市棉农从生产实践中探索出油菜、西瓜、棉花一年三熟栽培模式 ,年种植面积达 667公顷 ,一般每公顷产油菜子 1 60 5 kg,价值 385 2元 ,西瓜 4.5万 kg,价值 1 .35万元 ,皮棉1 42 5 kg,价值 1 .8万元 ,合计年产值达到 3.61万元。1茬口配置1 0月下旬棉花拔秆后 ,深耕作畦 ,畦宽 3.6m(包沟 ,下同 )为宜。油菜 1 0月下旬在畦中定植 1 …  相似文献   

4.
沅江市位于洞庭湖的西南端,常年棉花种植面积1万hm2。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本市农技人员与棉农一起,从生产实践中探索出西瓜-棉花一年二熟栽培模式。棉花、西瓜间作面积在逐步扩大,2006年达6000hm2,一般每公顷产西瓜3.75万kg,产值1.88万元,产皮棉2100~2250  相似文献   

5.
潘学敏 《中国棉花》2003,30(4):36-37
1模式特点麦—黄豆—辣椒—棉花春季三套一年四熟的高效种植新模式 ,是我市刊江办事处棉农陈连云于2 0 0 0年探索出的 ,将传统的春套两季作物增加为三季是该模式的创新。经过近两年的小面积示范 ,该模式表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效益较高。两年平均公顷产值 390 30元 ,纯收入 341 0 5元 ,其中黄豆荚公顷产量 480 0 kg,产值 960 0元 ,纯收入 90 75元 ;辣椒公顷产量 1 35 0 0 kg,产值 1 4 85 0元 ,纯收入 1 2 960元 ;小麦公顷产量 2 85 0 kg,产值 2 2 80元 ,纯收入1 870元 ,皮棉公顷产量 1 4 2 5 kg,产值 1 2 30 0元 ,纯收入 1 0 2 0 0元。二是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安阳市棉花西瓜间作面积在逐步扩大,2002年达到5万公顷,每公顷产西瓜6000~7500kg,产值2400元;产皮棉1200~1500kg,产值9600~12000元,合计1.2万~1.4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间套模式种植方式主要有2-1式和1-1式两种。均采用140cm一带,带中间挖丰产沟,沟内铺一层地膜移栽西瓜,西瓜等行距种植,株距70cm,每公顷种植1.1万株左右,上面搭盖小拱棚,高度以大于30cm为宜。2-1式是在西瓜行两侧各点种一行棉花,棉花和西瓜行间距30cm,棉花株距32cm,每公顷4500株左右。1-1式为西瓜行一侧点种一行棉花,棉花与西瓜行间距30cm,棉花株距16cm,宜选…  相似文献   

7.
大蒜-西瓜-棉花间套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引导本市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 ,发展高效农业 ,2 0 0 1年在杞县的大蒜主栽区和尉氏县的棉花主栽区推广了大蒜—西瓜—棉花一年三熟栽培技术 80公顷 ,平均每公顷产大蒜 4.5万公斤 ,西瓜 5 .1万公斤 ,皮棉 1 65 0 kg。该模式的公顷产值是常规麦棉套间作和大蒜—玉米栽培模式的 3倍多 ,深受农民的欢迎 ,2 0 0 2年推广面积达 640公顷。1田间配置模式带宽 2 0 0 cm,种 7行大蒜 ,预留行宽 80 cm,空行中间种 1行西瓜 ,西瓜行两侧各种 1行棉花 ,棉蒜间距 1 5 cm,棉花宽行 1 2 0 cm,窄行 5 0 cm。2播前培肥种蒜前整地时要施足基肥 ,以便一肥多…  相似文献   

8.
西瓜、黄瓜与棉花套作 ,是一项经济效益很可观的种植模式 ,每公顷可产黄瓜 2 .7万公斤 ,西瓜2 .4万公斤 ,皮棉 1 350 kg,公顷产值可达 5.4万元。1 套种方式沟心至沟心距离 3.65m,净畦面为 3.43m,沟宽 2 3cm(沟应深直 ) ,种 4行棉花 ,2行西瓜和 2行黄瓜。棉花为大小行 ,中间小行为 66cm,两边大行各为 90 cm,边行棉花到畦边各为 43cm,棉花株距2 5cm左右 ,每公顷密度 4.2万株左右 ;在边行棉花1 5cm处各栽 1行西瓜 ,西瓜蔓向畦面对爬 ,株距50 cm,每公顷 1 .1万株 ;在西瓜和沟边之间各栽 1行黄瓜 ,黄瓜株距 2 5cm,每公顷 2 .2万株。2 栽培技术2…  相似文献   

9.
麦-棉-瓜-菜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张家宪  刘超 《中国棉花》2006,33(4):23-24
为了解决植棉面积萎缩问题,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麦、瓜、棉、菜间作套种多熟制栽培模式。推广示范表明,以优质棉淮杂3号与小麦、西瓜套作为主的棉田高效多熟种植综合效益非常可观,比传统的麦棉、油棉、瓜棉栽培模式增效显著。1常年经济效益以小麦、棉花、西瓜、秋冬菜为主的间套种植模式,一般小麦每公顷6000kg,收入8400元;冬菜每公顷1.5万kg,收入7500元;棉花每公顷子棉3000kg,收入1.5万元;西瓜每公顷产量4.5万kg,收入3.15万元;毛豆或豆角每公顷生产1.125万kg,收入1.5万元;总计每公顷收益7.5万元以上。由于经济效益高,农民种棉积极性高涨,棉…  相似文献   

10.
早熟西瓜与棉花间作套种是近年来本区新示范推广的一种套种模式。 1 996年试验示范 ,1 997年开始推广 ,1 999年推广面积 2 0 0 0 hm2 ,2 0 0 0年达到2 680 hm2 。这种套种模式一般公顷产西瓜 4.5万~5.2 5万 kg,产皮棉 1 350~ 1 80 0 kg,公顷纯收入 3.75万~ 5.2 5万元。1早熟西瓜与棉花间作套种的好处有利于西瓜早种、早熟 ,上市早 ,价格好 ,效益高 ;西瓜从时间上错开了病毒病等病害发生 ,发病较轻 ,产量高 ;有利于棉花早播、早发 ,产量高 ,品质好。2田间配置方式采用 2 - 2式 ,种两行西瓜 ,套种两行棉花 ,西瓜宽行距 1 80 cm,窄行距 50 c…  相似文献   

11.
顾龙林 《中国棉花》2007,34(4):26-27
2006年对江苏大丰市主要棉田立体种植类型进行了调查,以筛选适合高效立体种植的作物、间套方式、组合、栽培技术等,为全市棉田高效立体种植的发展提供依据。1六种种植模式与综合经济效益1.1大麦/西瓜+棉花。大桥镇川南村253hm2,占该村棉花种植面积的85%。4m畦面,1.3m组合,前茬3行麦中间少种1行麦。西瓜3月下旬育苗,4月底—5月10日移栽,采用地膜+小弓棚,西瓜移栽在空幅中间,6月底前上市,小暑前大量上市,每公顷产西瓜3万kg,产值2.25万元;大麦4500kg,产值4500元;棉花产值1.65万元。三茬产值公顷4.35万元,净效益3.3万元。1.2雪里蕻/草莓+棉花。…  相似文献   

12.
郭自温  史巧平 《中国棉花》2000,27(10):39-40
麦—菜—瓜—棉—油等多种作物配套的集约高效农业是南乐县近两年在杨村、梁村、谷金楼等乡镇推广应用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1 998年建立了 1 0个示范方、面积 333.3公顷 ,1 999年发展到866.7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小麦 4875kg、菠菜6750 kg、西瓜 5.2 5万公斤、皮棉 1 42 5kg、花生51 0 0 kg,公顷产值 4.8万元 ,是传统间作套种产值的 3倍以上。因此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耕作制度的改革 ,不仅把本县的土地拓宽而且为全县今后走集约高效的路子起着推动作用。1 充分利用时间差和空间率小麦属秋播越冬作物 ,营养体小 ,且预留行宽 ,冬前和翌年…  相似文献   

13.
赵馨 《中国棉花》2004,31(8):31-31
近几年 ,为了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等自然资源 ,喀什地区及周边一些县推广了“多熟制”栽培模式 ,即小麦套种棉花复播花生 ,采用宽幅留行套种复种的种植方式。经过 3年的示范 ,能够实现一年多熟 ,提高复种指数 ,实现农业高产高效 ,显著地增加农民收入。1经济效益每公顷产小麦 840 0 kg,收入 1 .0万元 ;棉花产子棉 1 1 40 kg,收入 5 70 0元 ;花生产荚果 (鲜果 ) 1 0t,收入 1 .5万元 ;每公顷合计收入 3.1万元 ,纯收入1 .9万元以上。2种植方式2 .1小麦小麦播幅宽 5 .6m,种 48行小麦。留 2 m预留行准备套种 4行棉花。2 .2套种棉花在每个 2…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农五师植棉 2 5460公顷 ,总产皮棉 4.8万吨 ,每公顷产皮棉 1 884kg,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并出现了大面积的高产条田和连队。据统计 :每公顷产皮棉 2 2 5kg以上的面积为 6958公顷 ,其中每公顷产皮棉 2 595kg以上的面积为 540公顷 ,90团 1 0连职工穆晓东植棉 1 .65公顷 ,经兵团专家组鉴定创北疆片最高纪录 ,每公顷产皮棉2 971 .5kg,实产 31 2 0 kg。全师公顷产皮棉 2 2 50 kg以上的连队 7个 ,面积为 441 4.3公顷 ,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2 32 8kg。农五师棉花获得高产的密诀 ,除有利的气候因素外 ,主要是贯彻了上密度、降高度、抓…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重点生态推广项目 ,在环保和农林等部门的紧密配合下 ,如东县在沿南镇示范推广了马铃薯—西瓜—棉花间套种立体生态种植技术 ,根据马铃薯、西瓜、棉花不同的生长期不同株高、不同根深等特性相互搭配 ,充分利用光能、水分和土地等自然资源 ,实行合理的间套种 ,提高土地产出率。近几年来 ,每年示范种植面积均在 60 hm2以上 ,一般每公顷产马铃薯 2 5 .5吨 ,西瓜 37.5吨 ,皮棉 1 .1 2 5吨 ,每公顷产值 6万元左右 ,同时有效提高了畜禽粪便处理率和秸秆综合利用率 ,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库尔勒市长绒棉种植面积 0 .37万公顷 ,占全市棉花面积的 2 1 .7% ,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35 3kg,最高单产皮棉达 2 0 5 5 kg。与 2 0 0 2年长绒棉种植情况相比面积增加了3467公顷 ,单产提高幅度为1 2 .5 % ,创造产值 1 2 375万元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1具体措施1 .1强化组织 ,加强领导。针对长绒棉生产工作 ,专门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 ,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指导工作 ;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由主管农业市长担任 ,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脱毒马铃薯与棉花间作套种是我区棉农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的一种新型套种模式。 1 997年示范 ,1 998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 ,1 999年推广面积3 5 0公顷 ,平均每公顷产马铃薯 3万公斤 ,皮棉1 3 3 5 kg公斤 ,公顷纯收入 2 .85万元。 2 0 0 0年面积发展到 80 0公顷。这种套种模式一般公顷产马铃薯2 .7万~ 3 .3万公斤 ,产皮棉 1 2 75~ 1 3 5 0 kg,公顷纯收入 2 .4万~ 2 .7万元。1脱毒马铃薯与棉花间作套种好处马铃薯采用早春地膜栽培 ,早种 ,早收 ,产量高 ,价格好 ,且耐贮藏、运输 ,市场稳定 ,效益好 ;马铃薯、棉花套种田间操作技术简便 ,省…  相似文献   

18.
潜江市周矶农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推广"麦豆棉"种植模式,面积大、措施硬、技术精、效果好,取得了棉花增产20%,棉田公顷平均增收1500元,户均增收千余元的效果,成为潜江市推广"麦豆棉"模式的典范.2000年,周矶农场植棉300hm2,其中推广麦豆棉模式133.3hm2,占44.4%.据对20户的调查.麦豆棉平均公顷产小麦2700kg,产值2700元;产皮棉1350kg,产值1.32万元;产大豆1350元.产值2430元,合计公顷平均年产值1.83万元,比麦棉增收2430元,增产15.3%.公顷平均纯收入1.18万元,比麦棉增收2130元.20户年平均纯收入增加1310元.  相似文献   

19.
一般间作套种棉田效益较单作棉田提高3~4倍,如洋葱、大蒜、西瓜、马铃薯等与棉花间作套种,可较单作棉田每公顷增加经济效益4万~6万元.近年来在安阳市发展菜棉间作套种模式,年种植面积4000 hm2左右. 1菜棉间作套种的主要模式和种植规格 1.1洋葱、棉花套种.4-1式,80 cm一带.11月中旬移栽4行洋葱,行距17 cm,株距20 cm,每公顷25万株左右,预留空档30 cm.翌年4月中旬在预留空档上栽1行棉花,棉花株距18~25 cm,棉花与洋葱间距15 cm,6月上旬洋葱收获后,棉花为80cm等行距,每公顷5万~7万株.该模式每公顷皮棉产量1200~1500 kg,洋葱30~37.5 t,合计收入在10万元以上(按每千克皮棉17元、洋葱2.7元计算).  相似文献   

20.
油菜套栽无籽西瓜连作晚稻三熟制的耕作模式,近年在澧县发展很快.2000年全县仅1 300 hm2,2001年增加到2 700 hm2,到2002年已达4 000 hm2,2003年扩大到8 000 hm2.据调查,该模式一般每公顷产油菜籽1 350kg,产值2 970元,无籽西瓜27 000~34 500kg,产值15 000~20 700元,晚稻6 750 kg,产值8 925元,三季产值达26 895~32 595元,扣除直接生产成本8 625元后,平均纯收入18 270~23 670元,而大面积"稻稻油"三熟制的纯收入每公顷仅11 272.5元,净增7 500~10500元.该模式粮、油、瓜兼产,能满足市场多元需求;水旱轮作,改善了稻田生态环境和田间小气候,减轻作物病虫害;油菜秸秆、西瓜藤蔓还田,可以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节约成本,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践表明:该模式高产关键要抓好以下"五个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