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应用杂交保护检测(Hybridization Protection Assay,HPA)技术研究建立检测补体C3 mRNA方法。选择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补体C3 mRNA(Genebank accession no.AB021653)设计为长度24个碱基寡核苷酸片断的AE标记寡核苷酸探针(位置=2327-2350,5 CGG GAG TTG TTTG#TG GGTTGA CAC 3),寡核苷酸探针合成过程中在#位加入烷基胺连接臂连接AE。人工合成与探针互补的标准靶寡核苷酸(5 GTGTCA ACC CAC AAA CAA CTC CCG 3)。AE标记寡核苷酸探针活性为6×104RLU/pmol。杂交时间为50 min时,在1×10-3~4×102pmol/mL探针浓度范围内,AE标记探针浓度与发光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6);标准靶寡核苷酸标准曲线说明,在标准靶寡核苷酸浓度为0~320 pmol/mL(含量为0~3200 fmo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22)。  相似文献   

2.
近交系小鼠DDK具有一种奇异的繁殖特性(DDK综合症).这种特性是由于DDK卵子细胞质物质和其它品系精子因子之间存在的一种不亲合性引起的,它们二者均受到位于小鼠第11条染色体的卵子突变(OvumMutant或Om)位点上的1对等位基因所控制.本文介绍的研究成果包括:1)发现了存在于C57BL/6(B6)品系小鼠遗传背景中新的修饰基因,其使得杂合型(Om/ )雌鼠的胚胎死亡率增加,并提出了运用“等位基因排斥”理论解释修饰基因作用机理的假说;2)论证了DDK品系本身遗传背景中不具有使杂合型(Om/ )雌鼠胚胎死亡率降低的修饰基因;3)证明了小鼠遗传背景中,不存在通过杂合型(Om/ )雄鼠的精子影响DDK(Om/Om)雌鼠胚胎死亡率高低的修饰基因;4)通过不同亚种间近交系小鼠的杂交发现,在欧洲起源的DDK品系(Mus musculus domesticus)和日本起源的MOM品系(M.m.molossinus),以及和菲律宾起源的CASP品系(M.m.castaneus)之间,不存在卵子细胞质物质和精子的不亲合性,但CASP品系的卵子细胞质物质与B6品系的精子间可能存在着不亲合性.  相似文献   

3.
近交系小鼠DDK具有一种被称为"DDK综合症"的奇异特性:如同品系内交配一样,DDK雄鼠能够使其它近交系雌鼠正常受孕.但是,当DDK雌鼠与其它近交系雄鼠交配时,F1受精卵在妊娠3~5日因胚泡形成障碍而死亡,使得DDK雌鼠几乎不孕.这种特性是由于DDK卵子细胞质物质和其它品系精子因子之间存在的一种不亲和性引起的,它们二者均受到位于小鼠第11条染色体的卵子突变(Ovum Mutant或Om)位点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本文介绍的新研究成果包括:第一、发现了存在于C57BL/6(B6)品系小鼠遗传背景中的新的修饰基因,其使得杂合型(Om/ )雌鼠的胚胎死亡率增加,并提出了解释修饰基因作用机理的"等位基因排斥表达"假说;第二、论证了DDK品系本身遗传背景中不具有使杂合型(Om/ )雌鼠胚胎死亡率降低的修饰基因;第三、证明了小鼠遗传背景中,不存在通过杂合型(Om/ )公鼠的精子影响DDK(Om/Om)雌鼠胚胎死亡率高低的修饰基因;第四、通过不同亚种间近交系小鼠的杂交,得到了如下重大发现:在欧洲起源的DDK品系(Mus musculus domesticus)和日本起源的MOM品系(M.m. molossinus),以及和菲律宾起源的CASP品系(M.m.castaneus)之间,不存在卵子细胞质物质和精子的不亲和性,但CASP品系的卵子细胞质物质与B6品系的精子间可能存在着不亲和性;第五、发现和定位了存在于B6品系遗传背景中导致杂合型(Om/ )雌鼠胚胎死亡率升高的修饰基因(结果尚未发表).  相似文献   

4.
用微卫星引物对近交系小鼠进行遗传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近交系小鼠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研究领域 ,无品系污染是其基本要求 ,采用 1 0对微卫星引物对 BALB/ C-nu-nu、DBA/ 2、SCID、T73 9、TA2 、6 1 5六种近交系小鼠进行遗传监测 ,试图寻找相关品系遗传监测的基因位点和应用于实际监测。方法 :在确定实验材料符合要求的情况下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 ,选择多态性位点作为相关品系的遗传监测标记。结果 :除 1个位点表现为单态性外 ,其余9个微卫星位点表现出多态性 ,其中 D2 Nds3、D3Mit1 5、D3Mit1 7、D3Mit1 8等 4个位点多态性显著 ,这 4个位点适宜用于小鼠遗传监测。上述结果说明微卫星 DNA多态性标记适用于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 ,有助于遗传监测从表现型过渡到 DNA水平。  相似文献   

5.
多种小卫星探针和微卫星探针可以用来获得家畜家禽的 DNA 指纹图谱.象人的DNA 指纹图一样,畜禽的 DNA 指纹图也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和稳定的遗传性.畜禽 DNA 指纹图已广泛地用于鉴定个体、测定品种(系)的遗传纯度和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监测育种及遗传操作效应、寻找重要数量性状位点的遗传标记、开发单位点高变异探针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对DDK,C57BL/6,BALB/c,KM,PWK 5个品系的小鼠进行了遗传分析.选用130个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其中31个引物扩增出明显的多态性条带,共检测到345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277条,占80.3%,反映了5个品系间的遗传变异.多态性统计分析表明,C57BL/6与BALB/c之间的遗传距离指教为0.013 29,遗传关系最近;DDK与KM,C57BL/6遗传距离指数相似分别为0.014 73,0.0147 6,遗传关系较近,与PWK遗传距离指数为0.016 86,遗传关系最远.结果显示DDK品系小鼠与其他实验室品系之间有遗传的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同时也证明了RAPD技术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很好地检测实验室近交系小鼠间的亲缘关系及其遗传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河南地方野生小鼠与近交系小鼠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120个随机引物,对河南地方野生小鼠及其他4个近交系小鼠品系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36个多态性引物,检测到380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304条,且野生小鼠具有若干特异条带,反映出野生小鼠与4个近交系小鼠品系间存在遗传差异。多态性分析表明,野生小鼠与PWK之间的遗传距离指数为0.009 24,遗传关系最近;与DDK遗传距离指数为0.011 30,遗传关系最远。试验结果表明,河南地方野生小鼠与4个近交系小鼠品系之间有遗传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同时也证明RAPD技术可以很好地用于检测小鼠品系间的遗传变异及区分不同的小鼠品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PCR扩增对近交系小鼠5个品系的1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DDK与B6品系之间有多态性的引物2个,实验室品系和野生小鼠品系之间的差异较大.利用这1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可以将5个小鼠品系区分开采,尤其是D14Mit6在5种小鼠品系中表现出更明显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用 14种 12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厚皮甜瓜 4个品种及 13个品系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分析 .结果表明 ,可用其中 6种引物将 4个品种 ( British Queen、Earl's Favourite、Crenshaw、Pakistan- 981)及Earl's Favourite的 3个品系 (春系 3号、磐田 2号、夏系 7- 2 )加以鉴别 .在不同引物所扩增的特有或缺少的特异性条带 ( A0 9- 160 0、A0 9- 30 0、A4 1- 2 0 0、A4 2 - 150 0、A4 2 - 90 0、A4 4 - 140、A57- 10 0、A66- 130 0 )可作为鉴定这些品种或品系的分子标记 .在 RAPD分析基础上计算的 4个品种及 13个品系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 ,与它们的已知来源及彼此间已知的亲缘关系均甚符合  相似文献   

10.
近交系小鼠微卫星位点遗传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设计了 3 4对特异性引物 ,以 PCR方法对部分近交系小鼠基因组微卫星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在所有 3 4条引物扩增带中 ,有 2 5个微卫星位点的长度在不同品系小鼠中存在差异 ,不同品系小鼠之间微卫星长度多态性差异在3 8.3 %~ 5 8.8%之间。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是一种快速、经济的遗传监测近交系动物的方法 ,微卫星位点提供了检测近交系小鼠遗传特性的又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within and between groups), genetic distances, and heterozygosity of Leningrad-bred chicken breeds and populations are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DNA fingerprinting. A noticeable difference between breeds having the same founders is revealed.  相似文献   

12.
地方鸡种微卫星DNA指纹图谱建立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对我国19个地方鸡种保种群进行了遗传检测,构建了各个品种的微卫星DNA指纹图谱,通过计算各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基因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及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了所研究鸡种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个微卫星标记在19个地方鸡种保种群共检测到184个等位基因,平均为9.2个,基因频率分布在0.013~0.838之间。19个地方鸡种平均杂合度在0.5824~0.7432之间。其中藏鸡最高,白耳鸡最低。20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5238~0.7023之间,均大于0.5,表现为高度多态性;19个鸡种聚为6类。各鸡种的遗传距离及聚类结果与所保存的地方鸡种的地理分布、现实状况是相吻合的,从而表明用该方法分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SSR标记的甜瓜品种(系)DNA指纹图谱库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建立甜瓜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实现对甜瓜品种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首先利用20份具有代表性的甜瓜品种(系)筛选SSR引物,然后对105份不同甜瓜品种(系)进行指纹图谱的构建。【结果】从1 219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8对引物为105份材料形成了多态性的指纹图谱,其中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4-14条数目不等的多态性条带,平均为9条;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68,变化范围为0.55-0.82。105份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70-0.99。利用这18对SSR核心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库能够有效区分所有供试材料,并且为每份材料建立了一份独特的指纹图谱。【结论】SSR标记适于构建甜瓜品种  (系)的DNA指纹图谱库,可为甜瓜品种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26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改良甘蓝型油菜品种与杂种优势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RAPD标记技术,分析甘蓝型油菜自交系相互间亲缘关系远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材料的DNA指纹图谱。[结果]华东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甘蓝型油菜自交系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分属在6个类别中,其中西南地区的材料在6大类中都有归属,个别自交系材料单独归属在一个大类,与同地区的其他材料的遗传距离较大。[结论]自交后代选系中可能包含亲本的某些优良基因,有助于引入特异种质资源和丰富的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15.
太空诱变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与RAPD标记的连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姊妹交多代的太空诱变玉米雄性不育材料RP3195(A)×S37(自交系)得到的F2代分离群体(138株)为材料,利用集团分离法(BSA)对太空诱变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进行了RAPD分析,在152个随机引物中,引物SB SK-14(CCCGCTACAC)和SBSR-3(ACACAGAGGG)分别在可育集团与不育集团之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SBSK-14850、SBSK-14475和SBSR-3400。通过对F2代分离群体中的单株进行连锁分析,初步认为SBSK-14850、SBSK-14475和SBSR-3400与太空诱变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相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49.6,26.6和31.7cM。  相似文献   

16.
2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的SSR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利用80对SSR引物对20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扩增,综合考虑扩增带的清晰度及多态性、条带多少、引物重复性高低,筛选出Phi080,Phi123,Umc1061,Phi126,Phi065,Dupssr13,Phi102228,bnlg240,Phi083等9对引物,构建了20个玉米自交系的指纹图谱。其中有7个材料各用1对引物就可确定其特征性谱带,有3个材料各需用2对引物组合就能区分,有2个材料需4对引物组合方能予以有效区分,其余材料则需8对引物组合才可区分。本实验还对这9对引物的重复性作了验证,再次证明利用SSR标记构建玉米自交系指纹图谱是可行的,也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新疆主栽骨干棉花品种的指纹图谱,分析棉花品种纯度,为棉花品种提供分子鉴定依据。【方法】以典型代表性的新疆北疆早熟棉花主推骨干棉花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从1 000多对SSR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25对核心引物构建指纹图谱,从核心引物中筛选10对引物作为标记,分析4个棉花品种的纯度。【结果】检测到等位基因数70个,每个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介于2~7个,平均2.8个;引物多态信息量(PIC)值介于0.169 0~0.872 9,平均值为0.688 3;利用4个特征引物将4个棉花品种一次性完全区分开,构建供试品种的指纹图谱;利用10对引物检测4个品种的纯度,新陆早6号纯度变化范围85%~100%,系62纯度变化范围95%~100%。【结论】构建了4个棉花品种的指纹图谱及鉴定纯度,系62号纯度最高,为99.5%,新陆早6号纯度最低,为92.0%。  相似文献   

18.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5个鲜食玉米新品种及其亲本的DNA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从8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7对在鲜食玉米中表现多态性丰富、带型清晰明显且稳定的引物,分析了鲜食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建立了各品种的特征DNA指纹图谱及数字指纹,可以有效用于种子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The androgen receptor (AR) mediates the actions of male sex steroids. Human AR genomic DNA was cloned from a flow-sorted human X chromosome library by using a consensus nucleotide sequence from the DNA-binding domain of the family of nuclear receptors. The AR gene was localized on the human X chromosome between the centromere and q13. Cloned complementary DNA, selected with an AR-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 was expressed in monkey kidney (COS) cells and yielded a high-affinity androgen-binding protein with steroid-binding specificity corresponding to that of native AR. A predominant messenger RNA species of 9.6 kilobases was identified in human, rat, and mouse tissues known to contain AR and was undetectable in tissues lacking AR androgen-binding activity, including kidney and liver from androgen-insensitive mice.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AR within the DNA-binding domain has highest sequence identity with the progesterone recep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