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原种工作担负着种性保持及繁育良种的双重任务,而种性保持又是良种繁育的基础。在选原种工作中,应用正确的方法和措施,保持品种原来的优良性状和对某些缺点的改进、提高,对良种繁育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我们多年从事选原种工作的体会,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选原种的种性保持工作谈谈我们的观点,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广西家蚕三级原种繁育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三级原种繁育担负着家蚕良种繁育和品种种性保持的双重任务,是家蚕产业良种繁育的基础。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家蚕三级原种繁育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在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家蚕三级原种繁育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实现原种生产自给自足、完善和建立三级原种繁育制度与技术体系、建立种性保持技术体系、做好新品种三级原种繁育工作、不断推进三级原种繁育技术创新等发展成效和分析目前存在蚕种质量下降、"防微"压力加大,员工队伍不稳定、技术力量不足,生产成本加大、原种生产经费不足,繁育品种多元化、种性保持难度加大,生产设施设备不足、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三级原种繁育技术研究、探索科学生产管理模式、加强三级原种繁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三级原种繁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邦美 《四川蚕业》2004,32(1):10-13
选原种工作担负着繁育良种和保持品种种性的双重任务,鉴于原原种、原种繁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省一直把原原种、原种作为资源来统一管理。保持品种的优良生产性能,延迟品种使用年限,充分发挥蚕品种资源的效益和作用,是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的关键,是蚕业管理部门和选原种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4.
1955年,全国桑、蚕选种及良种繁育会议上规定了蚕种的四级繁育制度.1958年全国蚕种生产座谈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上述家蚕良种繁育制度进行改革.自1959年起实行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的制度,原原母种的生产不单独列为一级,由生产原原种的母种蛾区中择优选留.实践表明改革后的家蚕良种繁育制  相似文献   

5.
家蚕品种的种性维持,是指蚕品种固有的优良数量性状、经济性状在繁育过程中的延续。当前桑蚕种的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原原种繁育既要为蚕种良繁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原原种,同时也要选留母种继代,因而也担负蚕种的种性维持工作。蚕品种的种性能否保持,关系到该品种能否在蚕丝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及其使用寿命的长短。  相似文献   

6.
陈钦培 《蚕桑通报》1990,21(3):13-14,32
笔者从浙江省多年来在蚕种生产上原原母种、原原种繁育中出现种性退化的问题,分析了其退化的原因,提出了种性保持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生产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川蚕业》2017,(1):50-52
<正>家蚕品种的种性保持是指蚕品种固有性状在繁育继代过程中的延续。蚕品种的种性能否保持,关系到该品种的推广使用寿命,更关乎蚕品种在蚕桑生产中的经济价值。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是我省唯一的地区级选原普三级蚕种场,蚕种的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在原原种繁育中既要为原种繁育提供所需的原原种,同时也要选留原原母种继代,因而担负着蚕品种的种性维持工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成立后,家蚕良种繁育制度,从1959年,由原四级繁育四级制种,改为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原原种繁育择优选制母种和原原种二级。我省1955年开始,在镇江蚕种场繁育原原种,随着需要量增加和建立品系,1958年浒关蚕种场相继繁育。主要蚕品种,两场均繁育原原种和母种,按场名简称镇系和浒系。 原原种繁育,担负着繁育良种,保护种性,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良性状,确保质量,逐步改善存在的不良性状,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我省原原种繁育40多年来,当家蚕品种已经历3次换种,每次换种,品种不断进步。现行品种苏五、苏六,是在1978年正式推广的,仍然保持其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速蚕种生产和提高蚕种质量,以适应蚕桑生产的发展,对蚕种生产技术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意见,供大家讨论。 1.改革家蚕良种繁育制度当前我国的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养蚕、四级制种。即饲养原原种、原种、一代交杂种;制原原母种(从原原种中择优选留)、原原种、原种、一代交杂种。为了保持和发挥优良品种遗传特性,生产原原母种、原原种采用蛾区育。为了大量繁殖优良品种,生产原种,采取1克或2克育(至种茧调查合格后,并区制种);生产一代交杂  相似文献   

10.
张光凡 《蚕学通讯》2003,23(2):53-55,58
1993年至 2 0 0 2年 ,我场的选种、原种生产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为了今后能更好地搞好选种、原种繁育 ,不断提高各级蚕种质量 ,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优质、对路的一碟杂交种 ,现将近 1 0年来我场选种和原种繁育的情况简要回顾与总结。1  1 0年选种、原种繁育概况1 0年来 ,我场原种繁育工作经历 3个阶段。1 .1 恢复、稳定、发展阶段 (1 993年至 1 998年 )1 992年 ,我场因暴发微粒子病 ,选种、原种生产遭到重创 ,部分品系的母种、原原种被烧毁。 1 993年在三台蚕种场的大力支持下 ,春季引进了七字号 4个品系母种及七字号、7532原原种 ,很…  相似文献   

11.
正自创立桑蚕良种繁育体系以来,我国桑蚕良种繁育一直采用"三级繁育四级制种"体系繁育各级蚕种。即饲育原原母种进行原原母种继代和生产原原种;饲育原原种生产原种;饲育原种生产一代杂交种。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劳动力及其它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蚕桑生产比较效益急剧下降,蚕种生产数量逐年减少,蚕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为了减少蚕种生产环节,降低蚕种生产成本,稳定蚕桑丝绸产业,自2014年春蚕期开  相似文献   

12.
作者根据多年的家蚕良种繁育工作经验,阐述了如何在保持家蚕品种性状的基础上,抓好家蚕原原种种茧期和制种期这两个关键生产阶段的管理,繁育出优质、合格的母种和原原种。  相似文献   

13.
《四川蚕业》2017,(2):50-51
<正>目前,我国的桑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为了使蚕品种的优良性状在长期的生产繁育过程中保持并稳定下来,继代母种和原原种的选留非常关键,而选留母种继代蛾区和原原种留种蛾区的主要依据是生产过程中记录的各项调查数据,再计算出当代各项饲育成绩,以当代蛾区成绩并参照系统成绩选留留种蛾区。因此,在原原种生产繁育中要准确  相似文献   

14.
阮鹏  张军妮 《四川蚕业》2005,33(1):25-26
目前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由原原母种择优选留母种同时生产原原种,由原原种生产原种,再由原种生产一代杂交种。所以原原种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原种生产质量。我所近年来,始终注重原种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繁育数量逐年增加,蚕种质量不断提高。生产的陕蚕系列原种品种纯正、卵质充实、不良卵少、孵化率高、无毒。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原原种繁育的质量是四级蚕种的基础,原原种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我省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质量。论文从基础条件建设、种性保持、防止混杂、精心饲养、加强选择等方面总结了提高原原种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家蚕优良品种的种性维持及不良性状改良是蚕种繁育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原原种繁育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技术环节.根据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原原种繁育工作多年的实践,总结其主要技术措施与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行繁育技术措施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胡福胜 《江苏蚕业》2007,29(2):41-43
<正>原原种生产的饲育形式与原种和普通种生产完全不同是单蛾区饲育,它不仅为了满足下二级蚕种生产而扩大繁育数量,更重要的功能是保持品种的种性而延长新品种的使用年限产生更大的经济价  相似文献   

18.
保持和提高桑蚕原原种的种性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冯家新育种与繁育是桑蚕品种工作中,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桑蚕育种是蚕种繁育的前提,蚕种繁育是育种的继续。特别是原原种,其饲养特点,种茧选择,制种要求等都近似育种。由于我国蚕种繁育制度是三级饲养四级制...  相似文献   

19.
保持品种特性、稳定原种性状是提高蚕种质量的关键。菁松、皓月春用品种1980年通过全国鉴定,我省1984年从镇江蚕研所引进繁育已有7年,目前已成为我省的当家春用品种。我场负担母种、原原种、原种三级繁育任务,种性保持如何,对生产影响至关重大。本场在1989年菁松、皓月镇江系与浙江系原原种成绩比较试验的基础上,1990年春及秋又两次进行比较,现将比较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一、原原种菁松、皓月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家蚕良种繁育,1955年建立了比较先进的完善的四级繁育制度;1958年为加速繁育良种,改四级繁育为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即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三级繁育,制原原母种(从原原种中择优选留)、原原种、原种和一代杂交种。到1980年我省才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