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沼气技术是处理医院污水的新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永智 《中国沼气》1998,16(1):26-29
沼气技术是处理医院污水的新途径王永智(四川省绵竹市农村能源局618200)绵竹市永成环保能源开发公司从1990年开始研究利用沼气厌氧技术处理医院污水,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开始从东汽厂医院研究试点,经过几年运转,在取得了好的经验的基础上又逐步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2.
绵竹市农机局党委和行政紧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全市农机化进程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农机化先行县建设取得好成果。绵竹市农机局紧紧围绕市委、市府“经济争强、文明争先”的宏伟目标 ,背靠政府 ,面向市场 ,坚持改革开放 ,致力两个根本转变 ,坚持为“三农服务” ,立足绵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全市农机化发展步伐 ,全面完成了各级下达的任务 ,为绵竹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绵竹市以“农机化先行县”建设统率全市农机化工作 ,加快了200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步伐。由于市农机…  相似文献   

3.
十年来我国沼气发酵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年来,我国沼气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沼气技术的普遍应用对缓解农村能源、提高土壤肥力、保持生态环境、改善卫生条件等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城市,厌氧处理垃圾、粪便和工厂有机废水等也取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举办“九五”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建池比武及技术培训班为了提高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沼气技术水平,促进农村沼气事业发展,四川省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领导小组和四川省农村能源办公室于1997年3月5日至25日在四川沼气发源地之一的中江县,举办了全省“九五”农村...  相似文献   

5.
吉安县农村小型沼气工程集中(联户)供气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农业部和江西省农业厅的亲切关怀下,吉安市委、市政府将发展农村沼气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提出新农村建设“五通一气”建设目标,规划平均每年发展农村沼气用户4万户,经过近5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农村沼气用户达19.9万户。  相似文献   

6.
罗泽军 《中国沼气》1998,16(2):23-25
绵竹农村沼气的发展及其关联效应罗泽军(四川省绵竹市科委618200)绵竹是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一个小县(现为市)。自50年代以来,锲而不舍地开发农村沼气能源,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农村能源矛盾得以缓解,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海南省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沼气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农村沼气建设十分重视.2002年中央2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重点支持农村沼气等项目",并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六小工程",作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大事长期来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迎接全省农村沼气建设高潮的到来,特提出海南省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思路和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8.
濮阳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是确保农村沼气建设成果的关键措施,建立高效、规范的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将加快农村沼气的发展,本文以濮阳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为例,对做好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几个沼气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仁声 《中国沼气》2003,21(2):41-42
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沼气建设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进入21世纪,我国沼气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势头。为了更好地利用当前的大好时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沼气建设成果,把沼气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本文把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提出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1 沼气发酵与装置技术的安全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沼气建设由于重视科技,在沼气发酵技术与装置设计以及技术推广中加强了安全因素,特别是国家标准图集GB4750-4752-84发布后,在农村推广沼气工作中安全事故大大减少。江西省从1981年到200…  相似文献   

10.
王宇波  王雅鹏 《中国沼气》2007,25(4):28-31,40
在简要回顾湖北省农村沼气事业发展历程和沼气建设示范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发展基于沼气的生物质能源对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能结构和效果分析,揭示了基于沼气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技术条件。对发展农村沼气事业的阻滞因素进行剖析,提出了促进农村生物质能源发展动力机制和政策诱导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4月 1 9日至 2 0日 ,中国沼气学会在北京召开了户用沼气池技术研讨会 ,来自北京、黑龙江、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四川、贵州、青海、海南、福建、陕西、江苏、浙江及重庆等 1 8个省市 (自治区 )从事户用沼气池研究、研制、推广单位的 40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屠云璋主持 ,王锡吾理事长作了发言。王锡吾理事长指出 ,我国农村能源的发展起步于沼气建设 ,沼气建设为解决农村缺柴少煤的问题、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 ,沼气建设在农村退耕还林、森林保护、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了发展农村沼气在桂林林业遭受冰雪灾害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中能发挥的作用.通过搞好农村沼气来解决灾民的生活用能、减少对薪柴的消耗,利用沼气这个纽带来发展一些种、养殖业项目为灾民增加收入,从而实现灾民尽快摆脱受灾对其生活的影响,以及在灾后发展沼气建设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对今后发展农村沼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的需要,江苏省杨州地区行署沼办、教育局和邗江县沼办、文教局联合在杨庙中学创办了沼气职业班,积极培养沼气技术人材。职业班根据“自愿报名,公社推荐,毕业后不包分配,由社队择优录用”的原则招收学生,首届学制一年。1981年九月招收的  相似文献   

14.
吉林市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对发展沼气十分有利。几年来,由于我们坚持了“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发展方针,从实际出发,探索了适合当地农村沼气建设的多种模式。一、节能型吉林市郊区前二道乡二道  相似文献   

15.
一、我省农村能源建设成效近年来,江西省农村能源战线广大干群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方针,坚持以沼气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户用沼气的规模发展,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到2001年底,全省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76万户,占全省总农户数的10%左右,有20余万农户开展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鱼、菜等)”生态模式建设,户…  相似文献   

16.
绵竹市坚持机电提灌站“谁建设,谁所有,谁负责管护”的原则,制定出了切合农村实际的机电提灌设施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都市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市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相结合,突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了种植、养殖、加工、废弃物处理与有效利用的循环农业模式探索。本文从西安市农业废弃物资源现状出发,总结出西安市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循环农业的7大模式;分析了西安市农村沼气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西安都市型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发展以沼气为纽带循环农业经济的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发展农村沼气,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1庄浪县农村沼气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庄浪县农村沼气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示范推广,但由于受当时体制、技术、投资、管理等原因,曾几起几落,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自2005年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和2008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以来,2012年底"一池三改"农村  相似文献   

19.
“沼气”这个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早在清朝末年,我国就建设了第一个沼气池,但使沼气与广大农民结下不解之缘,真正造福农业、农村和农民还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事。新中国沼气发展在经过“两起两落”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在农业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在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下,特别是在国债资金的直接支持下,终于迎来了第三次大发展。特别是自2003年以后,中央每年投入10亿元国债资金用于发展农村沼气建设,2006年这一支持力度高达25亿元。这使得我国农村沼气建设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到2006年底全…  相似文献   

20.
刘伟荣  刘英 《四川农机》2000,(5):15-15,17
1998年 8月,绵竹市被省农机局列为 200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先行县,农机化事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市农机化工作以“农机化先行县”项目建设为统率,立足于绵竹市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绵竹的农机化进程。两年来项目建设的有效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市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壮大了农机服务体系,调动了农民投资农机化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机产业化进程,为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先行县项目建设的实施,农机拥有量和农机作业量大幅度增长 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 16 97万千瓦,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 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