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秩次分析法对河南省2004年夏大豆区试中11个供试品种(系)产量表现进行了评价。介绍了评价品种表现的平均数分级值(H1)、秩次值(H2)及环境区分指数(YM)等3个统计数,以及品种间秩次平均数显著性差异的多重比较方法。结果表明:在11个有效环境点中,濮129和驻豆5号产量表现的平均秩次值(H2i)较小,与其他品种(系)有显著差异,为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2.
秩次分析法评价冬小麦区试中新品种的产量性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秩次分析法,对两个年度参加河北省冬麦区中北部区域试验中的7个冬小麦新品系(种)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各品种表现的平均数分极值H_1,秩次值H_2,环境区分指数Y_M等统计数的计算,进行品种间秩次平均数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以京冬6号、唐7111、秦麦1号等4个品种在这轮区试中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无子西瓜区试产量结果的秩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2~2005年度湖北省无子西瓜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系)的产量性状的非平衡资料进行了秩次分析.通过对各品种(系)产量表现平均秩次值H2、环境区分指数YM、秩次均方值S2等统计数的计算,剔除了对品种产量差异区分能力弱的试验点次(试验环境),并进行品种间丰产性、稳产性比较.分析结果与湖北省品种审定和区试结果进行对比,证明用秩次分析法对农作物区域试验中的品种(系)产量性状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用秩次分析法,对6个年度河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中的大豆新品种(系)产量性状及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对各品种产量表现秩次值H2,环境区分指数YM,秩次均方值S2等统计数的计算,剔除了对品种产量差异区分能力弱的试验点次(试验环境),及试验点次过少的品种(系),进行品种间产量的高低及稳定性比较。对6年滚动试验中36个可评价参试品种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证明了用秩次分析法对农作物区域试验产量性状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秩次分析法对大豆区试中品种产量表现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秩次分析法对北京市1993~1995年夏大豆区试中18个供试品种(系)产量表现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15个试验环境点次中,只有13个点次为有效试验环境点;在这13个有效环境点中,50002和50302产量表现的平均秩次值(H2)较小,与其它品种(系)有显著差异,为高产新品系。  相似文献   

6.
用秩次分析法 ,对 6个年度参加河北省冬麦区中北部区域试验中的冬小麦新品系产量性状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对各品种表现秩次值H2 ,环境区分指数YM ,秩次均方值S2 等统计数的计算 ,进行品种间产量的高低及稳定性比较。对 2 2个可评价参试品种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利用秩次分析法,对参加2008-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的13个品种(组合)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在各环境点产量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品种秩次值、环境区分指数、秩次均方等统计数评价品种的丰产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2年试验13个品种中,YR709、武粳15、滇杂31、毕08-1表现高产中等稳定性,云光109表现中产强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秩次分析法对国家小麦区域试验数据进行高产性及高产稳定性分析。对各试验环境进行常规方差分析,并定义了3个统计数:平均分级值H1、产量秩次值H2和环境区分指数YM;在多重比较的基础上,对各参试品种产量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根据生产实践需要针对作物适应性试验中多环境点未设重复的品种评价提出一种新的秩次分析法。用于未设重复的多点试验统计分析资料应符合三个基本假定:(1)各试验环境点具有同等重要性,试验环境点间无权重之分;(2)同一试验环境点符合唯一差异(供试品种)原则;(3)同一试验环境点内,试验环境仅具有随机误差,且服从正态分布。将供试品种间观察值标准差(Sv)与其秩次值最小理论标准差(σv)的商定义为无重复的品种间显著性差异比较尺度(LSD)。通过小豆作物的区域试验资料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可靠,方法实用、简捷。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秩次分析法在评价谷子[Setaria italica(L.) Beauv.]品种区试产量性能评价中的有效性。[方法]以2007、2008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谷区组)晚熟组区试资料为例,用秩次分析法评价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产量结果。[结果]用秩次分析法评价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可以解决不均衡试验的区试资料给联合方差分析带来的困难,对参试品种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秩次分析法能较准确地评价谷子品种的产量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刘红艳  赵应忠  杨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54-17556
以Excel电子表格为平台,利用内嵌的VBA语言编写了一段用于秩次分析的宏代码。该程序具有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功能,并可计算出平均数分级值H1、秩次值H2和环境区分指数YM等关键参数,大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林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03-12705,12707
针对目前对芒果外观品质分级还是采取人工分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BP神经网络的芒果外观等级分类方法。首先,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芒果图像,并利用基本的图像处理方法对芒果图像进行预处理。其次,根据芒果外观特征对芒果外观等级分类的影响,选择芒果的小波特征、缺陷面积所占百分比、颜色H分量值、芒果横径和果形指数等特征作为芒果外观等级分类的特征参数。最后,将提取的8个特征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以芒果的3个等级分类为输出,建立芒果外观等级分类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芒果的外观等级分类。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识别率达93.3%。  相似文献   

13.
灰色关联分析在加工番茄品种比较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新疆石河子地区引进和自育加工番茄的试验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主要性状与理想品种性状之间的密切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与理想品种性状的关联程度依次为AS9081> T9> T10> H17> C15> T16>新番四号> H16,即AS9081表现最好,适合在本地区种植;H16表现最差,其它品种性状居中.此结果与各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红小豆丰产性及稳定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第一轮(2001~2002年)国家红小豆品种区域试验所选用的9个红小豆品种(品系)在40个试点(两年)的数据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秩次分析法对参试品种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丰产性及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8937-6325属于较高产、稳定型品种;保8824-17属于中产、稳定型品种;9218-816、辽红1号和冀红3号属于中产、平均稳定型品种;宝清红小豆属于较低产、平均稳定型品种;B3605、保876-16属于中产、不稳定型品种;白红3号属于较低产、不稳定型品种。同时也表明,秩次分析法能对作物区试品种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