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项工作是山东省果树所枣树研究组的组内工作,本文的撰写郭裕新同志给予了指导,谨致谢忱。 枣粮间作是枣树栽种的主要方式。这种栽植方式,除去能经济利用光能,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以外,也适合枣树喜光的性 ,有利于枣树生长结果。然而,枣粮间作中枣树最合理的行距,却尚少研究,生产中枣树行距不一,未能充分发挥间作的生产效益。因之,研究确定合理的枣行密度,对今后规划枣粮间作,更好的发挥其生产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题试通过对不同枣树行间间作地的日照时间、直射光量的分析比较,探讨我省枣粮间作制中枣树的合理行距。 一、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社是在平县产枣最多的一个公社。近几年来各级领导对我社枣树生产给了很大的支持和关怀。省内外各兄弟单位不断来我社传经送宝;去年八月朝鲜果树考察团的外宾来我社考察大枣生产情况,广大贫下中农深受鼓舞,更大地促进了我社枣粮间作的发展和现有枣树的管理。今年全社扩大枣粮间作面积近1000亩,开沟育苗近10万米(约可培育枣苗15万株),野生苗归圃15亩,为进一步发展枣粮间作创造了条件。 前几年,由于枣虱子(龟甲蜡介壳虫)的为害,严重影响了我社枣树生产。去冬今春以来,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全社开展了两次消灭枣虱子的群众运动,基本控制虫害,…  相似文献   

3.
枣粮间作是我国古代人民在与自然斗争的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经济利用土地、日光能,提高单位面积农田产量和经济收益的宝贵经验,数百年前已为很多枣区采用。目前,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枣树集中产区,多以此方式栽种枣树,获取枣粮兼收,以枣促农,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收益。 我所对枣粮间作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仅在1961~1962年,观察比较了几种粮食作物在间作地上的生长表现和产量状况。一、枣粮间作的忌义 总结各地的经验,枣粮间作的意义可归纳为下列几点: 1.符合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实行枣粮间作的枣区,行行整…  相似文献   

4.
枣麦间作高产高效枣树栽培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随着枣树生产的发展,枣产区群众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已成为一项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我们结合工程造林和红枣基地建设,于1986年在本县南张村规划试验推广枣麦间作1000亩。实践证明,实行枣麦间作是兼...  相似文献   

5.
粮枣间作在我省乐陵、茌聊、邹滕等枣区有悠久的历史,是贫下中农在长期生产斗争中创造的经济利用土地、提高农田生产力的间作方法。 粮枣间作实际上包括粮食、油料和棉花等经济作物与枣树的间作。由于枣树落叶早、发芽晚,枝稀、叶小、遮光少,加上枣树耐盐碱、防风固沙的长处,粮枣间作有利保护农田作物的生长。只在干旱的年份,作物略有减产,改善肥水条件后,粮枣间作中的矛盾可得到解决。发展粮枣间作有利于排、灌、路、林综合规划,符合旱涝、风沙、盐碱综合治理的要求,也是平原地区战备防空的一项有力措施。 以往因受小农经济的限制,粮事间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疆和田枣园枣树单作及枣树与绿豆间作条件下枣树根际土壤线虫多样性指数、生态功能指数进行分析,评价枣园间作绿豆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与枣树单作相比,枣园行间间作绿豆,枣树根际浅层(0~20 cm)和深层(20~40 cm)土壤线虫营养类群多样性指数TD值分别降低了23.45%、19.90%,二者差异显著;枣树根际浅层和深层植物寄生性线虫指数PPI值分别降低了62.82%、58.10%,二者差异显著;枣豆间作的瓦斯乐斯卡指数WI值显著高于枣树单作土壤,分别增加了219.62%、239.38%。由此得出,枣园间作绿豆有益于枣树根际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7.
枣树摘心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心是果树上常用的一种保持树形、调节营养、促进结果、提高产量的技术措施。由于枣的花芽是当年形成,所以摘心的增产作用更为明显。河南新郑一带,在数百年前,已有枣树摘心<打枣尖>的习惯。说明先人在枣树管理的实践中,早已发现枣树摘心可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枣粮间作的好处:一是能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日光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二是枣树发芽晚,落叶早,树冠小,对农作物的需光影响不大。同时,枣树根系密度小,不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三是枣树年生育期只有150天,在其生长旺期,间作的晚秋作物还未进入生长  相似文献   

9.
枣粮间作模式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粮间作是我国枣区的主要农作模式 ,是根据枣树与间作物的不同生物学特性和共生原理 ,利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 ,合理配置 ,组成前后交错、上下分层的复合型群体结构 ,充分利用土地、肥水和太阳能等自然资源 ,达到增产、增收 ,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提高植被覆盖率 ,调节气温 ,减轻冻害 ,降低风速 ,减少地面蒸发 ,缓解干热风危害等 )的目的。现将枣粮间作的主要模式及技术介绍如下 ,供生产者参考。1 枣粮间作的主要模式枣粮间作模式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的好坏。十几年来 ,对枣粮间作模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实地考察 ,…  相似文献   

10.
枣粮间作,就是在枣树行间再播种粮食作物。枣粮间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诗经》、《夏小正》、《山海经》等古代文献中都有栽培枣粟的记载。现在已成为我国南北枣区的主要农作模式,仅据献县调查,  相似文献   

11.
枣粮间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间作是我国枣树栽培的重要模式。在华北平原,特别是东部低平原的渤海湾沿岸,即从山东省的寿光县向西,沿垦利、沾化、无棣、乐陵,经河北沧州市近十个县市,继续向北方向延续到天津南郊和静海,300km的狭长区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红枣产区,也是我国大面积枣粮间作栽培区。枣粮间作是群众在长  相似文献   

12.
以种植在宁夏中卫市香山干旱山区压砂地根龄5 a生的同心圆枣树(行间套种西瓜)为试材,研究了压砂地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率、西瓜的根系生长及产量、产值和枣树根系、树体发育及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裸砂地中每667 m~2补水19.3 m~3,压砂地土壤含水率提高约1.7%,西瓜根系向上层区域(砂层0~20 cm)和向下层区域(40~60 cm)的根系共计增加了8.7%,根系数量(剖面0.6 m~2内)增多28%,西瓜产量提高66.0%,产值增加300%。在枣瓜间作模式中,在同样补水栽培管理条件下,枣树8 m行间间作2行和间作3行西瓜,在大于3 kg商品瓜产值(净面积)方面,比裸砂地补水处理产值分别提高5.9%和降低7.3%;间作2行西瓜的枣树比间作3行西瓜的枣树,单株坐果量和单株产量分别增加17.1%、22.6%。  相似文献   

13.
我社地处马颊河沿岸,有41个生产大队,17,000人,总耕地25,000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经济比较落后的公社。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社广大贫下中农认真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光辉指示,以努力奋斗,艰苦创业的革命干劲,掀起了一个持久地植树造林、大搞粮枣间作的群众运动。到目前为止,全公社共栽树102万株,适宜粮枣间作的2万亩耕地,基本上实现了粮枣间作化,共有枣树17万株(幼树14万株,结果树3万株),初步达到每人平均10株枣树的要求。在植树造林大搞粮枣间作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这么几个方面。 一…  相似文献   

14.
提高圆铃枣栽植成活率的技术圆铃枣是鲁西地区优质土特产之一。近几年来,发展枣粮间作,开发枣树资源,一直被作为黄淮海和世行开发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栽植措施不当,栽植成活率较低,挫伤了群众发展枣粮间作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于1993年开始进行提高枣...  相似文献   

15.
<正> 枣尺蠖是枣树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枣树幼叶及花蕾,不但使当年产量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影响翌年的坐果。结合多年的枣树管理经验,总结出枣尺蠖“六字”防治法,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1) 绑 树干上绑缚塑料带,在枣树主干基部光滑处(如有老皮应用利刀刮除)绑8~10 cm宽的塑料带,塑料带要与树干基部紧贴无缝,塑料带接头处用枣刺或塑料胶带粘合,使雌蛾无法上树交尾、产卵。  相似文献   

16.
今年省果树研究所、乐陵县林牧局和乐陵县园艺场组成的枣树科研协作组进行的枣粮间作丰产试验,取得可喜的进展,5.02亩试验田,133株金丝小枣,今年获得亩产粮枣2201.1斤的高额产量,(枣为晒成红枣的干品产量),创造了枣粮间作亩产超双千的记录,其中红枣1774.8斤(鲜枣产量为2730.4斤),小麦215.9斤,玉米210.4斤。现该组乘胜总结经验,修订计划,争取在1980年实现枣粮亩产2500斤,粮食亩产800斤的枣粮间作高产指标,提前完成该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枣粮喜丰收 亩产过双千  相似文献   

17.
枣粮间作优化结构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县是圆铃枣的集中产地,多以枣粮间作方式栽种,面积达25.3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23.2%。实践经验证明,枣粮间作较其他农作制能更充分利用耕地、日光和高层空间,从而获得较高的农田经济效益,并兼收农田林网的生态效益,但这方面研究资料较少,1985年山东果树研究所郭裕新等人率先研究了枣粮间作制的主要矛盾因素并提出了优化模式结构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我们调查了本县枣粮间作情况,探索适于我县推行的枣粮间作优化模式。 一、枣与间作物主要矛盾 枣粮间作制中,枣与间作物组成利用光、肥、水的共体。在这个共体中,枣树具有寿命长,个体高大,根系…  相似文献   

18.
土法提取枣粘虫性引诱剂诱蛾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粘虫 Ancylis (Anchylopera)Sativa liu 又名枣镰翅小卷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亚科、镰翅小卷蛾属、Anchylopera 亚属的一个新种,是我国北方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陕西和我省枣树上比较严重的一大害虫。1976年我们在太谷枣区进行枣树害虫综合防治研究时,发现用未交尾的枣粘虫活雌  相似文献   

19.
与其他果树相比,枣树具有童期短、成花快的特征.已有研究表明,多个microRNA(miRNA)家族参与植物阶段转变和开花时间调控等过程.研究枣树阶段转变相关的miRNA家族对果树童期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以枣实生后代植株不同发育阶段(节位)的当年生枝(枣吊)为材料,通过Small RNA测序,在童期、过渡期和成年期等3个时...  相似文献   

20.
枣树属鼠李科枣属。枣树在我区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结果早,寿命长,果实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被称为“铁杆庄稼”。为改变红枣生长中长期管理粗放、产量低的传统栽培技术,应大力发展枣粮间作、地埂红枣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