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玉华 《食用菌》2007,29(6):57-58
双孢蘑菇栽培,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或栽培措施不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引起菌丝体和子实体本身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以及发生在菇床上为害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害虫,总称为双孢蘑菇的病虫害。随着双孢蘑菇栽培的发展,其病虫害的发生种类越来越多。目前在双孢蘑菇栽培中  相似文献   

2.
林新坚  杨佩玉 《食用菌》1992,14(6):14-14
Curto等(1972)在检测蘑菇培养料中活的有机体时,曾提到棕色固氮菌、贝氏固氮菌和含油真菌等具有增产潜力.一般认为,在蘑菇栽培过程中,各种环境条件都有利于固氮菌发挥固氮作用.为今后蘑菇栽培中筛选和应用优良的固氮菌株,我们在蘑菇栽培过程的各个阶段,对固氮菌的存在及其固氮酶活性的变化作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①菌种:83号菌株,由闽侯荆溪乡菌  相似文献   

3.
<正>双孢蘑菇和其他生物一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环境条件不适应、栽培措施不恰当或遇到不适的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正常生理受阻,会出现各种不正常症状甚至死亡,影响双孢双孢蘑菇产量及质量。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双孢蘑菇几种主要的生理病害预防措施,对指导生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蘑菇栽培技术中,培养料的制作分为户外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进行,其目的是通过这两次连续的有所区别的高温和好气发酵使各种原料转化为适合蘑菇生育的营养基质。同时通过发酵过程中形成的持续高温环境,杀死隐藏在料堆中病虫害源,以达到提高蘑菇单产的目的。根据国内外比较试验表明,采用后发酵技术,一般可提高单产20%左右。但是由于我们目前广大城乡的技术条件限制,还很少  相似文献   

5.
对发酵剂在双孢蘑菇栽培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剂对北方地区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有一定增温和催促效果,但不是必须的;在培养料中添加适量发酵剂有增产效果,但不十分明显;发酵剂可以应用于各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在添加发酵剂的条件下,在培养料中添加10%棉子壳增产效果明显;添加10%棉子壳和5%饼肥可以替代培养料中的畜粪,并有明显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本地区在蘑菇生产中,由于所用的品种较为混乱,加上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产量低,质量也较差。为了选出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蘑菇菌株,我们于1991~1992年对七个蘑菇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千姿万态的蘑菇,在自然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公元前五世纪就有人总结前人食用蘑菇的经验编纂了《食用蘑菇广谱》一书. 蘑菇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及在生理上起积极作用的物质。如在蘑菇的菌丝体中,含碳40%,氧40%,氮7~8%,氢2~3%,还有氧化钠、氧化钙、镁、铁、铝、磷,同时还有蛋白质、有机酸、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菇农栽垮双孢蘑菇工艺繁多,现在国内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工艺与国外现代化的栽培蘑菇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尽管不全部适合于我国国情,但借鉴吸收发达国家数百年来发展蘑菇生产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是提高我国蘑菇生产水平的必经之路。设施化栽培是营造适合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它的生长发育达到理想化的状态,笔者在设施化栽培双孢蘑菇的过程中具体操作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9.
蘑菇不仅具有诱人的香味,而且含有由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成的优质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因此,是一种营养价值相当高的食品。在蘑菇加工过程中,菇柄及根茎由于价格低,常被作为废弃物处理。如能彻底破坏其组织,抽出所含的营养成分制成浸膏,再将浸膏稀释后加入适当的调味料,就能成为一种具有蘑菇香味、营养丰富供佐餐用的蘑菇汤。然而,蘑菇浸膏目前并未能成为商品出现于市场,因为在不损失食品价值的前提下,要将蘑菇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全部抽出,是极为困难的。  相似文献   

10.
韩秀娜  张绍伟  于太新 《食用菌》2010,32(4):62-62,72
山东微山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每年有大量的作物秸杆,畜禽粪肥。近几年在县政府的指导及双孢蘑菇协会的带动下,大棚双孢蘑菇种植业发展迅猛。虽然种植户已基本掌握了双孢蘑菇栽培技术,但由于受天气、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双孢蘑菇栽培中出现不同程度病害。经过笔者多次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县双孢蘑菇生产常见多发病害。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延长蘑菇的贮藏期限,维持蘑菇的品质、色泽和风味,提高蘑菇的栽培效益,这里将蘑菇的保鲜技术介绍如下,蘑菇种植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应用。1低温保鲜法实践证明,低温可以保持蘑菇的新鲜和优良品质。方法是:蘑菇采收后,其湿度为90% ̄95%,此时将蘑菇贮存在0 ̄3℃的温度  相似文献   

12.
巴西蘑菇多糖冲剂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巴西蘑菇多糖的条件,研究了多糖冲剂制备工艺,并用苯酚-硫酸法对巴西蘑菇多糖冲剂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巴西蘑菇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0min,微波功率为80%(全功率为800w),液料比为20:1.巴西蘑菇多糖冲剂配方为:巴西蘑菇粗多糖:可溶性淀粉:甜蜜素=1:4:0.04,冲剂中多糖含量为7.624%.  相似文献   

13.
蘑菇室内栽培,因受场地、设备等条件限制,要在我地农村大力推广较困难。为了加速蘑菇生产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笔者进行了油菜田套种蘑菇尝试。经近两年多来试种表明,油菜田套栽蘑菇每亩可收油菜150公斤、蘑菇500—15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农民容易接受。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油菜苗移栽及管理:油菜宜选中熟或中熟偏晚的品种,如中油821、西南302等。油菜作秋发栽培  相似文献   

14.
(四)二氧化碳:CO_2的影响,在双孢蘑菇中已经研究过。CO_2浓度在2%内会影响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在32%的高浓度下则完全抑制。而且蘑菇的菌丝体或子实体能固定CO_2,并把它化合成各种有机物。侧耳属对CO_2有很大的耐性,菌丝能在16~22%CO_2浓度下生长,CO_2浓度达36%抑制作用显著。对这些种来讲,在基质的气相中,半好氧的条件加上高浓度的CO_2能减少引起正常竞争的微生物数量,这将有利于侧耳菌丝适合生长在非无菌的基质中。一般说,菌丝生长一旦完成,过量的CO_2会抑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学家保罗·摩根和詹姆斯·安迪生采用遗传学方法培育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耐温差、抗病害蘑菇品系——艾林代尔杂交Ag95。今年,他们决定和加拿大蘑菇种植协会联合建立试验场,栽培这种新品系蘑菇。摩根乐观地估计,不出五年,这种蘑菇就能大量应市。这种蘑菇系由一种商业蘑菇和一种野生蘑菇杂交而成。早期迹象表明,它比目前市场上的各种蘑菇生长快,单产差不多,一种品名为G——4的蘑菇如果在生长的敏感阶段遇上温度上下浮动哪怕0.5度,其产量就会下跌20%。而这种杂交品系不象现有品种那样对温度过于敏感,而且比它们更能抵抗  相似文献   

16.
蘑菇生产上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荣金  兰巧玲 《食用菌》2000,22(4):38-38
蘑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不良的环境条件的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受阻,产生各种异常现象,导致产量下降,品质低劣,甚至死亡,给生产上造成严重的损失。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1菌丝徒长 蘑菇播种后菌丝一直旺盛生长,并持续不断往覆土层表面生长,绒毛状菌丝大量冒出土层,浓密成团,严重时形成不透水的菌被,并不形成子实体或推迟出菇或不出菇的现象。这种现象常发生于蘑菇调水以后,主要由于菇房温度过高,湿度大及通风换气不良的环境条件造成的。另外播种期偏早,播种后温度较长时间处于20~25℃,迟迟不能下降而…  相似文献   

17.
巴西蘑菇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 Murrill,日本商品名称姬松茸)在栽培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病、虫害,轻者降低品质,造成减产,重者甚至绝收.现将巴西蘑菇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国良 《食用菌》2010,(6):67-68
第18问:蘑菇发生及发育的环境条件如何? 影响蘑菇产量的三大要素是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在发菌、覆土、出菇三个阶段,蘑菇发生及发育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不同,控制参数见表12与图28。  相似文献   

19.
双孢蘑菇从菌丝生长到子实体形成、发育都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当条件适合时,生长发育正常进行;当条件不适时,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严重不适时,生长发育会停止,甚至死亡。因此,蘑菇栽培者必须熟知蘑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在蘑菇生产的各环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营养、温度、空气、酸碱度和光线等环境因子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蘑菇褐腐病的几个发病条件调查康素珍(上海农学院园环系上海201101)蘑菇褐腐病(MycogoneperniciosaMagn,)是当前上海蘑菇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八十年代初仅在个别菇房中发生,随着容易感病的气生型蘑菇菌株的扩种,该病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