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爆破造林法     
所谓爆破造林 ,就是指用炸药在造林地上炸出一定规格的深坑 ,然后回填客土 ,植入苗木的一种造林方法。该法一般应用于造林地海拔小于 10 0 0m的中低山 ,土壤厚度小于 30cm ,植被生长中等 ,母岩以花岗岩为好 ,岩石产状为斜型、垂直型 ,不选水平型 ,裸岩比例小于 5 0 %的阴坡或阳坡。其具体造林技术如下 :整地 :确定为爆破造林用地造林密度以 840穴 /hm2 为宜 (株行距 3m× 4m)。依据造林密度 ,先用白石灰标记爆破位置。然后用钢钎打眼 ,放入松动型的炸药管 ,点火启爆。再回填客土。坑的规格为长×宽×深 =1 0m× 1 0m× 0 8m。造…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事业的大发展 ,山区名胜古迹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但其沿途公路及名胜景点周围的立地条件较差 ,采用常规造林成活困难因而放弃绿化 ,直接影响了名胜景观客源 ,影响经济效益。为此 ,一种新的造林——爆破造林 ,在一些地方应用 ,效果较好。 80年代末期此种造林传入北京 ,在京郊房山云居寺林场、八达岭林场、十三陵林场等地广泛应用 ,有的已蔚然成林。为对爆破造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以便于在生产中合理的应用 ,现介绍如下。一、爆破造林方法 所谓爆破造林 ,就是指用炸药在造林地上炸出一定规格的深坑 ,然后回填客土 ,植入苗木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山区名胜古迹吸引着广大的中外游客,而通往其公路及名 胜景点周围,多因立地条件较差,采用常规造林方法难以绿化,直接影响名胜景观客源,进 而影响经济效益。爆破造林方法,在立地条件差的地方应用,绿化效果较好。80年代末期, 此种造林方法传入北京,在京郊房山云居寺林场、八达岭林场、十三陵林场等地广泛应用, 有的造林地已蔚然成林。为对爆破造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在生产中合理的应用,现介 绍如下。所谓爆破造林,就是用炸药在造林地上炸出一定规格的深坑,然后填入客土,种植上苗木的 一种造林方法。1 …  相似文献   

4.
造林初植密度应根据造林树种、立地条件、经营目的等确定。在吉林省,25°以下的山坡地,造林初植密度确定为3 300~2 000株·hm-2;25°以上的陡坡地,应考虑到生态环保的要求,造林初植密度确定为4 400~3 300株·hm-2;立地条件较差的可采用3 300~2 500株·hm-2;林参间作造林采用一串一行,在每个参棚的下檐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5.
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的基线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定义、类型、准则和确定方法等方面论述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有关基线的问题;对目前确定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基线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提出建议:我国在进行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时,可采用半结构化的特定项目级基线方法来提高项目基线计算的一致性、可比性和总体质量.  相似文献   

6.
房山爆破造林取得景观效果周忠旺为了加快造林步伐,北京市林业局从1990年在我区云居寺出水庵实施爆破造林试点。到1993年连续4年施工,已累计完成爆破造林1040亩,共栽植油松、白皮松、侧柏、洋槐、火炬等各种树木88700株,树木保存率平均达到90%以...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些地方荒山造林效果不佳,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1.造林地立地条件差;2.造林方式不对路;3.重造轻管,管护不力;4.荒山造林效益低,农户不愿参与;5.机制不活,责、权、利不清。为克服荒山造林的上述不利因素,南召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组建专业造林公司,大力实施专业化造林,探索出了荒山造林的新路子。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两年来,造林公司共完成荒山造林5.5万亩,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  相似文献   

8.
要迅速绿化山川,加快造林步伐,飞播造林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文章从确定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技术等方面介绍了飞播造林的方法步骤,对迅速扩大森林面积、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江苏省造林特点、造林质量、造林管理等3个方面,分析了"十三五"期间江苏省造林发展状况.针对江苏实际,提出了"在'多规合一'的'一张图'上科学确定林业发展目标""智慧化管理造林绿化成效推动江苏林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敏感区造林,着力挖掘碳汇造林潜力"等3个方面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会泽县石漠化地区采用爆破整地、客土和保水剂等造林技术,以及扩塘、培土、施肥提壮抚育等幼苗抚育技术,并在会泽县推广示范经验,取得了较好的造林绿化效果,为我国石漠化地区造林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造林成效定量评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造林贡献率的定义和算法作为造林成效评价的指标,根据8次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和近60年全国造林面积数据进行分析,认为1950—2008年,全国累计造林面积26 137.92万hm2,人工造林累计成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10.44个百分点。但人工林成林后采伐和征占用达38.45%,保存面积为61.55%。60年全国造林贡献率平均为38.44%,最近15年造林贡献率平均为50.20%,造林成效正在逐渐提高。在造林立地条件较差,投入较低,采伐利用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人工造林取得较大成绩,人工林林产品供应在木材、林化工业和药用原料、食用产品、生态产品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1950—2008年,60年森林采伐总蓄积量为154.52亿m3,获得木材总计92.71亿m3;其中采伐人工林蓄积量达15.41亿m3,占采伐森林总蓄积的10%,近5年已达到39.44%。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阐述<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项目的特殊要求.根据国际规则和中国林业发展现状,依据1990年以来无林地状况、林木生长率、造林成本、生物多样性状况等指标,综合评价确定适合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培育优质后备森林资源,实现森林面积、蓄积双增和荒山全部变绿的生态建设目标,不断探索创新、勇于实践,在岩石裸露缺土少水的25度以上石质山坡大力开展攻坚造林,有效加快石质阳坡和瘠薄裸露沙地的造林绿化速度。截至目前已成功造林9.6万亩,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创造了坝上高寒地区造林史上的奇迹。主要作法和技术要点如下:1科学确定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土层厚度、土壤肥力、作业难度及培育目标的需要,确定造林密度,一些特别困难的地  相似文献   

14.
小母竹造林,在生产中现已普遍推广,但在造林密度上还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主张稀植,即每亩造林6~10株(丛),(造林后一般8~10年达到郁闭和成材),其理由是可以节省母竹,减少造林投资.并认为幼林时期,立竹细小密集会影响竹林生长.二是主张以成林时间来确定造林密度,即每亩造林15~25株(丛),造林后一般4~5年郁闭成林,理由是可以提前成林,减少抚育投资,增加间伐收入.二者以何为宜?笔者认为后者优于前者,主要根据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孙拖焕  郑智礼  杨静 《山西林业》2009,(1):20-20,21
爆破整地是一种新型的整地方法。本文介绍了爆破整地技术推广应用背景,分析了爆破整地的优点和缺点,介绍了神池县爆破整地造林的经验,对于推广这一新型的整地方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辽西北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问题,选取抗旱能力较强的侧柏为供试树种,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分别采用常规植苗造林、覆膜造林及客土袋造林方法进行造林试验,当年入冬前调查成活率,3年后调查保存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客土袋造林方法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法,确定客土袋造林方法为最适合石质山地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刺槐具生长快,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适宜在我省发展,是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因此合理的确定其造林密度,对提高刺槐林的产量相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刺槐的造林密度应根据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材种、经营措施等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怎样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和造林目的确定造林树种,是关系造林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区基本上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大兴安岭山地及其东南麓年降水量为450~500毫米,而阿拉善高平原腹地仅有25~50毫米。全区年降水量低于300毫米的面积占总面积的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太行山闪长岩裸岩山地采用爆破整地造林技术,就不同炮眼深度、不同药量配比、不同整坑方式等多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爆破炮眼的最佳深度是70cm左右,药量配比最佳组合是磺炸药:硝铵为0.075∶0.25,爆破整地造林比人工整地成活率提高28.2%,保存率是人工整地的2.94倍,实施爆破整地并反坡45°的大鱼鳞坑造林拦砂蓄水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适合辽西半干旱区油松的最佳造林方式,对容器苗造林、塑料袋保苗造林、裸根造林3种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造林方式下苗木保水性好,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最高,造林的成本显著低于裸根造林;塑料袋保苗造林方式下苗木的保水性、成活率等均好于裸根造林方式,其造林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