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树与农作物间作是一种立体复合栽培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土壤、光能、热能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充分利用空间,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因此,果农间作需从生态、经济等方面考虑,以改变当前果园经济效益差和浪费自然资源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与经济林树种间作,称为农林复合经营.农林复合经营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对农林复合经营的模式以及农林复合经营在乡村林业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江苏仪征低丘岗地营林开发模式优化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总结江苏省仪征低丘岗地开发的经济林、用材林等7种营林模式和5种纯板栗与农作物间作模式,评估其生产和经济效益,优化选择出了板栗与茶复合林模式、纯梨园、纯茶园、纯桃园等4种开发营林模式;板栗与山芋 雪菜、板栗与芝麻 胡罗卜、板栗与花生 苕子等3种板栗与农作物间模式。其中板栗与茶,并期板栗与山芋 雪菜等间作模式,可形成高效复合经营开发模式。文内还提出了该市低丘岗地综合治理与开发试点试区的建设原则,发展模式及应实施的集约组装技术。  相似文献   

4.
章对辽西半干旱区杏农、枣农复合模式中林木与农作物占地比例、系统组分构成以及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复合模式树木生长状况、遮荫规律、根系分布、生物量等因子进行了测试分析,提出了梯田壁单行栽植大扁杏、坡耕地串芾栽植大枣为辽西半干旱区果农复合经营的最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5.
勐腊县柚木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有:其一是以柚木为上层,咖啡为中层,豆科作物、蔬菜等作为下层组成的柚木咖啡农作物复合经营模式;其二是柚木林农间作模式。由于柚木大面积造林才开始起步,该项工作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果园套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林复合经营是现代农业和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时空排序,将其组合成为人工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经营管理使之发挥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0多年前,我县拂晓乡在林业二次创业过程中,便采用果园套种模式发展经果林生产。为了更加科学地进行间作且对其效益作出评价,针对该经营模式作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果园合理间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及光热资源,增加果农收益。尤其是幼龄果园,行间空地较大,更应当加以合理利用。但是果园间作不同于大田种植,要以果树为主、间作为辅的原则,进行合理间作。间作物种类应选择矮杆、耗肥量低的经济作物为宜。如何利用间作物来提高果园的前期收益而又不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是果园间作生产中应引以为重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我市果农选用草莓作为果园的间作物,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  相似文献   

8.
对太行山区幼龄苹果(Malus pumila)园杭白菊(Chrysanthemun morifolium Ramat.)间作系统的栽培技术、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及对苹果树体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果园行间栽培杭白菊可有效提高林地的生态经济效益,是太行山区适宜发展的林药复合经营模式。对比清耕果园,间作杭白菊并不影响苹果树体的生长发育,且果园的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果园温度降低,土壤含水量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低山、缓丘良种地貌类型农林复合经营的优化模式及经营管理技术,进行了树木与草本、果树与农作物复合经营试验,结果表明,在低山区林草复合经营可明显提高土壤耕作层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在缓丘区枣农复合经营为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连续3年试验监测,对江汉平原5种典型杨-农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树幼林农林间作不仅能促进杨树生长,还可以获得明显经济效益.不同间作模式收益及影响杨树生长有差异,综合效益较好的模式有:杨树+西瓜+小麦、杨树+棉花+小麦和杨树+玉米+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