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并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方法对本市4所综合性医院的79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自行设计压力源问卷调查。结果收回75名护士的调查问卷显示,其工作压力来源包括:工作环境的压力有63人(84.0%);认为工作性质的压力、经常夜班的有60人(80.0%);认为人际关系紧张、怕引起纠纷心理的有58人(77.3%);认为与其他病区护士的落差感有68人(90.7%)。结论指导护士正确看待岗位的需要,调动护士心理防御机制,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提高护士专业知识、技能及与患者沟通技巧,争取领导重视与支持,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鼾症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的心理状况和干预对策及效果。方法:在行多导睡眠(PSG)监测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2例鼾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心理状况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和干预的患者在监测过程前的评定中.抑郁、焦虑的情况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鼾症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其在监测前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取得病人的充分信任和配合.使之感到安全、舒适,减少紧张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关系着高校的发展,直至影响社会的进步。然而,现实中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该研究运用SCL—90问卷调查显示,高校青年教师心理疾患检出率为45.3%,情况不容乐观。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亟待维护,社会、学校和青年教师本人均应引起高度重视。中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的表现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维护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需求的变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我科自实施整体护理以来,通过病人满意度调查,发现患者对护士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满意率有明显提高。1健康教育的涵义健康教育实质是一种干预,它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须的知识、技术和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作出行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是连接卫生知识健康行为的桥梁,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的保健措施,是推进“人人健康”的核心策略[2]。2健康教育实施的几个阶段2.1患者入院初期的健康教育患者刚进医院会感到陌生、孤独、恐惧,护士应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及家属,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探视与陪伴制度、作息制度等,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在尊重关心他,从而乐于接受各种治疗和护理工作,为以后进行双向交流、建立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2.2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患者对住院环境熟悉后,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疾病、心理状况、生活方式结合其文化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为社区护士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所医院成功肾移植后进入社区的60位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社区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但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优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治病医疗费用为保险者相对优于半公费半自费和自费者。结论:社区肾移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的原因主要为疾病长期折磨、沉重的经济负担、社会及家庭角色的改变等。护理错施着重在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加强健康教育、引导患者积极的心理调节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女研究生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女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对华南地区某农科高校249名女研究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被试SCL-90总分超过160分占22.49%,SCL-90总分及其多数因子显性高于全国成人常模;研究生的健康水平与人格密切相关。结论: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值得重视,人格的培养和完善有利于促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老年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早期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60岁)早期CHF患者(A组)76例的基础病因、诱因、临床特点和并发症,以成年(20—59岁)早期CHF(B组)100例做比较。结果:A组的病因以冠心病为首位(占38.2%),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占23.7%)和退行性瓣膜病(占15.8%);B组则以风湿性心脏病占首位(占28%)。诱因中两组均以呼吸道感染为首位,但A组有14.5%的患者是排便困难引起,显著多于B组(P<0.025);A组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显著多于B组(P<0.05—0.005);治疗过程中出现洋地黄中毒、血压不降及低血钾、低血纳等副反应A组亦高于B组(P<0.0l一0.005)。结论:老年早期CHF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及护理,尤其是对症状的判断、药物副作用的观察、饮食和大小便的护理及心理健康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孕期心理干预对改善孕产妇心理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对改善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可行措施。方法:随机将孕妇分为2组并随访至产后2周(非心理干预组402人,随访至产后2周者356人;心理干预组323人,随访至产后2周者287人),心理干预组孕妇分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进行三阶段的心理干预,孕期调查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产后2周调查用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并增加本次有关妊娠、分娩前后的生活事件等内容并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组孕妇临产前焦虑和抑郁情绪均分值明显低于非心理干预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心理干预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心理干预组(P<0.01)。对其潜在心理背景分析表明:心理干预组的孕产妇在妊娠心境、产后育儿、与社会家人关系等得到明显改善(P<0.01);而对来自分娩周围环境、分娩疼痛等压力无明显改善,与非心理干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孕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对老年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老年病人对疾病的了解和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满意度和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抑郁焦虑的情况。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湛江、深圳两所综合性二甲医院的8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抑郁焦虑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发放问卷84份,回收有效问卷77份。77名护士中,出现抑郁症状的有30人(占39.0%),出现焦虑症状的有15人(占19.5%)。SAS评分为(42.82±13.27)分,SDS评分为(49.21±11.03)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应加以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76例CCC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A组(0—3岁)、B组(4—14岁)作比较分析。结果:(1)临床表现:A组的黄疸、白陶土大便明显高于B组(P<0.05),腹痛以B组为多(P<0.05),腹部包块、发热则两组无明显差别;两组三联征仅占13.2%。(2)肝硬化率:A组为50%,B组为17.4%,差异有显著性(P<0.05)。(3)误诊率:A组(40.0%)明显高于B组(13.0%)(P<0.05)。结论:掌握婴幼儿CCC的临床特点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误诊率及肝损害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南海市未婚先孕妇女的避孕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海市拟婚女青年中未婚先孕妇女的避孕知识水平、避孕措施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165例婚检女青年中曾有妊娠史的643例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南海市未婚先孕妇女避孕知识知晓率为50.9%,曾采用避孕措施的为24.3%,影响避孕知识水平的因素分别为年龄及文化程度。结论:南海市未婚先孕妇女的避孕知识知晓率较低、避孕措施使用率不高,为提高未婚青年生殖健康水平,进一步普及青春期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结合健康教育小册子的健康教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在围术期对照组以口头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患者或其家属发放全髋关节置换术健康教育小册子,并讲解其内容。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健康教育评价、护士服务态度评价、护士沟通能力、术后健康教育、术后配合及进程评价、康复知识评价、护士工作总体评价方面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患者对护士技术的满意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健康教育小册子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的知识得到加强和巩固,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河北农业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河北农业大学2006级的7202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河北农业大学新生中,一类学生筛选率为6%,二类学生筛选率为17.8%。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来自城镇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独生子女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个体。农大新生选择频次最高的题目是“缺乏自信”,困扰他们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情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宫颈癌病人家属同步实话健康教育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宫颈癌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单号为观察组(n=34),双号为对照组(n=34)。不限住院病人与辨认病人,病人均了解自己的病情,2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在病人入院时及治疗1月后.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分别对2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治疗1月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组内比较.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有显著意义(P〈O.01)。结论:对宫颈癌病人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的照料水平及配合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本科护生在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实施人性化管理对本科护生的临床教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急诊科的本科护生的临床教学实施人性化管理,并发放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48名本科护生针对该临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教学实施人性化管理后,在学习环境上满意度达85.2%,教学内涵的满意度达79.6%,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达77.6%,语言沟通上的满意度达72.6%,人文关怀的满意度达70.4%。结论:对本科护生临床教学实施人性化管理,不仅能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促进了临床上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输液室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模式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穿刺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穿刺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穿刺失败投诉率降低(P0.05)。结论应用护理临床路径方法对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培训,可以明显提穿刺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10家企业357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对中国企业文化背景下员工心理授权、工作特征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工作特征对心理授权和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授权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授权的工作意义和自我效能是工作特征和工作满意度的中介变量,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人格特质研究采取针对性、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办法:应用SCL-90和16PF测量工具对我校2004级东莞校区2114名新生进行测试,并对SCL-90测查阳性学生回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SCL-90任一因子分≥3为阳性者共有164人,阳性检出率为7.9%,总分≥160或阳性项目数≥43为可疑阳性,有556人,可疑阳性检出率26.9%;16PF的心理健康因素均分为24分;全院新生与阳性检出者的16种人格因素进行比较,其中12个因素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对SCL-90总分与16种人格因素之间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中稳定性、自律性、兴奋性、有恒性、忧虑性、紧张性、怀疑性的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结论:我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并非心理健康“高危人群”;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quality nursing care)在急诊手术病人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07-2012-12月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急诊手术病人200例(Q组)与同年1-6月在围术期实施普通护理服务的200例急诊手术病人(C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C组对护理的满意度(91.57±5.83)%, Q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92±2.27)%,Q组护理缺陷发生例数为0。结论对急诊手术病人在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帮助患者掌握健康知识,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